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113部分

大唐天下-第113部分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所说可真?”墀德祖赞眉头紧拧着,成一个川字,沉声问道,指甲深深掐进肉里。

若说第一个亲卫如此说,他可以当作笑话听。可是,这次是三个亲卫如此说,他心里有些打鼓了。若是真的十万大军全军覆灭,石堡城丢失,大非川丢了,对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他异常紧张。

隐隐约约觉得这可能是真的,又盼望亲卫是在胡言乱语。

“赞普,千真万确”三个亲卫异口同声回答:“我们到达大非川,亲眼看见大队大队的唐军纵横来去,这绝不会有假”

“看清了,真的是唐军?”

大论沉声喝问。

“真真切切绝不会有假”三个亲卫又是异口同声的回答:“唐军就是化成灰,大吐蕃的勇士也不会认错”

唐朝与吐蕃打了上百年,吐蕃兵士对唐军再熟悉不过了,不要说人,就是唐军的影子也不会认错,他们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这次,群臣紧闭着嘴巴,不敢说话了,个个紧张不已。

若这些都是真的的话,无异于吐蕃的天塌了,谁敢出声?

老桑布扎紧握着刀柄,紧张得身子打颤,脸色苍白,一点血色也没有,跟在土里埋过似的,适才喊打喊杀的威风荡然无存。

屋里特别压抑,群臣那感觉就象被泰山压住一般。

“呼呼”

墀德祖赞呼吸急促,脸色由红转青,紧咬着嘴唇,太过用力,嘴唇渗出了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沾湿了衣衫。

这是暴风骤雨的前兆,紧接着必然是雷霆万钧。

“禀赞普:桑布扎全军覆没石堡城丢失唐军占领了大非川”

就在暴风雨即将爆发的时候,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吼声响起,只见一群亲卫疲惫不堪,人人大汗淋漓,相互扶持着,快步冲了进来。

这群亲卫三十来人,就算有人看错了,绝不可能这么多人都看错了。

这此亲卫是吐蕃极为出色的斥侯,负责侦察敌情,经过严格的训练,出错的可能性非常低,非常非常低

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吐蕃的天塌了

“赞普”老桑布扎吓得浑身筛糠,腿一软,卟嗵一声就跪了下来。

“呛啷”

清越的出鞘声响起,一片雪亮的刀光闪过,老桑布扎一颗雪白的头颅飞起,嘴唇兀自不住翕动,仿佛在讨饶似的。

墀德祖赞手中带血的弯刀掉在地上,手指着半空中的头颅,嘴唇蠕动,半天说不出话。

“啊”

突然之间,一声惊天的咆哮响彻天地,墀德祖赞仿佛一头受伤的凶兽,脸色泛白,仰面栽倒,大口大口的鲜血好象喷泉似的喷得老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章赞普的怒火

第三章赞普的怒火,到网址

第四章灭吐蕃之议(下)

收费章节(12点)

第四章灭吐蕃之议(下)

第四章灭吐蕃之议(下)

青海湖为大雪封盖,一片银装素裹,唐军的帐幕上是厚厚的冰雪。

帐幕里,唐军围着火堆,烤着牛羊肉,煨着青稞酒,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他们议论的便是要不要灭掉吐蕃,打到这里,打到大非川,唐军是雄心万丈,恨不得立时把吐蕃给灭了。可是,仔细想想,要灭吐蕃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是非常非常大,可以说比天大。

“灭灭吐蕃一定要灭不灭吐蕃,枉为男儿汉”

“对数十年来,吐蕃就象老鼠一般,偷偷摸摸的下手,让人忍无可忍,机会终于来了,非灭了吐蕃不可”

“不灭吐蕃,誓不还师”

对兵士来说,立即出兵,把吐蕃灭了那是最好,至于条件允不允许,他们能想到的人并不多。当然,还是有人能想到。

“平吐蕃,大唐男儿所愿也可是,这积石山能过去么?积石山天险,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也越不过去呢”

“这些天,我们议论来议论去,都没有结果,还是等大帅、监军他们的军令吧。”

“你不说,我还没记起来,据守帅帐的兄弟们说,帅帐里吵翻天了呢。”

“他们吵什么?不会是争军功吧?”

“你才争军功呢,只有你这种鼠肚鸡肠的人才会想到争军功,大帅、监军们是在为要不要平定吐蕃争论。”

正如兵士所说,李昌国、哥舒翰他们这些天也在为要不要平定吐蕃而争论不休,帅帐里时而高声争吵,时而寂静得同幽谷。

帅帐前的唐军耳朵竖得老高,听着帅帐里的动静,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脸上是会心的笑容。

“一,二,三,四……吵”

有唐军戏谑,扳着手指头数数。

“嗡”

他的话音刚落点,帅帐里一阵阵嗡嗡声,宛若蜜蜂在飞舞似的。

“十、九、八、七、六……停”

另一个唐军扳着手指头低声叫嚷。

然而,这次却是失算了,帅帐里吵得不可开交,直到过了小半个时辰方才停歇下来。

“自作聪明”

其他的唐军兵士一齐指着这个唐军兵士取笑起来,闹了个大红脸。

“咕咕”

李昌国、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以及一众将领在座,个个脸红脖子粗,端起茶盅,象渴牛一般猛灌,仿佛这是他们这辈子头一遭喝茶似的。

“吵吵吵啊”李昌国笑眯眯的扫视一眼众将,调侃道:“瞧你们这样儿,跟渴牛似的有你们这么饮茶的么?你们饮过茶么?”

“哈哈”众将齐声大笑,气氛骤然为之一松。

“吵吵也好,说不定就吵出个妙主意呢”哥舒翰抿着嘴唇,脸上泛着笑容,道:“这种大仗,就是要集思广益。吵不是问题,问题是决不准上肝火谁记恨,休怪我认得你,军法认不得你”

“大帅放心,我们谨记,决不往心里去”众将齐声领命。

他们虽然争得脸红脖子粗,却并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办法,谁也不会往心里去。吵了这么多天,没有一桩反目成仇的事情。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唐军在大非岭收敛唐军尸骨完成后,拔营归来,众将聚在一起,问哥舒翰,什么时间出兵把吐蕃给灭了。

打到大非川,平定吐蕃就提上了议事日程,这些天来,不仅将领们在议论,就是唐军兵士也在议论,众将询问再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整个唐朝都在争论,要不要把吐蕃平了。

这问题哥舒翰哪里能回答,当即道:“先议议吧”

众将坐下来,李晟心急,抢着道:“灭灭一定要把吐蕃狗全灭了一定要灭了”

“灭尽吐蕃狗”

众将齐声吼来,地动山摇,很有气势,差点把帅帐给掀飞了。

人人眼球充血,恨不得立即出兵。

哥舒翰皱着眉头没有说话,李昌国抿着嘴唇没说任何表示,李白、郭子仪、李光弼他们都是静静的坐着,没有插话。

“大帅,难道吐蕃狗不当灭?”李晟一看情形不对,小心翼翼的试探着问道。

“吐蕃狗当灭”李昌国、哥舒翰、李白、、郭子仪、李光弼他们异口同声的道来,整齐划一,跟训练好似的。

“那还用再说么?出兵啊”李晟不住搓手,眼中精光暴射:“末将请命打头阵,一定要攻下逻些”

“攻下逻些”

众将跟着大吼,恨不得立时兵临逻些城下。

“不是吐蕃该不该灭,而是如何灭吐蕃”李昌国见众将没有明白过来,提醒一句道:“吐蕃一百二十个该灭可是,我们要用何种手段灭吐蕃?”

这话说到哥舒翰、郭子仪、李白、李光弼他们心里去了,重重点头,大为赞赏。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众将异口同声的道:“我们只管打仗,如何打,那是大帅和监军的事儿。”

他们竟然撂挑子,李昌国有些意外,摇襢f8⊥罚溃骸袄詈擦指卟虐硕罚Ц晃宄担故抢詈擦掷此邓狄鹜罗哪汛Π伞!?br/》

李白的才名满天下,众将尽皆敬仰,齐声道:“请李翰林赐教。”

“言重了,赐教不敢,说点我的看法。”李白挥手,眉头一拧,开始剖析起来:“吐蕃当灭,却难灭原因何在?且听我细细道来”

李白的见解很是难得,众将竖起耳朵,凝神细听,生怕错过一个字。

“吐蕃最难灭的就是积石山横在前面,大军难以越过。”

李白的声调略微提高,道:“在秦汉之际,盘踞这里的异族叫羌,曾经对河湟之地构成巨大的威胁。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对羌大举用兵,想把羌灭了,然而羌依仗高山密林与秦军周旋,秦军虽然斩杀不少,却是难以连根拔起。”

不论是羌,还是吐蕃,最大的依仗就是高山密林,众将微微点头,大为赞许。

“当时,有一个叫翁仲的长人,身长八尺,力大无穷,在与羌的战争中威震羌,羌谈翁仲色变。秦始皇很赏识这员猛将,下令销锋镝,为翁仲铸成十二金人。”李白的学识很丰富,说了一个典故。

“十二金人?那不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而铸造的么?”

“怎么又成了抗击羌人的名将?”

众将读书不多,一脸的迷茫。

秦始皇销锋镝,铸成十二金人,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事件,后人多加贬损,实际上那是为一员抗羌名将铸造的。

流言蜚语误人也

“那些腐儒们不求甚解,多牵强附会”李白嘴角一裂,颇有些不屑,接着道:“终秦一朝,羌人横行,西北不宁,难以解决。到了汉朝,羌患与匈奴之患是汉朝最大的两个边患。汉武穷一生之力,追入漠北,击破匈奴,方有余力征伐四夷,对羌大举用兵。这是一场历时数百年的战争,汉朝有胜有负,总的来说是胜多败少。汉宣时,名将赵充国一举打到积石山,这是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兵临积石山。”

“第一个打到积石山的名将叫赵充国?”众将总算长见识了,咂吧着嘴巴,意犹未尽。

李白不去管众将的嘀咕,接着道:“在当时,羌四分五裂,有很多部族,不象今日之吐蕃,成为一统之国。赵充国思前想后,汉军不可能越过积石山追击,只能无奈班师。”

微一停顿,声调转高,道:“如今,吐蕃一统,其实力比起汉代时的羌更加强大,大唐要越过积石山灭吐蕃,难度太大了人人都想灭吐蕃,就是问童子,吐蕃该不该灭?童子也会回答你,当灭可是,若我们没有办法越过积石山,就灭不了吐蕃。”

“哦”众将恍然,重重点头,大为赞成李白的剖析,又是惋惜不已。

“都明白了,就说说有没有办法越过积石山?有办法越过积石山,大唐就一定能灭吐蕃若是没有办法,就灭不了吐蕃”哥舒翰大声激励道:“当此紧要之时,把你们那斗大的脑瓜多动动,想点妙法”

众将拧着眉头,沉思起来,一时间,帅帐里只闻呼吸声,再无其他的声响。

“大帅、监军,我们可以把吐蕃放出来打呀”过了一阵,李晟率先出主意。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道:“吐蕃丢了大非川,一定会起大军与我们大战一场,我们先在大非川打败吐蕃,然后乘胜追击,一举拿下积石山,兵临逻些。”

“这主意好是好,省事,却是不能越过积石山。”哥舒翰狠狠摇头,大声否决:“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多不胜数,就算吐蕃败了,其残兵败将也能守住。不需要全守,只需要守住一处,大唐之军就无法越过积石山。”

“这不行啊。那我们偷袭,行不行?”有将领盯着李昌国,笑道:“监军南征小勃律,对这等事最是在行,有监军在,一定能行的。”

“监军一定能行”李昌国的威名是打出来的,众将齐声赞同。

李昌国苦笑摇头,道:“你们把我当作了神仙。南征小f7b勃律虽然困难重重,比起积石山却是不算什么。要知道,小勃律国小力弱,险关要隘未加防守。而积石山中的险关要隘,吐蕃是守得铁桶一般。尤其是大非川丢失的情况下,吐蕃守得就更加严密了。”

一席话宛若当头一盆冷水,把众将的热情浇灭。

就此放弃,众将又不甘心,立时议论起来。你一句,我一句,由议论升级为争吵,而且一吵就是好几天。(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章灭吐蕃之议(下)

第四章灭吐蕃之议(下,到网址

第五章吐蕃要报仇

第五章吐蕃要报仇

第五章吐蕃要报仇

逻些,为大雪封盖,乍一瞧之下,跟一座冰城似的。

漫天飞雪,却是熄灭不了吐蕃人的激情,他们走上街头,大声吆喝,相互庆祝,祝贺“河湟大捷”。

桑布扎为了争取时间运筹脱罪之法,慌报军情,把全军覆灭说成是河湟大捷,缴获无数。这消息传到后,墀德祖赞大是欢喜,命人晓谕国中,吐蕃人的喜悦顿时给激发了出来。

要知道,吐蕃数十上百年都想攻占河湟之地。拿下河湟之地的好处多得没法说:一是使得吐蕃的疆域再度扩大,二是河湟之地富饶,吐蕃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