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史记 >

第22部分

史记-第22部分

小说: 史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其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

天子既已封禅泰山,无风雨菑,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於是上欣

然庶几遇之,乃复东至海上望,冀遇蓬莱焉。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上乃遂去,

并海上,北至碣石,巡自辽西,历北边至九原。五月,返至甘泉。有司言宝鼎出

为元鼎,以今年为元封元年。

其秋,有星茀于东井。后十馀日,有星茀于三能。望气王朔言:“候独见其

星出如瓠,食顷复入焉。”有司言曰:“陛下建汉家封禅,天其报德星云。”

其来年冬,郊雍五帝,还,拜祝祠泰一。赞飨曰:“德星昭衍,厥维休祥。

寿星仍出,渊耀光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泰祝之飨。”

其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见天子”。天子於是幸缑氏城,拜卿

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复遣方士求神怪采芝药

以千数。是岁旱。於是天子既出毋名,乃祷万里沙,过祠泰山。还至瓠子,自临

塞决河,留二日,沈祠而去。使二卿将卒塞决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

是时既灭南越,越人勇之乃言“越人俗信鬼,而其祠皆见鬼,数有效。昔东

瓯王敬鬼,寿至百六十岁。后世谩怠,故衰秏”。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

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上信之,越祠鸡卜始用焉。

公孙卿曰:“仙人可见,而上往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观,如缑氏城,

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於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

益延寿观,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神仙之属。

於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夏,有芝生殿防内中。天子为塞河,兴通天台,

若有光云,乃下诏曰:“甘泉防生芝九茎,赦天下,毋有复作。”

其明年,伐朝鲜。夏,旱。公孙卿曰:“黄帝时封则天旱,乾封三年。”上

乃下诏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

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巡之。春,至鸣泽,从西河归。

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

寻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北至琅邪,并海上。四月中,至奉高脩封焉。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阯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

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玊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

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眩溃嫌新ィ游髂先耄焕ヂ兀熳哟又耄

以拜祠上帝焉。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及五年脩封,则祠泰一、五

帝於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对之。祠后土於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从昆仑道

入,始拜明堂如郊礼。礼毕,燎堂下。而上又上泰山,有秘祠其颠。而泰山下祠

五帝,各如其方,黄帝并赤帝,而有司侍祠焉。泰山上举火,下悉应之。

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

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脩封禅。其赞飨曰:“天增授皇帝泰元神筴,周

而复始。皇帝敬拜泰一。”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

遇之。

十一月乙酉,柏梁灾。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临渤海,将以

望祠蓬莱之属,冀至殊庭焉。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公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

黄帝乃治明庭。明庭,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朝诸

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勇之乃曰:“越俗有火灾,复起屋必以大,用胜服之。”

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前殿度高未央,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其西

则唐中,数十里虎圈。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

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乃立

神明台、井幹楼,度五十馀丈,辇道相属焉。

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为太初元年。

是岁,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

其明年,有司言雍五畤无牢熟具,芬芳不备。乃命祠官进畤犊牢具,五色食

所胜,而以木禺马代驹焉。独五帝用驹,行亲郊用驹。及诸名山川用驹者,悉以

木禺马代。行过,乃用驹。他礼如故。

其明年,东巡海上,考神仙之属,未有验者。方士有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

楼,以候神人於执期,命曰迎年”。上许作之如方,名曰明年。上亲礼祠上帝,

衣上黄焉。

公玊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

禅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天子既令设祠具,至东泰山,东泰山卑小,不称其

声,乃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禅焉。其后令带奉祠候神物。夏,遂还泰山,脩五年

之礼如前,而加禅祠石闾。石闾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

故上亲禅焉。

其后五年,复至泰山脩封,还过祭常山。

今天子所兴祠,泰一、后土,三年亲郊祠,建汉家封禅,五年一脩封。薄忌

泰一及三一、冥羊、马行、赤星,五,宽舒之祠官以岁时致礼。凡六祠,皆太祝

领之。至如八神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则祀,去则已。方士所兴祠,各

自主,其人终则已,祠官弗主。他祠皆如其故。今上封禅,其后十二岁而还,遍

於五岳、四渎矣。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而公孙卿之候神

者,犹以大人迹为解,无其效。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终羁縻弗绝,冀

遇其真。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

太史公曰:余从巡祭天地诸神名山川而封禅焉。入寿宫侍祠神语,究观方士

祠官之言,於是退而论次自古以来用事於鬼神者,具见其表里。后有君子,得以

览焉。至若俎豆珪币之详,献酬之礼,则有司存焉。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书名:史记    作者:司马迁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

可著。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盖其详哉。至於序尚书则略,无

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

余读谍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历谱谍终始五德之传,古文咸不同,乖

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於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

和为世表。

(表略)

张夫子问褚先生曰:“诗言契、后稷皆无父而生。今案诸传记咸言有父,父

皆黄帝子也,得无与诗谬乎?”

褚先生曰:“不然。诗言契生於卵,后稷人迹者,欲见其有天命精诚之意耳。

鬼神不能自成,须人而生,柰何无父而生乎!一言有父,一言无父,信以传信,

疑以传疑,故两言之。尧知契、稷皆贤人,天之所生,故封之契七十里,后十馀

世至汤,王天下。尧知后稷子孙之后王也,故益封之百里,其后世且千岁,至文

王而有天下。诗传曰:‘汤之先为契,无父而生。契母与姊妹浴於玄丘水,有燕

衔卵堕之,契母得,故含之,误吞之,即生契。契生而贤,尧立为司徒,姓之曰

子氏。子者兹;兹,益大也。诗人美而颂之曰“殷社芒芒,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商者质,殷号也。文王之先为后稷,后稷亦无父而生。后稷母为姜嫄,出见大

人迹而履践之,知於身,则生后稷。姜嫄以为无父,贱而弃之道中,牛羊避不

践也。抱之山中,山者养之。又捐之大泽,鸟覆席食之。姜嫄怪之,於是知其

天子,乃取长之。尧知其贤才,立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姬者,本也。诗人美

而颂之曰“厥初生民”,深修益成,而道后稷之始也。’孔子曰:‘昔者尧命契

为子氏,为有汤也。命后稷为姬氏,为有文王也。大王命季历,明天瑞也。太伯

之吴,遂生源也。’天命难言,非圣人莫能见。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

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泽深后世,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是天之报有德也。

人不知,以为氾从布衣匹夫起耳。夫布衣匹夫安能无故而起王天下乎?其有天命

然。”

“黄帝后世何王天下之久远邪?”

曰:“传云天下之君王为万夫之黔首请赎民之命者帝,有福万世。黄帝是也。

五政明则修礼义,因天时举兵征伐而利者王,有福千世。蜀王,黄帝后世也,至

今在汉西南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於汉,非以其先之有德,泽流后世邪?行道

德岂可以忽乎哉!人君王者举而观之。汉大将军霍子孟名光者,亦黄帝后世也。

此可为博闻远见者言,固难为浅闻者说也。何以言之?古诸侯以国为姓。霍者,

国名也。武王封弟叔处於霍,后世晋献公灭霍公,后世为庶民,往来居平阳。平

阳在河东,河东晋地,分为卫国。以诗言之,亦可为周世。周起后稷,后稷无父

而生。以三代世传言之,后稷有父名高辛;高辛,黄帝曾孙。黄帝终始传曰:

‘汉兴百有馀年,有人不短不长,出白燕之乡,持天下之政,时有婴儿主,却行

车。’霍将军者,本居平阳白燕。臣为郎时,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为臣言。岂

不伟哉!”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书名:史记    作者:司马迁

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至周厉王,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呜呼,师挚见之

矣!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仁义陵迟,鹿鸣刺焉。

及至厉王,以恶闻其过,公卿惧诛而祸作,厉王遂奔于彘,乱自京师始,而共和

行政焉。是后或力政,彊乘弱,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

政由五伯,诸侯恣行,淫侈不轨,贼臣篡子滋起矣。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

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海

迭兴,更为伯主,文武所襃大封,皆威而服焉。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馀君,

莫能用,故西观周室,论史记旧闻,兴於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麟,

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人事浃。七十子之徒口受其传指,为

有所刺讥襃讳挹损之文辞不可以书见也。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

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

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赵孝成王时,其相虞卿上采春秋,

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吕不韦者,秦庄襄王相,亦上观尚古,删拾

春秋,集六国时事,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为吕氏春秋。及如荀卿、孟子、

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同胜纪。汉相张苍历谱五德,

上大夫董仲舒推春秋义,颇著文焉。

太史公曰: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辞,不务综其终始;历人取其年月,数

家隆於神运,谱谍独记世谥,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於是谱十二诸侯,自共和

讫孔子,表见春秋、国语学者所讥盛衰大指著于篇,为成学治古文者要删焉。

(表略)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

书名:史记    作者:司马迁

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

事上帝,僣端见矣。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其域内名山大川。”今秦杂戎

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位在藩臣而胪於郊祀,君子惧焉。及文公逾陇,攘夷

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脩政,东竟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

矣。是后陪臣执政,大夫世禄,六卿擅晋权,征伐会盟,威重於诸侯。及田常杀

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於战功矣。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

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说起。矫称蜂出,

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秦始小国僻远,诸夏宾之,比於戎翟,至

献公之后常雄诸侯。论秦之德义不如鲁卫之暴戾者,量秦之兵不如三晋之彊也,

然卒并天下,非必险固便形埶利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