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大妆 >

第153部分

大妆-第153部分

小说: 大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实话,如果能够在四叶胡同呆得下去,谁愿意跑到这边来当赖皮狗呢?如此倒也好,两厢相安无事,等授了诰封,她自是安安稳稳地做着她的老封君,也不会再过来劳心费力地招惹她了。
她伸手沾了谢琬拿出来的印泥,在每页纸上摁了印,又歪歪扭扭签了自己的名字,交给谢琬。
谢琬扬眉接过,说道:“那明日一早,你就准备好在屋里等。”
她说完起身,开门出了去。
王氏看着她背影,不忧急,但是也不轻松。
谢琬回到正院,殷昱已经走了,谢琅在书房里忙着什么。
她走进去,把手上状词交给他道:“明儿一早哥哥就带着王氏去顺天府吧。”然后凑到他耳边细声说了几句。谢琅看过手上的状词,点点头道:“这事交给我。”
此事谢琬不露面,也不必她露面。
翌日早上谢琅就吩咐人拿软轿抬着王氏出门了。
到了顺天府,击过登闻鼓后,顺天府尹便就击鼓升堂,让把王氏抬了进去。谢琅递了状词,就见府尹的脸色变了,立即让人传审黄氏。
黄氏这几日因着心情不错,遂让整修门庭的工匠们顺手把后园子也整了整,种了四季鲜花。因为谢芸如今又正在议婚,所以顺便把他所住的院子也一并新修了。
上晌正说有郭兴府上的管事介绍的新的护院前来,要预备着见见,这里忽然就有捕快上门,说是王氏去了顺天府击登闻鼓状告她!
黄氏站在厅堂里懵了足有半日,完全想不到王氏居然会去顺天府告状!
她这是要干什么?是还嫌这个家不够乱吗?黄氏心里又气又怒,可是心里却也无法不虚,毕竟说起来,她对王氏的确没有尽过什么孝心,王氏真要告她也告的在理。可是这不都是大家早就心知肚明的吗?王氏这些年也从来没跟她说过什么呀?
可是不管怎么样,既然闹到了公堂,这事就怎么也不会小了。她一面换着衣裳,一面与庞福道:“快去通知老爷,让他到府衙来!”

223 不孝

谢荣在刑部衙门突然接到黄氏派人传来的消息,也是顿住在那里。
不过他第一时间反应的这肯定是谢琅或者谢琬挑唆的王氏,这从谢琅伴着王氏去的公堂就看得出来。王氏告黄氏,就算告到了顺天府,也不过是婆媳内宅之事,就是传出去也不过是让人说两句娶妻不贤而已,这对于他来说,实际并不能造成多大的影响,他们兄妹俩这样做,是被逼得乱咬人了吗?
谢荣要是这样想,他就不是谢荣了。
谢琬每步动作似乎都有她的寓意,不管这事是谢琅出的还是谢琬本身,这件事都绝对经过谢琬参与,既然如此,那就不能等闲视之了。
他换了身常服,出了衙门,直奔顺天府。
到了的时候已经在审了,府尹听说谢荣到来,当即起身拱了拱手。
但是品级再高,天子脚下的公堂之上也没有多少面子可给,府尹继续审案。
“对于王氏状词所述的内容,黄氏你可承认?”
府尹拍着惊堂木,望着黄氏。
黄氏不知道怎么说。王氏状词里内容的确都是事实,没有一丝夸张之处,可是黄氏也并不觉得自己罪大恶极到被告上公堂的地步,如果不是这么些年来王氏的所作所为,她并不会对她冷面相向,她一定会谨守着女训,对她敬重有加。
可是王氏所作的那些,她能够当着公堂说出来吗?若真说出来,那就真的徒惹笑话了。
王氏也许正是看准了她这点,所以才会义无反顾地闯上公堂,要给她个下马威。
她看着谢荣,这个时候她只能指望他出面来解决这事了。
谢荣看了眼谢琅,心里真说不上什么感觉。但是这些次要的了,近来关于他的负面事件实在太多,眼下得快刀斩乱麻处理完这件事才为要紧。
他与府尹道:“此事是乃是场误会。家母年老,难免有些糊涂,还请府尹大人允准鄙人回府处置。”
谢琅朗声道:“府尹大人,此事没有这般含糊的道理。古语云百善孝为先。王氏虽然是在下的继祖母,对在下父亲也没曾负过教养之责,但是在下的三叔既然非说我们之于老太太也有照护之责,那么这件事在下就替老太太好好出出头了。今儿作为原告,我们必须要在公堂拿个说法出来!”
黄氏狠瞪过来。
府尹则是望着谢荣咳嗽了声。
大家都是同朝为官,他也知道家宅不宁闹出这样的事来让人头大。可是虽说谢荣是季首辅的得意门生,更是六部的要员,他很有心要帮他一把,而谢琅却也是正经的举子,他背后也还有如今已然联了姻的殷昱为妹夫。更是魏阁老手下的帖身助手,他就是有心要放水,也不能放得太明显吧?
清官难断家务事。可谢琅这么紧逼着,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往下判。
“原告王氏,你愿意和解此事吗?”
王氏是抱着逼谢荣请授诰封之事来的。到这会儿她暗地里分析形势,也知道是她说话的时候了,遂说道:“倒是也没有什么不能和解的,只不过和解之后,我晚年也还是没有保障。而且说不定因为这样招致儿媳妇的记恨,所以今儿,我一定要为自己讨个保障才成!”
黄氏咬紧牙关。看了她一眼把头垂下去。
她实在没见过这样当娘的,居然会当着这么多人面让自己的儿子下不来台!
而谢荣目光渐冷,声音却愈发温和:“不知道母亲要为自己讨什么保障?”
王氏咽了咽口水,大声道:“我是有资格接受诰封的!你为我上书请奏诰封,此事便可和解!”
一席话听完,谢荣的目光骤然变成了寒霜。
说来说去。原来谢琅他们背地里唆使他的就为这个!
朝廷虽然对请封诰命也有着规定,可是以他目前的身份,要替王氏再请封个诰命回来不算难事,但是这样一来,王氏便不能再在枫树胡同住下去了。而更重要的是。王氏接受了诰命之后,举止上便再不能行差踏错,否则的话,都察院那些人第一时间会上本子弹骇!而弹骇下来,第一个连累的也正是他!
王氏的性子,无名无号的时候尚且不消停,而当她成了名正言顺的命妇之后,又怎么可能会消停下来?他深知这样做的后果,所以才压根没去考虑这档子事!没想到居然被谢琬他们给利用了。
他缓缓吸了口气,说道:“请封的事,不是一两天就能办下来的。有什么话,回去再说。”
谢琅道:“三叔别急着回去,这请封的事一两天办不成,那三四天办成也行。当初三婶的诰封就是没出三天就办了下来。只要当着大伙的面您答应了,给老太太一个安心,也就成了。”
谢荣沉默无语。
这个时候,他是不会跟谢琅去争辩的,他不光是长辈,还是朝廷要员。
可是当着这么多人他怎么能答应?答应了他就非得上折子不可。不然他就是背信弃义的小人,是阳奉阴违失信于高堂的不孝子。而礼部是段仲明的地盘,他相信只要请封折子上到礼部,哪怕他写的再怎么烂,礼部也一定会批下来。
谢琬把王氏反过来设了个套让他往里钻。
王氏封不封诰命,他都不可能真的把她往死里逼。可是有了诰命对王氏来说就全然不同了,她会动心是必然的,他现在他终于开始觉得,把王氏送到枫树胡同是个错误的决定了。
原先他以为,王氏越是被逼得没办法,越是会不遗余力地帮他,而他竟然疏忽了,走投无路的王氏也极可能因为想改变自己的境况而反被对方利用。
“三叔,为老太太请封个诰命,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且以您如今的身份,朝廷绝对会允准,我看这要求并不过份,三叔还是应下来吧。”
谢琅气定神闲地道。
他不怕谢荣不答应,不答应,谢琬还有后着。
府尹在上方等了半日,见谢荣还是不表态,心里也有些疑惑。人都说这谢侍郎人品甚是端正,怎么对于内宅家务如此没有方寸?先是家里大姑娘的事被当成了大笑话,如今其母又跟其妻闹上了公堂,眼下不过让他请个诰封好给个保障,他也寻思良久,莫非,传言也有些不大符实?
当然,谢荣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跟他没关系,他管着顺天府,只要不得罪他就成了。可是这事拖下去总归不是个事,王氏乃是击了登闻鼓进来的,衙门外已有许多人关注着这消息,他要是不提醒他快些决断,到后来侍郎府婆婆告媳妇的事传开来,到时就真得罪他了。
想到这里,他便就道:“请侍郎请借一步说话。”
谢荣看了他一眼,随他进了侧室。
府尹与他拱了拱手,说道:“在下虽与在人头次打交道,但是也深深敬佩大人的才华和为人。依我看令侄说的对,老太太这要求也不过份。侍郎大人还是替老太太请个诰封吧。此事也不过是走走程序的事。若是因此传开去,不但会让外人质疑大人的品行,也容易让皇上老人家不满。”
人至清,则无察。从这么多年皇上对百官的待遇来看,皇上其实并不像是那种要求臣子一定要品性完美到无懈可击的人,人偶尔有些差错难免,可若是接连再三地闹出不好的传闻,天子为顾面子,为维护朝纲,也还是会有所表示的。
他这番话,谢荣哪里不知?所以即使李夫人大闹四叶胡同,即使谢葳名声扫地,他也并没有到无措的地步。因为这些年来他为自己已经铺垫得够不错了,这个时候已经官至三品,若是还让人抓不出丁点毛病,岂不更让天子忌惮?
可是不孝这两个字分量太重了,当初他就是拿着它去要挟的谢琅,如今他反过来拿它逼他,也让他有些透不过气来。
但是府尹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只能接受他的好意。
“大人所言甚是。这便请大人下判吧。”
二人出来回到公堂,王氏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颇有些紧张地看着谢荣。
自己的儿子她很清楚,她很怕在这个时候又被他想出什么理由来回绝。
府尹道:“方才侍郎大人表示已经正在计划上书为老太太请封,看来此事果然是场误会,主要是大人公务繁忙,未曾及时把这事告诉老太太罢了。至于状告谢夫人不孝,相信侍郎大人回去自也会有番说法。本官也难断家务事,这事真闹开也伤了自家和气,便就此和解了罢。”
王氏看向谢荣,谢荣如往常般一副云淡风清的表情。
谢琅道:“府尹大人虽然说三叔正在计划上书,不过,我们并没有亲耳听见,还是请三叔亲口给老太太一番交代才好。”
谢荣看了他一眼,说道:“三日之内,我必然上书请封。”
“这样我就放心了。”谢琅点点头,“既然如此,老太太是想回三叔那里静等消息,还是回孙儿府上去?”

224 疏忽

王氏也在琢磨。谢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她赶走,眼下回到四叶胡同,就遂了她的心意。可是谢荣却说要三日内上书,这三日内谢荣会怎么折腾她还不一定呢!可是她若不回去,那谢荣万一又出什么夭蛾子找理由搪塞推托怎么办?
不成,她还是得回四叶胡同时刻催着他才行。她总不能在枫树胡同呆一辈子,迟早她得回到儿子身边去,如果不借着眼下机会把诰封弄到手,那将来还是句空话!谢荣黄氏再怎么虐待她,总不能把她弄死吧?
横竖等有了诰命,谢荣黄氏要是再虐待她,她就上书告到都察院去!所以,她又有什么不敢回去的?
她说道:“我要回四叶胡同去。”
谢琅看向谢荣,“我记得上次三叔说,等老太太想回府时,三叔便来接她回府。眼下老太太既有这意愿,便就请三叔三婶顺便接了老太太回府去吧。”
到了这会儿,谢荣也就只得答应。
都已经被逼得后退无路,索性一并收下。
王氏就此当着府顺天府尹的面被谢荣夫妇接了回去,当然有了府尹从中斡旋,一些不利于谢荣的传闻也就最大限度地被遮掩了下去。
王氏的行李很快被打点好送到四叶胡同,谢棋一并送回去,谢琅松了口气,洪连珠也松了口气。
谢荣一行人回到府里,庞福自命人去收拾王氏的住处不提。
这里谢荣进了正房,黄氏因为自己行为不检而给谢荣脸上抹黑感到很愧疚,沏了杯给谢荣,说道:“这件事是我不对,往后我定然好生孝敬老太太,不再拖你的后腿。”
谢荣接了茶,面色平静地望着她,说道:“这事不怪你,我自己也有责任。这请封的事是逃不了了。老太太受封之后你要仔细看着她一举一动。莫让她再得意忘形弄出什么事来才是要紧。她若接受了诰命又胡闹出什么事来,到那时才叫做真正对我不利。”
黄氏深以为然,郑重地点头:“我自然会好好看着她的。”
谢荣叹息着拉她坐下,说道:“你歇会儿。我去书房处理些事情。”
黄氏一直目送他出了院门。
谢荣到了书房,从书架夹层里拿出那份兵部嘉奖令的名录,起身出了门。
“去郭府。”
王氏走后,谢琬便开始过问起四叶胡同招护院的事。钱壮从沧州另找了两名机灵又等着侯着的小师弟到了京师,然后通过层层关系买通了郭府里的管事,终于日前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