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李承训 >

第63部分

大唐李承训-第63部分

小说: 大唐李承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之似乎想起了什么询问道:“冒昧的问一句,大叔姓甚名谁啊?”

李承训一只手那着煎饼一只手摸出一文钱递给武大叔,双目堪堪的看着想要一个确切的答复。武大郎虽然不知道这个少年为何执意要知道自己的名字,不过想起自己的名字也不是什么重大的秘密就笑着道:“小兄弟听好了,我叫武大郎!”

“武大郎?”

“我艹!”李承训一句粗话脱口而出,自己询问不过是没事找乐子而已。谁知道这丫的还真是叫做武大郎,这一下子李承训的八卦之心熊熊而起顿时眼睛一亮道:“那尊夫人是不是叫潘金莲啊?”

古怪的看着少年,武大郎右手摸摸脑袋嘿嘿一笑道:“不叫潘金莲,叫潘如意!”

“哦哦!”吃着煎饼李承训随便的点头道,之后想了想对着武大郎建议道:“武大叔,你以后叫卖的时候,别喊什么武氏祖传的煎饼了。依我看你不如就喊武大郎煎饼如何?”

突然李承训脸上的笑意收敛,露出了凝重的表情。因为他感觉到了一股杀气远远的朝自己而来,这个时候不用他人提醒李承训便是知道李世民行动了。隐晦的看了一眼正在思考着叫做武大郎煎饼好不好的武大郎一眼,转身离开了这里。

对于李承训来说武大郎只不过是一个路人,他不想牵涉进去导致其丧命。李承训走路的速度越来越快,目标直至那个乞讨的乞丐。虽然早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青楼情报处的人早已渗透朱雀大街。但是李承训依然很小心,关系自己的性命容不得丝毫的大意。

几个转身之间李承训便是立于了乞丐的背后,“噗!”袖中匕首刺出戳进了乞丐的心窝,带走了乞丐的生命。左手松开了捂着的乞丐嘴冰冷的笑道:“安心的上路吧!自从你答应那个人的时候,就注定了死亡!就算我不杀你,他也不会放任你活着!”

怜悯的一笑,李承训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人才是保守秘密最安全的。无论自己生与死,这两个人乞丐都不会幸存。尽量让乞丐的鲜血染红自己衣服!就在李承训抽出匕首刚欲离开的刹那间一道犀利的剑光夺命而来,与此同时五个杀手从各个死角袭来。

一出手便是杀招,企图置李承训于死地。情急之下李承训一把提起乞丐挡向前方而来的杀手,而后一脚踢向乞丐借助这股力量手持匕首迎向了后面突袭而来的黑衣杀手。

挡!

匕首架在长剑的中间,李承训身体灵活的转动一举跳开了包围圈。

眼见合围一击未果,杀手朝着李承训继续奔袭而来。李承训知道自己年纪太小体力很快不支,这样下去说不定真的就死在了这朱雀大街上。心里有着一抹焦急,电光火石间,陈墨杀到。危险顿时减轻了不少。

脱离战圈的李承训喝道:“就地格杀!”青楼情报处的人其实早就想要动手了只是没有李承训的命令而不敢轻举妄动。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这以身为饵的戏码当真是让人心惊胆战啊!”看着满身的血迹扭头一笑倒了下去。

第91章 大唐影帝李承训

“王爷!”

陈墨看到李承训跌倒在地,浑身血迹斑斑发怒道:“保护王爷,剩下的人给我诛杀杀手,不要活口!”

“王爷,王爷你醒醒啊!”几名渗透进来青楼情报处人员迅速看着李承训围拢过来,将其紧紧的包围在了中央。瞧见李承训浑身上下的血迹,为首的首领道:“好生保护王爷安全,我去找辆马车!”

这名首领转身而走,剩下的几位显然也明白李承训的重要,一丝不苟的守护着李承训。陈墨在几名青楼情报处人员的协助下终于是将杀手斩杀殆尽,连忙赶过来一把抱起李承训道:“清理现场,然后派出去一个人去长安令那里说明情况。”

“是!”

虽然互不统领,这一青楼情报处的人员还是听从了陈墨的命令。随即走出一人匆匆朝着长安令府走去,今日事可大可小,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与此同时陈墨也抱着李承训在众人拥护下朝着楚王府走去。

朱雀大街上众人目瞪口呆,一场刺杀就在众人眼前发生,当真是犹如做梦一般。不甚真实。

“王爷?”武大郎看着刚刚从这里离开便遇到刺杀的少年,仿佛想到了什么:“少年王爷,难不成是楚霸王?”目光一亮似乎想通了一点随即道:“从今天这煎饼就叫武大郎煎饼!”武大郎呢喃一声在心里想道回家之后便让那个倒霉娘们改名潘金莲。

王爷说的是不会错的,这一刻武大郎有着沾沾自喜。

不理会这些小人物的心思,李承训被刺杀的消息犹如飓风席卷长安城内外。让有的人惊惧不已,也有担心莫名。就在李承训回到楚王府的瞬间各大势力都开始讨论这件事的因果,可以说刺杀风波的传播速度有着骇人听闻了。

这一切都在李承训的计划里,而且这刺杀消息便是由盖世太保放出并由之推波助澜。此时此刻李承训梳洗了一番的李承训便在书房内等候着杜如晦等人的到来,从刚到王府李承训便是知道听到自己被刺杀的消息这几个人必然以最快的速度到来。

“王爷,没事吧!”来的最快的是直接住在王府的袁天罡,单雄信以及徐世绩,只是此刻袁天罡眼神里的戏谑怎么也掩饰不住。反倒是徐世绩两人露出询问的眼神等待着李承训的解释。

“坐吧!”李承训对着三人中气十足的说道。随即目光一动:“等克明!”

“绿衣上茶,拿本王最好的西湖龙井来,让诸位先生品尝!”这西湖龙井乃是李承训专门派遣盖世太保与杭州摘取的雨前狮峰,乃茶中精品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而称。

这雨前狮峰李承训这不过一斤多一点,今天这不过是心情好才拿出来招呼几人。就在李承训刚说完话的刹那间就听见一番焦急的声音传来:“王爷,你怎么样?伤的不重吧?”

声是杜如晦的声,话也是杜如晦的话。语气里的焦急不容作假,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清楚的听出来。李承训也知道自己和杜如晦的关系不比别人,连忙一动站起来笑着道:“克明,快请进来,尝尝本王珍藏的雨前狮峰!”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是让杜如晦将心放在肚子里面,他能明白既然李承训如此说,那便代表着没有啥大事。

“哈哈,久闻王爷乃茶中圣手,青楼之炒茶之法也是由王爷所创,今日属下却是要好好品尝一下王爷所藏之真品了!”杜如晦闻言淡然一笑,推开书房的门与陈墨走了进来。

杜如晦落座,李承训麾下人员此刻在长安的就差萧瑀一人未至了。李承训目光一动看着陈墨道:“萧瑀大人呢?”听到询问陈墨连忙回道:“回禀王爷,属下去萧大人府上被告知,萧大人入宫仪事了。”

“命令燕云十八骑封锁书房,胆敢踏入三丈之内者,不问缘由,不分是谁,杀无赦!”李承训听到萧瑀来不了,一看众人尽数到齐便对着陈墨下令道。

听到李承训如此命令,几位品茶的心思也没有。他们都不是简单的易与之辈,自然能够从李承训的命令里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结合刚刚发生的刺杀,大有一股风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王爷你这是?”

众人都疑惑不解,俱是将目光看向了杜如晦。他们的意思很明显打算让杜如晦这个李承训麾下第一人来打开话题,杜如晦也明白自己作用于是转头慎重的问道。

他们对于李承训的举动疑惑不解,果然听到杜如晦的问话纷纷将目光看向了李承训期待着一个解释。李承训目光闪烁了一下,轻轻的抿了一口雨前狮峰:“一个月前本王下令盖世太保与袁天罡在江都附近人为的制造了一个宝藏埋藏地。相信用不了多久隋帝宝藏的消息便会传遍天下!”

“哈哈,”袁天罡这个时候轻轻一笑借口道:“俱时天下将会出现一则传言,传国玉玺与隋帝宝藏,得一可得天下。如今传国玉玺被楚霸王夺得献于唐皇,故此隋帝宝藏一出将会令天下疯狂!”

咀嚼着两个人话语里的信息杜如晦目光炯炯的看了一眼李承训,心里觉得李承训确实成长为了一代枭雄,做事目光长远,格局颇大。杜如晦沉思了良久,消化了李承训两人话里带来的信息抬起头来问道:“既然如此,相必今日之事也是王爷自导自演的戏码了?”

虽然是问句但是语气肯定无比,李承训微微一笑,不愧是自己看重的谋士眼光独到之极。抿了一口雨前狮峰滋润了喉咙:“克明所言不假,今日之事确实是本王所谋划!”

听到这个肯定的回答杜如晦也是微微一愣,纵然他已经有所猜测但是到了这一刻李承训自己亲口承认,自然让杜如晦有些转不过弯来。联系李承训这一个月内的所做所为,几人都是惊骇莫名,倒吸了一口冷气。

依靠李承训所言与种种迹象来看,李承训图谋不小!杜如晦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承训,与徐世绩,袁天罡交换了一下眼神询问道:“属下斗胆问一句,王爷如此用心谋划,不惜以身犯险所图为何?”

这一点正是几人都想不清楚的,就连袁天罡也是如此。虽然他参加了假宝藏的建造,但是对于李承训的用意只是猜测到了十之一二。李承训端起茶杯一口气将茶水喝干,目光如刀犀利无比的看着几个人道:“本王欲往南方发展!”

此言一出,举座震惊!

李承训无视这一切看着手足无措的几个人道:“本王如此作为自然有着别的用意,第一,放出宝藏消息引动天下风云,使之混乱一片,本王好混水捞鱼!第二,通过刺杀一事让陛下对于本王放松警惕,同时离间陛下与太子,秦王之间的关系,坐收渔翁之利!第三,眼下党卫军势力大增,本王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太子,以及秦王,时间一久陛下肯定会发觉党卫军之见的猫腻,对本王产生戒心!”

说话间李承训起身走到军用地图之前指着染的五颜六色的地图道:“南方此刻只有沈法兴,李子通,萧铣,杜伏威,正乃是英雄用武之地!此刻北方势力复杂的就留给太子与秦王,齐王狗咬狗吧!”

“王爷说的有道理,南方除了这几个反王势力之外在无阻力。更兼有长江天险为之屏障却是易守难攻,是兴盛势力大好地方!”徐世绩指着军用地图笑道:“北方虽有八百里秦川这等沃野之地,更是有东西二都为其拱卫,可以说是王霸之基,帝皇之始也!”

说到这里徐世绩看了一眼全神贯注听自己讲解的众人后道:“北方虽有地势之利,但是不说反王势力错综复杂,更是有着突厥的影子参杂在里面,可以说想要一通北方可谓难上加难!所以我赞同王爷的意见!”

徐世绩的一番分析却是将南北两方的优势与劣势一一解开来,杜如晦目光深深的看了一眼徐世绩道:“如此王爷甘心吗?”。李承训闻言心下一动顿时明白了杜如晦等人的担心所在,毕竟李唐的都城在长安,李承训如此做却是有着舍近求远的味道。

“克明,你误会了!”李承训目光一动神色自若的笑道:“本王早已对诸位言明心志,自是无可更改!南下只过是培养势力而已!长安本王不会舍弃!”

李承训解释了一句,他心里清楚李渊还活着自己根本就没有一丝的机会。哪怕是等到李二迫不及待的发动玄武门事变,等到李二干掉太子与齐王之后来一个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干掉李二登上皇位!

可是就算是如此,距离李二羽翼丰满到可以无视李渊与李建成的地步还的八年时间。在李承训的计划里这八年里自己的势力必将暴涨,特别是党卫军将会彻彻底底的成长起来,而国社党也将会真正成为一支无人可以撼动的势力。

第92章 毁尸灭迹

这一切都必须在李渊看不见的地方完成,特别是要做成一种既定的事实。让李渊有苦说不出!哪怕是他想要有所动作,也会因为对国社党与党卫军的忌惮而忍住。

这个世界上力量才是道理!

特别是如今李渊可不是被李世民囚禁于太极宫的李渊,作为大唐开国之主有岂能会是等闲之辈。今时今日的李渊坐拥数十万兵马,文臣竭力,武将效死,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真正的主人,尊威无上。

枪杆子里出政权,太祖之语令人发省。在这个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嫡长子有着太多的便宜。当年李世民号称天策上将,乃是大唐兵马大元帅,朝堂之上的尚书令。如此集合种种优势之下才能铤而走险以次子之身份登顶欲极。

李承训可不比李世民,身份差到海里去了。观遍史书的李承训自然深深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当年李世民罢黜李承乾之后,宁愿放弃英果类我的李恪也要扶持懦弱无能的李治上位,最大的缘由不是什么长孙无忌的权势滔天,也不是什么李恪是隋炀帝之外孙。

而是长达千年的儒家嫡长子观念的影响,要知道李恪虽然是杨广的外孙,但是他更加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