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李承训 >

第64部分

大唐李承训-第64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承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恪是隋炀帝之外孙。

而是长达千年的儒家嫡长子观念的影响,要知道李恪虽然是杨广的外孙,但是他更加的是李世民的儿子不是。他叫李恪而不是杨恪!

本来李承乾一直没有想到这个问题,他原先的谋划不过是在玄武门之变之际悍然出手,等到李世民扫清踏上九五至尊的阻碍的时候做一个黄雀。得到这个天下,好人自己做,恶名李二背!

但是这一次从陇西之地回来,党卫军的进一步扩大让的他忧心忡忡。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李渊乃是一个枭雄一介帝王绝对不会允许李承训手里兵权过大。李承训有理由相信等到党卫军与国社党暴露出来的时候就是李渊与自己翻脸之际。

就在这一个月内李承训将自己锁在地底城,反思思考了很长时间。眼下这个时间段乃是自己与李渊的蜜月期,李渊利用自己平衡太子与秦王,齐王。但是拥兵自重乃是君王大忌,李承训保不准李渊到时候会如何对待自己。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承训见识过了太多如此的血腥之事。故此对此十分的上心,结合自己所处的地位,李承训苦心孤诣才想到了这个入镇楚地的策略。李承训知道一旦自己南下楚地,便会如龙入大海,风云际会。

待到李渊平定北方,自己早就可以经略楚地自称一方势力。到时候自己虽然还是大唐的臣子但是却也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楚霸王,坐拥楚地制霸天下。

杜如晦听到李承训的解释心下翻江倒海,很是不能平静下来。李承训的这个计划太大了。先是修建假宝藏于江都,放消息于天下,混乱风云。而后以自身为饵,引刺杀与朱雀大街离间李渊父子之情,这一切只为自己南下楚地,避开李渊的耳目发展势力做得铺垫。

“王爷,所言虽然有理,但是还需要好生谋划!”杜如晦首先发声,语气里的慎重是个人都能听的出来。

徐世绩听到杜如晦所言再根据李承训所表达的意图,沉思良久道:“南下楚地是个不错的策略,但是如此一来我等偏于南方,消息闭塞。对于朝廷的动向无所把握,却是一大弊端。”

“嗯!”

李承训咀嚼着两个人的话心里清楚这确实弊端,但是真实的话两个人并没有说出来。不过是隐晦的提点了一句而已!其实这两个人的意思是不反对李承训南下楚地的意见,但是却也说不上多么赞同。在他们心里楚地距离长安太远,一旦发生什么变故自己等人鞭长莫及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事情发生,而无能为力。

“王爷何时南下楚地?”犹豫良久杜如晦还是问出了这句关键的话语,毕竟此刻大唐在南方毫无根基,南下楚地却是需要一番谋划才好。

听到杜如晦的问话李承训便是清楚这是接受了自己南下楚地的意见的节奏啊!随即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等待一切布局势成,本王需要一个南下的合理理由!更何况消灭薛仁呆的这笔大功劳本王岂能送与他人!”

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想了想道:“本王便用西秦国灭,扩土之功,薛仁呆之首级换一个南下楚地的机会吧!”

……

朱雀大街的刺杀,石破天惊。长安令迅速出动,封锁四门。官兵上街,禁街,搜查。在李唐的的大本营,李唐的王爷本刺杀可以说是一记闪亮的巴掌抽在了李渊的脸上。

太极宫。

张淑德脸色之上带着焦急,匆匆茫茫的朝着主子李渊的住处跑去。他知道这个时刻李渊正在休息,实在是不应该被打扰。但是今日发生之事太过于惊世骇俗了,由不得张淑德不硬着头皮来禀告。

“陛下!”

轻轻的呼喊之声传出,张淑德忐忑不安的站在太极宫前手足无措。

“何时?”顿了一下继续问道:“朕不是吩咐过了吗,若无大事不要来惊扰朕吗!”顾不得李渊严肃的语气,张淑德连忙道:“陛下出大事了,楚霸王在朱雀大街被刺了!”

“什么!”

突然拉高的声调掩饰不了李渊的惊怒,一把推开门喝道:“楚霸王怎么样?严不严重!”随即想到了什么似的:“命令宫中太医走一趟楚王府!同时传令长安令给朕彻查此事!不论牵扯到谁绝不姑息!”

“是!”

显然李渊也是从这一次的刺杀里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来,有这着一股子阴谋的味道在里面。李渊看着张淑德离去的背影眉头轻皱,目光复杂的看了一眼东宫和秦王府叹息了一声:“希望朕猜测的不要成真就好!”

东宫。

“楚霸王,伤势如何?”李建成目光之中有着一丝的复杂,对着旁边的情报人员问道。好想早就想到李建成会来这样的一问,连忙道:“属下也不尽知,据可靠消息当是楚霸王浑身血迹斑斑在护卫陈墨的参抱下,才得以回府的!”

“妈的!”李建成目光闪烁着冷光,夹杂着无尽的愤怒。他心里清楚这一次的刺杀,自己恐怕脱不了干系。背后布局策划之人当真是厉害,这简直是一石三鸟之计。

刺杀李承训为其一,嫁祸于自己为其二,坐收渔翁之利为其三。呢喃了一句李建成目光冰冷如寒冰看向了秦王府的方向低声道:“二弟,整个长安除了你也没有谁还有如此大的手笔了吧!”

作为嫡亲兄弟,李建成对于李世民的才能和心性可谓是知之甚深。而且在这个长安有如此势力的人不少但是敢如此做,又有此势力能力的人不多,寥寥无几。而。李世民恰好就是其中一个!

秦王府。

“得手了?”李世民目光淡然的看着眼前的黑衣杀手,仿佛这一切事情与自己无关似的。对于长安城内的风雨欲来他早已预知,没有丝毫的在意。此刻他最关注的不是别人的举动而是自己侄儿李承训的生死。

经过种种迹象,李世民便是发现自己想要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最大的阻力不是李渊,也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这个突然异军突起的侄子李承训。思前想后,于是李世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完美的刺杀之局。

“王爷,这个,属下没有亲眼目睹,只是楚霸王浑身血迹斑斑,属下被楚王的侍卫所阻……”黑衣杀手忐忑的回答着李世民的话,眼神里倒映着深深的恐惧。

“噗!”

李世民拔出宝剑用手边的手绢察拭干净,对着急剧开大的瞳孔轻声道:“办事不利,就是这个下场!”随后吩咐死士将这里打扫干净。如今刺杀无论成与不成,都是到了毁尸灭迹的时候,李世民是个做大事的人,绝对不会在关键时刻心慈手软。

做完这一切之后李世民目光闪烁了一下之后看向了东宫,而后深深的看着楚王府呢喃道:“我的好侄子,别怪本王心狠手辣!要怪只能怪你太出类拔萃了!”

ps:这一周一笑裸奔了,求推荐,求收藏!

第93章 装,接着装!

苍天无眼江山乱,壮志未酬身先死。传国玉玺手中掌,隋帝宝藏身后藏。两者之间得其一,天下九五至尊位!

一则箴言,突然之间自天下纷纷扬扬而起。流言四起,人心惶惶。一时之间众人的目光都是朝向了江都,这个隋炀帝最后驻足的地方。

大隋帝国的富饶是有目共睹,各路反王都清楚的知道。经历过了文帝的英明治理以及大业初年的大手笔,大隋的国力之厚远超别人想象。于是隋帝宝藏的消息令人心动,一旦这个消息为真,得到隋帝宝藏相当于得到了一笔巨大的助力。

隋帝宝藏的消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李唐内部风雨欲来风满楼。楚霸王被刺,犹如一道飓风袭来让大唐皇族之人人心惶惶。此刻楚王府内,杜如晦等人已经离去,李承训也就顺其自然躺在床上装起了伤员。

“陈墨,本王估计陛下得知消息必定会派遣御医前来诊治,待会去打点一下明白吗?”。陈墨刚才已经知道了自家王爷的谋划,心里自然清楚李承训交代的这句话意思为何。

“王爷放心,属下一定打点好一切!”陈墨心里清楚李承训是让自己拿钱财买通御医,将李承训身上的伤按照李承训的想法去阐述。这对于布局至关重要,绝不容有失。

一刻钟后御医翩然而至,携带着吃饭工具来到了李承训的床前。徐宗良刚要搭脉检测的时候,闭着的眼睛突然睁开,吓了徐宗良一跳。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惊讶:“王爷这是?”

李承训起身走下了床,对着徐宗良笑道:“本王无碍,劳烦太医前来却是不该!”说完之后停顿了良久,等待徐宗良消化完话里的意思后:“本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太医答应!”

徐宗良目光一动心里有了一丝猜测,转而忐忑不安的道:“王爷说笑了,但凡有小老儿力所能及之事,还请王爷吩咐便是!”

双目爆发出神光看着忐忑不安的徐宗良一眼道:“徐太医不必慌张,这不是什么大事!本王遭到刺杀,虽然能够全身而退但是心下却是愤怒无比。今日刺杀,明日也会有刺杀!本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处理这些事,还请徐太医能够帮忙隐瞒本王伤势,本王感激不尽!”

从刚才陈墨递给自己钱财的时候,徐宗良就有所猜测。只是没有想到李承训来的如此直接,倒是让徐宗良一愣。随后目光闪烁了一下道:“王爷的这个要求不难,但是……”

经历了这么多事的李承训自然能够清楚徐宗良想要什么和迟疑什么,目光死死的盯着徐宗良的眼睛道:“徐太医若是能够帮助本王一把,日后必有所厚报!”

财帛动人心!

收了李承训的钱就得给人家办事,徐宗良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不过是随手一挥的事情,轻而易举。至于刚才的迟疑不过是徐宗良故意如此,做任何事情为自己留一条后路都是必须的。

“谢王爷体恤,属下必然让王爷满意!”徐宗良停留了许久之后告退了出去,李承训看着徐宗良离开的身影目光闪烁了一下道:“派出人马监视这个人,同时本王要他的全部信息!”

“是!”

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心里想道留条后路这个本王不介意,毕竟谁也不是项羽那般的天纵奇才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但是希望你徐宗良可以清楚本王为刀疽他为鱼肉就好!

与此同时,听到李承训遭受到了刺杀,李家宗室以及与李承训交好的大臣纷纷都来探望,就连与之决裂的太子李建成也是毫不例外。得到了罗艺投效的李建成势力大增,也开始在军队上有了一些声音。毕竟罗艺作为大唐的燕郡王可是一方强豪,远远不是别人能够比拟的。

所以如今李建成也算是真正的势力雄厚,有了一国太子的气象。说话间底气十足!送走了李建成与李元吉后便是迎来了李世民,对于这个始作俑者李承训着实没有太多的好感。毕竟这家伙是要自己的性命,没赶出去已经是不错了。

“王侄,伤势如何可曾无碍乎!”李世民还没有进门爽朗的笑声便是传了进来,眼神一动示意陈墨将李世民迎了进来苦笑道:“承托秦王的福,小侄还算无碍!”李承训目光炯炯的看着李世民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小侄身体不便,就不起身行礼了,还请秦王莫怪!”

“哈哈,无碍,王侄好生休养才是,礼节也是需要变通的么!”李世民不愧是李二装的无辜之极,两个人言语交锋几次,各有胜负之后李世民告辞而去。目光送着李世民离开李承训呢喃道:“好厉害的秦王,好狠的李二!”

接下来探望李承训的便是李唐宗室的三大王爷,李神通,李道宗,李孝恭之子。李承训与李孝恭有着一丝交情,毕竟不良人就是李孝恭的心意。故此对于这个同辈宗室,李孝恭的儿子李宗友好的笑了笑,抬起头对着李神通两人道:“劳烦王爷前来,却是承训的不是!”

李承训谦虚无比,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三个人的能耐。李孝恭就不用说了,前面已经提过。除了李孝恭外这两个人也都是一时之选,更何况他们代表了宗室的声音,一旦交好对于李承训的帮助无与伦比。

李神通,本名寿,字神通,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之孙,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堂弟,唐朝宗室、将领。大业十三年,唐高祖在太原起兵,李神通与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唐高祖授任他为光禄大夫。攻克长安后,拜任宗正卿。武德元年,唐高祖建立唐朝,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封永康王,不久改封淮安王,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武德四年,授任河北行台左仆射。武德五年,随军平定刘黑闼,升任左武卫大将军。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拜任开府仪同三司,赐封食邑五百户。贞观四年,李神通去世,追赠司空,谥号靖。

李道宗,字承范,陇西成纪人,李道玄从父弟,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初期重要将领,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