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杀明 >

第246部分

锦衣杀明-第246部分

小说: 锦衣杀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和李国臻的问题一样,李憋桧也是有顾忌的。这份捷报上去以后,他的仕途前进一步,是肯定没有问题的。问题是,仕途前进一步以后,他会被如何安排?如果不能入京的话,他极有可能被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任职。

宁夏镇这个地方,凭良心说,和其他地方相比,还是不错的。宁夏平原的气候,一向适宜,粮食生产一直都比较稳定。他到来宁夏镇不到三四年的时间,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捞到了一份相当不错的身家。这是一个好地方,他不想被轻易调走。

更要命的是,如果他被换到其他的地方去做巡抚,特别是换到那些前线地方去,那就是偷鸡不着蚀把米了。宁夏镇之所以有战,完全是因为这个叫做徐兴夏的家伙。如果没有他,李憋桧到了其他地方,估计马上就会被鞑龘子打回原形。可是,他总不能将徐兴夏带走吧?这不是故意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怎么办呢?到底要怎么办呢?”

李憋桧对着书房门口,眉头紧锁,喃喃自语。

宁夏镇,庆王府。

庆王朱帅锌同样坐在书桌的后面,漫不经意的敲打着桌子。桌面上,同样放着徐兴夏送来的捷报。这份捷报,他已经看了好多次,基本上每个字都仔细的推敲过。捷报是没有问题的,战也是没有问题的,这一点,朱帅锌敢肯定。

在朱帅锌的面前,那个金碧眼的蒙面人,正默默的站着。徐兴夏的捷报,他同样看过去了。不过,他只是扫了一眼,就将捷报放下来了。对于捷报的真实性,他也没有任何的怀疑。他甚至觉得,徐兴夏可能是将杀敌的数量缩小了。

“目见社有动静吗?”朱帅锌忽然问道。

“暂时还没有。”蒙面人肃然站立,语调生硬的回答。

“他们就没有想过,招揽这个徐兴夏?以徐兴夏的身手,要是愿意加入目见社,可是一把打仗的好手啊!他们成的机会,至少可以提高一成。”朱帅锌悠悠的说道。说着说着,他忽然笑了。他的笑容,显得有点古怪,似乎有点揶揄的味道。

“估计是想过,但是最后明智的放弃了。他们应该可以感觉到,这个徐兴夏,和他们显然不是一路人。与其被他觉察到目见社的秘密……还不如根本不和他接触。如果话不投机,反过来触怒了徐兴夏,后果会更加的严重。”蒙面人有条不紊的回应。

“这个该死的目见社,这次总算是遇到麻烦了。嘿嘿,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就能将他们弄得手足无措的,还真是罕见。你说,我们应不应该告诉徐兴夏一点有关目见社的资料?帮助他早点接触到目见社的机密?”朱帅锌忽然阴森森的说道。

“王爷,欲则不达,我不建议这么做。王爷要是真的想目见社早点有麻烦,还不如暗中提示徐兴夏一下,让他自己去探索。我估计,以徐兴夏对那两位爷的观感,只要是现什么不对的蛛丝马迹,肯定会暗中追查下去的。”蒙面人冷静的说道。

“你是对的,就让徐兴夏自己去折腾吧!咱们适当的提示一下即可。”朱帅锌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

宁夏镇,庆王府,后花园。

庆王妃苏筱筱正在精心的鉴赏一盆兰花。

她穿一件碧浪丝织就的翠色袖衫长裙,上缀水波纹饰,非但青翠欲滴,且其上水光若隐若现,在阳光下反射出五彩光芒,美不胜收。袖衫领口略低,微露胸前一抹白暂,及下方淡粉的小衣。为此,她在肩上用一双玉连环扣着一袭薄如蝉翼的轻纱罩衣,略做遮掩,长袖飘飘,有如神仙中人。

一个身材高挑的侍女,恭谨的站在苏筱筱的身边,低声的说道:“回禀娘娘,目前的证据足可以证明,那个王启年,已经彻底的倒向徐兴夏了。锦衣卫在大草原的暗桩,都被启动起来了。”

苏筱筱十指芊芊,将一辫兰花摘下来,轻轻的撕碎,语调却无比温柔的说道:“这个事情,田尔耕和许显纯知道吗?”

那个侍女低声的说道:“王启年是单向操作的,没有经过京城,也没有经过南北镇抚司,估计他们暂时还不知道。

苏筱筱淡淡的说道:“那就让他们知道。锦衣卫内部的事情,还是应该交给他们锦衣卫内部去解决,你说是吗?”

那个侍女低声答应着,转身去了。

苏筱筱慢悠悠的将一瓣辫的兰花都摘下来,十指芊芊,全部撕碎,扔在鹅卵石道路土,幽幽的说道:“徐兴夏啊徐兴夏,你休怪我给你找麻烦。这是我们东厂和锦衣卫的斗争,你本来是不需要参杂其中的。只是,你为什么偏偏要一个锦衣卫校尉的身份呢?锦衣卫的身份,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西安府,陕西按察使衙门。

陕西按察使朱燮元,是一个五十来岁的老人,高高瘦瘦的,双眼炯炯有神。此时此刻,他的眼神,有点红。这主要是熬夜导致的。在他的面前,摆放着徐兴夏送来的捷报,还有其他途径搜集到的大量情报。捷报和所有的情报,他都反复的研究过。这是他熬夜的根本原因。他的脸色,明显有点严峻。

对于徐兴夏送来的捷报,朱燮元当然是持怀疑态度的。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居然在一次的战斗中,就消灭了四千名的鞑龘子骑兵,这样的战,不要说难以置信,简直是骇人听闻。说实在的,朱燮元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为此,他已经派出多路的人马,到黑山营去核实情况,相信在不久以后,就会有明确的答复。

如果说,徐兴夏送来的捷报,让朱燮元怀疑。通过其他途径搜集到的情报,则让朱燮元感觉到非常的不安。这些天,由于过度的忧虑,他甚至一直都没有睡好觉。他忧虑的事情,和大部分的文官一样,生怕这个徐兴夏,尾大不掉,拥兵自重,搞出什么大乱子来。

根据最新的情报,徐兴夏管辖下的人口数量,的确是太多了一点。足足六七万的军户啊!完全相当于整个宁夏镇的官军数量了!如果这些是民户,或许还好一点。但是,他们都是军户啊!军户是什么啊?拉起来就是军队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徐兴夏一个小小的代千户,就统帅了六七万的军队。这还得了?

作为文官集团的一员,朱燮元最敏感的,就是害怕出现五代十国那种武夫横行的场面。为此,大明朝向来都是死死的遏制武将的私人力量的,绝对不允许其做大。好像徐兴夏这样,统帅这么多的军户,简直让人如坐针毡,寝食不安啊!

可是,这样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不是宁夏镇自己造成的?都是宁夏镇的一群废物,面对鞑龘子骑兵,畏缩避战,懦弱无能,结果,徐兴夏横空出世,一下子就将其他人都全部比下去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如此。现在的宁夏镇北部,已经成了徐兴夏的独立王国,外人估计是根本没有办插手了。换了别人来摘徐兴夏的果子吃?朱燮元连想都不敢想。

年初五,求订阅!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正文【第320章】豆腐掉灰里,打不得,拍不得(中)

更新时间:2012…3…302:12:22本章字数:3863

其实,在朱燮元的内心深处,一直很担心,万一不小心将徐兴夏逼反了,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现有的情报足可以表明,这个徐兴夏,绝对不是那种唯唯诺诺的家伙,你要是敢对他不利,他肯定会铤而走险的。你看他和宁夏镇两位高层之间的关系,就知道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了。这样的家伙,绝对是危险人物。

说真的,朱燮元是不希望自己的辖下,有这么一个危险的人物存在的口他宁愿不要徐兴夏创造的战,也不要无操控自己的下属。徐兴夏在带来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这个隐患,甚至可能是致命性的。鞑龘子骑兵每次南下洗掠,给宁夏镇造成的伤害,都只不过是外伤而已,不会伤及到大明朝的筋骨。但是,如果徐兴夏闹将起来,就会伤及到大明朝的根本。

外来的敌人和内在的敌人,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目前的大明朝,尽管羸弱,尽管奄奄一息,尽管无精打采,有气无力,但是,以鞑龘子骑兵的力量,想要推翻大明朝,绝对是不可能的。他们根本没有那样的力量。鞑靼人里面的纷争和矛盾,也是特续不断的。在刚刚过去的万历四十四年,鞑靼人的三大部落之间,还爆出严重的冲突呢,据说死了好几千人。

唯一有可能推翻大明朝的,只能是内在的敌人,这是朱燮元的基本结论。大明朝的文官,能混到高层的,哪一个不是极其精明的人物?朱燮元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现在的宁夏镇,到底是什么情况,他们又怎么会不知道?只是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装傻罢了。可是,徐兴夏的出现,让他们无继续装傻。如果他们继续装傻的话,意想不到的大事,就会爆,就会造成无收拾的局面。

朱燮元简单的统计了一下,朝廷拖欠宁夏镇军户的钱粮,足足过六十万两的银子,过一百三十万石的粮食。这样的数字,从朝廷的高层看下去,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六十万两的白银有多少?还不到辅叶向高一半的家产呢!可是,如果从宁夏镇的底层军户来看,就会现,事情已经非常的严重。

现在的宁夏镇,简直是一个火山口,随时都会爆。如果说火山口稍微有点夸张,那么用干,柴喇,火来形容绝对不过分。整个宁夏镇,至少有五万军户的钱粮被拖欠。加上他们的家眷,受影响的过三十万人。这些被拖欠强烈的军户,还有他们的家眷,就是一堆堆的干柴,只要有人点燃火星,他们就会跟着熊熊燃烧起来的。

这还仅仅是宁夏镇的情况,还不包括附近的固原镇、延绥镇、甘肃镇呢!这三个军镇的情况,甚至比宁夏镇还要更加的糟糕。这三个军镇拖欠钱粮的情况,比宁夏镇严重多了。部分军户甚至被拖欠了过二十年的钱粮。二十年啊!不是二年,二十个月!一个被拖欠了二十年钱粮的军户,还会畏惧什么吗?还会害怕军吗?

如果宁夏镇这里爆骚乱,必然会波及到其他的军镇。这是根本不需要质疑的事情。一旦西北的四个军镇都生暴乱,整个陕西,就会糜烂一片。陕西一旦糜烂,附近的山西、河南、湖广、四川,都会受到影响。届时,大明朝的根基,就算是被彻底的撼动了。即使朝廷有能力将暴乱朴灭下去,肯定也是元气大伤,要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了。如果还有外敌虎视眈眈,灭亡的时间会更短。

如果将徐兴夏手下的六七万的军户都逼反了,朱燮元简直不敢想象后果。以李国臻这个笨蛋的本事,真的打起来,不用三下五除二,徐兴夏就能将他收拾了。一旦收拾了李国臻,徐兴夏就能控制整个宁夏镇。到时候,其他的三个军镇,必然会有人响应的。甚至,不需要灭掉李国臻,只需要徐兴夏真的揭竿而起,就会有人响应。在那三个军镇,早就有很多穷苦的军户迫不及待了。

一旦徐兴夏真的起来造反,朝廷能够的将他打击下去吗?只怕很难很难。这次徐兴夏以不足两千人的白衣军,就消灭了过四千的鞑龘子骑兵,这是什么栅念?这个概念就是,如果徐兴夏造反,官军要打击的话,至少要调动五万精锐战斗部队,才有希望将他打击下去。如果少于这个数,根本是给徐兴夏送肥肉的。

而且,这五万部队,必须是实打实的,不能算空额。另外,还必须是币练有素的部队,有比较好的武器装备,不能随便将卫所军的军户拉出去凑数。换言之,就是必须出动五万以上的战兵。要命的是,整个西北四镇的全部战兵加起来,都还不到五万人啊。明军的战兵,大部分都在辽东、蓟镇、宣府、大同等地呢!

更要命的是,这个设想,是建立在徐兴夏的白衣军,只有不足两千人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这个数量翻一番,甚至是翻两番,翻三番,那官军出动的数量,也得跟着不断的翻番……只要想到这一点,朱燮元就感觉头大无比。白衣军翻几番,扩建到一万人,是相当轻松的事情。可是官军就麻烦了。去哪里找那么多的官军?除非是天上会掉下来,否则,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既然担心逼反徐兴夏,那只有采取其他的办了。这个办,就是拉拢。说的准确一点,就是想办将徐兴夏架空。徐兴夏目前不是代千户吗?想办将他提拔为卫指挥佥事,又或者是卫指挥同知之类,不让他直接管辖军队。但是,这些都是他朱燮元的一厢情愿,徐兴夏能不能答应还得两说呢。万一操作不好,让徐兴夏觉察到上面试图架空他,他不反也必须反了。

什么路子都走不通,只有最后一个办,那就是埋伏刀斧手,想办将徐兴夏直接擒拿下来,直接按上一条杀头的罪名,将他干掉算了。这就叫斩草除根,一了百了。但是,对于这个方,朱燮元的信心也不大。徐兴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