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宋 >

第623部分

权倾大宋-第623部分

小说: 权倾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官人去忙大事,也就是最后一战,希望不久就能长相望。”朱琏泄完不满,却又莞尔一笑。

王秀沉默的点了点头,凄苦却又现实,他打定了主意,打完这一仗再除去隐患,就要稳妥下来,该放的权力放出去,让后辈们去做,自己也该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反正,该做的基本都做了,剩下的只是掌控大局,不要让这艘大船偏了方向,其他的拾遗补缺,转折展,还是要靠下一代去努力。

车兵都监司,大宋禁军最重要的兵种衙门,自从设置禁军步、骑、辎重等兵种衙门,车兵当之无愧列在位。

时下,自从设置这些兵种衙门,竟然有人提出,要把侍卫马步军合并,也算是历史的进步,却由于有些太前了,侍卫马步军合流会让文官感到不安,在没有彻底消除五季遗患前,王秀暂时给压下去。

此时,封元和钟离睿、简雍在座,徐进站立在堂中。

当他们听完徐进的禀告,封元点了点头,淡淡地道:“好了,勾参可以下去,放心,机司派出多名使臣保护,相信你不会有事。”

“多谢三位大人。”徐进深深作揖退下。

“四哥,我看这厮也是小人,定要防范才是。”简雍对徐进没有半点好感,又见其目光游离,更是有了几分杀机。

封元面带冷笑,淡淡地道:“我自然知道这厮小人,所以才放心用他,待事后再说。”

钟离睿撇撇嘴,轻抚美髯,玩味地道:“你们心胸太窄,这厮也算是及早告,就算不知道大人被行刺,也算是尽了力,能宽人尽量容忍,不然,天下还有几人可用?”

简雍比不得钟离睿,只能莞尔一笑,在心里非议,这些文官肚里总是曲曲折折,做事情太麻烦了。

封元却翻个白眼,鄙夷地道:“你倒是宰相度量,说的是好听,却不知多少贼厮鸟栽在手中。”

明显在说钟离睿面善黑心,也是,他在灵夏路任上,那是杀伐果断,死在他手上的番汉贵酋,却不知几凡,比当年时雍在西南还要狠三分。

钟离睿并不以为意,摇了摇头正色道:“你们看,下步应该怎样?”

“先生何意?”封元自然要看王秀意图,然后再谋划。

“恐怕你是赶不上了。”钟离睿语气玩味地道。

封元目光一滞,拱圣军已经在乘船北上,殿前司五个旅镇也正在集结,6续乘船北上,他作为副都统制,近期就要北行,听钟离睿的意思,王秀似乎不愿先下手。

“怎么回事,难道山长要后制人?”简雍有几分不悦,凡事讲究占据先机,那可不是一般的争斗,一步错悔之晚矣。

“你应该知道,那些是什么人,娘娘能下定决心?”钟离睿脸色顿时沉下来,语气变的尖锐。

“官家真是糊涂,先生要天下,早就称帝多年,还轮得到他。。。。。”封元恨恨不已地道,一脸的愤慨。

“这话,也就咱们说说。”钟离睿打断了封元,又道:“当年,不是你登南熏门吗?”

“陈年往事,不值一提。”封元不屑地摆手,并不感到自豪,不过是军锋而已,决定不了大局,以他现在的眼光来看,的确不值得自豪的匹夫之勇,大丈夫应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简雍却有些许神往,他和节制数万大军征战的封元不同,完全体验不到,在那十万人厮杀的战场上,匹夫之勇是多么渺小,总是想着回到军中,率军驰骋疆场,机司简直要了他的命,秦敏还不赶紧回来。

钟离睿理解封元的心思,悠悠地道:“正好你也北上,找个机会了结,剩下的事情,就看大人的意思了。”

简雍翻个白眼,暗自腹诽钟离睿,刚刚还宰相度量,转眼间就下狠手,简直比他们还狠。

封元点了点头,却看了眼简雍,道:“子塞,不能参加第一波,实在是可惜。”

简雍不甘心地摇头,本来已经有了动静,他能够重新返回禁军,出了这档子事,还干系到虏人,他是不抱希望了。

第1257第1257章獠牙

钟离睿瞥了眼简雍,淡淡地道:“上阵杀敌是好,却还要做了军主,节制上万将士,那才是快意人生。子塞,眼看大好时机就在眼前,你可要把握得住,两件大案破了,你将是从六品同知事,再右转禁军职事,恐怕就是大军都校了。”

简雍眼前一亮,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万千将校能有几位都校?能统率军司自然是他所望,成为行营都统制,哪怕是军旅顶点也足够了,强忍心底波澜,笑道:“大人不要拿在下开心,能领旅镇杀敌,我就满足了,军主是不敢奢求。”

“糊涂,匹夫之志,两府已经出黄,秦七哥知机司,段守钰迁都承旨,你要不好生争取,恐怕就没好机会了。”

钟离睿表情很怪异,慢悠悠地道:“眼光要远点,多学学大人的本事,不要看他逮着佛门不放,上来就是闷头棍,其实里面学问大着呢!你以为区区佛门,能让大人那么上心?这可石灰弹打出去,就看哪个眯眼了。”

“难道,哦,先生并非是顾虑娘娘。。。。。。”封元饶是精通战略,对于政治还是不如钟离睿,明明是王秀顾念朱琏不下决心,怎么又有了别样意味,让他有些拿捏不准。

“那是你说的。”钟离睿眉头一挑,显得莫测高深,有些事情说出来就没趣了。

不要说封元眉头紧蹙,连简雍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由地道:“这又哪门子说法?”

封元似乎想到了什么,忽然伸手止住简雍,道:“不错,你是没说过,我想我应该明白了。”

“明白?你还差得远呢!呵呵。”钟离睿摇了摇头,有战略眼光的大将,着眼点和重臣不同,他绝不相信封元明白。

“行了,不要装道门羽士了,哦,对,你本来就是大罗天仙,东华帝君坐下仙真转世,正所谓生而知之。”封元不怀好意地笑了,王秀重用钟离睿,更加敬重钟离秋。

在这场抬高道门的谋划中,他趁着民间对吕祖没有彻底定位,把钟离秋列为仙神体系的东华帝君转世,虽说是元神几世身,却依然是天帝之一,钟离睿自然成了天仙,比较离谱却恰如其分。

“难道你们真看不出,大人的目光早就在百年之后。。。。”钟离睿对所谓大罗天仙,压根就不感半点兴趣,他所寄最大希望的是王秀的谋划,竟然是引蛇出洞,毕其功于一役,这才是让他沉迷所在。

封元摇了摇头,淡淡地道:“为将者,决胜千里之外,不屑庙算得失。”

简雍那是一阵牙疼,他虽然是武官,却在担负机司的职事,实在有些舒展不开身子。

朝廷大肆逮捕僧人,引起了寺院僧人的震动。

当然,朝廷并没有胡乱拿人,而是把入京参加法会的僧人,请到了藏龙寺居住,好茶好饭地招待,并对涉案的僧人逮捕,那是血肉横飞,第三天就6续放了大部分僧宗。

但是,由大峰和尚为,联络了数十位禅宗、律宗、法华宗高僧,联系数百知名僧人,居然在宣德门外默诵经文,表达对朝廷的不满,理由是很多在押僧人无辜,就算是没有受到审讯,对于这些远道而来的高僧而言,绝对是一种屈辱。

其实,王秀一眼就看出用意,无外乎明白他要干什么,联合起来进行抵制,准确地说是用舆论压力,让他做出某些妥协,从这艘千疮百孔的破船中,挽救出有价值的东西。

僧人的闹腾,让一些读书人也坐不住了,他们是儒家子弟不假,却有人信奉佛老,认为刺杀案是有猫腻,应该严加承办,却不应该控制那么多大德高僧,朝廷做的有点过了。

甚至某些大臣也纷纷上奏,请朝廷宽容体恤,不要惊动天下,做下辱没佛陀的事情。

佛老经过前唐的大爆,在民间的香火相当旺盛,也早就一大批的信徒,当年的宰相张商英都号称佛门护法,可见佛老势力之大。

王秀对这些人是大加驳斥,让他们做好份内事,不要妄图从中博取利益,妄自非议庙算。

他毫不客气地揭开这群人的面纱,把他们驳斥的体无全肤,让人无地自容。

也是,天下事纷纷攘攘,无利不起早,哪有白干活不拿钱的傻子,哦,应该是不拿钱也要赚名声,某些人的确想通过为佛门说话,抬高自己的身家,博取垂涎的名望。

要知道,名望对于士人而言,那是比金银还要眼红的好处,为了博取名望,大臣敢于和天子辩论,读书人敢当面质问宰相,小民也敢敲响登闻鼓。

“难道为了道统之争,就能用交通女真,大肆打压我佛?”大峰和尚神色悲愤,再也没有往日的举重若轻,他已经看到王秀露出的獠牙,凭借那么多年的接触,他相信王秀绝不会手软,很可能要重创佛老。

王秀笑咪咪地,温声道:“和上,你也应该知道,佛门清净地,竟然被虏人交通,实在有违我佛本心,或可说这些和上,早就不是沙门子弟,而是摩罗恶鬼。此事,的确干系重大,朝廷也是迫不得已,还望和上能谅解。”

“扣押大德高僧,恐对真君名声有碍。”大峰和尚没有从朝廷角度来说,反倒是另有所指,说王秀利用道门打压,算是把龌蹉摆到桌面。

“难道和上不觉得有利?”王秀看着大峰和尚,意味深长地道:“密宗向来是佛门毒瘤,趁机割除祸患,彻底浴火重生,建立中土佛门,岂不是更好?”

大峰和尚也不是傻瓜,王秀这话透出很多意思,分明要对密宗下重手。

也难怪,刺杀是由密宗交通女真人,从中穿针引线,挑唆部分禅宗和律宗僧人造成的,这个宗派的教义,分明又是外道摩罗子孙,王秀下重手也无可厚非,教统之争向来需要手段毒,还是王秀先下手打压,不给人家活路,凭着佛门争斗的传统,要是不做出点事情,简直太匪夷所思。

第1258第1258章无法拒绝的阳谋

只是,密宗再说也是佛门的分支,哪怕许多宗派大加斥责,又不愿去承认,却无法低估密宗的影响力,被王秀拿过来利用,对佛门的打击不能不大,他也不敢想损失太厉害,最终被道门那帮牛鼻子占了便宜。天籁小说

最让他关注的是建立中土佛门,相信王秀并非痴人,应该知道禅宗立地成佛,早就实现佛门中土化,为何还说中土佛门,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不由地道:“作何解?”

“漫天佛陀,可有中土佛门大德高僧?”王秀轻蔑地看着大峰和尚,笑容中充满了讽刺,目光更是轻蔑。

大峰和尚仿佛紫霄神雷灌顶,足足呆滞了上百呼吸,就这样盯着前方在看,从心中一片混沌中慢慢醒悟过来,目光震惊地看着王秀,那是充满了惊喜的光芒。

这绝不是去取的震撼,而是悟出了中土佛门的未来,只要有了朝廷的相助,他能预测未来中土佛门,绝对会更上一层楼。

王秀看到大峰和尚的目光,知道自己的赌注下对了,缓缓地道:“和上还是回去,机会只有一次啊!”

大峰和尚目光复杂,王秀会那么好心?任由中土佛门不再受制西方,取得井喷式地展?似乎不太可能。

“合则利,分则两害,天下没有吃独食的长久。”王秀明白大峰和尚顾虑,索性给对方个定心丸,明白告诉对方,我就是利用你,同样也给你机会,就看你可会把握了。

欧阳澈是里外的大忙人,知江宁府事不是那么好当的,任何屁大点的事,都有可能让你翻船,要不是王秀的强力支撑,他也干不到两年,眼看再过一年就是任满,却接二连三生龌龊事,现在又是僧人静坐宣德门,简直要人老命。

每次听到公人的禀报,那都是恨的牙痒痒,几乎控制不住,要把这群秃驴逛瓢给开了,连陈东外放知开封府,恐怕也没有时间来得及去送行,反倒是陈东来向他告辞。

陈东是看着欧阳澈步步高升,要说没有羡慕嫉妒那是假的,当年他们和钟离睿三人何等意气风,他又是领袖人物。

如今,欧阳澈历任大路节臣,又担任知江宁府,眼看资历已经够入两府,钟离睿自然不用说,枢密直学士掌管枢要,把这一职掌权柄扩大到极致,做到直学士堪比同知院事的地步,没有意外的话也是两府。

他却窝憋到了极点,几经坎坷任免,官是没有少当,也算是一任崇政殿说书,却没逐日下不堪回,刚刚就任大理少卿,也就是个不上不下的职务,自然和刺杀案沾点边。

还算好,李纲意外地举荐,让他出知开封府,也算是让他出去历练。不过,如今的开封府风光不再,只能作为留都的存在,再也没有兼差京畿路,只是普通的知府事,相比离任知开封府,地位是下降了许多。

“德明,把那么多高僧汇集藏龙寺,僧人又静坐宣德门,恐怕生出诸多不好,还会想办法散了。”

两人就在宣德门外,一个是带着江宁府公人,一个是代表大理寺而来,做好最后的一项差事,都不太轻松。

欧阳澈知陈东很信佛老,言辞中有些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