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帝国时代 >

第111部分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111部分

小说: 明末之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三桂的亲信,与他交好的绿营兵,李如碧的投诚兵都非常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投入了这么多的兵力,死伤了如此众多的军队,如今总算是看到一点成果。那些孙永金的部下,仿佛手上拿着的不是火枪一样,射击了这么久,依然还能保持充足的火力,如果是他们的鸟枪,现在恐怕早就烫得不能拿在手上,要拿它们再去进行射击,那就更加扯蛋了。
如今,看到孙永金的火力开始变得稀疏起来,吴三桂再次让人挥军向前,发出了一波更加惊天动地的攻势。虽然吴三桂所有的亲信都知道,他们只是在制造一种假象,但他们绝对不介意假戏真做,就算不能彻底的歼灭山上手]打的明军,至少也要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顿时,狭隘的道路上充斥着清兵,一队接着一队,蜂拥而至,这个时候,无论是吴三桂还是李如碧都使上了全部的力量。李如碧知道,如果在这一战有所表现,或许还能挣扎出一条性命出来,如果此战落败,那些吴三桂的亲信们绝对会把他们所有的怨气撒到他身上。
吴三桂更是对眼前的这支明军满肚子的怨气,如果不是形势所迫,如果不是他还保持着一丝理智,他甚至恨不得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摧毁掉才好。
只见得满山遍野的清兵沿着山坡爬了上去,越过破烂不堪的马防栏,朝着明军的阵地杀来。在后世,曾经有一道非常残酷的军事算术题,那就是将进攻士兵的密度和防守火力的密度进行对比,如果进攻士兵的密度超过了对方防守火力的密度,那么便达成了突破。
虽然在最初之时,孙永金利用山坡的梯度,极大的增强已方的火力密度,再利用狭隘的山道,难以行走的坡地,以及他故意设置的马防栏,在削弱对方进攻士兵密度的同时,也在增大他们前进的难度。
可是,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他部下的火枪兵频频出现哑火的情况,精良的火枪在连续的过度射击中,更是不知被损耗了多少。所以,尽管还拥有山坡的梯度优势,但是已经不再具有凶猛的火力。
蜂拥而来的清兵虽然不停的有人倒下,但是已经没法再挡住他们的脚步,他们就这样践踏着同伴的尸体,一步步的翻过了孙永金所设置的障碍,朝着堑壕里的火枪兵杀了过去。
他们相信,只要冲了上去,那些火枪兵就只有挨宰的份了。
与他们有一般想法的还有山坡上的贺九义,看着蜂拥而来的清兵,他喉咙“咕哝”了一下,想说什么。
但他看向身边的孙永金时,发现他的神色丝毫不变,对于犹如浪潮一般的清兵视若无睹,淡定得要命。
于是,他刚刚冒到喉咙里的话又咽了回去,还是先看看吧,毕竟这是一支创造了奇迹的军队,就是他们将云南的局势一下子翻转过来。
现在已经不是收复云南的问题了,而是如何才能歼灭这支吴三桂统领的庞大主力。
他将视线再移向正在战斗的前线,从千里镜里,他可以分明的看到,负责指挥的小队军官很冷静让所有的火枪兵装上刺刀,他们身后的长枪兵也是蓄势待发,一些剑士已经拔出了长剑,很是无所谓的看了一眼兴冲冲杀过来的清兵。
这一刻,几乎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肉搏不过清兵的时候,只有他们自己不这样认为。
又一轮排枪过后,密密麻麻的清兵再次倒下了一批人,但同时,他们离堑壕的位置更近了。所有人都知道,这将是火枪兵能够施展的最后一轮排枪,接下来,他们不可能躲在坑道里挨杀,要么向前冲,要么向后撤。
正在冲锋的清兵们不认为这些火枪兵会愚蠢到选择朝前冲锋,一定会向后撤退,因为火枪是没法肉搏得过大刀长矛的。
可是,那些火枪手就是采取了一个他们认为最为愚蠢的决策,挺着刺刀,朝前杀了过来。
这回他们算是再次见识了一次孙永金火枪兵的与众不同,那就是无论是射击缓慢的火绳枪、还是使用燧发装置的自生火铳、又或者是能够速射的奢侈品掣电铳,都毫无疑问的装有刺刀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玩意。
看到那些挺着刺刀的火枪兵,一种搞怪的感觉袭上心头,难道这群家伙的脑袋被驴踢了,以为在火枪上绑上一个古怪的刀子,就能在肉搏中战胜他们。
这些冲锋士兵的背后,站着一名级别颇高的清兵将领,细细一看,不正是吴三桂的亲信,副都统石国柱吗。但见他拿着一柄千里镜,不停的看向最前线,看到那种奇奇怪怪的刺刀,然后冷冷的讽刺到,“画蛇添足。”
此刻,他无论如何也意识不到,这些刺刀接下来将要给他造成多大的麻烦。
在火枪兵的背后,是大队的长枪兵,他们迅速的朝前冲锋,很快同火枪兵们混成一团,再与同样急速冲锋而来的清兵迎面撞到一起。
凭着从上向下的那一股冲势,当下便有几名清兵直接被插成了人串。紧接着,他们发现这些挺着刺刀的火枪兵同样不弱,长长的刺刀,再配合上火枪本身的长度,犹如一杆小小的短枪,与清兵对拼起来,竟然完全不落下风。
他们的最初印象很快被火枪兵的刺刀纠正了过来,不停的有人在心中暗骂到,这都是群什么样的火枪兵,远程射击就不说了,连近战也这么恐怖。
不过,最让他们觉得可怕是那些披甲剑士。
这还是一个属于勇气的时代,当他们看见那些剑士一剑一个的斩杀他们的同伴时,他们不是愤怒,而是脚肚子在发抖,只想离那些家伙远远。
同这么一群家伙拼杀了许久,清兵突然发现,虽然冲了上来,可是在近身肉搏中,他们依然占不到丝毫上风,双方相互交织在一起,每一刻都有人在不停的倒下。
此刻,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意志,看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能够坚持到对方崩溃。
那些抱着奢望还在苦苦坚持着的清兵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面对是怎么恐怖的一群人,不会有投降、不会有崩溃、甚至于连恐惧都不会有。
如果说这些孙永金的部属一定会在乎什么,那就是对毁率的计算,也即是一名明军能够拼掉多少清兵。
孙永金的部属对这样的一个数据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执着,他们完全按照游戏的思维来看待战争的胜负,在游戏中,对毁率就意味着究竟谁会最先被拼光,谁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
按照这种对毁率的计算,一名傻傻的剑士信誓旦旦的在孙永金面前保证到,冲上山头的清兵会在他们之前全部阵亡。
贺九义怔怔的听着那名剑士的汇报,什么叫做对毁率,他很是纳闷。
经过一番解释后,他总算是明白了,可是却变得更加纳闷了。打仗难道还依靠这样奇怪的一个数据吗,在真实的战争中,就算你的伤亡比别人更惨重,但只要你能击垮对方士气,或是占领关键的战略要地,依然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对毁率从来不是左右战争的关键因素。
经历过这么多场战斗的孙永金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如果对毁率真的能够左右战争胜负的话,那么当他以少击多,同马宁进行对阵的时候,恐怕早就死了,因为只要清兵亡命一蹬腿,数量居于绝对劣势的他们,完全有可能被全歼,但是人类是惜命的,他们极少会玩出全军阵亡这样的恶劣事情。
不过,他的军队除外,所以,对毁率对别人或许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对他绝对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
贺九义看着那名剑士,看了许久,觉得这家伙绝对不是在搞笑,他是很认真的在汇报着一件事情,同时,孙永金也是在很认真的听取着。
看着他们的神色,贺九义突然想到一件事情,这家伙的军队该不会是时刻都做好的全部阵亡的准备吧。
想到这里,一阵寒意袭上心头,面对一支永不后退,永不崩溃的军队,那绝对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情,也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此刻,冲上山头的清兵就在做着这么一件危险的事儿,他们从头到尾就不曾比拼过双方的战斗意志,而仅仅是比拼着他们自己的战斗意志,看他们能不能够撑到最后。
贺九义并不看好他们,那些冲上山头的清兵,在他的眼里,现在已经成了死人一般的存在。如果他们不想全部死,只能是乘早崩溃。
果然,那些冲上山头的清兵经历兴奋了一阵,很快陷入艰难的战斗中,如今更是露出一丝不支的模样,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崩溃呢。
山下的石国柱把山头的一些看在眼里,从最初的兴奋到后来不可思议,再到现在的焦急。那些火枪兵,那些长枪兵实在太出乎他的预料了。
绝对不能就这么崩溃了,石国柱暗暗的想到,立刻再次派遣了大队的清兵增援上去,无论如何都要彻底的冲垮眼前的这支明军,然后给予他们沉重的打击。
看到清兵如此举动,贺九义又是脸色一沉,虽然对孙永金的胜利已经不抱怀疑,但是清兵的增援会延缓他们崩溃的速度,杀伤更多的明军士卒。
如今,这些孙永金的部下,在他的眼里,那可是宝贝一样的存在,他不知道孙永金是如何训练出如此精锐的部队,就算是他最亲信的部队恐怕也做到这种地步。不过,他知道如此精锐的部队绝对是不好训练的,死一个就少一个。
他无论如何也想到,孙永金的这些部队完全是量产,一个小时能训练很多出来呢。
不过,孙永金不是那种残酷的人,虽然知道这些克隆人从不畏惧死亡,虽然知道自己能够从城镇中心获得源源不断的补充,但是,能够避免的伤亡,他一定会避免。
面对清兵的援军,山头上突然冲出来一队人,拿着一种古怪的兵器,拥有着很多长长的管子,然后对准这些援兵,突然开始一轮齐射。
铺天盖地的弹丸飞驰而来,看花了那些清兵的眼睛,更看得山下的石国柱差点吐血。
第一百二十章 败走曲靖(三)
“快,抓住那个逃兵。!”十几个追赶的投诚兵大声呼喝到,引起监视在后方的清兵们一阵侧目。
不过,当他们听到只是一个逃兵的时候,顿时放下心来,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是李如碧部集体叛逃,其他的一切都是无所谓的。
这十几个清兵策动着马匹,似乎还真的准备上去帮一把手,在那名逃命的投诚兵脑袋上给上一刀。但是,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冲上去的时候,那名逃兵被追赶上来的投诚兵一把扑倒在地上,然后双方扭打着,似乎就要把这名逃兵给抓了起来。
看到他们一脸狼狈的模样,十几名清兵一阵“哈哈”大笑,放下提防之心,饶有兴致的看着他们扭打成一团。
那名逃兵似乎颇为亡命,同时追赶上来的投诚兵也没有伤他性命的意思,只想着把他揪回去,毕竟经历了这么几天的血战,李如碧的部下几乎死伤殆尽,谁也下不了这个狠手,再把仅存的兄弟也弄死了去。一时间,十几个人依然拿他不住,竟然让那名逃兵再度逃了出来,朝着后方直奔而来。
追赶的士兵紧紧的贴在他的后面,十几号人转眼的时间便冲到了相距清兵不远的地方。那些清兵见了,拔出刀来,准备帮他们拦上一拦,随便把那名逃兵一刀宰了,免得那些投诚兵还在那里纠缠不休。
就在此刻,弓弦拉响的声音传来,但见一名清兵的额头上钉着一根箭支,还没来得及弄清楚什么回事,便轰然倒地,一时之间,把那些清兵看愣了神去。
不过,这些派来监视的清兵毕竟灵醒,很快听到有人惊呼,“快,快回去,李如碧叛乱了。”
这一声传来犹如炸雷,瞬间就把这些清兵的心神震荡起来,一边拔出刀来,摆出作战的架势,一边就要纵马狂奔,其中一名清兵更是拿出一个竹筒,想要对空发射信号。
可是,李如碧派遣出来的这十几名士兵是他最为信重的精锐,是一等一的好手,他们射起箭来更是又刁又毒,几乎每一声拉响弓弦的声音传来,立刻就会有人受伤,那名拿着竹筒,想要发射信号的清兵更是被直接射中额头,死在当场。
这群清兵眼见带队的军官阵亡,士气大跌,神色更加慌张起来。
同时,也就是在这一刹那,那名假装逃跑的投诚兵冲将上来,只见他提着一柄又厚又重的斩马刀,浑然不顾自己的性命,冲进人群就是一阵乱砍,顿时,又是数名清兵落马,无主的马匹堵塞在道路上,使得他们彻底的丧失了在狭隘山路上狂奔的机会。
乘着清兵陷入混乱之机,那十几名投诚兵也冲到了跟前,因为假意追逐逃兵,所以发动进攻的时候,他们离清兵不远,三两步的功夫就冲将了上来,顿时彻底的将清兵纠缠住,再也没有逃跑的功夫。
同时,躲在各种掩护后面的明军一拥而上,转眼的时间,便把监视的清兵斩杀干净,无一人走脱,唯一让人意外的是那些清兵见难以走脱,便狠狠的打响了手中的鸟枪,希望能够给撤退的同伴示警。
可是,他们的这一番良苦用心完完全全的让那些一心只想着撤退的同伴给浪费了。
只见几名清兵朝着明军所在地方望了望,摇摇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