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异能农场主 >

第96部分

异能农场主-第96部分

小说: 异能农场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靖泽都没有注意到的时候,英奇师傅刚好从厨房那边过来,站在门口问这事儿。

刘胜强也没有多想,直接点头说:“是啊,您也吃过?”

英奇师傅嗤笑了一声,说:“真是朽木不可雕,说了多少次了,鸿运当头是酸甜口的。”

刘胜强还有些不明白什么情况,卫靖泽却已经反应过来了,这鸿运当头应该是英奇师傅会做的菜,对方可能是跟他学过做菜之类的,把这个菜色学了去,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酸甜口的菜色做成了甜咸口的。

老汉打脸是明晃晃的打,英奇师傅打脸打的很隐晦,连刘胜强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打脸了。

旁边的江延宗也反应过来了,忍笑不已。

如果刘胜强只是把这个事情当成自己的一种见闻或者是经历来说,大家也不会觉得什么,但是那明晃晃的炫耀的口吻和语气,确实是很招人烦,所以就算是被打脸,也是在座各位喜闻乐见的。

英奇师傅从厨房出来了,应该是饭菜做好了,于是卫靖泽去摆桌子准备吃饭之类的。

老汉玩笑似得口吻说:“胜强啊,这顿饭你可要好好吃,以后可能吃不上这么好吃的饭菜了。”

如果刘胜强说的事情是真的,那个所谓的主厨也应该是英奇师傅手底下出来的,而且是不太得眼的那种徒弟,现在吃到师父做的饭菜,应该会有更明显的对比了,以后想吃,也不一定吃得上了。

刘胜强自然是不太明白这个梗。

当然,刘胜强就算是觉得很好吃,也不会觉得比那个做坏了的鸿运当头要好,因为那份鸿运当头花了几千块钱,而这一桌饭菜,是免费的,在有些人看来,花钱的总比免费的好,越贵的也就越好,所以很多人吃鱼翅吃熊掌,根本不在意鱼翅跟粉丝差不多,熊掌还不如猪蹄的胶原蛋白多。

老汉本来对于刘香林的未婚夫刘胜强感觉还挺不错的,这一次,印象是直接掉进了谷里。

等两个人走了之后,老汉给自己的妻妹,也就是卫靖泽的姨姥姥打了电话,比较隐晦的提了一下他的意见,不过姨姥姥好像听不进去,老汉也就不管了,别人家的事情,管多了怎么都是错,落不到一点好。老汉也不是那种活雷锋,提醒了就行了,不可能去把人家拆散的。

再说了,说不定人家以后在一起过日子还挺合适的呢?

卫靖泽觉得这刘胜强吹牛的本事比潘旺还要大一些。

潘旺自从年前回来做豆腐之后,跟我卫靖泽的接触也多了,因为经常要从潘旺那里买豆腐豆皮等豆制品送去帝都,两个人来往也挺多的。

现在是夫妻两个主要做豆腐,他爹来爷已经不怎么做豆腐了,上次被树砸了,行动不太便利,好在也不是什么负担,不是那种躺在床上全要人照顾的那种。

因为忙,潘旺跟人聊天吹水的时间也少了,感觉比以前稳重了不少。

最近,听说潘旺家也有打算要做新房了。

村里现在有好几户人家都准备做新房子,这两年时间下来,手里都存了一点钱,所以第一件事就是要盖新房子,新房子不仅是跑不掉的财富,而且是后辈结婚的重要资本,盖房子确实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村长把卫靖泽叫去,要开个小会,村里有啥事儿,都是村长找卫靖泽商量的。

到了村长家,村长便跟卫靖泽说了这个事情,是关于潘金桂户口的事儿。

上次闹了一场之后,潘金桂一家都死活要离婚了,这事儿没有悬念,所以离婚之后,户口落在哪里,很重要。

在跟李神保结婚之后,潘金桂的户口自然也跟着迁过去了,现在离婚了,按照道理是应该迁回娘家的户口的。这种事儿在乡村也有不少纠纷,主要是乡下很多跟利益有关的事情,比如说田地的分配,比如说宅基地的事情,都是跟户口挂钩的,有了户口,是有权利分田分地的。

以前可能还好,大家都手头紧,种田种地辛苦又少钱,大家意见不大,可是现在叉水村的田地都是十分紧俏的,上次潘建新的大伯,就是因为村里人考虑到分田分地的事儿,才没有答应他把户口迁回来的事儿。

这一次,潘金桂的事情固然很值得人同情,可是牵涉到利益的时候,大家肯定想法就有些不同了,同情归同情,好处不能被占。这是人性。

这事儿不用村长多解释,卫靖泽就能明白,他也觉得这个事情很棘手。

在卫靖泽想来,女儿出嫁之后,并不是说关系跟娘家疏远了,相反,娘家还应该是女孩的靠山,在婆家遇上不好的事情,娘家还能撑腰,在父母老了之后,女儿也应该多敬孝,而不是像一些人所认为的,女儿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跟自家的关系就淡了,甚至因此而要不少彩礼,跟卖女儿似得。这样的话,潘金桂确实是应该把户口迁回来,娘家就是女人的退路啊!

可是这又触及到了村里人的利益,村里的人肯定不大乐意吧?

“她回来的话,会带着两个孩子么?”

村长说:“这就是很大的问题啊,村里人接受金桂可能勉强,她那两个闺女就不好说了,人家姓李不姓潘,就不是咱们村的人,怎么能上咱们村的户口,占咱们村的田地呢?这个先例一开,咱们村嫁出去的闺女都要跑回来分田地了。”

这种事确实是大家做得出来的,新闻上说,有一个地方在征地的时候,说是根据户头分地,一个户头给多少地,户头就是一个户口本。结果当地的人为了多获得补偿,离婚率空前高涨,连七老八十的老头儿老太太都去民政局办离婚,就是为了多分地多分钱。

叉水村现在的田地都值钱,保不齐有人就会动这样的歪心思,所以这样的先例绝对开不得。

两个孩子带回来,确实也是问题,但是不能说因为田地的事儿,就让潘金桂放弃自己两个闺女,那样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那两个女孩跟着那样的亲爹和奶奶,能有什么好日子过?那也是害了两个孩子。

村长见卫靖泽久久不出声,不由得叹了口气,本来还以为卫靖泽能有什么好办法呢。

“他们啥时候去办离婚手续呢?”

“估计快了吧,潘金桂她娘说肯定要在过年前搞定,不能让这样糟心的事儿留着过年。”

黄婶子那人挺厉害的,估计还真能做得到,这点卫靖泽不怀疑,所以村里一定要尽早拿出一个规矩来。

最简单的是拒绝潘金桂的户口进来,能够省很多事情,可是卫靖泽自觉过不了自己的良心那一关。

不管承不承认,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女性就是处于弱势地位。卫靖泽不想因为自己的自私,害了别的女人。

于是卫靖泽说:“那这事儿咱们也不急在今天,我先去他们家看看,问问情况,再看能不能想办法。”

村长觉得就先这样吧。

卫靖泽出了村长家,就直接去了潘根生家。

此时潘根生在外面干活,只有黄婶子和潘金桂在家,两个孩子应该是去学校上学了。

潘金桂坐在那里捡豆子,黄婶子在洗床单被罩,趁着这大好的晴天,洗了晾晒干净,睡了才舒服。

看到卫靖泽,黄婶子也挺热情:“小泽啊!快来坐!”

黄婶子去拿了一把椅子出来,卫靖泽就直接在这外面坐了。

潘金桂看上去状况比上次又好了一些,现在看上去倒像是刚生完病,已经在康复的病人了。

“桂姐现在身体怎么样了?”

潘金桂回答说:“好多了,能自己起来自己吃饭了。”

卫靖泽说:“那就好,看来很快能复原。”

潘金桂笑了笑,说:“嗯,医生也这样说,说我运气好,喝的不是特别多,还说咱们村的水土养人,所以我恢复得快。”

这倒是大实话。

黄婶子给卫靖泽泡了一杯芝麻豆子茶,还端了一个竹编的小果盘,上面放了花生瓜子之类的,叫卫靖泽吃。

卫靖泽客气了一下,说:“今天来,是想问问那个户口的事儿,桂姐是想把户口迁回来?”

黄婶子一边搓着被子,一边说:“当然要迁回来,总不能一直放在人家那里吧?我们也知道这事儿不太好办,特别是还有我那两个外孙女……唉……”

潘金桂倒是很清楚,问:“是不是田地的事儿比较麻烦?不分田地给我,我也没意见的。”

第132章 也是闹

卫靖泽挺意外的,没想到潘金桂看事情还挺明白。

倒是黄婶子很不高兴,立马反驳说:“你回来了不分田地,靠什么吃饭?难道你们娘仨都饿死不成?”

潘金桂倒是不急不躁的,跟当天吵架的时候完全不同,依旧慢声细语地说:“娘,这个事儿我会想办法的。”

见卫靖泽讶异,潘金桂转过来解释说:“去鬼门关走了一遭回来,有些事情,也慢慢想清楚了,很多事情没有看上去的那么难解释,说到底了,还是各自顾各自的问题。村里人站在我这边,是跟李神保离婚的事儿,如果说到迁户口的事儿,肯定就站到我的对面去了,所以,如果我不要田地,大家至少还能接受我回来。我不想因为户口的事情,还跟那一家人有绊扯。”

卫靖泽觉得潘金桂确实是想清楚了,不过卫靖泽也很清楚,村里人赖以生存的就是田地,如果没有田地,农村人没有什么生活的根基,没有生活来源,只能出去找生活?

于是卫靖泽问:“那你的生活怎么办?两个孩子吃饭穿衣先不说,还要读书,这个你总要考虑到吧?”

大人受点委屈没什么,可是孩子是在成长的,这个年龄阶段过去了,就错过了,再也没有了。如果孩子不能够在适当的年龄得到应有的教育和生活,对他们以后的生活是影响很大的。

潘金桂说:“我听说你那里一直在招人?”

卫靖泽点了点头:“是啊……咦!你想去我那里干活?”

潘金桂点头:“是啊,我是村里的,我可以跟我娘住一起,吃的交生活费就是了,拿了工资,生活就不是问题啊!”

好像这个办法也很不错啊!卫靖泽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只是,这个事情家里人不会同意吧?

看了一眼黄婶子,黄婶子虽然在一下一下搓着床单,可是明显有心事,估计也是在思索潘金桂的话吧?

潘金桂见卫靖泽没有立马表态,于是说:“你别担心,我现在身体还没恢复,等我恢复了,干活肯定不会差的,医生说了我肯定能恢复的,只是需要点时间。娘,你跟小泽说说,医生是不是这样说的?”

黄婶子回答的心不在焉:“是啊,就是这么说的。”

潘金桂知道她娘估计心里不得劲,也就没多理会了,转而跟卫靖泽说:“我知道你们家喂鸡喂猪,这两个事儿我都能干,你要是招我,我肯定会好好干。”

卫靖泽没有一口说死,而是说:“我那里确实是很缺人,但是你以后的劳动能力我也不太清楚,所以我现在没法答应你,我要看看你的身体状况如何。”

潘金桂说:“那行,你可要记得你今天说的话,我要是干活不错,你可要招了我,我给你干活。别的不求,只要我们娘三不靠别人就行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卫靖泽还能怎么样?只好答应了。

不过看黄婶子的脸色不好看,卫靖泽便隐晦地劝了一句:“啥事儿,还是多想想,多听听你爸妈的说法。”

潘金桂不假思索地回答:“好!”

告辞出来,卫靖泽心里思量着这个事儿。不要田地的事儿,肯定只是潘金桂自己的想法,还要黄婶子和潘根生同意才行,估计这其中又有一场硬仗要打。

路过黄婶子家隔壁的五堂婶家的时候,看到五堂婶正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大孙子笑呵呵地逗弄着,而黄婷在旁边晾着尿布小衣服等孩子的衣物,看上去十分和谐美好。

两个人看到路过的卫靖泽,还跟他打了招呼,卫靖泽也笑着回应了。

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好过有时候不好过,起起伏伏的,也说不上什么有真理。

卫靖泽本打算去村长家说说的,转念一想,还是转道去了自家的菜地里,这个事情人家自己还没决定好,就先不透露出去了,免得又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表妹刘香林那边的事儿进展的还挺顺利的,两家现在已经在商量着彩礼和嫁妆的事儿了,估计婚期也就是在过完年之后了。

说起这个,老汉也是有一些感叹,那个刘胜强人如何,还真是不好说,指望他只是嘴上喜欢吹牛吧,只要他有自己吹牛的三分本事,日子也就不会难过了。

卫靖泽没有老汉那么多担忧,他对这个表妹有着一种本能的疏远,被相亲给卫靖泽留下了无法估算的心理阴影。

天渐冷,早上都有了霜的痕迹,打过霜之后,地里的叶子菜都变得更加甜了。

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大泥湾又有了新的八卦,那个一年级的女老师,在跟大泥湾村支书的儿子闹离婚了,连孩子都不要。

卫靖泽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女老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