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崛起 >

第243部分

北宋崛起-第243部分

小说: 北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局。

王黼和梁师成都建议赵佶移驾临安府,那是前两年秘密修建的南方陪都,就是担心有一天燕军乘着机械化部队迅捷南下。

可是赵佶真不甘心,百多年来,赵家列祖列宗已经把根都扎在这里,临安,到底是个什么鬼地方?!

梁师成见赵佶心中悲苦,便悄声劝慰道,“如此危急存亡之秋,陛下不必苛责过甚!”

赵佶长叹一声,“祖宗基业,莫不是要毁在我这个不肖子孙的手上?即便是死了又有何脸面见过与九泉之下的先人乎?”

梁师成思忖半晌,最后咬咬牙,跪倒在地低声说“陛下,罪臣有句大不敬,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佶耸然一惊,盯着梁师成,看见他目光诚恳,便说“事已至此,但说无妨。”

“太子亦已成年,可以继承大统。陛下晋太上,一洗俗务,可赴江南如闲云野鹤,亦为美谈。”

“你,好大……”赵佶怒气冲冲,忽地心中一动,不错啊,反正这个皇帝也当不了多久了。让太子来顶这个缸,就不会损害自己的名誉,哪怕死了也不用有什么负担。

这个国家终于被折腾的奄奄一息,当初“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的警语竟然变成了现实。

“你的忠心朕明白了,传太子太傅、平章事、东西两府、宗室司首脑前来,商讨国是。”

赵佶搀扶起梁师成,而此刻的梁师成已经泪湿衣襟,泣不成声。

赵桓、耿南仲、蔡京、李邦彦、白时中、赵四、高俅、刘光世、李纲、陈东等十余重臣悉数到齐。

梁师成将赵佶退位的心意宣诸众人,将草拟的禅位诏书交给蔡京,“平章事大人,陛下去意已决,东京城不可一日无主,如今重臣齐集,今日就将太子登基了吧。”

李纲和陈东当即指责梁师成等一帮魅惑主上的小人,声言如此关头匆忙禅位必遭天下人耻笑,还望赵佶三思。

而高俅、刘光世等人则说,局势未必如此悲观。黄河天堑加上东京城防,燕军即便军临城下,也未就一败涂地。若坚持十天半个月,等到全国勤王之兵汇聚,燕军必然难以持久,届时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耿南仲、李邦彦、白时中都是赞成临阵换将的。燕军对赵佶怨气颇高,说不定换赵桓上台,还可以赵燕国再商量个缓兵之计。

赵佶一门心思要退位,所以无论李纲、陈东如何劝说,始终坚持这个意见不肯更改。

如此僵持也不是办法,李刚只得从赵桓身上试探。“陛下决意禅位,太子,耿太傅,若无异议,我等即刻准备。”

“不可!”“无妨!”赵桓心中岂会不知自家老爹打的什么主意。但是耿南仲这大半辈子就是为了从龙之臣,如今得偿夙愿,自然迎难而上。

李刚皱了皱眉,这事不能久拖不决,否则危害更大,便说“太子,你已长大成人,如今国有疑难,你身为赵家子孙,岂能退缩?!”

赵桓委屈的差点哭出声来,麻痹,我姓赵就要承担责任?那你怎么不问问我老爹姓啥?可是当着众多大臣的面子,他又不敢吭声。

李纲、白时中、甚至蔡京都意识到,趁着今天把事情办了会最省事省心。不约而同认为赵桓默认了,于是找来龙袍,皇冠,给赵桓一一置办好。

在和赵佶交接了大宝、兵符等权力象征,赵桓坐在龙椅上麻木的接受重臣三叩九拜的大礼参拜。

而他老子赵佶则一身轻松的退在一边,见证着新帝的登基。禅位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明君才有的德政!

接着是大赦天下,封赏百官,东京城按照礼法,是要大庆三天的。一道道手续、仪式、包括年号、名讳、山陵等诸项事务都要一一落实到人。

赵桓忽然觉得这个世界一点都不真实,敌人马上就要打到城门口了,可是这帮官员在干什么?

年号?仪式?名讳?山陵?就没有人关心一下战事!要知道西边的燕军都已经推进到西京了,到东京城不过就三两天功夫。

历史的轨迹还是让诸位大臣们替赵桓选择了“靖康”年号。

韩望后来得知这一情况,不由得摇了摇头。很多事情冥冥中或许早就注定了,也许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随着赵桓的登基,赵佶带着蔡攸、梁师成、吴敏等心腹,准备离开东京南下江东。

一行人走水路船运,通过汴水到大运河顺流直下,进入长江后南渡到镇江、苏州、临安。赵佶心情不错,多年来一直想巡游江南的期盼,终于就要实现了。

可是,当他们通过扬州准备进入长江的时候,突然发现,入江口横着一艘庞大铁甲巨舰,比上次见到的韩望号还要大两个。

这是,燕国的远洋海军!

追风探出身子,笑嘻嘻的冲着下面的赵佶挥手致意,“陛下,还记得吗,我是追风啊?刚从东瀛返回,路过此地。您这行色匆匆的要去哪里?您是要渡江啊还是要漂洋过海?追风时刻为您效劳。”

四七八章 中华原本是一家(下)

ps:求各位大大们支持新书《大宋最强教官》,点击、收藏、推荐票票,书评,感激不尽!

五万燕军三面合围东京,引而不发。

赵桓和李纲、宗泽、高俅、何灌都七上八下,于是派宇文虚中作为使者前往燕军大营。

宇文虚中对于燕国的科技大爆炸早有耳闻,甚至还派人查探过相关情况。如今看到燕军机械化部队的雄伟气势,心情越发低落。

在指挥中心门口候着的时候,禁不住想,若是自己有这么强大的武装力量,想必东京城和纸糊的没多少区别。那么自己作为使者,又能有多少作用?

“叔通兄,别来无恙!”远远地韩望走了过来,“何故站在屋外?快快请进。”

宇文虚中看见韩望,终究还是深鞠一躬,“陛下,神采飞扬,如今百战雄师如云,可喜可贺!”

韩望给门卫出示了身份卡牌,门卫敬礼放行。

“叔通兄眼中就只有百战雄师?”韩望没有去打搅韩世忠,而是将宇文虚中引到小会客室,递上一杯胡商带来的咖啡。

“这是?”

“咖啡,一种全新的饮品,年前西域胡商带来的一种植物果实。我发现,煮过以后会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勇气尝试下?”

韩望似笑非笑的看着宇文虚中,大多数人对于初次见到黑乎乎的咖啡,都会下意识的去回避。

宇文虚中思虑了一会,很快就端起咖啡杯抿了一小口。

一种苦涩的味道充斥着味蕾,全身心瞬间涌出大量排斥信号,面部不由自主的露出嫌弃的表情。但是短短一瞬之后,咖啡的芬芳和回甘,就让宇文虚中陷入了微微的兴奋。

“如果觉得苦,可以放一块方糖。”韩望善意的提醒。

“一开始,这个中心很多人怕喝咖啡,继续喝着茶汤、梨汁。其实,我发现恐惧源于不了解,当他们知道咖啡种植、生长、收获,烘焙和熬煮的过程后,现在几乎一多半工作人员都喜欢上了咖啡。”

宇文虚中自然知道,日理万机的韩望不会专门来和自己谈一种新式饮品。这种借代的手法多半就是指改朝换代了。燕国就像这咖啡一样,而自己就是需要了解韩望的治政理念。

“敢问陛下,燕国如何看待国计民生?”

“这个我稍后回答你,能不能请你先告诉我,为何历朝历代都是由盛而衰?”

“这个!”宇文虚中一下子被堵住了。

历来治国都是君明臣贤方能盛世,每每到了晚期总是君昏臣奸,穷奢极欲,滥用民力。然后民不聊生揭竿而起,战乱之后开始新王朝,如此周而复始。

“我可以改变这种局面!”

宇文虚中被韩望坚定的语气惊醒,你可以改变这种无解的怪圈?凭什么!

“在下洗耳恭听!”

“你看看这个”韩望将自己的身份卡递给宇文虚中。卡片上罗列着若干文字。

姓名:韩望;

年龄:三十四岁;

国籍:燕国;

民族:汉;

职务:燕国皇帝。

权限:甲上

然后右边是韩望的照片,这种氧化银的摄影技术,也是最近皇家科学院发明出来的小玩意。

对于宇文虚中来说这简直太神奇了,就仿佛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一样。

“这是您的官帖?”作为皇帝,居然还需要官帖,对了方才进门的时候,韩望那个也是把这个交给门卫审核,确认无误后门卫才放行的。

“正是,如你所见就连我进门,也必须通过审核卡片才能进入,否则一样和你要在门口等着通传。”

“这是为何?难道威并不认识你吗?”宇文虚中惊讶万分,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卫兵不懂,还非要费那个功夫核对官帖卡片?

韩望似笑非笑看着他,忽然让宇文虚中心头一动。

在门卫眼里,韩望和自己一样,没有卡片就不能进入,那么,在这个时候我和韩望就是平等的!

这么惊世骇俗的念头让宇文虚中惶恐,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仿佛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缝隙,然后裂缝越来越大。

当他颤抖着声音艰难的问,“陛下,您的意思,就连您也和普通人一样,要遵守军营的规章制度?”

韩望点点头,“完全正确,不过不仅仅是军营,我们燕国正在起草宪法,我可以给你背几条听听。”

“大燕民国是全体国民的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内阁是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依据法律来管理国家。全体国民依法享有平等、自由的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军队属于国家。”

一大串熟悉陌生的词句,让宇文虚中应接不暇。他的心底仿佛轰隆一声,那些裂缝终于全部崩塌,这会是怎么样的一个国家,这会是怎样一个时代?

“叔通兄,你回去告诉赵桓和那些大臣,抛弃幻想正视现实。新的时代已经开启,任何阻挡历史车轮的陈旧腐朽势力必定被粉碎。这是亿万人民给他们最后的机会!”

“什么?量才录用?什么才?谁来录用?这是他们的借口!”

“官家,您可不能答应啊,赵宋百年基业不能毁于一旦,老臣愿意以死相拼!”

“我等皆可答应燕军,唯独官家不可,如此荒谬绝伦的乱臣贼子,御史台必将与其势不两立!”

“中华原本是一家,我呸!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老臣以死明志!”

“唉呀,王老侍郎触柱,快传太医!”

这一通混乱,搅得赵桓手足无措,呆呆的看着大臣们肆意表演。

“你们这是要绝了官家的生路吗?”宇文虚中提气怒喝道,“三十万禁军望风溃逃,如今东京城危在旦夕,你们说这些有什么用?”

这一声仿佛把大家都震晕了,半晌,耿南仲才缓过气,“太上不是去了江南么?若是护着官家……”

“太上、梁、蔡、吴等人已经被燕国海军拦截,正乘着铁甲舰赶回来。”宇文虚中不得不把这个消息透露出来。

“那陆路能否……”有个聪明人又开始卖弄了。

宇文虚中还没说,何灌就摇头“燕军机械化部队,一日可进军三百里,逃不脱!”

赵桓慢慢的抬起头,清了清嗓子,“宇文爱卿,随朕去城外军营,或许咖啡不是那么难喝。”

四七九章 云隐归途(大结局)

ps:求各位大大们支持新书《大宋最强教官》,点击、收藏、推荐票票,书评,感激不尽!

无心接听美林来电“无心,我有一个想法”

“二号实验室等会还要做一个实验,老婆,找我什么事呢?”

“告诉你,我发现那个公式的秘密了!”

“那个公式?你确定?我马上来!”

无心匆匆赶到国家物理实验室,看到若与所思的美林不停地在纸上涂涂改改。

“这个公式可是老师提出的,说是里面有一个巨大秘密,还设置了百万元奖金。已经二十几年了,一直没有人揭开这个谜题,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无心拿起一张满是公式的纸片,上面写着n=zg2,即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是后世著名的狭义相对论公式。(注:拼音字首替代原公式中的英文字母)

美林说“你认为,若是有一种速度能比光还快,会产生什么现象?”

无心当即哈哈大笑“怎么可能有比光还快的速度?”突然他停下来,目瞪口呆,“你是说,这就是老师所说的秘密?”

美林肯定的点点头,“没错,我越来越相信这就是老师的用意!”

“可是他已经设定了光速是最快的速度啊!”

“你别忘了,我记得老师第一课教给我的是‘质疑一切’!”

无心松开领带,他有些喘不过气,“是没错,可是超越时间有什么意义呢?”

美林眼睛咕噜噜转个不停,忽然说“你知道神话故事里有,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仙镜嘛?”然后不等无心说话,自己一口气接着说下去。

“假设我们坐在一个比光还快的车子上,就能回到过去,如果这个车子够快,就能看到五百年前的事物。当然如果能控制时间和速度,我们也能够到达未来。”

“你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