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之帝国时代 >

第110部分

明末之帝国时代-第110部分

小说: 明末之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卓罗的话,那些八旗兵的将领也是微微一颤,一向自命野战无敌的他们,面对这些明军,倏然间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了野战制胜的绝对信心。
所以,对于卓罗的命令,再没有说出什么话来,闷着头,打开营门,喷涌而出,这些满清最为精锐的野战部队,就这样朝着李定国的军队杀了过去。
卓罗看着大队的八旗兵杀了出去,他有一点不甘,但同时也稍稍的送下一口气来。他在心中盘算得很好,塔新策谋叛一事,似乎是酝酿已久,准备充足,又拥有营地作为依托,手下多是火炮、鸟枪等破甲极强的兵器,所以急切之间,难以攻陷他的坚固营地。至于孙七率领的明军、马惟兴的叛军,实力雄厚,别说冲垮他们,不被他们冲垮就不错了。只有李定国是劳师远袭,现在又连续攻破了这么多的营盘,士卒定然更加疲惫,再加上李定国是分兵前来,士卒肯定不会太多,如今又碰上杨威投降,就算他再是张狂,肯定也会留下军队看守俘虏,如此一来,他的兵力就显得更加薄弱了。所以,攻打西北面的李定国,从他那个方向逃走,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当然,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他只是稍稍的想了一想,便紧紧的压在心头,仿佛这会触及到一个很大的禁忌一般。因为,这个因素就是他觉得孙七所带领的明军比李定国更加可怕,更加让人觉得胆颤心惊。
可惜,尽管他盘算得很好,但是战事却没有向他预料的那般发展。
气势汹汹的八旗兵一出营就嗷嗷叫着,朝李定国前锋部队杀了过去,实际上,在这些普通的八旗兵心中,也隐隐的觉得,攻打李定国,他们或许还有胜算,同昆明城内的明军作战,那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就在这种心理下,他们一头撞到了李定国的前锋,然后人翻马扬,只听得有清兵惊恐的喊道,“象兵!”
李定国就像是预料到清兵会朝着他那边冲过来一样,三十头大象一字排开,朝着前方猛冲,仿佛一道厚厚的移动城墙,任何撞上它的人,都会被碾个粉碎。
黑夜之中,那些八旗兵根本就没有看得太清楚,闷头闷脑冲了上来,等他们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顿时傻了眼去,马匹冲击的速度太快,根本调不了头,然后一头撞到大象的脚下,栽倒在地上。
这些穿着几层棉甲的八旗兵,一向都是他们用骑兵去践踏别人,什么时候试过让别人践踏,可是在这些大象面前,他们纵横无敌的骑射,就是一个让人狠狠践踏的下场。
不能不说,李定国对这些象兵的运用是极其的巧妙。实际上,对付象兵的方法有很多,若是准备充分,可以轻易的击垮象兵组成的军队。但是,八旗兵的攻击本来就是仓促之间决定的,现在又失去汉军的配合,面对象兵的攻击,他们除了茫然之外,就是恐慌。
不过,这些八旗兵将要承受的打击还不仅仅于此,在那些象兵的后面,是李定国的大队骑兵,挥舞着战刀,不断的收割着那些漏网之鱼的性命。
卓罗在听到“象兵”的那一刻,就知道不好。可是,他现在根本不能回头,别说回头之后,李定国会乘势攻进他们的营地,更别说一旦下达撤退的命令后,他的军队极有可能因此而崩溃。
于是,对着部下喊道,“放箭,射死他们的象兵。”
其实,根本不用他的呼喊,一些八旗兵已经开始放箭。
不过,象兵之上的士卒身着铁甲,只要不是正中面额,都能浑然不理,而大象又是异常的皮厚,对弓箭同样是毫无畏惧。八旗兵射了半天,没有起到半点效果,反而是他们自己在象兵和骑兵的联合攻击下,死伤惨重。
面对这种一面倒的屠杀,这些八旗兵已经忍不住朝两边跑去,企图绕过去,直接攻击李定国的骑兵,他们现在无论如何也不愿再面对这些象兵了。
可就是在他们撤向两边的那一刻,身披锁甲的火枪骑兵突然出现在他们的眼前,拿起一杆火枪,也没有看见燃烧的火绳,然后就是“轰”的一声枪响。
飞射的弹丸穿过八旗兵的脑袋,留下一个大大的血洞,然后便看到一名八旗兵栽倒在地上。紧接着,更多的枪响声传来,这回不再是一颗弹丸,而是形成了一片弹雨,把那些撤向两边的八旗兵几乎杀了个干净。
幸存的八旗兵怔怔的看着身边倒下的同伴,然后发出一阵惊叫,也不知道喊了一声什么,就朝着后面疯狂的逃跑起来。
此时,随着那一轮火枪,其他的八旗兵也看见了从两翼杀过来的火枪骑兵,更看见了他们打着的那个大大的“孙”字旗号,然后心中猛然一跳,那天晚上的情景浮现在眼里,于是再也承受不住的颤栗起来。
紧接着,当第二轮排枪朝着八旗兵打响的时候,这些八旗兵不仅没有拉弦反击,反而一路慌乱的朝后撤退。
李定国怔怔的看着他们,没想到那些火枪骑兵只是稍稍的露了一个面,就直接让八旗兵陷入崩溃之中,这实在太难以理解了。
不过,他也知道,八旗兵在象兵和骑兵的联合打击下,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孙永金的火枪骑兵,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卓罗也怔怔的看着眼前的情形,他知道这支八旗兵完了,彻底的完了,在李定国的追杀下,他们除了逃跑什么也干不了。
同时,他背后的营盘也传来了欢呼的声音,但这绝对不是属于他们八旗兵的欢呼,而是属于明军的欢呼。
孙七部的火枪手连着朝八旗兵的营地放了几轮排枪后,挥军发动前所未有的攻势,几乎是在一上来就投入了所有的力量,要用泰山压卵之势一举击溃八旗的斗志。大队的重骑兵沿着破开的栅栏处,蜂拥而入,紧接着便是火枪骑兵以及大量的步卒,密密麻麻的堆满了八旗兵的营地。
马惟兴的军队看到孙七部如此勇猛,也是一阵振奋,更暗自庆幸自家主将的抉择。如今,纵横天下的八旗兵就在他们面前,露出屁股,等着别人来殴打,这种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放弃,也是奋勇向前,追逐着那些溃败的八旗兵。
随着孙七、祁三升、马惟兴等部的军队杀进八旗军的大营,防守塔新策方向的八旗兵军心浮动,面对这些叛军的攻势,再也坚持不住,同样也陷入崩溃之中。
那些刚刚逃回营地的八旗兵,傻傻的看着乱成一团的营地,这个他们以为还比较安全的地方,同样也成了一片修罗地狱。军心动荡,官兵分离、完全就是一片混乱的他们,无论是面对孙七如狼似虎的重骑兵和火枪兵,还是面对马惟兴、塔新策等人的叛军,他们都是在被一面倒的屠杀。
这个时候,卓罗知道,他们已经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
实际上,从吴三桂把所有的精锐主力调走之后,他们的败局就已经被注定了。这些投诚兵失去了监视,又怨气深结,被明军稍稍的一挑动,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背叛,然后把这支八旗兵推入深渊。
李定国同样也在发出感慨,随着孙七部和塔新策部等军队冲八旗兵的营地,卓罗连重新整顿部队的机会都失去,他们的败局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唯一的问题就是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歼灭他们而已。
同时,随着卓罗部八旗兵的惨败,昆明城外的这支清兵也可以宣布全军覆没了。孙永金以及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终于见了成效。
一直以来,无论是孙永金、还是他都没有忘记重新让这些投诚兵归入明军的阵营,白文选的信件更是对推动马惟兴重新归顺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吴三桂把嫡系亲信调开,更是给了他们绝好的机会,两路夹击,再加上投诚兵的反正,这路清兵的命运确确实实是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如今,他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孙永金那边,那可是吴三桂的嫡系精锐啊!
第一百一十八章 败走曲靖(一)
狭隘的山路上,被战火点燃的树木在熊熊燃烧,它们的下面是一片片伏倒的尸体,如果不是其中偶尔能看见有人动一下,或许没有人会相信,这里还存在着活物。!
这条狭隘的道路上,正对着的是同样被犁成平地的两个小山头,凭着这个时代的火炮,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实在可谈得上是一件奇迹了,也不知清兵炸了多少个炮弹才造成这样的效果。
但是,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山脚下昼夜不停,永无止境的进攻,李如碧的投诚兵十停去了七停,剩下的三停也不过是在尸体堆里挣扎求活而已,然后在清兵的驱赶下,一脸麻木的朝着两边的山头发动进攻。
随着李如碧部渐渐的失去战斗力,吴三桂已经没法再把自己的嫡系亲信置于身后,于是大队的士卒再次增援到第一线去,同李如碧部的投诚兵混杂在一起,他们不少人是从陕西征召进吴三桂的军中,但是其中也不乏从辽东跟过来的老弟兄。
看着自己最可靠的力量投入到无望的战斗中去,那些吴三桂嫡系亲信的脸庞在微微抽搐,就连身为副都统的石国柱也微微叹了一口气,虽然明知道这是毫无希望的战斗,但他还是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必须给对面的明军造成一个印象,那就是吴三桂不拿下这支羞辱了他的军队,决不罢休。
只有如此,明军才不会想到,他们会悄悄的逃跑。
不能不说,他们所做的这一切还是很成功的。
贺九义站在小山坡上,看着清兵如潮的攻势,稍稍的有点心惊。他一向认为自己的南宁兵已经足够精锐了,但是同扼守两边山头的孙永金士卒比起来,却是大大不如。如果让他的南宁兵来面对清兵这样的攻势,他相信,自己一定坚持不了这么久。如今的吴三桂像是发了疯一样,一刻不停的把自己的军队投入到这个狭隘的小路上,然后一片片的阵亡,看他的架势,不攻克孙永金的军队,他是不会甘休的。
按照吴三桂进攻的烈度,如果孙永金还是保持这种程度的抵抗,他总有一刻会坚持不住的,虽然他的火枪兵很是了得,但是火枪有着一个极端致命的缺点,就是火枪的寿命和使用时间。在这种连绵不绝的攻击中,那些火枪恐怕烫得让人拿不住了吧,现在他们还能坚持在那里,已经算得上一个极大的奇迹了。
想到这里,贺九义忍不住对孙永金说道,“孙殿下,不如让我的南宁兵上吧。”
孙永金摆摆手,很轻松的说道,“没事的,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凭着吴三桂这种攻击,还攻不下我的山头呢。再说了,你的南宁兵可是有大用的,怎么能轻易暴露出去呢。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的休息,到时候会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贺九义微微怔了怔,在吴三桂如此烈度的攻击下,还不使用,难道还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时刻吗,他显得很不解。
这时,孙永金用很肯定的语气说道,“吴三桂要跑了。”
贺九义被他的话吓了一跳,如此猛烈的攻势,吴三桂那里有半点要跑路的迹象,他怎么就说出这么肯定的话。
不过,他毕竟也是打老了仗的人,刚刚想到这里,突然眼前一亮,对孙永金的话有点明白了。吴三桂那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到了现在怎么可能还不知道他被耍了,昆明城外的清兵一旦被明军全歼,吴三桂就彻底的成了一支孤军,到时候再掐断他的退路,肯定会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吴三桂最急着要做的不是攻克孙永金控制的山头,而是赶快撤出云南的战场,保存实力。
只要实力尚在,清廷就不敢轻视于他,特别是在八旗兵连遭败绩的情况下,更是会极端的倚重吴三桂的军队,对于他们擅自撤离战场不仅不会怪罪,还会感到万分庆幸才是,毕竟如此忠诚而又有战斗力的奴才也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至于丢弃云南,尽管很肉痛,但是对于吴三桂这样的人物来说,该舍弃的时候,还是会毫不犹豫的舍弃,拿得起、放得下才是枭雄的本色。
想到这里,贺九义已经对孙永金的想法很是了然,于是心中不由自主的钦佩起来,想不到在如此紧张的战斗中,他也能够将这样复杂的事情想得通透,然后毫不犹豫的做出了抉择。
他相信,把南宁兵掩藏起来,不让吴三桂有所察觉,肯定是为了更加重要的事情,因为他隐隐的记得,孙永金可是打算把吴三桂的主力部队全部埋葬在云南的,怎么可能让他轻易的走脱。
只是,面对如此疯狂的攻势,他真的顶得住吗,吴三桂可是拼着血本来制造一个假象,若是让他弄假成真,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这时,孙永金仿佛是看穿了他心思一般,很淡定的说道,“没事的,吴三桂的军队虽然够疯狂,但我也还没拿出十足的力气呢。”
听到孙永金如此说,贺九义还有什么好说的,现在他所要做的就是静静的站在这里看着,相信他就是了。
一切果然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就算孙永金部下的火枪精良得变态,现在也开始渐渐的出现了问题,再也无法保持犹如弹幕一般的连续射击。
吴三桂的亲信,与他交好的绿营兵,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