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夜天子 >

第277部分

夜天子-第277部分

小说: 夜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伯夷会对林侍郎有用。这种厌恶自会渐渐消除,可现在他们还只是刚刚接触,林侍郎对他的观感完全来自于他之前的行为,那就不同了。

林侍郎见前方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便对李国舅笑道:“国舅,想不到葫县有这么多人在迎候你我,不要叫大家失望,咱们就随本地的父母官上前见见大家吧。哦,对了!”

说到这里,林侍郎轻拍自己的额头,回首对花晴风和徐伯夷笑道:“你看,老夫都糊涂了,还忘了自我介绍一番。本官礼部右侍郎林思言。这位是当朝三国舅,李玄成。”

花晴风和徐伯夷已经听他称呼那年轻俊美的公子为国舅了。花晴风一听是又惊又怕,徐伯夷则是又惊又喜,皇帝派当朝国舅做钦差大臣,来此见证诸族百姓易名改姓之盛事,足见皇帝的重视啊。

皇帝越重视此事,徐伯夷便越欢喜,相应的花晴风也就越懊恼,因为这件事他寸功皆无,相反,皇帝和朝廷越重视此事。对他的不满也就会越深,他这个正印官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人家一个佐贰官能想到的,他却想不到?

不管二人心里怎么想,还得强作镇定。再度向两位大人见礼,旋即便一左一右引着二人往前走,徐伯夷一边走一边满面春风地向两位钦差介绍前方迎候的人员,刻意强调了一下今日诸族首领都已赶来,林侍郎和李国舅听了,神色间果然透出几分欢喜。

花晴风陪在一旁。也无心去与他争风了,心中只盼着叶小天的计划能够奏效,否则他在这儿怎么蹦哒都没有用,只会让人觉得他像一个小丑。

到了迎候的队伍前面,首先当然要向两位钦差先介绍本县官吏。当介绍到叶小天时,叶小天闪身出列,向林侍郎长揖一礼,恭声道:“下官葫县典史叶小天见过侍郎大人!”

林思言早知他已调回葫县,林思言回京后,特意关注了一下叶小天的事情,想伺机把他调回葫县去,却不想令人一查他的资料,叶小天居然已经被调走了。林思言惊讶之余,却也不禁钦佩,这小子倒真是有办法。

此刻再度见到这个令他印象深刻的年轻人,林侍郎心情很好,捻须一笑道:“叶典史,金陵一别,风采依旧,可喜、可贺呀。”

叶小天也笑道:“老大人康健如昔,下官也甚是欢喜。”

叶小天与林侍郎对答了一句,便又转向李国舅,长揖道:“下官见过李国舅。”

葫县一干官吏听见叶小天与林侍郎这番对答,不由啧啧称奇,这位天使竟然是当朝礼部侍郎,这可是品级极高的官员了,当真令人诚惶诚恐,可就是这样的高官,居然认识叶典史,两人说话还透着亲热,这叶典史的能量也太大了吧。

李玄成是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叶小天,一见叶小天行礼,他迅速收敛了惊讶的神情,淡淡地道:“呵呵,真没想到,本国舅会在这里又遇见你,常言道:山水有相逢,真是一点不假呀!”

李玄成想到他被叶小天捉弄的如过街老鼠,心头恨意就抑制不住。徐伯夷见林侍郎认识叶小天,似乎还对他挺有好感,心中就不免有些吃惊,再看叶小天与李玄成见礼时便格外关注了些。

李玄成这句话暗含恨意,根本掩饰不住,徐伯夷听在耳中,登时暗喜:“这位国舅竟也认得叶小天,想来是在金陵结识的了。不过,似乎国舅爷跟他有过节啊……”

两个钦差,都与叶小天有旧。一个貌似很欣赏他,另一个却视他如眼中钉,徐伯夷只是心思一转,便有了倾向性的决定:傍国舅爷的大腿。

徐伯夷引着两位钦差接见当地士绅代表,又由林侍郎当众宣读圣旨,一切事了,便前呼后拥地陪同两位钦差进城,在县衙三堂摆酒设宴,为两位钦差大臣接风洗尘。

士绅和各族酋领的酒席设在侧厢和庭院中。大堂上只有一席,由葫县几位有品级的官员陪同着,这其中唯一一个不入流却有资格坐在这儿的杂鱼小官就是叶小天,谁叫他是典史呢。

酒过三巡。李国舅笑吟吟地对徐伯夷道:“据本国舅所知,葫县改土归流不过五年时间,你们便有偌大的成果。呵呵,那些山野蛮夷,肯依我中原教化。改名易姓,你们功德无量啊!”

这么一说,徐伯夷一张小脸登时笑得菊花一般,旁边的花晴风虽强作镇定,却免不了有些不自在,这话该对他说才是。

徐伯夷忙道:“朝廷抚远安夷,威加四海。下官等只是倚朝廷之势,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当不得国舅爷如此夸奖。”

林侍郎对于把正印官撇在一边的行径有些看不下去了,他咳嗽一声。道:“本官与国舅奉圣谕而来,希望能把此事办得圆圆满满,这是朝廷的体面,也是你们的一桩功劳,这件事你们有什么打算,可已有了章程?”

花晴风精神一振,忙道:“林大人、国舅爷,两位敬请放心,下官等克尽职守,精心安排。定把此事办得顺畅圆满。此中步骤,我们已经有了详细规划,两位钦差远来辛苦,今日且好好歇息。我们会尽快操办的。”

林侍郎皱了皱眉,他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山沟沟里可不是来度假的,他当上礼部侍郎也不过才半年光景,结果先是被派去金陵迎接柯枝国使节,接着又被派来主持葫县易俗典礼,在京的时间很有限。

这对他来说可不是好现象。尤其是他现在的地位未稳,自己的一套班底还没搭建起来,他想尽快解决此事,早日赶回京城,秋闱将近,礼部尚书因为同时也是内阁辅臣,按规矩不能担当主考官,他只要争取一下是很有希望的。

一旦争取到主考官的位置,本届的进士就是他的学生,将来在官场上,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他的一大助力,林侍郎归心似箭,岂能把时光耗费在这里,这花知县的话都是官面话,没一句有用的。

徐伯夷等花知县说完了,这才微微一笑,从容地道:“侍郎大人放心,下官已经做了周密安排。在两位钦差驾临本县以前,下官就已召集各村寨乡镇的保长里正,将此事详详细细说与他们知道,并通过他们摸清了百姓们的态度。

下官打算,明日便召集各村寨乡镇的话事人,诸如保长、里正、村长、耆老和部落首领们,由他们率先响应官府号召,改易名姓。这些人在地方上极具威望,只要他们肯改,下面的百姓就不必多费唇舌,自然会依照办理。”

林侍郎听得暗暗点头,虽然他有些不齿徐伯夷的功利行为,但是从见到他到现在,可以看出此人确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至于那位县太爷,林侍郎就只能暗暗摇头了。

林侍郎对葫县县令和县丞暗自评品了一番,忽然想到了叶小天,叶小天在金陵的所作所为他一清二楚,正因专门了解过他才起了招贤之心。如今葫县正印官与佐贰官不合,这只闹天宫的猴子夹在中间,怎么会安份的像个乖宝宝?

林侍郎不禁注目地看了叶小天一眼,叶小天正埋头大吃,似乎感应到了林侍郎的目光,叶小天忽然抬起头来,向他启齿一笑,笑的很灿烂,很……纯良。林侍郎心头忽然浮起一种不妙的感觉:“老夫还想早日还京呢,你这只猴子,可千万别再闹出点什么事来才好!”

:大家情人节快乐,预计大面积断更事件将在今天上演,你以为作者们都去二人世界了么?错!都在抢红包,三分五分的,抢得乐此不疲!童心未泯啊!俺的无名指受伤了,翘着如兰花指般,还在坚持码字,何~~~其不易,应当勉励,投个月票吧!

本周休息日是周六周日,各一更,望诸友周知。

第35章唇枪舌箭

接风宴后,众官员和士绅们纷纷散去,花知县、徐县丞、王主簿和叶小天四位本衙的主要官员则陪同两位钦差去他们入住的“馆舍”。

葫县根本没有像样的馆舍,重新建造的话耗时太久,他们又没有叶小天在山上起宅子的那等神迹般的速度,所以只能向本地豪绅家族借用房屋,加以整修翻新,充作钦差行辕。

本县大善人洪百川曾经主动提出可以借用他家的房子,叶小天也曾提出可以借出叶府的一个院落,居高临下,还可以俯瞰本县风光。但是这些提议都被徐伯夷毫不犹豫地给否决了。

让钦差住进叶府?笑话!近水楼台的道理徐伯夷还是懂的,那当然不可行。洪家独子罗大亨与叶小天相交莫逆,所以洪家也是绝对不可以用的,如此一来两位钦差的下榻之处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齐府。住在他的姘头家里,徐伯夷才觉得放心,他也更有机会亲近两位钦差。

四人把两位钦差送到齐府,齐府里早已收拾出两幢相邻的院落,两幢院落与本家主宅之间相通的门户也锁死了,钦差随员则散居各处,拱卫四周以策安全。四人先把林侍郎送回住处,接着再送李国舅,一番客套后四人正要离开,李国舅突然唤道:“叶典史请留步!”

花晴风有些讶异地看了叶小天一眼,心中有些高兴,钦差单独留下叶小天,分明是跟他有交情啊,花晴风现在与叶小天同进同退,利益攸关,对叶小天有利的事,自然就是对他有利。

这位仁兄在人情世故方面着实差了些,情商太低,从他们迎接两位钦差到现在一系列的接触中,徐伯夷和王主簿早就看出李国舅与叶小天有芥蒂,他却看不出个眉高眼低来。还当叶小天和李国舅不但是素识,而且有些交情。

当然,花知县不只情商较低,智商貌似也不太高。他虽机警地隐藏了心中的仇恨。继续本色演出,想利用叶小天干掉徐伯夷和王宁,再把叶小天置之死地,可这位只有决心没有能力的复仇男神究竟能否华丽转身,实在难以预料。

徐伯夷不动声色地扫了叶小天一眼。王主簿则递给叶小天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儿,便一起向李国舅告退了。叶小天待他三人离开后,便对李国舅道:“不知国舅留住下官有何吩咐?”

李国舅笑吟吟地道:“何不坐下说?”

叶小天也不犹豫,坦然走过去,袍子一撩,便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

李国舅微微一笑,在上首坐下,用一种有趣的眼神儿看着叶小天,仿佛一只猫儿正盯着在他爪下挣扎的老鼠:“本国舅奉旨而来。对葫县诸般事宜有擅专独断之权,五品以下官吏的任免更有便宜处置之权。能者嘉奖,庸者惩罚嘛,以示我圣天子赏罚分明之意。本国舅特意留住你,是想提点你一句,你可要有所表现才好,否则本国舅纵然想照顾你,却也不好偏袒。”

若是不知他二人素有恩怨的人,听了这番话,还真当李国舅有心关照呢。叶小天自然听得出他话中的威胁,似笑非笑地答道:“多谢国舅爷的关照。只是……依照常理,这擅专独断之权,却应是林侍郎吧?”

李国舅脸儿一红。恼羞成怒地道:“怎么,你以为本国舅同为钦差,就没有参议研商之权?”

李国舅在叶小天手上吃了一个大亏,偏偏一直没办法找回这个场子,心中实在憋闷的很,现在大权在握。颇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钦差不是常职,常是负有专门使命时派遣出去的官员。但是帝国疆域广阔,通讯和交通又不便利,所以出巡的钦差常常负有考察地方民情和考核官员的权利。

徐伯夷那份奏章上特意提到知县等葫县官员不作为,他迫于无奈才单独上书的缘由,年轻气盛的万历皇帝由此对葫县官僚很是不满。但是经过张居正调教的这位年轻天子,做事还是比较谨慎的,他先查了一下葫县的情况。

结果万历发现,虽然前几年葫县政绩平平,确实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不过去年倒是有两件事做的不错,一是大旱之年,葫县巧用水车调水上山,解决了当地山民的干旱问题,另一件就是剿灭了盘踞当地多年的悍匪团伙“一条龙”。

万历因此慎重起来,没有妄下决断,这才许给林侍郎专断之权,此次让他赴葫县,主要任务是完成易俗大典,其次就是考察葫县官吏,对庸碌无为者进行处理,对表现卓越者进行提拔。

这个权力当然属于林侍郎,否则文官们又要闹事,哪怕是临时授权,钦差责任一解除权力就会收回,官员们也不愿意让皇亲国戚来执行这个权力,此例一开,后患无穷。

但李国舅作为钦差之一,当然也不能是个摆设,一旦他提出什么建议,又有一定的依据,林侍郎也不能为了一个小吏就跟他闹僵。文官集团抱起团来阻止皇亲国戚涉政抓权,这是原则问题。官员个人和某皇亲国戚之间维持面上的一团和气,这是政治艺术,并不矛盾。

叶小天微微一笑,起身道:“有,或者没有,与下官的关系都不大。下官对现状满意的很,自问功纵不大,过也没有,不至于受到惩罚。国舅一路辛苦,早些歇息吧,下官告辞了。”

李玄成冷笑道:“这就要走了?叶典史,何必着急呢,如果此番叶典史你没有什么建树的话,我看以后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