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万历中兴 >

第112部分

万历中兴-第112部分

小说: 万历中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觉得了。

是在自问自答吗?显然不是,因为万历的身旁一直有一个专业的捧场人。

“今年确实是十岁。”点了点头,侍立一旁的张鲸回答到。

万历五年的时候大明已经开始跑到草原搞圈地羊吃人了,这小女孩出身的还真是晚呢,要值得俺答汗在大明进入草原之后很快就死去了,身体这么差了竟然还和三娘子有个女儿,万历甚至打算恶意才想一下这孩子的来历,或许说不用提到打算这个词,因为这个念头已经出现过了。

“接受的汉学教育?”万历问道。

“归化城有宫里派去的太监和女官。”

听了张鲸的回答,万历点了点头,显然这也符合常理,这个三娘子的女儿没有在被确认为嫁给朱常洛之后被送到大明的京城来,但即使继续住在归化城,接受汉学的教育也是必须的,不然大臣们肯定疯狂的。

自己到现行还没有松口这个女孩会成为皇太子妃的决定,尽管大臣们同样没有松口,但无疑这个蒙古女孩还有可能性成为下一任帝国的皇后,这种事情上大臣眼中可揉不得一丝沙子,绝对没法忍受一个草原习惯的女人统御未来的后宫的,即使这一天的到来估计很遥远,但却是在大臣的考虑范围之内。

对方若是除了血统上是蒙古但习惯上和大明无二的话还好,否则话就一切免谈,即使万历自己都记得自己当初为啥要坚持这个决定了,但即使是脑袋发热做出的决定,只要原则上没有问题,就必须坚持到底。

国家大事上可以吃亏,可以被大臣们使绊子,因为有些事情不是皇帝想干就能干的,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利益,甚至要维持国家的稳定,但这种明显他有选择权的事情,绝对不能认输,输了证明自己不如文官集团,文官集团比他有影响力,所以绝对不能输,和言官和内阁斗争到底,谁输谁小狗!

皇帝胡乱做出这种决定无疑让所有大臣都比较头疼,言官们甚至打算来次聚众闹事了,但所幸定国公家的徐希是为只忠于皇帝的好同志,金吾前卫在必要的时候发挥了他的作用,没有造成流血事件地把在宫门外集合的大臣们拖回家,直让万历感慨当初选他掌控金吾前卫的先见之明。

为了这事,申时行这种老不要脸的家伙都已经祭出杀招,上书皇帝,把这个蒙古小女孩充入你的后宫吧,反正你的喜好咱们都知道,皇太子妃还是按照制度从民间良家中选的好。

这种建议皇帝抢儿子老婆的行为到底是如何从一个老状元口中说出来的,万历不得而知,奏疏刚刚看完就被他撕碎,孔孟之道估计科举考试用完之后就彻底扔到青楼里去了,老不死的家伙心里龌龊加变态,竟然到了这种地步,真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来着。

但是已经放弃自己的丈夫,励志将儿子培养好的皇后倒是对于这个建议非常的赞同,坚定地认为现在的内阁首辅申时行其实是一个非常可靠的好官员,出的主意都那么善解人意。

对此万历当然更不能妥协,萝莉控的名号已经被大学士们给宣传出去了,上次万历微服出宫在坊间甚至听到‘楚王爱细腰,唐皇爱丰韵,明天子所爱在襁褓’之类的笑话,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名声已经落到这个地步了,难道还要再秀一次下线吗?外面反对的越大,万历就越是坚持,这女儿就是太子妃了。

虽然住在草原上,但出门就必须带上至少一个百户的锦衣卫,吃饭要东厂的番子们先试吃,为了防止那帮礼法上的偏执狂们铤而走险,万历已经让自己的鹰犬们做了最完全的措施。

至于朱常洛的想法,别逗了,万历才不会如同白痴一样告诉自己儿子‘我支持你婚姻自由’这样糟糕的话的,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岂能容他小子做主,甚至万历都已经想到了今后怎么告诉自己的儿子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

“孩子,你知道吗?你的牺牲带来的是朕……不,是皇家的胜利,是皇权战胜文人士大夫的一次伟大见证!”

玩笑到此为止。

万历显然不会无缘无故地想到提起这个太认定的太子妃,即使自己的儿子想要给对方送些东西,他也不至于在这个问题上多花费心思。

之所以提到蒙古,提到乌仁图娅,是因为锦衣卫以及东厂的番子甚至是三娘子都给他一个很明确的消息。

乌仁图娅的哥哥,三娘子的亲儿子,被大明册封的草原上的首领布塔施里,最近有些奇怪的心思值得注意。

“布塔施里今年十七岁是吧?”万历问道。

“皇上,确实如此。”张鲸再次回答到。

中二病的青年啊,这是万历前世的时候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常有的症状,心态较好的这个时间大概处于该病的治愈期,不过考虑时代的局限性,草原上又是标准的弱肉强食,对方估计正处于热血青年最为亢奋的时刻。

“和莫斯科大公国的使者接触过,双方私下谈论了很长时间?!”是疑问的语气,但这件事不用张鲸回答了,因为万历显然是在读着东厂的奏报。

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四世死掉了,国内的贵族们蠢蠢欲动,尽管不甘心,但继任的沙皇费奥多尔一世伊万诺维奇现在只得放弃继续战斗的想法,派使臣到大明来商议议和,当然,大明同样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打算,西伯利亚的价值现在体现不到,倘若为争夺这片土地花费太多的功夫,显然也不符合朝廷的利益了。

并且被叶尔马克击败的西伯利亚汗国虽然丢了首都,但库楚姆汗出逃之后由于叶尔马克转头又输给大明,撤回了乌拉尔山,库楚姆汗显然开始蠢蠢欲动,虽然实力不强,但无疑让李如松发现游击战的敌人实在难以解决,清剿起来显然也需要花费时间。

因此,议和的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莫斯科大公国的使节现在正呆在京城鸿胪寺商议事情,但是貌似进展也不是很顺利,比如希望大明不继续支持克里米亚汗国的提议就正在不停扯皮中,让和自己敌对过势力就这么轻松了,显然不符合已经从以德报怨变成以直报怨的大明官员的性格。

除此之外,这个莫斯科大公国的使节还非常机灵地打算在京城打听一些消息,对于大明使用的医疗方式也很感兴趣,当然,锦衣卫等人很快就采取措施了,这事报到万历这里,才让他回忆起俄罗斯似乎在原本历史上从清朝那里学过治疗天花的人痘方式。

不过这回估计是没有机会了,欧罗巴人继续用‘保护膜’抵挡黑死病,放血治疗百病吧,没有阻碍他们的医学发展已经谢天谢地了,万历可没有帮助对方走上进步的打算。

“还培养自己的卫队?”摇头笑了笑,万历无语地看着另一份锦衣卫送来的奏报。

“热血青年真的很麻烦啊。”放下两份奏报,万历感叹到。

皇帝自己不是才二十五岁吗?要说热血青年,显然也在年龄范围内吧,对于万历的说法,张鲸心中吐槽式似地想到,吐槽是万历经常干的事情,跟在皇帝身边久了就学会了,但吐槽皇帝肯定不会说出来,低头说道:“皇上说的是,布塔施里确实麻烦。”

“不要做多余的事情。”万历默默地说道,显然他知道,东厂和锦衣卫肯定有的是办法,只要他有一个意向,凭借锦衣卫以及东厂现在对于草原十年来的渗透程度,下个月就会传来布塔施里暴病而亡的消息。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拿起三娘子的书信,上面先是写着布塔施里的行为失当之处,接着又向皇帝求情,希望皇帝能够饶恕他们的儿子,不要治他死罪。

万历不由地感慨一声。

三娘子显然不是软弱之辈,他能为了自己的儿子归顺明朝不错,但却不会跟着自己的儿子一起犯傻,背弃大明的事情这个女人显然知道不能做,大明的龙脉(铁轨)已经向草原方向铺设了,马拉轨车带来的便利她看得一清二楚,蒙古已经彻底失去和大明朝翻脸的机会了,只有老老实实归顺才是唯一的出路。

“草原上对大明不满的不仅仅是一个布塔施里,一直解决不掉也不是办法。”万历吸了口气说道:“让他们闹吧,一次性全部揪出来以后就不用为草原问题发愁了。”

“是!”皇帝打算一网打尽,张鲸显然知道该怎么做。

“但是不要闹得太过火了,从大明到鲜卑利亚的补给线不能断太久,太久就糟了。”端起茶杯抿上一口,万历说道。

漫长的补给线,莫斯科大公国这么简单的想法他怎么可能猜不到。

第204章 三娘子的遗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子把蒙古草原形容的实在是太美丽了。

但是这话现在的牧民听到,只会在鄙视地目光下啐你一脸。

你要是喜欢在这里牧羊放马,那你就来啊,正好咱们现在正不想干了呢。

整天除了草地就是蓝天,然后就是牛群、羊群、马群,单调的环境几乎令人发狂,拿动物的粪便的当燃料,夜里点了个火把蚊子就能把人叮成蛤蟆,甭说比起大明内地,就是比起一直当做军事重地的九边军镇,草原上的生活也远远不如。

要不是如此的话,游牧民族也不会一天到晚想着南下掠夺或者和中原王朝互市换取自己需要的资源。

前者万历朝之前干过,或者说隆庆之前干过,边市开放之后除了一些刺头之外,就很少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了,等到万历朝之后,满朝勋贵们在羊毛所带来的利益下,飚出超乎寻常的战斗力,把不臣服于大明的部落给犁了个遍之后,除了互市之外,蒙古人就只剩下互市一项选择了。

大明以较为良心的价格收购蒙古草原上的各种物资,草原上同样可以得到大明的商品,万历显然不是太过纯粹的民族主义者,在照顾草原蒙古的利益上,比起朝中那帮封建大地主官僚和大资本家们,已经显得仁至义尽了。

但即使这样,也不是所有人都领情的,不说一开始就和大明闹得不愉快,被一路追着吊打的扯力克,单单是许多在大明军事实力之下被迫臣服的蒙古部落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从。

要不是打不过你,我早就和你打起来了。

没错,就是这种心态,许多臣服于大明的蒙古王公贵族就是怀着这种心态臣服于大明朝的,这点和了解明朝,并且认定只有跟着大明才会有出路的三娘子显然有所不同。

不过,现在三娘子却遇到了让她极其苦恼的问题,她宠爱的儿子,被大明册封的草原首领,布塔施里竟然和自己的观点不一样,反而和那些鼠目寸光的王公们走在了一起。

“布塔施里呢?”归化城不是小小蒙古包,这座花大力气建造的草原城市无疑在草原上有独特的地位,至少现在已经成了蒙古的中心,但即使归化城再大,也仅仅是相对于草原上的小营地而言的,和大明的许多城市都没有的比,这样的小城市,许多天没有见到自己的儿子,无疑不正常,三娘子发问道。

“首领带着自己的卫队去哈拉和林去了。”手下的奴仆中立刻有人低声回答道。

砰!

三娘子面色阴沉地拍了手边的桌案。

“他去干什么,去那里想要恢复成吉思汗的荣耀吗?!”

还真是这个意思,被三娘子的动作吓住的仆人们虽然知道自己首领的心思,但这种时候显然不适合回应三娘子的话。

哈拉很林是什么地方,曾经的蒙古中心所在,那里简直是蒙古人古老荣耀的见证了,布塔施里不住在归化城反而跑到那里居住,什么样的心思自然再显而易见不过了。

三娘子知道自己的儿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已经成为草原名义上的领袖的他,现在却因为大明皇帝拿走天可汗的称号,连称汗的资格都没有,年轻人无疑不会感到满意。

那个曾经在蒙古帝国时代作为世界中心之一的哈拉和林早已经在战火中破败久矣,但是前几年却重新被发掘出来,恢复了一丝昔日的容貌,这无疑让布塔施里相信,这是苍天预示他能够恢复蒙古荣耀的重要证据,脱离大明的心态无疑更强烈了。

对于这件事,三娘子很想无奈地告诉自己的儿子,哈拉和林确实发掘出来了,甚至被恢复了昔日的一丝容貌,但不要忘了,哈拉和林是那个大明的工部尚书李幼滋带头派人发掘的,发掘的结果,是把那里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全部都运回了大明去,哈拉和林不是自然现世,而是大明考古发掘出来的。

但是遗憾,布塔施里对于这件事并没有兴趣,自己母亲三娘子的劝告被他当做耳旁风,依旧做着恢复先祖荣耀的春秋大梦。

“把他……”想要派人把自己的儿子给带回来,但话到嘴边三娘子却有闭上了嘴巴,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若是能够简单的被人带回来就不是他了。

“他打算把蒙古带上不归路吗?”无奈地张了张口,三娘子闭上眼睛幽幽地说道。

蒙古人已经没有祖先拥有的精神了,甚至游牧这一特点都渐渐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