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113部分

万历中兴-第113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打算把蒙古带上不归路吗?”无奈地张了张口,三娘子闭上眼睛幽幽地说道。

蒙古人已经没有祖先拥有的精神了,甚至游牧这一特点都渐渐丢失了,遵从大明政令的他们,早已经放弃先祖那样粗放自由式放牧的方式,转而使用大明规定的能够最大程度利用资源的系统放牧方法了。

现在的放牧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各部落不再像以往的年份那样,走到哪就放牧到哪,而是规定了放牧区,按照顺序轮流在规定的土地上放牧和轮休了。

倘若这么说显得不太清楚,那么再说白一点,就是说蒙古各部的已经有自己的规定的居住地了,基本上已经等于是定居在一处不在流动了。

倘若是征战的年代,这样显然不利,但是归顺大明之后,内地和蒙古之间的商业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有系统的放牧方式无疑比传统方式更有利。

即使有的部落认为明廷这样做是为了把他们锁死,心里不是那么乐意,但面对贸易所带来的利益,也都纷纷闭上了嘴巴,讨厌大明统治草原不错,但没人会讨厌过上好生活。

现在这样做只是权益之计而已,等到中原王朝势微的时候,一切还都会回到原来模样的,草原上的首领用这样的思想麻痹自己。

蒙古人定居之后,自然还要伴随着另外一件事。

大明的道路已经修到归化城了,原本游牧的时候没办法修路,应为修起点没有终点,但现在有了,从大明境内到归化城,无疑比早年更为简单了,除此之外,大明的木芯铁皮的龙脉也逐步地向草原深处扩张,无论是单纯的马车还是铁轨马车,都渐渐让归化城彻底归于大明的统治之下了。

大明现在从京城达到归化城,比起当年快了三倍有余,朝发夕至虽然不可能,但也用不了以往动兵就要花费几个月了。

负责戍卫京城的精兵只要需要,随时都能把归化城给包了饺子,蒙古人失去了传统的游牧方式,如何能够和大明对抗?

十年以来的经验告诉三娘子,无论是自命俺答汗继承人的扯力克,还是抱着当年土木堡成就不放的瓦剌,亦或者遥远的西面,那帮骑着顿河马高呼乌拉的哥萨克,还没有哪只骑兵能够顺利冲破大明的军阵,给大明造成过的较大伤亡的,反倒是这些人一次又一次的被大明击败,一次又一次的溃逃和被俘虏。

骏马和弯刀,这种东西在面对火铳和大炮的时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更何况即使是弯刀,大明出产的装备也比蒙古人手中的铁家伙优秀。

蒙古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那种凭借弯刀掠夺财富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缺乏钢铁,缺乏粮食,只要是需要的资源蒙古都缺少,现在蒙古已经没有能力成为一方霸主了,只有牢牢抱住大明的大腿,蒙古人才不用挨饿,他们这些王公才能继续统治这片土地。

高过车轮者死,这种古老的习俗,在三娘子带领游骑和麻贵一起剿灭扯力克都时候,麻贵不止一次下过这样的命令,不得不说,大明对于这套政策的实施,比他们原住民还要干脆的多,即使是三娘子都不得不承认,不单单是武力,连胆气和血气,蒙古人已经不复当年了。

“要是乌仁图娅是嫁给大明皇帝陛下当妃子就好了。”叹了口气,三娘子遗憾地说道。

自己的女儿在归顺大明的时候太小了,小到那个据说十分喜好萝莉的皇帝都没有兴趣的程度,只是允许自己的女儿成为他儿子的妃子,在三娘子看来,这无疑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统治着大明的皇帝,万历陛下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所有的成就和汉人所记载的那些明君惊人的相似,以草原敬佩英雄的传统,无疑嫁给这样的人物更有吸引力。

况且大明皇帝对于宠爱妃子的家庭,照顾程度也是出名的,相信即使布塔施里大逆不道,只要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就肯定能够得到皇帝的宽恕,哪怕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也比现在这样看不到希望要好点。

在三娘子看来,哪怕有一丝一毫的选择,她肯定就会选择把自己的女儿送给现在的皇帝的万历陛下,而不是下一任皇帝现在的太子朱常洛。

圣天子,天可汗万历现在才二十五岁,而且身体相当的好,一点都不像深宫里养大的病秧子,骑马射箭用火器,样样精通,春秋鼎盛的年纪,英年早逝的可能性太小,现在的太子在什么时候能够当上皇帝还不好说,要是出现大明开国之时那样,天子未丧,太子先没了情况那才糟糕呢。

连蒙古的三娘子都对万历的喜好有所了解,并且对于没能投其所好而感到遗憾了,倘若万历晓得了,又会露出什么样的表情呢?

一个真正的萝莉控,大概会正确面对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的鲜血的。

第205章 纠正弯路

“连发十八发的‘迅雷铳’?”万历无语地听着李幼滋的报告,用手揉了揉脑袋,说道:“是那个赵士祯发明的吧?”

“皇上知道?”李幼滋一副惊讶地表情。

当然知道了,倘若穿越之后忘记这个人,但连着这么年奇奇怪怪地火器发明,这个火器专家总要进入万历的法眼。

当知道工部对于火器的研究其实是这个人在研究,万历最初的反应是拍拍脑袋恍然大悟,随后又非常气愤地在背后把这个家伙给骂了一顿。

这个有名的火器专家,其实让国库损失了一大笔钱。

为什么这么说,这和大明士兵手中现在拿着的旋机翼虎有直接关系。

这款总结鸟铳以及三眼铳等武器特点于一身的优秀火器,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一支的造价,赶得上五只鸟铳的造价了。

然而是个人都知道,旋机翼虎不是能够五连发的火器,他仅仅能够进行三连发,用万历的话,这款武器让帝国损失了一大笔。

倘若是刚刚穿越到这个时代的万历,或许会对这种武器有着超乎想象的兴趣,然而穿越的时间久了,对于火器的研究也上了水准了,万历此刻却没有了当初的热情。

旋机翼虎不好用?

不,当然非常好用,能够三连发,也可以三发分开发射,并且射程和威力上都不弱,这无疑是一件优秀的火器,使用过这款武器的明军同样可以证明,无论是在精度,还是设计距离,亦或者设计连续度上,这款武器非常的优秀。

但是作为统治者,万恶的封建主,万历显然有另一套考虑,普通的火铳使用三连射已经足够了,至少历史的总结就是这样,优秀的陆军只要三排设计,就能发挥线性射击的威力,甚至优秀的英国红衫军细红线战术,仅仅使用两排的线列,却同样达到了火力连续性的目的,这样的事例无疑证明,在使用线列战术的时代,只要训练得当,三排甚至两排手持普通火铳的士兵已经足够了,多了其实是一种浪费。

这种浪费放在保持着庞大陆军数目的大明身上,就更是惊人了。

多花了五倍的钱,但却没有五倍的效果,这是一件多么糟糕的事情。

这种败家子的行为,在万历没有同意的情况下,由赵士祯研究,李幼滋提议,兵部复议,内阁盖章通过了,等到万历知道的时候,装备已经开始在大明陆军中开始换装了。

之后该怎么办?把旋机翼虎下线,重新让鸟铳这样的单筒武器上线?别逗了!这武器要是没有开始列装还好说,但已经开始列装之后,想要再退出序列,就不是万历或者内阁已经兵部、工部这帮人说的算了。

谁说的算?

当然是士兵们说的算!

手持武器走在战场第一线的他们无疑比其他人更有发言权,虽然是拿着军饷为朝廷为皇帝卖命,但不代表他们觉得自己的命不值钱。想法,士兵对于自己的生命珍惜程度超乎想象,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不会为了给帝国省钱而委屈自己。

凭什么已经有了能够三连发的火器之后他们还要使用单发的火铳?火力弱上一份,就可能让敌人多活一部分,之后下一秒己方就会多死人,说不定死亡的就是自己,这种事情军官和士兵怎么可能接受?

所以列装了就只能列装了,即使花了冤枉钱,内阁也只能咬牙把自己的冒失决定所带来的苦果给吞了下去,等一帮大学士被万历指着鼻子骂傻子的之后,这帮人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其实是个外行人,以后的军事问题,才不甘心地报备给万历,希望对方给出正确的判断。

三联装就三联装吧,反正工部还算聪明,先是响起使用三颈火药罐填装火药提高填装时间,最后甚至使用了超前的使用了纸制定装弹,把填装所需的时间几乎压缩到了极限,让大明的陆军在三排或者两排连射的同时,又能保持三倍于历史上欧罗巴陆军的火力,挽回了帝国的部分损失。

现在这个赵士祯竟然又发明了连珠十八发的迅雷铳,这是要干什么?装备全部陆军玩冲锋枪战术吗?除非是万历变成傻子了,否则门都没有。

无论是连珠铳还是管炮有什么用?倘若猛然来到这个时代,或许以为这种武器很厉害,但万历已经看穿了,这些武器其实很鸡肋。

“大炮发射霰弹比这个怎么样?”万历抬起头看着等待自己做出评价的李幼滋。

额,这是多么严肃的问题,即使万历不是以严肃的口吻说的,但李幼滋却依旧感到其中的严肃。

前膛燧发枪中的连发枪和能够一下子从炮膛里打出的密密麻麻的弹子比起来,哪一个更好些?

后膛枪时代有着明确分工的两种武器,在这个前膛枪时代,职能却是重叠的,这无疑对于大明的火器研制人员们来讲是个严重的打击。

“米尼弹枪的发明已经把前膛枪的威力发挥到极限了,之所以没有装备是因为这东西比起对付我们的敌人,反而对我们更不利。”万历对李幼滋说道。板甲还能挡得住许多火器的时代,甚至大明使用丝绸衣加上土质防弹衣能抵挡几乎所有铅弹,效果无疑足够了。

米尼弹这种东西无疑让会之前的战术瞬间成为废柴,并且这种东西其实并不是太难学的东西,西班牙之所以还用着大火绳枪不是因为他们保守,实际上欧罗巴这种环境下,固步自封必然活不下去,之所以继续用大火绳枪,其实是因为对于其他火器而言,这种火器在穿透板甲上还有优势可言,而欧罗巴现在就正处在板甲兴盛的年代。

欧罗巴人若是把米尼弹学去了,无疑最倒霉的是大明,因为这种超时代的东西,瞬间会让板甲彻底无用,丝绸衣无用,土质防弹衣同样无用,大家无疑会跑到一个同一个起跑线上,这对大明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你们可以朝其他方向发展,后膛枪,新的发射药,膛线等等。”悠哉地抿着茶,万历怀着优越感向大明的土著们卖弄着自己了解的那点学识。

点了点头,李幼滋认真地接受到。

老头子不敢嘲笑万历了,之前万历一直说钢铁的产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保守的他以及一般大臣都用看傻子的目光看皇帝,但最终的结果,是再次证明皇帝的圣明,采用了新的炼钢方法,钢铁产量几乎让这帮老家伙们的眼珠子蹦出来。

“纠正你们走的弯路,朕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万历一副无奈的模样说道,当然,实际上他就只懂这么多了。

第206章 不同的统治者

统治着东到美洲西海岸,西至乌拉尔山、碎叶、喜马拉雅山脉,北端到达北冰洋,向南囊括整个澳洲的庞大帝国,然而这个国家的皇帝,在拥有着穿越者身份的情况下,竟然一直只能在自己国家的首都附近徘徊,最远到达的地方,可能就是和京师相邻的天津了。

给所有的穿越者丢人了,什么都不会,既不富有心计,也丝毫不霸气,更不能依靠超时代的知识研发科技,而且连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对历史的了解一项,万历都不合格。

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没有历史课又不是他的错,初中高中历史不注重事件,只注重意义和影响和生产力也不是他的责任,能通过从网络上的了解晓得一些知识,已经谢天谢地了。

像一个正常的封建皇帝一样生活在京师,过着没有电视、电脑甚至收音机的生活,这是唯一正常又不正常的事情了,正常的是这个时代就是如此,不正常的是万历竟然没有疯掉,反而获得那么自在。

在一个娱乐项目那么少的时代,万历皇帝又丝毫没有打算勤政批阅奏折的打算,最多浏览一遍写个‘知道了’三字而已,就这么活着,竟然活的高兴、愉悦并且自在,这其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即使是古人自己都做不到,要么当勤政的皇帝天天累个半死,要么把兴趣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寻找一些有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像万历这样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岁月的人还真的少见。

看着大明在自己的手中逐渐变化就够了,没错,作为皇帝或者人来讲,这种心态也太容易满足了。

如此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