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57部分

大时代1958-第257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拉伯人闭嘴。

“法国人除了赢了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什么都没有赢,阿尔及利亚现在变成了一条和平教徒移民法国的通道!不过这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思路,就是如果阿拉伯人和以色列在打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另外的战略方向上挑起来点事情做。所以说波兰人的鲜血白流,也换来了一些收获。”谢洛夫伸出手指很淡然的说道。

“收获在什么地方?指的是什么?”谢米恰斯内面带疑惑的问道,有的时候他就感觉自己跟不上谢洛夫的思路,自己这个副手到底天天在想着什么?

“煽风点火啊,就像今年下半年的事情一样,古巴导弹危机、中印战争和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这么多的热点新闻在一起的后果,所有的国家都知道苏联很忙,忙的不像话。具体到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上,没有一个国家会指责我们苏联不出力,因为他们知道苏联的力量在别的地方,以后要是碰到棘手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采用多面出击的办法。转移某些看起来很棘手的事件!”谢洛夫双手一摊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难题苏联无法解决的时候,同时自己也出几道题让美国人解决。简单来说,还是煽风点火……

谢米恰斯内和伊特瓦索夫深以为然,做出很感兴趣的模样点头,这个办法还真是无耻啊。也亏谢洛夫能想出来,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场案件中制造自己不在场的证据,从而摆脱怀疑。

“你们为什么这么看着我,难道你们不是这么想的么?”这种目光让谢洛夫不爽了,这是什么部门?谢米恰斯内和伊特瓦索夫这幅表情,好像自己是社会福利部的一二把手一样。

“我们想的没有你这么深刻,或者说这么坦诚。”伊特瓦索夫的神色相当认真,认真的就像是每个月二十号去财政经费部领工资一样。

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的影响,估计足够让阿拉伯国家再次掀起一场反法浪潮了,至少纳赛尔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法国占据了一块阿拉伯人的地方,就相当于和一个巨大的靶子站在一起,好处巨大。

“明天我们盟国的同志都就到了,到时候我会亲自去和法国人协调这件事情,不过在这之前我一定要在会议上给波兰人以批评!”谢米恰斯内冷淡的说道,“毕竟波兰人指挥输掉了这次战争,我们苏联人不代表也有些说不过去。”

“内部批评吧,不要把影响扩大到苏联和波兰之外的地方,现在中国人没事就盯着我们的动作,让他们知道了,肯定又要在报纸上骂我们。”伊特瓦索夫很头疼的提议道。

“通过!”谢米恰斯内、谢洛夫、萨哈托夫斯基同时认可道。

代替波兰去找法国人要人,这是一个态度问题,首先必须让对方知道,无论如何社会主义阵营是有大哥存在的,波兰人捅了篓子,苏联也有必要出面替波兰人讨回公道。再者这件事情苏联出面比波兰出面更加容易一点,毕竟就算是对话,法国人也希望找到一个更加有实力的人对话,实力差距太大,对话也就不存在,法国人也不是哪个国家都搭理的。

从个人来讲,谢洛夫其实不太理解法国人的思维,后世赫赫有名的法兰西斯坦很大程度上是法国人自己弄出来的,如果说德国人只是因为一个决策失误,而且因为战败国的身份在舆论压力下无法修正,那法国人的错误可是一个接着一个。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非洲宪兵的名号冲昏头脑了还是什么。

欧洲三大国里面,英国从来都不是真心和大陆合作,法国和德国才是欧洲主义的核心。索性克格勃在建设方面虽然不是很擅长,但破坏绝对是行家,只要有人提出来指导思想,克格勃的肃反工作者就敢去做,这个提议谢洛夫可以做到,执行上就不会有问题。

剩下就是一些小问题,比如朝鲜扣押了苏联一艘渔船,这点需要边防军司令出面要回来,还有就是今年苏联外国驻军的犯罪问题,这点也不用担心。现在在外驻军的犯罪问题都交给所在国家的法庭处理,不需要过多操心。

苏联的军纪问题一直是个头疼的地方,平心而论苏联的军纪问题数量确实要比美国在所在国的驻军要多,这点从卫国战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苏联卫国战争的惨重程度到了能给人口造成结构性损伤的地步,在那种情况下连被关押在古拉格的罪犯都拉上战场,军纪什么的自然会一落千丈。犯罪行为多到内务部已经枪毙不过来的程度。尤其是苏联军队进入柏林的时候,总不能让内务部把士兵都枪毙了,只能挑出来一批人杀鸡儆猴。

但和美国在外驻军不一样的地方是,苏联驻军犯罪之后只要被发现通常都由内务部给出一个交代,做出的判决往往比当地国家的法律还要严重,毕竟内务部的干部心肠都比较狠,抢五百块钱都敢判你十年。

谢洛夫在柏林的时候,把在东欧驻军的治外法权交回去,这其实是一个双赢的举动。驻军所在的国家会因为顾忌苏联的面子,不会在处理上太狠。如果换做是克格勃出面收拾军纪问题,士兵们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处罚。废除治外法权也淡化了苏联占领的色彩,这点对苏联还是对驻军国都是好事。

目前受到的反馈来看,一年多以来的情况表明,事情在往着好的方向发展。

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一个肃反工作者,谢洛夫应该没事多读读马列,实在不行也读一读苏斯洛夫文集,这样还能陶冶一下情操,说不定思想还能升华到一个新高度。实在不行在读一读液体动力学和弹性理论、量子力学这类东西,和朗道谈一谈人生理想,但把这些东西都做了一遍谢洛夫才发现,他还是更喜欢读捷尔任斯基文集,现代审讯技巧这里东西。

多说一句,在这个时代朗道没有遭受本来在一九六二年的车祸,这也是正常的,谢洛夫已经在莫斯科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美国和苏联的对抗大势虽说没什么明显的变化,但影响一个人的轨迹轻而易举。莫斯科的红绿灯翻新就是谢洛夫让交通管理总局做的。

枕着瓦莉塔美臀上的谢洛夫,正在看着一本名为如何对付控制新型犯罪的本子,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如果是安全干部看见克格勃第一副主席正在学习,一定会对本子上的记载很感兴趣,毕竟作为权威的安全专家,连自己的老大都在学习,上面肯定有好东西。

“算好了,七十八亿四千万!”瓦莉娅向后把自己的验算结果递给了自己的丈夫问道,“这是什么东西?好大的数目。”

“克格勃海外盈利的本年度报表!”接过了这张纸的谢洛夫,把封面上写着自己名字的本子放下回答道,没错,这个看起来如痴如醉的控制新型犯罪的本子,其实就是他自己写的。

一个正直的人,从来都不应该掩饰对自己的赞赏,没有观众可以自己做观众,在克格勃工作的时候谢洛夫没事就会记一下比较特别的案例,在海量信息的支持下展开分析,感觉还不错就记在本子上,作为一个执法者要明白犯罪分子在想些什么,这不是容易事情,有些想法从审讯记录上看不到,但得益于上辈子的记忆,这点对于谢洛夫来说不是很困难,因为他本身就是个犯罪分子。

“这是你们克格勃的海外账本?这么多?你们在海外都干什么了?”瓦莉娅捂着小嘴惊讶的问道,这时候她才觉得这么说很难受,把枕在她臀上的丈夫推起来。

“也不全是克格勃的,还有一部分是盟国的内务部账单,至于干什么,能赚钱的都干!”离开妻子美臀的谢洛夫懒洋洋的说道,“我要把属于盟国的资金分离出来,别人我比较信不过,这时候为就发现一个学历高妻子的优点了,你可以帮我算账……”

“这些钱都是你控制的,这不是一件好事。尤里,你这么做不会惹祸吧?”瓦莉娅有着担心的搂住男人的脖子道,“以你的性格,这件事肯定除了自己都信不过。”

“也不是都信不过,你是第二个知道总数的人,不过我不会出卖你。”谢洛夫站起来把所有演算纸都收起来,把上面的数据牢牢记在脑子里,然后准备去厨房烧掉。

风险巨大的东西,收益也是巨大的,其实苏联和东欧国家情报体系的稳固性,甚至比华约还要牢固,情报部门的合作比较直白,嘴里面喊着主义,心里都是生意。'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九章 档案鉴定

拜托瓦莉娅算完账,一个字久久的在谢洛夫的心中徘徊,穷!一个成员上百万的情报部门、安全部门、军事部门、治安部门、监察部门的集合体。可以说有多少钱都不够花。

以一个地区情报网的负责人为例子,以美元计,类似于伦敦巴黎这种城市的克格勃网络,情报负责人手中就需要上百万美元的资金,这只是活动经费,还不包括一些额外的成本。就别提苏联国内需要花钱的地方更多,就边防军和内卫军就足够,让去申请经费的谢米恰斯内有上吊的心情。

就算是这样,前两年在赫鲁晓夫大刀阔斧砍经费的时候,国防部那群老头子还想要克格勃独立负担内务部队和边防军的军备采购经费,这点幸亏被谢列平顶住了。现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赫鲁晓夫不在对军费进行限制,让没让克格勃背上大负担,不然谢米恰斯内年底的任务还有一项,要和国防部沟通内卫军和边防军的装备更新费用问题。

“这叫一个穷,资金从来就没有充裕过,每当一笔资金进入,马上就会发现有更多的地方需要投入!”在厨房进行烧荒的谢洛夫,开着抽烟机不断的碎碎念,不回头也知道瓦莉娅正在倚着门框看着他。

“你们只不过是一个部门而已,需要这么多钱么?”瓦莉娅很不解的问道,“再说你们克格勃的预算一直都很快得到通过,没有受到国防部那么大的影响吧。”

“内卫军和边防军加起来六十万人,全国国家安全局、内务总局、军方代表处、科研保护力量、交通指挥部、间谍训练、野外勘察,那不是钱啊,老婆?”把最后一张账单烧成灰,谢洛夫站起来准备把灰烬从马桶抽走,不满的说道,“就算是这样,去年国防部还要让我们自己负担采购坦克、炮艇和轻武器的军费,他们怎么不去抢?”

克格勃的钱多么?一点都不多,维护全国治安还要建设全球情报网,间谍和反间谍,在谢洛夫看来克格勃的工作比国防部重要多了,国防部干什么了?就是在前线摆着海量的坦克和美国人大眼瞪小眼,真正交锋的前线是克格勃的秘密战线。

如果谢洛夫不说克格勃每年的阵亡人数都比现在的红军要多,这件事情谁知道?知道可能也不会有人相信,说不定会认为他这个克格勃第一副主席在说谎。

“这么说你们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人,是联盟的弱势群体?”瓦莉娅做出一副夸张的表情,怎么在自己丈夫的眼中,克格勃肃反工作者像是一群受害者?

身材火爆的优点在于,不会被衣服束缚住。谢洛夫清楚的看到了一种名为乳摇的动作。

“你这么说,我忽然觉得非常合乎事实。和我们待遇相比,似乎我们的工作跟多一些,我要向谢米恰斯内建议,让他提议给中央主席团,克格勃要涨工资。”

涨工资只是开玩笑的,克格勃的工资本身就要高一些,再涨的话可能别的部门就要不满了,但克格勃花钱的地方确实很多,就比如现在的着重发展的地区。除了苏联本土之外,克格勃的海外情报网罗,最强的当然是欧洲,欧洲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方向。除了欧洲之外从强到弱的方向,分别是中东、英属非洲和法属非洲、北美和澳大利亚新西兰。

克格勃最弱的方向是南美,那是因为距离太远,苏联实在是够不到。另外一个比较弱的方向就是亚洲,尤其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越南战争的扩大化肯定不可避免,加上要在印尼方向早做准备,所以提升克格勃在亚洲的力量是势在必行的。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军方力量过不去的地方,情报部门先过去。但在亚洲工作肯定不能派出苏联人长相的特工,那就太明显了。佐尔格只有一个,不能作为广泛的代表成为克格勃派遣间谍的参考标准,再说了,那是格鲁乌的人。

派遣间谍的标准,除了少数有身份掩护的欧洲人长相的特工之外,大部分的人选必须参照当地人的长相,至少不能一露面就引起围观的那种。所以这次谢洛夫准备启用朝鲜人作为苏联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支撑。

苏联有朝鲜人存在,大部分在中亚地区,还有一些在滨海地区,根据三七年日苏联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中央第1428—326号决议,从远东'主要是滨海边疆区'迁移全部朝鲜人十七万名到哈萨克等地,以防被日本人“利用”。

现在这些朝鲜人具体有多少,谢洛夫并不是很清楚,但挑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