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673部分

晋霸天下-第673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第八百零七章谢艾密信

华安与麾下部将都沉浸在了,回忆古人荆轲的思绪之中,一名心腹校尉奔上了高台,并抱拳道:“启禀王上,燕国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意图不明。”

“王上,在这种时候,燕国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会不会是行刺皇上啊!”邓羌担忧的说道。

“王上,要不要搜查燕国使者的行礼。”诸葛雄大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道:“你们都把燕国的使者当成荆轲了,放心吧!慕容俊绝对不会像太子丹那么愚蠢的,况且,就算皇上遭遇不测,难道这会影响我军向易水北岸发起进攻吗?”说完看向麾下部将。

众部将闻言,皆从回忆荆轲的思绪之中,重新回到了现实,并认为自己的担忧是多余的,如今的大晋皇帝毫无能力可言,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是没办法相比的,燕王慕容俊绝对不会愚蠢的派遣使者,刺杀毫无能力的晋国皇帝司马聃,况且,晋国的大权皆掌握在士族和各军将领的手中,皇帝只不过是空架子,就算意外身死,士族大臣立马就会重新扶植一人,而大晋内部是不会因为皇帝的更替,而出现大的内乱的,毕竟,大晋朝廷的皇帝,是没有太多号召力的。

“王上,燕国突然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会是什么目的呢?难道是要和谈?”王上轻声猜测道。

华安点了点头,轻声道:“也许是吧!如今,我军占据绝对的优势。燕国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和谈的几率最大。”说完略微有些忧虑。

毕竟,此时是收复幽州和平州的好机会,若是被朝廷给搅合了,就前功尽弃了,关于这一点,华安感到非常的担忧。

“王上,燕国使者一定还没走远,要不要将他们拦下。”邓羌大声说道,显然。他不愿意看到出现和谈的结果。

华安摆了摆手。轻声道:“万万不可,燕国派遣使者前往建康城,我们无权拦截,就让他们去吧!”

毕竟。燕国有权向建康城派遣使者。华安若是拦截。便失了礼数,且是毫无道理的。

“王上,此时情况对我军有利。若是朝廷与燕国达成一致,让我军撤回,我们该怎么办,就这么放弃吗?”王三轻声说道。

华安笑了笑,轻声回道:“燕国使者前往建康城,到朝廷可能下达的撤军旨意至少需要半个多月,甚至是一个多月,我军可提前发起进攻,况且,就算朝廷下旨要我军撤离,但是否真的一定撤离,也还要看具体的情况才行,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军行事未必全都要听朝廷的旨意。”说完看向麾下部将。

众将闻言皆表现出了认可的表情,并无一人认为华安所说的话有所僭越,可谓是全力支持华安的决定。

见麾下部将皆支持自己,似乎毫无在意大晋朝廷的意思,华安心中一阵窃喜,如此,便可以说明,这些部将会真心追随自己,即便自己不遵从朝廷的旨意,他们也不会提出异议。

“王上,谢将军密信。”一名心腹校尉,立即奔上高台,并将谢艾的亲笔信交到了华安的手中。

见是谢艾送来的密信,华安不敢耽误,立即打开观看,看完之后,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王上,谢将军怎么说?”王三轻声问道。

华安轻声道:“谢将军已经基本平定并州北部的乱局,并率领六万人马,从塞外大道进发,直逼燕国的蓟城,估计,半个月之内便可抵达幽州,特写信来让本王得知。”说完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众将闻言,顿时皆是大喜过望,如今,在易水两岸,晋军拥有二十五万主力兵马,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若是谢艾再率领六万人马突袭蓟城,优势就更加明显了,燕国大军将无力抵挡晋军的两路进攻,况且,还有已经归附华安的蒲健军团。

“王上,我军有如此优势,必可一举收复幽州和平州,并将鲜卑人赶回辽东以北的苦寒之地。”邓羌大声说道。

“王上,若是一切顺利,下个月,我等就该站在蓟城的王宫之中了。”诸葛雄兴奋的说道。

见麾下将士皆是士气高涨,华安大声说道:“全军立即进行战前训练,准备策应谢将军对蓟城的突袭。”

“是,王上。”众部将一同领命道。

随后,华安与部将们在高台上,分析了易水北岸燕国大军的布置情况,而后众将领便返回各自的营地,开始进行战前的各种准备。

为了能够突破沿易水布置的燕国大军,华安让麾下大军苦练却月阵,并在易水南岸建立了一座水寨,让麾下将士立即打造大小战船,从而与易水北岸的燕国战船对抗。

搭建浮桥的木板等物资也在加紧准备之中,为了可以在短时间内搭建足够数量的浮桥,华安让麾下将士准备大量的木板,并对这些负责搭建浮桥的将士进行,有针对性的搭建浮桥训练,以提高他们搭建浮桥的速度。

晋军主力在易水南岸进行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军事活动,自然全都被易水北岸燕国斥候发现了,并立即向燕军主将慕容恪做了汇报。

见晋军的所有准备,都是为了发起渡河攻击,燕军主将慕容恪心里沉甸甸的,在实力处于弱势的情况下,他非常担心自己麾下的主力兵马,守不住易水防线,从而让晋军主力长驱直入,直取蓟城,不过,担心是毫无用处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他必须想办法化解。

“四哥,晋军日夜训练却月阵,并建立了水寨,看来要不了多久就要发起全面进攻了,我军必须做好全面的应对准备。”慕容霸轻声说道。

慕容恪点头道:“是啊!晋军训练日渐频繁,看来易水两岸很快就要迎来一场大战了,我军虽然处于劣势,但易水必须守住,我军无论如何都不能丢掉易水防线,否则,晋军渡过易水之后,将长驱直入,直逼蓟城城下,到时候,我大燕国的都城就危险了。”说完蹙起了眉头。

“四哥,只要我军将士团结一心,晋军隔着易水发起强攻,未必能够取得成功。”慕容霸自信的说道。

慕容恪点了点头道:“但愿如此吧!不过,晋军的却月阵的确非常的厉害,我军必须要做好迎战晋军却月阵的准备。”

“四哥,以我军铁索骑兵的冲击力,能否击溃晋军的却月阵。”慕容霸大声说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摇了摇头,正色道:“晋军的却月阵以战车为外围屏障,内部则是长枪盾牌和弓弩手,我军铁索骑兵若是发起冲击,首先要被却月阵内部的弓弩手杀伤一番,而后,还要直接冲击晋军的巨大战车,和包围战车的长枪盾牌士兵,我军的铁索骑兵虽然冲击力巨大,但冲击晋军的重型战车,未必能够占到便宜,还是另想办法为好。”

“四哥,既然晋军可以组建战车部队,我军也可以建造战车,并专门用于冲击晋军的战车,如此,一定可以大破晋军的却月阵。”慕容霸自信的说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点头道:“没错,既然晋军可以打造重型战车,为何我军就不可以呢?不过,为了击破晋军却月阵的防御,我军将建造锥形战车,并以多名士兵负责操作。”

慕容霸闻言,点头道:“四哥,事不宜迟,我军当立即打造战车,以防晋军突然发起攻击。”

慕容恪点头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随后,我会将战车的式样画在纸上,你让工匠们照着图纸打造就好了。”

“是,四哥。”慕容霸大声应道。

“报,将军,王上从蓟城调拨五万兵马前来增援我军,如今,五万新兵已经抵达范阳城东门外,随时听候将军的指示。”就在这时一名心腹校尉奔入大帐,大声汇报道。

慕容恪与慕容霸闻言,皆是大喜过望,在如此危急的时刻,慕容俊从蓟城调拨五万新兵增援易水北岸,对于慕容恪来说,是雪中送炭,有了这五万新兵,慕容恪守住易水的信心,顿时大了许多。

“立即传令,让王上调来的五万新兵,立即进入易水北岸的我军大营,要快。”慕容恪大声下令道。

“是,将军。”心腹校尉抱拳领命,随即转身前去传达命令。

“四哥,易水南岸的一场决战,我军损失了两万大军,如今,二哥给我们增援了五万人马,我军防守易水北岸的兵马,已经高达十八万,虽然在兵力上比晋军兵马要少,但有易水天堑作为依托,应该可以守住易水防线。”慕容霸轻声分析道。

慕容恪点头道:“是啊!有了这五万新兵,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

“报,将军,王上刚刚传来旨意,让辅弼将军立即返回蓟城,其所部兵马全部由将军统领。”一名心腹校尉进入大帐,汇报了慕容评被调回邺城的消息。

正文第八百零八章朝廷同意议和

慕容恪闻言,心里又高兴了不少,慕容俊将慕容评调回蓟城,就相当于将整个燕国的主力兵马全部交给自己了,这份信任让慕容恪大为舒心,并让他更加坚定的要守住易水防线,从而保证都城蓟城的安全。

“四哥,二哥先是给我们调来了五万新兵,如今,又将评叔调回蓟城,接下来,我们便可放开手脚的大干一场了。”慕容霸激动的说道。

慕容恪点头道:“二哥将大燕国几乎全部的精锐兵马都调到了易水,我们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此战,不论如何,我们一定要守住易水,决不能让晋军渡过易水,从而威胁蓟城的安全。”

“二哥放心吧!有易水天堑,我军一定可以挡住晋军主力的进攻。”慕容霸自信的说道。

随后,慕容恪经过一番思量,亲手设计了威力巨大的锥形战车,并让麾下工匠立即进行打造。

慕容恪设计的锥形战车,可是说根本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车,而是类似于攻城冲车的大家伙,在锥形战车的正前方是一块巨大的挡板,可以阻挡敌方弓弩的射击,从而保护操作士兵的安全,在巨大挡板的正中间,安装了一根锥形攻击头,在攻击头的顶部,包裹了一层金属,以增加撞击的威力。

在锥形战车的正面挡板后部,是一根厚重的横木,在横木的底部安装了五组车轮,在横木的左右两端伸出了十根把手。每根把手足有五尺长,可以容纳两到三名士兵进行操作,十根把手便是二十名至三十名士兵,如此多的士兵,推动战车向前冲击,能够形成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慕容恪打算凭借此种战车,冲击晋军的却月阵,并认为,一定可以冲破却月阵的战车防御圈,从而击破晋军的却月阵。

为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慕容恪让麾下工匠。在帐篷之中秘密建造锥形战车,以防止锥形战车被晋军斥候发现,从而让晋军有所准备。

易水两岸的晋军和燕国大军,都在进行积极的备战。而在建康城方向。也出现了紧张的气氛。当然,这种紧张的气氛并不是燕国使者造成的,此时燕国使者还未抵达建康城。

而出现这种紧张局势。完全是由于大晋的南王桓温造成的,原来,在华安北伐燕代之际,桓温的荆州军团在向交州和广州一带进攻,并负责平定南部边疆的异族叛乱,殷浩的扬州军团也在收复青州和兖州一带的原魏国势力。

可以说,大晋朝廷的三支兵马都在进行作战行动,而且都是比较大的作战行动。

如今,华安在北部的作战行动虽然捷报频传,但仍与燕代两军在易水两岸激烈对峙,而桓温军团却是已经大破交州和广州一带的异族叛乱,并彻底的控制了交州和广州,稳定交州和广州之后,桓温并没有率领主力大军返回荆州腹地,而是直接领兵进入扬州东南部的江州。

江州在扬州、荆州和广州之间,属于大晋的后方腹地,内部比较稳定,且不与任何敌对势力接壤,因此,江州的武备是最为松弛的,尤其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任职江州刺史的几年,更是专注于民生和文化建设,对于军事建设根本就是能省则省,以至于整个江州的总兵力从来不超过一万人马,士兵手中的兵器也是多年不曾更换,可谓是大晋朝廷军事实力最弱的一个州了,如此武力孱弱的一个州,自然不敢阻止桓温的主力军团进驻了,为此,桓温与麾下的主力兵马很快便占据了江州,并逼近扬州南部。

当然,桓温贸然进驻江州,并威逼扬州,并不是明目张胆的要造反,而是利用围剿江州内部的一伙山贼的机会,率领大军造成了事实的占领,并以江州武备松弛为借口,要求镇守江州,以扩大自己的势力。

如此一来,桓温除了已有的地域辽阔的荆州之外,还拥有了交州、广州和江州,势力增强了不少,麾下兵马已经高达三十万之众,可谓是一支让人闻风丧胆的庞大势力。

桓温军团占据江州,这让扬州方向的士族大臣心惊不已,慑于对方的强大实力,朝廷不得不同意让其占据江州,并以平定交州和广州有功为由,大力的赏赐了桓温和其麾下的将士。

不过,桓温并不满足这些,为了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