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启大明 >

第604部分

重启大明-第604部分

小说: 重启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张玉才会说,这女兵真是个实心人儿。

若是世家里长大的,却便是不会这么给人当了过墙梯。

丁一听着不禁骂了一句几百年后的粗口:“我操!这不就是心机婊么?”

张玉尽管没听过这词,但沉呤了一下,却就微微笑起来,这意思她还是能猜得到的。

“算了,这些人你去处置,总之,别搞宅斗就是了,就是别在家里弄勾心斗角的活计,给她们找个事做。”

“先生不见见她们?”

“不见!”丁一对这样心机婊哪有什么好感?

张玉点了点头道:“方才那些勋贵,又送了一个戏班子,二十名舞伎过来;只怕那些世家,还要再往府里送人的。”

“还送?”丁一苦笑道,“上回抬了十几顶轿子来,不是送过了么?”

“先生不见她们,只怕还会接着送的。”

第九章风*流*眼(九)

“能不能想个法子,让他们别送了!送点粮草都比这强!”丁一是不胜其烦了,不是说他特别高尚,男人没有不喜欢美女的,但都一妻五妾了,就算要再收,也总得能沟通、并且有点度吧?

这年头能跟丁一沟通的女性绝对不会太多,而是这玩意没有感情的话,丁一真不觉得有多大意思,又不是张懋那种特好这口的——单纯是生理上的需求,在京师传唱丁容城诗词的那些年,都有许多青楼当红校书来自荐枕席。

再算上很大机率上,小脚带来的反胃感,丁一真的就心如古井不波了。

张玉听着不禁脸上泛起笑意:“那只怕先生还得见一见才行,要不她们没法跟家里交代,那边觉得恐是彼等不入先生法眼,还得接着送。”

丁一感觉这么下去,他会被烦死的。

又突然发现,英宗很犀利啊,后宫那么多女人,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见得那些个女子,不用叫她们扯起裙裾,单看走路的样子,就应该不是一个两个缠小脚的。这很正常,除非张玉这种武将出身的勋贵世家的女儿,又自小就得痛爱的,不然一般家境略好些的士大夫家族,缠脚是很常见的事。

能有资格响应首辅的号召,给丁府送女儿过来的世家,家境是不太可能不好的。

所以,缠脚真的不少。

丁一看着就觉受不了,直接就要开口了。他也不是说就因此歧视人家,这一点还算是丁一身上很可贵的闪光点,就是一般来说他极少歧视人。阉人他都能平等对待了,只是看着觉得心里难受,跟在街边看着被打瘸手脚要钱的乞丐一样,就是看着心酸。

但这个时候张玉就截住丁一话头了:“先生,这事是您自己处置,还是教我来操持?”

她和丁一能处在一起,就是因为能沟通。或者说心有灵犀,知己这样的感觉,丁一没开口。张玉基本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丁某人大约就来大讲人生而平等,女儿不见得就要比男儿低上一头。又要说什么朱理学说都是糟粕。教女人自残双足之类的。

这些话,其实张玉是能认同的,是觉有道理的。

但能在这当口说么?这些世家庶出的女儿送过来当妾,那都是负着使命的,她们的母亲或兄弟姐妹还在家里待着,要是她们来了丁府,一句话也递不回去,只怕那些亲人是没有什么好日子过的。

士大夫最怕就是丁一要坏他们兼并土地的事。要搞官绅一体的政令,若是听着丁容城在这边宣讲朱理学说是王八蛋。那算啥意思?那是要跟士大夫阶层彻底撕破脸宣战么?这年头,朱理学说是什么地位?

多的不说,就举一条:大明的科举,规定以“四书”、“五经”的内容作为考试的题目,以朱熹的注疏为标准答案!丁某人在这里骂朱理学说,加上先前一心要推行官绅一体的举措,那基本就是没有转弯的余地了。

所以张玉就问,到底要怎么样?是不是现在就要跟士大夫来决战了?

丁某人听着才一下子清醒过来,讪笑道:“自然是你来处置。还有,别‘您’成不?”

“听闻先生面圣,常言道‘天王圣明臣罪当诛’,我也不过学舌。”

张玉微笑着这么回了一句,丁一也只好摸着鼻子尴尬笑道:“是我鲁莽,这边给你赔个不是。”所谓把知己弄成老婆,大约说的就是丁某人这号了,是能沟通,是闻弦歌知雅意,但要真起了玩耍的心思,吃瘪总是难免的。

不过张玉也没有让他难堪,掩嘴轻笑着却也没有再说下去。

这些那些侍妾都到齐了,行了礼安排落座,张玉便端坐在堂上向丁一问道:“先生的意思,府里总须有些事体要自己人来操持才是,现时书房那边却是需要有人打理,你们之中,可有谁愿去书房那边侍候?”

一听这话,便有七八人的眼睛亮了起来,她们来丁府,早就得了吩咐,要能接近丁一身边,得宠能吹枕边风,娘家那头,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了;但这明显是难度很高的,所以退一步来说,能了解丁某人的喜好,还有丁某人的心思、计划,提前透句话过去娘家,就是她们所希冀能办到的地步了。

能去书房侍候,那自然是求之不得。

尽管张玉这分派,其实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跟分派丫环、管事也似的口吻。

但这些侍妾,却是没有人去计较这一点,当下便有一位王家的庶出小姐起了身,行了礼答道:“回姐姐的话,奴自总角开蒙,于诗文便略有涉猎,班、谢两《汉》也曾通读,虽天资所限,依旧无成,但若洒扫,想来应能胜任。”

张玉听着点了点头,教她坐下:“不敢当‘姐姐’的称呼,汝等唤作四奶奶便是,或是唤作二十六娘也可。”这就是她在英国公府里的姐妹兄弟的排行了,“府里总有个规矩,大姐把这家事交到我手底,总不能乱了章程才是。”

丁一听着脑仁发痛,不是他听不懂,在这大明都近乎十年,探花都考出来,他是听得懂,正因为听得懂,方才头痛,前边那王家小姐说的,那是在卖弄自己的学识,话里话外都是所出有典的,例如说的读两汉,指的是班班固的《汉书》和谢承的《后汉书》;后面的天资所限依旧无成云云,是出的陶渊明“总角闻道,白首无成”的典故。

而张玉这边,是指柳依依这正妻没有点头,她们这些侍妾还没端茶行过礼,别把自己当姨太太,这样太没规矩了,却是在暗示对方,要明白自己在丁府的身份。

他都说了不要在家里搞宅斗了,但怎么一开始就透着这种味道来了?

不过还好张玉接下来,倒是让丁一感觉好了一些,她把如玉的亲兵叫了两个过来,对那王家小姐说道:“汝随彼等两人去书房,将今年六月两广、吕宋、爪哇,涉及军略的卷宗取过来。”说着写了一份凭证,又递给丁一签署了,交给那王家小姐,教她跟着如玉的两个亲兵前去。

那王家小姐出去时,那是喜上眉梢,觉得只要能在书房侍候,总会有法子让丁一注意到自己,等日后得了丁一宠爱之后,必报今日之辱。但过了一刻钟,却总满面泪痕地回来了,入得来吓了丁某人一跳,这是被人捉去挖煤,还是被如玉的亲兵毒打了?

刚才出去是个娇滴滴的小姐,现时入得来,发鬓散乱、汗湿衣裙、满脸泪痕不提了,入来就是不理张玉,冲着丁一扑了过来,膝行着要过来抱丁一的腿,一边哭道:“老爷!您要给奴作主啊!奴入府来,也不曾放风筝招蜂引蝶,也不曾抱怨被安置在厢房里无人理会,怎地就不给奴活路!”

倒是丁如玉两个亲兵过来把那王家小姐架了起来,对着丁一和张玉禀道:“她去了书房,搬着卷宗行不出五步,便跌倒了,我等帮她收拾好散落的卷宗,她却就要叫奴仆去书房搬,这等物件,哪能过手的?”

可怜这缠了脚的小姐,如何搬得动少说也有二三十斤重的卷宗?还没行出书房,又摔了两回,那些卷宗散落了一地,那两个亲兵吓得不行,书房那边充当护卫的特种大队士兵、安全局衙门人员也被吓着,当然不让她再动了,刀都出鞘了,喝令她立即放下卷宗,离开书房。

丁一听着苦笑,这还真不是张玉为难她了,这些东西真的不能由闲杂人等过手,单从保密性来说,包括丁一和张玉,都是要签名的,吕宋现在有多少兵可用,训练程度如何,弹药储量如何,天地会和忠义社发展的程度,土改的情况,哪里是能随便让人过手?

“书房侍候的活计,看怕你是不能胜任的了。”张玉对那王家小姐摇了摇头说道。

那王家小姐却是不服,甩开那两个女兵,对着张玉说道:“四奶奶!您也是世家出来的人儿,何必来为难奴?那卷宗怕有百十斤,奴如何搬得了?”然后又是一番夹枪带棍,暗示着张玉担心她争宠,故意在丁一面前教她难堪,又是向丁一哭诉。

张玉微笑着根本就不接她话头,等她说罢了,方才向丁一道:“先生,终归还是得你来开口才是道理。”

丁一长叹了一声,对那王家小姐说道:“你真的不适合去书房帮忙,不是你搬不搬得动。搬不动,你可以回来说一声,而不是在书房闹腾。”然后丁一也真的没有兴趣再呆下去,直接对张玉说道,“怎么安排你拿主意就好了,还有许多事情要忙,耗不起这功夫。”

张玉倒也无异议,笑道:“无非就是先让如玉的亲兵,教了府里的规矩和保密条例之后,看看分派去管事就是。”

丁一自然也无异议。

但还没等着丁一起身,就听着堂外院子里有人说道:“管什么事?丁家养不起她们么?如晋你要去何处?”

第九章风*流*眼(十)

丁一抬头往外望去,却觉这回真的就一个头有三个大了。

却是丁某人回去容城居住的大嫂,不知道什么时候上京师来,还扶着李老太太过来了。

“干娘,您瞧,我跟您说,去广州府就见过了,太后赐的侍妾,如晋都教丁萧氏领去行医了,这回若是您不过来,这些侍妾,不知道如晋又怎么把她们当丫环使唤!”

李老太太拄着拐棍过来,却是对着丁一说道:“我的儿,便是大郎,也没得你孝顺,老身是真当自家的儿子,你却要听为娘的话,早日开花结果才是啊!你都快到三十,还没子嗣,这如何是好!”说着老人就红了眼角。

丁一迎了上去行了礼,哄着李老太太:“有子嗣啊,不是抱去府去给您请安了么?”

李老太太却是摇头道:“那不成的,看那眉目都不肖中土的人,哪里能承得了家业?”

丁某人听着一时竟无言以答,想不到大国沙文主义,不单曹吉祥这样,李老太太也这样。

“这遭你却要听娘的话,不然老身却是不依,以后你也别去给老身行礼!你若没有开花结果,却就不许再把侍妾派去办差任事!”

丁一无奈只好应承下来。

这回谁也帮不了丁一,送了李老太太出府去,回到书房之后张玉很无奈地对丁一说:“先生,这回我却是无能为力了。”她是知道丁一志向,懂得丁一所关注的是国运。是和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明争暗斗,如果只是李老太太,倒也还罢了。

现时书房门口。魏文成、刘吉、张懋等在京的弟子,包括刚刚回京的徐珵,都跪着那里,他们的意思也很明白:“先生当以重振华夏大业为重,早日开花结果,方好教归附雷霆学派者,定下心来。”

甚至还没等丁一开口。徐珵就补上一句:“先生,重振华夏之大业,吾等尽力而为。然如此大事堪比愚公移山,当有若事未成,以子及,以孙继。子子孙孙无穷尽。而事竟成。先生开花结果,吾等方才……”

说白了,他们需要一个效忠的对象,万一丁某人有事,他们作为以丁一为首的集体,才有一个可以继续效忠的目标。这也说明了,丁一的藩镇之实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滚!“丁某人一肚子火。

那些弟子也知道这种事点到就好,都起身告退了。

“这叫什么事?有逼人上阵冲锋的。有逼人跳火坑迫良为娼的,有逼人服苦役的。还没听说过,逼人当种马的!还他娘的为了重振华夏为由,逼人当种马都有的!”丁一在书房里,气得不行了。

张玉笑了笑,却对丁一说道:“如此我去把她们安置一下,总不能这么住在厢房里,丫头老妈子都在一起,这样先生过去也不方便。”她虽是笑着说,眉角却有着掩之不去的酸楚。

“按咱们先前商量好的办。”丁一摇了摇头,握住了张玉的柔荑,“我们去度蜜月。”

“度蜜月?”饶是张玉聪慧,一时也颇是反应不过来。

“对,就是去玩,就咱们。”

这时书房门外却就听着如玉幽幽地道:“少爷。”

张玉轻轻捏了一下丁一的手,对如玉说道:“若真要抛下一切远足,却需带上如玉妹子,才好有人说话解闷。”

于是,丁某人在七八年的连续工作之后,终于迎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