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下 >

第112部分

大唐天下-第112部分

小说: 大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地方薛仁贵不愧名将之才,选的好地方呀这里是屯粮的好地方”哥舒翰打量一阵,赞不绝口。

“是呀”众将齐声附和:“薛仁贵征战一生,战功昭著,为大唐立下不朽的功勋,堪称名将之典范”

众将都清楚,大非川一败,并非薛仁贵的错误,是以压根就不提。

“来到大非川后,薛仁贵选择此处屯粮,然后亲率大军直趋乌海。”哥舒翰双手重重敲击,一脸的惋惜之色,道:“途中遇到数万吐蕃军队,一战而定,鼓行而西,直逼乌海。就在这时,他接到了大非岭粮草被吐蕃烧毁的军报,不得不撤军。”

“在撤军的途中,吐蕃大军不断邀击,每撤退一步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更别说,断粮是军中大忌,军心不稳。就是在如此困难的境地下,薛仁贵仍然撤回到大非岭,凭险据守,难能可贵呀”李白接过话头,惋惜无已,一边说一边摇头,额头上的青筋冒得老高。

一阵沉默,众将谁也没有说话,眼睛瞪得滚圆,打量着断折的刀枪箭矢。

里面有不少吐蕃的弯刀,这一战,吐蕃也付出高昂的代价。

“郭待封自恃名将之后,不把薛仁贵放在眼里,违背薛仁贵军令,擅自行动,致使粮草被吐蕃焚毁,实为此败之罪魁祸首”李昌国收回目光,沉痛的道。

郭待封是唐初名将郭孝恪次子,心高气傲,不把薛仁贵放在眼里。

唐军在薛仁贵的率领下,到达大非岭后,薛仁考虑到路上多瘴气,行动不便,会拖累大军的行动,决定把粮草放在大非岭,结成两寨守护。

郭待封自愿留守,薛仁贵也就同意了。在临行前,薛仁贵叮嘱他不得擅自行动,守在大非岭就是了,他表面答应,暗中自有盘算。

在薛仁贵率军离去后,他擅自行动,下令把粮草从大非岭运出来。

这并不是他犯的根本性错误。就算粮草离开大非岭,只要他快速与薛仁贵主力汇合,吐蕃也奈何不得唐军,顶多就是拖累唐军的行军速度罢了,还不致于招来灭顶之灾。

他犯的最大错误,就是自顾自的行动,不与薛仁贵的主力汇合,这给了吐蕃可乘之机。

ff8

吐蕃调集重兵围裹上来,郭待封又犯了一个错误,他没有死战守护粮草等待薛仁贵回兵,而是丢掉粮草逃跑了,致使吐蕃轻松得手。

若是他死守粮草,派人禀报薛仁贵的话,粮草还未必就给吐蕃毁了。要知道,正面硬撼,吐蕃军队不唐军的对手,虽然押运粮草的唐军战力不是很了得,至少支撑一段时间不是问题。

他一逃跑,所有的希望全部断绝,等到薛仁贵得到消息赶回来,粮草已经被吐蕃焚毁。

稍为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粮草的重要,没有了粮草,薛仁贵这仗没法打了,准备撤军。

吐蕃人也不是傻蛋,如此良机,岂容你走脱。吐蕃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围裹上来,对薛仁贵大军是围追堵截,薛仁贵的撤退之路异常艰苦,每退一步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薛仁贵仍然退到大非岭,非常难得。

薛仁贵之所以要退到大非岭,就在于这里的地势便于防守,可以凭借地形固守。

经过一番努力,唐军终于退到大非岭,与吐蕃数十万大军激战。

虽然没有了粮草,唐军依然给吐蕃军队制造了高昂的伤亡,吐蕃最后不得不与薛仁贵和谈,以唐军不得再深入为条件放唐军离开。

粮草没了,缴获的牛羊吃光了,唐军没粮了,薛仁贵除了退走,别无他途,只能接受这个条件。然后,薛仁贵率领残兵败将,撤出大非川,唐朝进军大非川的努力付诸流水。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的影响非常大,一是让吐蕃全面占领了大非川这块富饶之地,国力大增,一举而成为与唐朝分庭抗礼的大邦。

二是吐蕃以大非川为基,通过石堡城对河湟之地大举进攻,使得唐朝背上沉重的包袱,十几万大军不得不部署到河湟之地。

三是唐朝派出薛仁贵大举进攻大非川的目的,是想占领大非川,以此为基,剑指吐蕃都城逻些。若是成功的话,唐朝再相机进攻吐蕃,是准备灭吐蕃的。此战一败,这一谋划就付诸流水了。

四是吐蕃取得大非川胜利后,立即马不停蹄的进军西域,一度攻占了安西四镇。唐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夺回安西都四镇。虽然收回来了,却是开启了吐蕃进犯安西都护府的序幕,后来,安西都护府总是少不了吐蕃的影子,就是这么来的。

若是没有郭待封的擅自行动,薛仁贵征西很可能成功。那样的话,既可以阻止吐蕃的强大,还可以把唐朝的前进基地摆到大非川来,唐朝早就剑指逻些了。

惜乎哉

薛仁贵这一败,致使唐朝遭受了吐蕃数十年的滋扰,河湟之地不宁。直到今日今时,李昌国他们攻下石堡城,唐军方才席卷大非川,把大非川收入囊中。

当年一战,一幕幕从心间流过,李昌国他们感慨、惋惜。

李昌国蹲下身,开始清理尸骸,惊奇的发现,断折的刀枪箭矢里面,断折的弯刀竟然占了大多数。

“当年一战,异常惨烈吐蕃狗虽然占尽天时地利,焚毁了薛仁贵的粮草,却是没有占到便宜,死伤惨重啊”李昌国还没有说话,李白就感慨不已。

“是呀”

郭子仪大声附和,指着断折的弯刀,道:“大战之后,吐蕃已经清理过了,到现在为止,断折的弯刀竟然比起横刀还要多,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数十年来,不时就有吐蕃狗前来,捡走的弯刀也不少。”李光弼接过话头剖析。

这种种迹象说明,大非岭一战,唐军虽然败了,却是败得悲壮,虽败犹荣

在粮草被焚、面对优势兵力的敌人的情况下,唐军能取得那样的战绩,难能可贵了。

“薛仁贵真良将矣”

众人齐声赞叹。

这次清理费时半个月,半个月后,唐军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李白写了一篇祭文。

祭奠过后,唐军的尸骸启运,要运回唐朝去安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禿4b┰模蛏停闹С郑褪俏易畲蟮亩Α?

第二章英风烈烈!

第二章英风烈烈!,到网址

第三章赞普的怒火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章赞普的怒火

第三章赞普的怒火

吐蕃都城,逻些。

大雪纷纷扬扬的下,漫天大雪,地上积雪盈尺。

寒风呼啸,卷起漫天的雪花,份外好看。

红山宫为大雪覆盖,一派银装素裹,煞是好看,更加庄严、肃穆、圣洁。

红山宫中却是另一番景象,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一派喜庆之象,仿佛大过年似的。

佣仆奔走来去,脸上带着笑容,欢喜不已,走起路来象是在飞,轻松自在。

正中的大殿里,墀德祖赞正与一众大臣宴饮。

大论(宰相)、小论(副相)、内大相、整事大相、大将……济济一堂,人人面前摆着美味的牛肉、羊肉,还有整囊整囊的青稞酒。

个个脸色红润,一脸的喜悦,带着几分酒意,这喜悦之气就更加浓了。

“嗝儿”

墀德祖赞满足的打个饱嗝,端起青稞酒,冲群臣遥遥举杯,以唇就杯,美滋滋的一饮而尽。心情实在是不错,竟然冲群臣亮了亮杯底。

“滋”

墀德祖赞的心情影响了群臣,个个美滋滋的喝干杯中酒,亮出了光溜溜的杯底,相互打量着,发出一阵畅快的欢笑声。

“呵呵”

墀德祖赞把群臣的喜悦劲头看在眼里,发出一阵畅笑声,道:“桑布扎不愧是名门之后,马到成功,大军一到河湟之地,就把河湟之地打下来了。”

桑布扎逃回大非川后,并没有如实禀报军情,而是谎报军情,为的是给他筹思脱罪之法争取时间。墀德祖赞一个不察,竟然信以为真了。

十万大军只有他一个人逃回来了,他不说谁也不知道,败讯还未传开。

“河湟之地富饶,此战的收获极为丰厚,牛羊骏马、五谷、口众,多不胜数。”墀德祖赞是赞不绝口:“桑布扎真良将矣”

“恭喜赞普贺喜赞普”

群臣大是欢喜,齐声向墀德祖赞恭贺。

“嗯”墀德祖赞摆摆手,示意群臣不要再道贺了,自从接到桑布扎的“捷报”后,他听到的恭贺实在是太多了,耳朵都给磨出老茧了:“河湟之地是压在长安头上的一把利剑,如今落到大吐蕃手里,本赞普就可以兵临长安了。”

一提起长安二字,吐蕃群臣的眼里就冒出了美妙的小星星,谁个不知长安是当时天下间最大的都城,最富饶的城池,就是阿拉伯帝国的都城也是远远比不了。

若是吐蕃打进长安,那好处不需要说的,只要是两个肩膀扛颗脑袋的人都能想到:可以睡在金银珠宝上吃香的喝辣的

“长安啊,富厚饶给之地,大吐蕃上百年来都想打进长安,却是一直不能如愿,如今,河湟之地打下来了,时机成熟了”墀德祖赞的声调转高,有些尖细刺耳,道:“来春,本赞普就率领你们打进长安”

“打进长安”

“打进长安”

群臣齐刷刷站起,如同标枪般挺立,人人眼里冒出长串长串的小星星,兴奋得满面红光,扯起嗓子大吼。

一时间,吼声震天动地,整个红山宫都在颤抖。

然而,他们的笑声还未落音,只见一个亲卫一身的雪,疲惫不堪,一头扎了进来,大声嚷起来:“禀赞普,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休得胡言有何事?”墀德祖赞浑身轻飘飘的,犹如飘在云端一般,突闻如此没头没脑的话,大是不悦,眉头一掀,宛若利剑。

“禀赞普:大非川丢了全丢了”亲卫喘着粗气,一句十万火急的军情竟然结结巴巴半天方才说完。

“大非川丢了?”墀德祖赞打量着亲卫,脸上泛起笑容,仰首向天,大笑起来:“哈哈”

笑声舒畅,快活之极,仿佛吃了蜜似的。

“哈哈”

群臣也跟着大笑起来,个个欢喜难言,更有大臣端起酒杯,美滋滋的喝起了青稞酒,好似打了大胜仗似的庆祝起来了。

“嗯这东西说话有趣挺逗人的”墀德祖赞笑了半天,方才收住笑声,指着亲卫,取笑起来:“这是本赞普这辈子听到的最好笑的趣话”

言来极是亲切,一股喜悦之气自在其中。

“哈哈”群臣再度大笑,笑声激扬高亢,直上九重天。

“我问你,桑布扎打下河湟之地,正在清点缴获,大非川怎么会丢?难道唐军长得有翅膀,会飞。”墀德祖赞说到这里,一眨眼睛,调侃一句:“你说,长得有翅膀的人叫什么?那还能叫人么?嗯,就叫鸟人”

这话有趣,群臣笑得前仰后合,更有甚者笑得眼泪花花的,半天喘不过气来。

这个亲卫郁闷之极,他不辞风霜冰雪赶来禀报十万火急的军情,墀德祖赞竟是不信,以为他在说笑呢,恨不得一头撞死。

“呼”亲卫长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略一整理思路,再度禀报道:“禀赞普,桑布扎谎报军情十万吐蕃勇士全军覆没,只余桑布扎和铁刃悉诺罗逃回来……”

“不可能”

他一句话才说了一半,就给一片声浪淹没了,群臣异口同声的否决。

“啪”

这个大臣是桑布扎家族的族长,他当然要维护桑布扎家族的荣誉了。

他越说越气愤,怒火万丈,口水溅了亲卫满脸都是。

“赞普,请允许臣杀了这狗东西,还我桑布扎家族的清誉”老桑布扎象擒小鸡似的把亲卫拎起来,冲墀德祖请命。

只要墀德祖赞点个头,这个亲卫就是死有余辜。

“如此诋毁大臣,着实该杀”墀德祖赞眼里厉芒闪烁,对这个扫兴的亲卫很是不爽,就要答应老桑布扎的请求。

“禀赞普:桑布扎全军覆灭石堡城丢失唐军占领了大非川”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个惊惶的声音远远传了进来。

墀德祖先寻声望去,只见三个亲卫相互搀扶着,喘着粗气,竭力冲了进来,一边冲一边叫嚷。

“胡……”墀德祖赞嘴一张,一句喝斥的话冲口而出。好在他精明过人,反应极快,话一出口,立时有所醒悟,硬生生掐断了后面的话语。

“胡说八道”

群臣就没有他这么快的反应,齐声喝斥。

“你们这些狗东西,竟敢诋毁我们桑布扎家族”老桑布扎吼声如雷,拔出弯刀,紧握在手里,大步朝亲卫迎去,准备砍杀亲卫。

他压根就不相信桑布扎全兵败,更不会相信石堡城会丢,他笃定这是亲卫在诋毁桑布扎家族。

“站住”

墀德祖赞厉喝一声,脸沉似水,冷声道:“是不是诋毁桑布扎家族,本赞普自有公断,还轮不到你来处置”

这话很严重了,老桑布扎心头一凛,忙还刀入鞘,向墀德祖赞请罪,道:“臣失仪,请赞普治罪”

墀德祖赞摆摆手,老桑布扎退到一边去。

“你们所说可真?”墀德祖赞眉头紧拧着,成一个川字,沉声问道,指甲深深掐进肉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