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皇后全传 >

第130部分

中国皇后全传-第130部分

小说: 中国皇后全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奉无微不至,御医亦陪同康熙帝多日守护太后,精心治疗,然终未治好,于康熙二年病逝,终年24岁,谥“孝康章皇后”,葬孝陵(这是清世祖福临与“孝康章皇后”、“孝献皇后”的陵寝,也是“清东陵”中规模最大的陵墓)。

第三百七十五章 博尔济吉特氏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后

姓名:博尔济吉特氏(名字已不可考)

生卒年:?~1718年

籍贯:蒙古科尔沁

婚配: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654年

顺治帝的母亲布木布泰太后来自科尔沁,考虑到满蒙联姻的传统及与蒙古王公的关系,遂由她做主,公元1654年,顺治帝福临又册立科尔沁蒙古贝勒绰尔济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新皇后的妹妹与她同年进宫,被册为淑惠妃。

顺治帝对这位皇后也没什么好感,不仅冷落她,还常常责备她。

公元1658年,皇太后有病,顺治帝责备皇后不懂礼节,命令停止她应当享受的某些礼仪性待遇,并让诸王、大臣讨论执行。后来还是皇太后的干预,皇后的这些待遇才得到了恢复。但顺治帝一直冷落她,直到他去世。

康熙帝即位后,博尔济吉特氏被尊为皇太后,居慈仁宫。

太后和太皇太后及康熙帝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公元1683年,康熙奉太皇太后出塞,太后未同行,康熙中途射得一只鹿,断其尾用盐腌好,亲自送给太后,极尽孝道。

公元1687年,太皇太后病重,太后朝夕侍奉在身边。不久,太皇太后去世,太后非常悲痛,几次仆地大哭。康熙帝令诸王大臣奏请太后节哀回宫,再三劝请,她才忍痛回宫。

公元1689年,建宁寿新宫,奉太后居住。

公元1697年春,康熙帝亲征噶尔丹,驻扎在他喇布拉克。太后在康熙生日时,遣使赐金银茶壶,康熙帝奉书拜受。平定了噶尔丹后,群臣请康熙帝加太后徽号寿康显宁,太后因康熙帝不受尊号,也坚决不受。

公元1700年,太后60大寿之时,康熙帝制《万寿无疆赋》,并奉佛像、珊瑚、自鸣钟、洋镜、东珠、金珀、御风石、念珠、皮裘、羽缎、多罗呢、犀玉、玛瑙、瓷、漆等诸器,宋、元、明名画,金银、币帛。又令膳房数米万粒,号“万国玉粒饭”,及肴馔、果品等献上。到太后70大寿时,也是如此。颇有作为的康熙皇帝,在孝道方面,可谓是历代君王的典范。

公元1717年年末,太后病重。是年康熙帝已64岁,身体也欠佳,头眩足肿,可当他得知太后病重时,便用帕缠足,亲自到宫中看望太后,并跪在床下,捧着太后的手说:“母后,臣在此。”当太后睁开眼睛时,因畏明,便用手遮光,执着康熙的手,仔细地端详着他,不禁流下泪水,但已不能说话了。康熙帝带病朝夕侍奉。

第二年三月,太后去世,年77岁。葬孝陵之东,曰孝东陵。

第三百七十六章 赫舍里氏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皇后

姓名:赫舍里氏

生卒年:?~1674年

婚配: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665年

子女:一子

谥号:孝诚仁皇后(初谥“仁孝皇后”)

公元1665年夏,辅政大臣索尼之子、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的女儿赫舍里氏被康熙帝册立为皇后。她是康熙帝的第一位皇后。

这门婚事是康熙的祖母布木布泰太皇太后定下的。康熙8岁即位,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大臣辅政。居四大臣首位的索尼是四朝元老,从一等侍卫累升至内大臣、一等伯,深得太皇太后的信任与赏识,因此,太皇太后便做主要把他的孙女立为皇后。当将此事交大臣们议论时,鳌拜坚决反对,并声称:“若将噶布喇之女立为皇后,必动刀枪。满洲下人之女,岂有立为皇后之理?”并会同遏必隆、苏克萨哈启奏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回答说:“满洲之女如何立不得皇后?我意已定,不必再议。”于是,赫舍里氏成为皇后,她一家成为皇亲,地位显赫。

公元1674年,皇后生下皇二子允礽。但她不幸在生允礽的当天就死去了。年仅22岁。谥为“仁孝皇后”。

公元1681年,葬孝东陵之东,即景陵。后改谥为“孝诚仁皇后”。

第三百七十七章 乌雅氏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皇后

姓名:乌雅氏

生卒年:公元1660~1723年

婚配: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封号:德妃

封妃时间:公元1681年

子女:三子,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皇六子允祚(六岁死)、皇十四子允禵,三个皇女,两个夭殇,活下来的只有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

谥号:孝恭圣仁皇后

乌雅氏,护军参领威武之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第四位皇后,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生母。生性谦谨、处事温和,聪明伶俐、妩媚动人。

康熙帝先后有四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名赫舍里氏,因生皇子允礽难产,当日死去,时年仅22岁,谥“孝诚仁皇后”;第二位皇后名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康熙十六年立为皇后,不久病死,谥“孝昭仁皇后”;第三位皇后名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是康熙的姨表妹。初封贵妃,再封皇贵妃,康熙二十八年立为皇后,立“后”后的第二天病逝,仅当了一天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位皇后,终年约30岁,谥“孝懿圣仁皇后”;第四位皇后即乌雅氏。

乌雅氏入宫后,初侍康熙帝,得康熙召幸。于公元1678年,即康熙十七年,乌雅氏为康熙生下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翌年晋封为德嫔。康熙十九年,她又为康熙生下皇六子允祚,六岁死。后又生下十四皇子允禵。康熙二十年,被晋封为德妃。另外,她还生了三个皇女,两个夭殇,活下来的只有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

乌雅氏是一位比较幸运的女人,她曾与一代明君康熙大帝共同生活了四十余年,儿子也做了皇帝;同时,她又是一位不幸的女人。因康熙帝有35个儿子,她晚年处在诸皇子争夺权位的复杂斗争之中,终日胆颤心惊。此时她亲生的皇四子与皇十四子的激烈争夺,即所谓“传位十四皇子”及“传位于四皇子”的“改十为于”的重大疑案,尤其在皇四子胤禛即位后,曾大打出手,打击异己,先后将五位兄弟置于死地,又将一母同胞弟十四阿哥无情幽禁,这使她终于气郁得病。她比较清楚地知道,在康熙帝生前,多年着重培养的接班人是十四子允禵而不是胤禛,康熙丝毫没有传位给胤禛的迹象。然在康熙帝去世的当天,却由胤禛的舅舅隆科多(康熙“孝懿圣仁皇后”弟,时为清步军统领兼藩院尚书,康熙临终时召受顾命)向诸皇子宣读了康熙帝所谓“传位于四皇子”的遗诏。当场诸皇子面面相觑,大多认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康熙大帝,绝不会轻率地将大清皇位传给一个秉性阴诈、经常喜怒不定的四皇子胤禛,这很可能是隆科多在康熙“传位十四皇子”中的“十”字上“上下添笔”将“十”字篡改为“于”字,这样就变成了“传位于四皇子”的伪造遗诏。然此说仅是推测,在清史中并无详细记载,故雍正继位秘事被称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雍正“合法”即位后,虽尊生母乌雅氏为皇太后,并准备为其拟加封号“仁寿皇太后”,然她总认为是雍正与隆科多密谋篡改了遗诏、并对雍正残酷打击迫害允禵气忍不下,于是病情日益加重。

公元1723年,乌雅氏无可奈何地离开了人世,时年64岁,谥“孝恭圣仁皇后”,葬景陵。

第三百七十八章 乌拉那拉氏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即雍正帝)皇后

姓名:乌拉那拉氏

生卒年:?~1731年

婚配: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即雍正帝)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723年

一子:弘晖(雍正的长子,夭折)

谥号:孝敬宪皇后

胤禛还是皇子时,娶了内大臣、步军统领费扬古的女儿乌拉那拉氏为妻。后来康熙帝册封其为雍亲王嫡福晋。她在雍正的藩邸生活了30年,亲历了康熙晚年种种残酷的宫廷斗争。

胤禛即位为帝后,乌拉那拉氏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于公元1723年,她被册封为皇后。

乌拉那拉氏孝顺恭敬、谨慎谦和,无论在藩邸之时还是被封为皇后之后,她始终如一。她曾为雍正生下长子弘晖,长到8岁,不幸夭折了。雍正对皇后很尊重,常称赞她谦和顺从。

公元1731年,皇后病死。雍正帝非常悲痛,要亲临合殓,但此时雍正大病初愈,身体十分虚弱,大臣们怕他触景增悲,纷纷谏止,雍正只得听从。雍正帝亲上谥号曰“孝敬宪皇后”。后与雍正帝合葬于泰陵。

第三百七十九章 钮祜禄氏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皇后

姓名:钮祜禄氏

生卒年:公元1692~1777年

婚配: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封号:皇后


子女:一子弘历(即高宗乾隆帝)

谥号:孝圣宪皇后

公元1692年,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钮祜禄氏出生。后于13岁之时入胤禛贝勒府,号格格。

公元1711年,生下雍正的第5个儿子弘历。但因齐妃李氏所生第二子早殇,未列叙齿,所以弘历排行为第4,称皇四子。后来弘历继承了皇位,这就是清高宗乾隆皇帝。

关于乾隆的出生,还有一段传说。据“燕北老人”所撰《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记,弘历是浙江海宁陈阁老的儿子,这是因为雍亲王几个儿子殇逝,没有子嗣。而这年钮祜禄氏生的是一个女孩,王府便偷偷与陈家换了个男孩。这种传说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当时雍正虽然有3个儿子夭折,但还有一子弘时已经8岁,并非没有子嗣,无需偷换别人的男孩。再说,这时雍正才34岁,正当壮年,其妾耿氏正怀胎五月,不可能急不可待地抱养别人的儿子。而且正是这位燕北老人,在他的书中又写道:“世宗肃俭勤学,靡有声色侍御之好,福晋别居,进见有时。这年夏天,世宗病,嫔妃多不愿往,钮祜禄氏奉王妃之命,旦夕服侍,连五六旬,疾不愈,遂得留侍,生高宗焉。”这和前面与陈家换子的说法自相矛盾,证明此说不可信。弘历为钮祜禄氏所生是无疑的。

弘历自幼聪颖过人,深得祖父康熙帝和父亲的喜爱,他的生母也因此倍受恩宠。雍正即位后,钮祜禄氏被封为熹妃,又进为熹贵妃。

弘历立嗣以后,又得母以子贵,雍正临终留下遗命,封为皇后。高宗即位后,尊为皇太后,居于慈宁宫。

皇太后钮祜禄氏在乾隆朝生活了40余年。乾隆帝非常孝敬自己的生母,对母亲的话惟命是听。一次,太后偶然说起顺天府东有一废寺,应当重修,乾隆立即派人修整。

乾隆为一代风流皇帝,一生中经常巡游各地。他出巡时常常奉太后以行,她曾随乾隆帝3次南巡、3次东巡、3次到五台山。每次出巡,必兴师动众,修桥铺路,修葺行宫。所到之处,地方官民列队跪伏迎候,好不气派。

每遇太后生辰万寿之日,乾隆都亲率王公大臣奉觞称庆。特别是乾隆十六年太后60大寿、以及此后的70大寿、80大寿,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在她回宫所经的十几里路上,张灯结彩,几十步搭一个戏台,南腔北调,优伶毕集,轮番演出。以彩绢做高山,锡箔做海湖,一个寿桃竟有几间屋子那么大。乾隆帝知道母亲喜欢江南风光,还特地在万寿寺旁仿造了几里路长的“苏州街”,奉迎母亲穿行于其间。每次寿典所进寿礼,更是不计其数。先进皇上亲制的诗文、书画,再进如意、佛像、冠服、簪饰、金玉、犀象、玛瑙、水晶、玻璃、珐琅、彝鼎、瓷器、绮绣、书画、币帛、花果等,各种外国珍品也无所不全。

太后为天下母40余年,乾隆帝以天下养之。时值国家全盛,钮祜禄氏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公元1777年正月,钮祜禄氏死去,享年86岁。葬于泰陵东北,称泰东陵。后上谥号为:“孝圣宪皇后”。

第三百八十章 年氏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稹贵妃

姓名:年氏

生卒年:?~1725年

婚配: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封号:贵妃

封妃时间:公元1723年

子女:三子(均夭折)

谥号:敦肃皇贵妃

湖北巡抚年遐龄的女儿、雍正朝重臣年羹尧的妹妹年氏,早年侍胤禛于雍邸为侧妃。

康熙五十九年五月,年氏生下了雍正的第7个儿子福宜,但未满周岁就夭折了。六十年十月,又生第8子福惠。雍正元年五月,又生第9子福沛。但都相继夭亡了。

年氏进雍府较晚,但却得到雍正的喜爱,有专房之宠,故连生三子一女。雍正元年,被封为贵妃。年氏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地位呢?一方面当然是她独有可爱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