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

第5部分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第5部分

小说: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是古人取桃为诗,祝福家庭之福长久的另一重愿望吧,我想。

中国的古人说:“草之晶在花,桃花于春,菊花于秋,莲花于夏,梅花于冬。四时之花,臭色高下不齐,其配于人也亦然。潘岳似桃,陶元亮似菊,周元公似莲,林和靖似梅……”可见,桃也是寄予我们心性的四时花,从花里,可以读到我们看不见的胸襟里所充满的气息,懂得人之为人,在直接的物质之欲外,还有心神的安宁和意趣的舒展。在历经时间的淘洗之后,还能让我们记得“人面桃花”和“四月芳菲”的不尽滋味。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5 以乐心,度俗世——疲к樱ㄍ迹

:lz。book。sohu。datauploadpic7813581185149478。jpg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5 以乐心,度俗世——疲к樱ㄓ置登白樱

《疲к印

采采疲к樱⊙圆芍2刹善'苡,薄言有之。

采采疲к樱⊙远拗2刹善'苡,薄言捋之。

采采疲к樱⊙匝K之。采采疲к樱⊙砸p之——

《诗经·国风·周南·疲к印

【解题】“疲к印保ǚ褚裕蚱'苢)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谣。表达了“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注释】

1采采:采而又采。

2疲к樱╢ouyi否以):植物名,即车前子,种子和全草入药。

3薄言:发语词,无义。

4有:取也。

5掇(duō多):拾取。

6捋(luó罗):以手掌握物而脱取。

7袺(jié洁):用衣襟兜东西。

8襭(xié协):翻转衣襟插于腰带以兜东西。

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这该是读此诗的一种境界了,这简短的诗里,不仅有音韵、节奏的自然转合,更有用几个动词白描出的田园女子细致勤朴欢快的动感画面。

山野里、沟埂渠洼上遍地生长的车前子,在上古农耕时代传给我们的画面里,是欢快舒畅的歌韵在它小小的淡绿叶面上跳动的音符。不管《周南·疲к印肥桥┡妥魇弊宰龅呐┦赂瑁故腔榧夼谔锛涑钠碜忧渲校加幸恢秩撕妥匀坏亩猿幸恢智崃榇挚醯娜撕妥匀唤裘芟嗪偷囊粼希徒约捍由脑勇抑刑韵闯隼吹那逍赂芯酰谡庋鼐坏氖锪魈省

走在静幽葱绿的自然里,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清新和舒畅,这不是属于哪个时代人们的专利,而应该是人的基因里,藏着在自身演进过程中得之自然的、与天地共鸣的天性。和自然亲近,受自然养育,这应该是农耕时代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今天,现代化所表现出来的生机勃发却将人与自然共生的面目涂抹得模糊难辨。这中间既没有人自以为主宰了多少的欢畅在,也没有人让清澈的自然变得狰狞的冷酷气息在,而仅仅是人这样一种动物,在展示自己欲望的过程中抑制不住内心欲望的结果。生命演进中,动荡的节奏里,总有一种平衡的因子,其中孕育着要么和谐要么纷乱的历史场景。这种场景,在上溯历史的时候,总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如何平衡,古人,在田间采车前子时唱着欢歌,今人呢?在丢失了那种轻盈的传承后,对我们所认为的绚烂和摆脱万物的那种自由,我们是得到了还是失去了?

自然里的车前子,在乡下也叫猪耳朵草,是小时候,下午放学回家后,去打猪草时,最常掇到竹靡篮子里的一类植物,它塌塌实实地长在田间地头的样子,是一副和善得让人漠视的情形。不规则的粗厚的小圆叶,竹签棒棒般地摇在风里的小碎花,暗红的硬邦邦的碎种子,全都是经历千年万年面不改色的深沉模样。现在,到野外去,在沙土地里见到些疯长的杂草,从中轻易叫出名的,就有这车前子。不仅知道它的名——因这名,回忆起童年里一个无知无畏的小人手里挎着个小篮子在田野里蹦蹦跳动的画面,还知道些它在药理上的用处和因这药用而得来“车前子”名字的山野传说,一路上对这样熟悉的植物古今旧事的乱弹一番,不知不觉间,对山鸣水叫的自然会倍感亲切起来。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6 包裹伤痛、苦难的铁沙荆棘(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2024481185149520。jpg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6 包裹伤痛、苦难的铁沙荆棘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解题】这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

【注释】

1乔木:高大的树木。

2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思:语助。

3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

4游女:汉水之神,或谓游玩的女子。

5江:江水,即长江。

6永:水流长也。

7方:桴,筏。此处用作动词,意谓坐木筏渡江。

8翘翘(qiáo桥):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或以为指高出貌。

9错薪:丛杂的柴草。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

10刈(yì义):割。楚:灌木名,即牡荆。

11归:嫁也。

12秣(mò莫):喂马。

13蒌(lóu楼):蒌蒿,也叫白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

14驹:小马。

和所爱怜倾慕的人之间,阻隔着千山万水,去寻找的路上,又铺着荆棘,该怎么办呢?踏过这片荆棘林,游过眼前滔滔的江面,到游弋着她的影子、飘荡着她的声音的对岸去。这种真爱相遇的样子,上古的爱情故事和今朝的爱情故事里,拉开序幕的前奏,都是如此的雷同。可见,爱一字,其中琴瑟,动人处不在结果,而在爱时的恍惚、徘徊、思念、痛苦、幸福、欢畅,和相视时那一束不顾一切的激情荡漾的光。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其中的“楚”,就是我们时常在山间荒地里见到的纠缠成一丛的满身尖刺的荆棘。荆棘在爱里,象个鉴证师,它在我们想要相互完全拥有的路途上,形成一些看起来难以逾越,实际上需要尽了智慧和心力才能冲破的屏障,以便让爱的深度和留在内心里的那份相互的珍惜持续得更为久长。这荆棘不仅会出现在我们的手边脚下,也会时常显现在我们时常被世俗道德和个人心性所纠缠的心上。

如果说这世界永远都是一片广阔无际的平原,那么人心上的情感也就不会有什么纠葛和变化,或许一切社会关系中:血弩、死灵、权谋、欲望,也就不会再刺激人对自己存在的使命做无尽的解剖了。“小桥流水人家,山高水远情长”,有时候,想着这样的话,就会忍不住地在心里升起一种凄凉和珍惜来。凄凉,是因为我们在荆棘雨露里必然将化成灰去;怜悯并珍惜,是由于那些曾经使我们心里五味杂然的情感有过着落的令人难忘的地方。从一面镜子里,看着尖利的荆棘,倒并不觉得它有什么令人生厌的样子,反而会用一种慎视的心情问自己,你能不能走过它?因为与荆棘的冷漠、狰狞相对,一定会有一束正微笑着揉和了爱意的花。生活里,许多软弱退却的时候,我们许是忘记了这样的话。

荆棘,长在自然里,指的是两种不同的植物。荆指牡荆,是古时刑杖犯人的工具。犯了戒律,受楚之刑,就是让癫狂放纵一瞬的人,知道还有肉体痛楚的约束。古代已婚妇女的头上,常有金玉荆叉的头饰。在夫妻间“拙荆”这样雅致的称谓当中,渗透着儒家对女性社会生活的种种约束。棘是古代庭院里常做院围的植物,斜刺暗生,隐含着需要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遵守的规矩。实际上,荆和棘在自然里常常纠合在一起生长,常让我们在“披荆斩棘”中去感知它们对我们期望的阻隔,并证明着它们在自然里冷硬旺盛的存在。

苦难、伤痛,这些任何生命在一生里必然遭逢的如荆棘般的事物,何尝不是包裹着一颗颗浓香栗子的滚烫的铁沙,让我们经受其间,并知晓自己的生命并不只是浮在飘渺的云上。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7 蕨菜(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5196591185149551。jpg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7 蕨菜

《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

【解题】女子怀念所爱男子时的忧伤。

【注释】

1喓喓(yāo腰):虫鸣声。

2草虫:一种能叫的蝗虫;蝈蝈儿。

3趯趯(tì替):昆虫跳跃之状;阜螽:即蚱蜢,一种蝗虫。

4忡忡(chōnɡ冲):心跳。

5止:之、他,一说语助。

6觏(ɡòu够):遇见。

7陟:升;登。

8蕨:植物名;初生无叶,可食。

9惙惙(chuò绰):忧;愁苦的样子。

10说(yuè月):通悦。

11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

12夷:平。心平则喜。

随着季节的流转,寒雪的气息渐渐消尽,春天的温暖钻入山野林地里黑油油的泥土中的时候,正是蕨菜油汪汪的生发时节。春意可以催人心里情事的生发,上古的先民和今天的男女总是一样。在乔木成荫,蕨菜铺地的寂静地方,忧心、思念的人,相见了,相拥甚欢时,去做天底下最快意的事。古人在爱恋里情趣上的欢畅,和今人猥琐的性的众像相比,要清澈明晰欢快得多。因为,在浓情密意之后,我们的先人说:“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男女间在感情、性上相互平等地给予是一件令人喜悦的事。

蕨,在这句诗里,代表着一个永恒美妙的季节,代表着一片生命繁衍的旺盛的土地,代表着为自然里最美不过的一个演绎情感的凉台,代表着两情相悦、自始至终浸入沉默欢喜的见证。从这种意义上,自然和人之间,在庇护和相互的认同里达成的是一种不需言说的和谐。

蕨在植物世界的演化史当中,处在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的边界上,在开遍四野的烂漫山花和果实飘香的树木基因里,都有这种无主根、大多攀爬在灌木中的旺盛植物的身影。它和我们日常生活的亲密关系由来已久,是我们日常生活里餐桌上的大众菜。吃起来清脆细嫩、滑润无筋、味道馨香的野蕨菜,是我常到深圳东北人餐馆吃饭时,常点的凉拌下酒菜。几筷子山野蕨菜下肚,推杯换盏之间,满桌子的嬉闹里,总会滋生一种油脂商业味之外粗糙山野的古朴气息来。

明人罗永恭写的关于蕨菜的诗:“堆盘炊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漾漾甘如饴,但觉馁腹回春熙。”是赞颂这种普通植物的为数不多的好诗篇,从色泽精粹的文字里猜测,此公应该是个吃的好手。食色,性也,在人来说,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色之为何,食之怎样,偶尔读读《诗经》,在这样包含了自然音乐声的句子里,自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被品到诗味的人想到。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8 梨的琐忆(图1)

:lz。book。sohu。datauploadpic9926231185149599。jpg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8 梨的琐忆(图2)

:lz。book。sohu。datauploadpic1770521185149617。jpg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2 18 梨的琐忆

《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诗经·国风·召南·甘棠》

【解题】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

【注释】

1蔽芾(fèi费):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

2甘棠:棠梨;杜梨;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3召(shào邵)伯:即召公;名姡В╯hì事);姬姓;封于燕。

4茇(bá拔):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

5败:伐也。

6憩:休息。

7拜:拔也;一说屈、折。

8说(shuì税):通“税”;休憩;止息。

《诗经》里的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