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150部分

我成为崇祯以后-第150部分

小说: 我成为崇祯以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你看,这个东西可香了,喷在身上能香好几天呢!”唐笑见崇祯皇帝去而复返,高兴的介绍着她最新的发现。
我见唐笑虽然高兴,但是眉宇间略有愁思,知道她没有找到女扮男装的柳如是心中郁结,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过段时间也就好了。
那名院士见崇祯皇帝来了,赶紧参礼,听崇祯皇帝问起他的研究成果,马上道:“这是一种利用香料提取出来的香水,听说将这种香水贩卖到欧罗巴洲,可以获得百倍的利润。”
我不住点头道:“不错,这种东西可以给大明帝国换回很多东西,那些欧洲女人最喜欢这个玩意了,不过在贸易的时候一定得弄出物以稀为贵的架势来,这东西越少,利润就越高。”
宋应星来到崇祯皇帝近前道:“皇上,张院长的身体还好吧?我们几个去过张院长府上几次,可惜都没见到张院长。”
“还行,估计再修养一两个月就能到这里工作了,张院长说皇家科学院的事务现在由爱卿代管,那爱卿就给朕汇报一下工作吧!”
宋应星点头道:“总的来说科学院的各项研究进展都很顺利,这一年来取得的可以投入使用的成果有两百多项,其中在军事上的革新和研究成果比较多,民用上的几个重点项目也弄出了成果,最重要的是科学院现在有几个发明非常赚钱,已经能够做到自给自足,研究经费再也不用伸手向国库要了。”
我惊喜道:“竟然做到这一步,真是难为你们了,研究经费最是砸钱的投入,能够做到经费自给自足,不简单啊!”
宋应星谦虚道:“这些都是张院长领导有方,如果不是张院长极力支持那几个项目,现在科学院恐怕每年还得申请一百多万银元呢!张院长之才,非我等所能及也。”
我不由得洋洋自得,张皇后这个贤内助还真是厉害,我估计那个香水就是她主导研究的,否则大男人们怎么会想去研究香水呢!
我听着宋应星给我介绍比较重要的发明创造,其中定时炸弹的发明让我很感兴趣,记得当初剿灭郑芝龙的时候,在船体上安放炸弹让李定国很费了一番脑筋,如果当时就有定时炸弹该多好啊!
定时炸弹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在一个炸药包上弄了一个仿佛钟表的东西,而发条的底部安放了一块可以打火的燧石,当拧紧发条之后便慢慢的转开,直到发条转到最大值触动燧石打火,引燃炸药包的导火索。
我亲自实验了一个定时炸弹,拧一圈发条大概能走一分钟,我拧了两圈之后将炸药包放到空地上,大约两分钟之后炸药包果然爆炸了,让我很是佩服院士们的头脑,正应了那句话,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将积压下来的各种事务处理的七七八八,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就在我长出一口气之后,宋献策给我带来了好消息。
我听完宋献策的汇报,道:“这么说特务部在皇太极的权力中枢有了一个卧底,而且深得皇太极的信任。”
宋献策点头道:“这个李信确实很有才干,这次的事件可以说是李信一手策划的,卧底在多尔衮身边的果仑突然背叛多尔衮转投皇太极,这一步走的实在太妙了,李信在秘信上说果仑已经说服皇太极出兵朝鲜,我们可以对朝鲜实施移民计划了。”
我拍拍双手道:“当初把李信弄到特务部是因为人手不够,又不想把李信安排到其他重要的位置上,毕竟他和朱由崧有过主从关系,现在来看当初把他安置到特务部还真对了,他天生就是做特务的材料啊!还有那个果仑,等将来事成之后,定要重重的封赏他。”

第三一九章 【兵锋所指】
特务部策划了后金进击朝鲜的计划,这就使我必须把朝鲜之事挪到议事日程上来,将朝鲜列为国事重点后我才发现,举国上下对朝鲜的了解并不多。
根据礼部呈报的备案,李氏朝鲜现在的当家人叫李倧,继位之初朝鲜就经历了皇太极两次的蹂躏,一个儿子被皇太极掠为人质后死在了沈阳,这也促使李氏朝鲜和大明帝国共同进退,连年号都是用的崇祯年号。
提到朝鲜就不能不提壬辰卫国战争,大明帝国在万历年间出兵帮助朝鲜收复被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占据的领土,断断续续打了数年的战争更是把朝鲜牢牢的固定为大明的藩属国,根据文献记载,当时朝鲜即将亡国的时候,曾经想过渡过鸭绿江内附大明,可惜因为大明只允许王室不到一百人过去,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我放下礼部的文献记载,对万历年间具体处置此事的朝臣非常不满,如果当初答应李氏王朝可以将大部分人口迁徙到鸭绿江以内,然后再出兵朝鲜,那么今日我就不必费脑筋如何算计李氏朝鲜了。
朱由崧现在的职务相当于外交部长,他见崇祯皇帝看完了文献,道:“李氏朝鲜如今的日子也不大好过,进贡的贡品在逐年减少,微臣曾经跟朝鲜来使谈过,朝鲜举国之力也就相当于大明帝国的一省而已。”
我点头道:“御弟知不知道李倧这个人怎么样?跟当年想要内附大明的李朝那个国王相比如何?”我调阅朝鲜文献的时候就没避讳朱由崧,告诉了他大明帝国将要对朝鲜采取一定措施。
朱由崧道:“微臣也是道听途说,李倧这个人性格懦弱,朝鲜的大权在辅佐机关议政院手里,领议政相当于我朝前时的首辅大臣,帮助李倧登基的西人党将北人党主要领袖杀了之后,如今在朝鲜势力非常大,代表人物就是朝鲜第一权臣金自点。”
我哦了一声道:“看来这个李倧的作用不大,得势的西人党才是关键,由此可见党争乃是国之大敌,国家一旦发生党同伐异的事情就必然会导致国家的混乱,乃至亡国。”
朱由崧深以为然,对崇祯皇帝登基伊始就打击党争感到由衷的钦佩,他现在算是明白了,崇祯皇帝的才干非是他所能比拟,心胸也非常开阔,否则也不会将自己安排在外交部门,要知道现如今大明帝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这个外交部长的职权相当重。
我让朱由崧退下后,开始思考如何摆平朝鲜半岛,等着李氏朝鲜主动的内附大明那是不可能的,除非使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只有面厚心黑才能将那些高丽棒子收拾的服帖,想到这我道:“传朕的旨意,让刘肇基和左良玉来见朕。”
刘肇基的变化不大,倒是左良玉变成了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当年他被徐洋放火烧山烧成了重度烧伤,伤势虽然好了但是留下了很多伤疤,几乎把他的容貌都毁了。
刘左二人进来后齐齐敬了一个军礼,我笑着让二人坐下,道:“两位爱卿近日过的怎么样?”
刘肇基除了有中校的军衔外还挂着文职,最近是回到北京述职来的,左良玉自从受伤以后就被安排在京城卫戍部队任职,军衔还是少校。
左良玉不比刘肇基,自从毁容后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来因为在京营任职,倒也不敢糊弄,但是让他自己说,过的不算太如意,可崇祯皇帝问他,他不敢发牢骚,说了一些违心的话。
我见左良玉言不由衷,嘿嘿笑道:“左爱卿,是不是觉得朕把你留在京城是投闲置散啊?”
左良玉连道不敢。
“朕知道左爱卿心里肯定不痛快,可是朕把你留在京城也是体恤你,不希望你再有什么差池,你不领朕的情那可有些不知好歹了。”我说着见左良玉脸色苍白,话锋一转道:“今天把两位爱卿找来,是有重要的军事任务安排两位爱卿去做……。”
崇祯皇帝的话还没说完,刘肇基和左良玉的眼睛就亮了,他们二人最为乐意的是指挥兵马打仗,这二年可以说把他们憋的够呛,突闻崇祯皇帝此言,心顿时活络起来。
我笑了笑道:“就知道你们二人嘴里要淡出鸟来,所以朕才会想要让你们出征,不过这次出征和以往不同,不知道两位爱卿能不能胜任。”
刘肇基和左良玉齐道:“皇上放心,末将定当不辱使命。”
“左爱卿,朕给你两个骑兵旅,一个野战炮营,伪装成倭寇在朝鲜南部登陆,一路之上避开城池,尽快将兵到朝鲜国都城下,朕不会给你一块银元的军饷,也不会给你粮草,一切需用你自己在朝鲜解决。”
左良玉听了这个任命,老半天没缓过神来,这哪里是出征,分明是让他去朝鲜打劫啊!两个旅加上一个炮营,最少也有一万人,这么多人拉到朝鲜去打劫,那还不把朝鲜上下给吓着啊!
我咳嗽一声道:“左爱卿,此乃大明帝国重要军事行动,不过你们必须要掩饰好身份,要让朝鲜人认为你们就是倭寇,而且朕给你一个方便,凡是你军在朝鲜所得,朕一概不过问,都算是将士们的合法所得。”
左良玉此时回过神来,嘿嘿笑道:“皇上,这……可当真吗?”如果让他率军去朝鲜抢劫,而且抢劫所得不用上交国库,那么这可以说是肥的流油的美差呀!
我点头道:“记住了,一旦登陆,你们就跟大明帝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干什么都没人管,但是朕可得把丑话说到前面,一旦离开朝鲜就得遵守大明帝国的军纪,否则军法处置。”
我又对刘肇基道:“刘爱卿,你提点五千人马在一个月之后赶赴朝鲜汉城保护朝鲜王室,如果遇到鞑子的人马,一定要毫不留情,如果遇到的是左良玉假扮的倭寇,那么就互相朝天上打枪,千万别伤了友军。”

第三二零章 【军火跃上新台阶】
左良玉本来以为提点人马之后就可以兵发朝鲜,谁知道崇祯皇帝让他跟着去火器监参观,说是让他看看新式武器。
一天前我接到了毕懋康和程卜东的奏折,说后装枪研制有了很大的进展,我原本以为是做出了样枪,哪知道今天和左良玉去火器监一看,已经制造出了一万条后装枪,让我着实吃惊了一下。
我拿过毕懋康递来的后装枪,仔细的看过身管、枪机、发射机和枪托,发现制作的很精良,将子弹从后面推入枪膛,上膛后平端对准靶子开了一枪。
毕懋康见崇祯皇帝脸上有着掩饰不住的喜悦,道:“皇上,这后装枪三个月前就制造出来了,当时皇上不在京城所以我们就没有奏报,这几天因为忙于改进,反倒把这件大事给忘了。”
我知道手中的枪是后装单发枪,子弹需要一发一发的装入枪膛,但是这比现在部队中装备的枪要先进很多,可以说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后装枪比前装枪填子弹更加方便,发射过程也大大的简化了,所以射击速度比前装枪提高了五六倍,同时还能在跑动或者卧、跪射击中装填子弹,这就大大的提高了整支部队的火力强度,对提高战斗力不言而喻。
程卜东咳嗽一声,道:“这次子弹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在弹头和弹托上采用了新的材质,提高了子弹的质量,为此微臣还给皇上制作了一支连发枪。”
我看着程卜东递上来的枪顿时愣住了,因为那是一支左轮手枪,我记得最早的左轮手枪要在二百多年后才出现,而仔细观察这支手枪,发现枪管里已经有膛线存在,可以说是一支非常先进的手枪。
“因为这支手枪的枪管比较短,所以能够制作膛线,这就使手枪射出的子弹更加稳定,射速也更快,唯一不能和长枪相比的就是射程了。”程卜东对这支手枪很喜欢,一些在长枪上无法实现的枪械制造理念都落实到了左轮手枪上。
我拿着这把全铜质的手枪,一口气将转轮式弹巢内的子弹打光,兴奋道:“这种枪的制作简单吗?”如果能够多的制造出左轮手枪的话,更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程卜东摇头道:“制作一把这样的枪要花费三个月,因为模具等原因制造出来的枪也不是全都完美,不如长枪制作简便。”
毕懋康接着道:“主要是因为这把枪更加小巧,而现在制造零部件的机器大多简陋,很难做出精细的部件来。”
我小心的收起手枪,心知能够制造出后装枪已经是跨时代的进步了,听毕懋康说如果不是皇家科学院的几项研究得以问世,后装枪的制造仍然只能停留在手工制造上,毕竟再熟练的手工制作出来的零部件也无法和简陋机械制造出来的零部件相比,单单在制作速度上就差了很多。
左良玉在辽东效力已久,对火器并不陌生,他在试射了后装枪之后,心中的兴奋毫不保留的反应在脸上,道:“皇上,这后面装子弹的枪比前装枪要好用许多,有这种枪在手,原本一千人马就能发挥三千人马的战斗水平,这次出兵……皇上是否给臣配发这种火枪呢?”这是左良玉非常关心的,作为一个领军将领,哪一个不关心手里的武器呢!
“只能给爱卿五千条后装枪,毕竟这个东西刚制造出来,还没有上过战场,所以这次只能拿给你试试,看看效果怎么样。”我可不敢把宝全压在后装枪上,毕竟士兵用惯了以前的武器。
毕懋康道:“不错,这种后装枪在发射三千发子弹后可能会出现损坏,所以左大人最好仍然以以前的武器为主,我可不敢保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