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大妆 >

第154部分

大妆-第154部分

小说: 大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走后,谢琬便开始过问起四叶胡同招护院的事。钱壮从沧州另找了两名机灵又等着侯着的小师弟到了京师,然后通过层层关系买通了郭府里的管事,终于日前随着其余几名护院一道进了侍郎府。而谢琬也忽然记起李夫人那边还有个锦如,于是让李夫人将锦如送了过来,然后遣回清河颂园去了看家。
李夫人这边不免说起这些日子沈阁老找过李固去谈话的事,眉飞色舞的,甚是高兴。
谢琬却觉得沈阁老找李固谈话未必就是因为赞赏她这一去四叶胡同闹事闹得好。李固并不是多大的官,沈阁老不见得非把他排挤下去,也不见得立时拉拢。但是既然人家这么开心,那就随她好了。
她这里送走了李夫人,钱壮便把邢部那些年轻未婚的士子资料拿到手了。
一共是六个人。只有一个家在京师,其余都在外地。
在京师的这个家境尚算殷实,但是身为幺子,不大上进。谢荣是不会看他的。其余五个有两个曾经贿赂过左侍郎左咏,得到了如今的职位。这样的人,谢荣当然也不会取。剩下都没有什么问题,虽然有的穷。有的性情软弱,可从才能品行上看都还是值得扶持的对象。
谢琬留下了这些名单,问钱壮道:“那马车可盯出结果来了?”
钱壮挠头,“最近谢荣去郭府都是呆了会儿就回来了,所以无从盯起。”
谢琬也只好作罢。
钱壮又道:“顾若明那边也没有什么异动,不过季振元最近也没怎么见谢荣。不知道是因为谢荣在邢部表现好还是因为也对他渐渐有了疏远。”
在针对谢荣做过了那么些有伤名誉之事之后,季振元也应该对他有所不满了吧?
可是谢琬听完,却沉吟道:“既然是把谢荣当接班人培养,那么季振元肯定不会那么轻易放弃他的,有时候这也可能是种障眼法。我们如果觉得这样有机可趁可以下大功夫冲谢荣下手,说不定反而会落进他们的圈套。谢荣最近这么倒霉,季振元亲近顾若明,借此引开大伙对谢荣的关注,也是很有可能的。”
毕竟当官的没有一个能做到没有半点负面事件缠身,谢荣不过是为些内宅之事伤了名声,这其实伤不到他的根本,过得几个月,人们被别的官员的新闻吸引了注意力,他自然也就脱身出来了。
谢琬也不是想以这种方式去击败他,而是在通过给他带来隐忧的同时,顺便为之罢了。王氏受封诰命之后,能不趁机闹出点什么风波来吗?她可不相信。就算王氏不会,不也还有个谢棋吗?
除非谢荣把她们送到清河去。可是王氏都把黄氏告到顺天府去了,谢荣若是再把寡母送回祖宅,那么御史参他不孝的折子可以以数百计。
谢荣才不会送王氏到清河去,相反,他还很有可能借这个机会把孝子做给外人看,把王氏捧上神坛,证明他是多么遵遁纲常的道德模范。而王氏被这样一尊之后,前世让丫鬟拿几钱银子来羞唇她的嘴脸也就会渐渐显露出来了吧?而黄氏成日里面对着这样的活祖宗,真的能做到波澜不惊?
不过谢荣吃了这个亏之后,肯定也会有后招,她也得小心。
这日把送给齐如铮的百子被绣好,才准备拿着去禧福堂坐坐,问问齐如铮的婚事,吴兴忽然愁眉苦脸地回来了,谢琬在天井处遇见,遂问道:“怎么了?大爷呢?”
吴兴道:“兵部出了点事,大爷让小的先回来告诉大奶奶,说他晚上要晚些才回来。”
“出什么事了?”她瞬间起了疑。
吴兴道:“就是上次丢失的那兵部嘉奖名录的事。事后魏阁老也是照着杜阁老原先的排名排出来的,原以为如此不至于被人抓到把柄。
“可是今日朝上谢荣突然参兵部徇私舞弊行政不公,说魏阁老为了照顾一些勋贵子弟,便示意兵部侍郎刘永德故意将这些人名字排在了前头,今日皇上斥责了魏阁老,还着令他如实办理。而且气怒之下还骂魏大人是伪君子!”
谢琬目瞪口呆。
她知道谢荣会反击,也知道他会拿那名录作文章,可她没想到他的还击来的这样快!魏彬本不是那种油滑之人,若不是出了谢葳偷名录之事,他是不可能照着杜阁老的旧例把这些人排在前头的,没想到这事翻来覆去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如今不但魏彬成为了皇上口中的伪君子,从而又使得谢荣风光了一把!
谢荣力谏直议,那些在朝中没有背景的将士难道从此不会感激他吗?连日来他屡受非议的名声难道不会因此又挽回几分吗?
倒是让他一举两得了。
谢琬沉吟了片刻,便就放吴兴去了正院回话,自己往禧福堂这边来。
不料洪连珠也在,余氏与她正在整理着酒宴名单。
谢琬顺便把谢琅要晚归的事情告诉了洪连珠,洪连珠脸上一红,余氏却欢喜地道:“夫妻恩爱是福气,不必不好意思。琅儿有这份心,我也是放心的。”
谢琬最怕她们说着说着就扯到自己身上,遂笑道:“你们说话,我去看看舅舅在不在。”转了出来。
齐嵩正在写喜帖,谢琬凑过去看了看,笑道:“舅舅笔力越发厉害了。”
齐嵩边写边笑:“还不是老样子?不过在礼部衙门比起从前来用笔的机会多,所以略显娴熟些罢了。”
谢琬替他磨墨,说道:“谢荣上了请封王氏为诰命的折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批下来?”
齐嵩停了笔,想了想道:“段大人原是不批,但前日逢之跟魏阁老去说过这事之后,倒是转了态度。理应这明后两日就有消息下来。”
谢琬点点头:“那就好。”这事闹得皇上也动了怒,谢琅此后自然会加紧这方面的防患。只是终归害得人家受斥责,她心里终是有愧。只要封诰的事不出问题,谢荣露出的空门就大了,王氏就是个祸害,谁捡着谁都不能安生,谢荣总归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她一看旁边还有那么厚的帖子,便也提了枝笔,说道:“我来帮您写!”
魏彬受了斥责,而谢荣却敢言敢谏,这令皇帝十分高兴,在斥责魏彬之余,又夸奖了季振元一句,“季阁老果然是名师出高徒,微平颇有你当初雷厉风行之气魄啊!”
皇帝想赞谁就赞谁,往往赞完之后就是一顿海斥,但是就算只是顺口的一句话,也给近日屡屡受失挫的谢荣扫去了头顶阴霾,这令许多人再度深刻地意识到,原来皇上并不是会对谁一味的赞赏,也不会对某个人长久的排斥。

225 争辩

谢荣接到礼部给王氏下发诰书的消息时,正席地坐在湘园里让采薇煮茶。
他挥手让庞鑫退了下去,然后屈着一膝坐在桌案后沉默。
采薇轻巧地洗茶沏茶,似乎生怕惊扰到他。
谢荣沉默完了,把目光投向她,“一些日子没见,你怎么瘦了?”
采薇脸刷地红了。一颗心在胸腔里扑扑地乱跳。她不敢说自己每天都盼着他来,更不敢告诉他私下里她是那样的思念他,以至于茶饭不思。
她勾着头不语的样子,在茶汽氤氲下若隐若现。
谢荣拉了她过来,让她席地坐在跟前,然后举起茶杯,递到她唇边。
采薇忍着心跳抿了半口。
谢荣扶起她下巴,说道:“吃胖点。”
她奉若圣旨。
谢荣放开她,看着案头的文房四宝,忽然道:“你识不识字?”
采薇咬唇点头:“粗识文墨,但写的不好。”
“不要紧,我来教你。”
他朝她看了眼,然后将笔放在她手里,右掌覆住她整只手来,一齐到砚台里沾了墨,然后引着她写了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采薇后背挨着他胸膛,随着运笔的动作,两人时有触碰。每一次的轻触都像是电流击过,让人几乎无法自持。
谢荣放了笔,对着纸上的字又开始出神。
采薇许久才从这幕耳红心跳中回过神来,怯怯地看向他,“爷是不是有心事?”
谢荣神色不变,把这纸反扣起来,“何以见得?”
采薇咬着唇,“刘邦当年壮志未酬时写下这首大风歌,爷身为臣子,在朝堂是不是也有未酬之壮志?”
谢荣侧首看着她。目光幽深幽深地。
王氏的诰命文书已经下来是齐嵩告诉谢琬的,谢琬彼时正在浇花,听到后只顿了顿就让人回了话。
谢荣虽然只是正三品,但也撑不住他后头有个季振元。段仲明为了针对季振元,自然不会在乎拿个谢荣出来做筏子。不过是个封号而已,谢荣是季振元一手提拔,如果他真因此而暴露出什么弱点来,那也是意外之幸。所以批下诰书。
放下花壶钱壮就回来了。
“姑娘!探到消息了!谢荣今日又去了郭府,然后果然有马车出来,小的尾随过去,您猜我发现他们去哪儿了?”
谢琬回过身来:“去哪儿了?”
“私娼馆!”
钱壮因激动连声音也有些发飘的感觉。
礼部下发的受封文书被送到侍郎府,王氏激动得都快要晕过去!虽然早觉得此事会办成,可是真拿到手的那刻感觉还是很不同的!
从今日起她就是堂堂正正的诰命夫人。是可以拿朝廷俸禄养活自己的,黄氏不敢再不敬着她,谢荣为了他仕途,也不敢再不把她当回事,她梦想了多年的老封君。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顿时间,她觉得自己的腰伤也不算什么了,连忙下了地招呼谢棋发起打赏来!
谢棋自然也是欢天喜地,王氏有了诰命,她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以奉亲的名义留在京师。从前当然也可以,但是谢荣不是把王氏压制得死死的吗?现在王氏可是命妇,谢荣对待她的态度也得三思而后行了。那么她只要紧紧地攀住王氏这棵大树。别的事就不愁了。
黄氏对此心里有了准备,也就还好。
自打从顺天府出来,她对王氏态度也确实改变了很多,但是私底下更加恨她那是一定的,而且谢荣的话也在她心里扎了根,王氏这样的德行。很难说会惹出什么样的事来,因而明面上也就客客气气的,私底下却给府里人下了死令,千万盯住老太太,让她别惹出什么事来。
可是就算看住了王氏也还有个谢棋。谢棋所具的危险可一点都不亚于王氏。于是等谢荣回来,她便就说道:“依我看,还是早些把谢棋送回清河的好,以免夜长梦多。”
谢荣却宽慰她道:“现在还不能,我自有主张。”
黄氏也只好由他。
谢荣回府换了衣又与郭兴一道去了季府。
门生们都在。季振元情绪挺好,见了谢荣他高兴地道:“这次参魏彬的事做的不错。我们也正该往他们那边动动手脚,弄他们个措手不及才是。微平还是有想法的,只是一个人路途太过顺利,难免会招致许多刁难,等你挺过了这一关,也就好了。”
谢荣微笑俯首:“学生谨遵恩师教诲。”
顾若明斜瞪了他一眼,面不改色坐好。
季振元道:“接下来来议议骆七这事。皇上的意思是有关漕运的案子定要查个水落石出,这次还特地抽了人专门彻查,如果真让皇上如愿我们就太被动了。所以老夫准备在大理寺和刑部之中挑个人插进去,你们觉得谁合适?”
他目光扫向众人。
郭兴站起来:“此事我看微平就极合适,微平深谋虑,行事沉稳,关键是能够顾全大局,不为私己之利而影响整个局面,微平若是去了,定然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季振元扫了眼谢荣,嗯了声,又道:“你们都同意么?”
“学生觉得顾兄更合适。”这时候,在座人里又站出来个人,揖首道:“顾兄本在大理寺任职,而且漕运此案也有参与,让他去合情合理,皇上不会生疑,而且有些专业上的细节也很可以拿来利用利用。”
“你说的虽然也有道理,可是这次去办骆七的案子不是为了查案,而是为了遮掩不利信息和探查骆七究竟被谁掳走,不需要大理寺那一套。”
郭兴反驳道。
而座中又有人站出来:“即使如此,谢兄才进邢部不久,经验终归有限。而且,风头太足未必是件好事。”
“你……”
“好了。南溪不必再争辩了,此事还是由恩师来定夺。”
郭兴还待再说,谢荣拉住他,平静地道。
郭兴只得偃旗息鼓,冲季振元拱了拱手。
季振元沉吟着看向众人,说道:“此事且议到这里,先散了吧。”
郭兴悻悻然与谢荣骑马出了门。
谢荣看他还在不平的样子,说道:“这些事你何必去与他们分辩,这也不是靠几句说辞就能争得来的事。”
郭兴道:“我就是看不惯顾若明那人,小肚鸡肠没点容人雅量!岳父待他不薄了,把他提到如今大理寺少卿的位置,合着天底下的好处都得让他一个人占尽,别人就不能比他再强些!就冲他这样的肚量,便是有个现成的阁老让他做,他也做不长久!”
谢荣叹气:“越说越不像话了。”
这大街上人来人往,万一落到人耳里就可以招来麻烦。不过知道郭兴是为他抱不平,他也就笑领了。
这边相反的方向,顾若明也满脸不爽地回了府。
大伙都说谢荣最近运气背,但他觉得自己运气也不怎么好。先是跟魏彬那事儿谢荣眼看着倒了大霉,没想到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