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20部分

大时代1958-第20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国占领军将现在柏林紧张的局势全部推到了苏联身上,这一点都不意外,作为一个外交官,谢洛夫深知一个外交官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不要脸,就算是所有人都知道你说的是假话,你也要厚着脸皮说出来,把听着的人恶心的不愿意反驳,你就等于赢了。

西柏林的声明经过几天的发酵,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在大柏林有蔓延开来的架势,一时间美国和苏联又重新抢回来在人们心中的头条位置。

碰!“干杯”几只高脚杯碰撞在一起,美英法三国代表举杯将杯中的威士忌一饮而尽,脸上露出畅快的神色,大厅中优美的音乐声响起,穿着礼服的绅士小姐们在场中翩翩起舞,一派纸醉金迷的气息,按照谢洛夫的话,从里到外都透漏出来一副资本主义的腐朽气息,但其实苏联的酒会也和这里的差不多。

美国代表史蒂文森神清气爽,自负的说道,“所有集权国家的秘密警察部门都是一个德行,他们自认为无所不知又无所不能、自夸能够掌控一切、好像他们真的无处不在一样!一个克格勃的局长跑到柏林来坐镇又能怎么样?他能控制住局势,我们一定要占住西柏林,这是打入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颗钉子,西柏林在,苏联人睡觉都睡不安稳……”

“没错,现在舆论的压力都在苏联那一边,那头里海虎这次一定会被苏联国内谴责,说不定会灰溜溜的被调回国内!”英国代表笑眯眯的接口道。

“这样更好,史密斯大使当初所遭受的困境,也该轮到谢洛夫了!”史蒂文森想到谢洛夫的下场,脸上的笑容怎么都收敛不住。法国代表则看着场内的舞会自酌自饮,好像这一切和他都没什么关系,对于这种情况美英两国代表都习以为常,法国一直都保持着高傲的个性,虽然通常会在大局上和美英站在一起,但总会有自己的想法。

东柏林德国斯塔西驻地,谢洛夫趴在桌子上,一只手杵着自己的头,摆着一副死人脸双神无神的看着窗外,美英法三国代表的对话正在顺着旁边巨大的监控设备一字不落的播放出来,虽然有一些杂音但却无损整个过程的完整。

唉!谢洛夫沉重的叹了口气,懒洋洋的说道,“所有自由世界的国家都是一个德行,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批判别的国家,双重标准用的如此熟练,好像他们自己国家没有同样的部门一样,我不担心我们名声的好坏,但时间长了我非常担心我们的对手,千万别自己也相信自己说的谎言,洗脑把洗傻了就不好了,比如史蒂文森这个人,就是个典型的精神病患者……”

“一个情报部门,当然要做到无处不在,他们肯定想不到在自己的大本营都能被我们渗透成筛子!”马库斯·沃尔夫内敛的自我夸奖道。

“把上次会谈的录音公布吧,让柏林人民自己判断,到底柏林危机的根源在哪里!”谢洛夫一拍大腿站起来道,“马库斯·沃尔夫同志,交给你了,我还要去上班!”谢洛夫口中的上班自然是去做建筑工人,他已经请了两个小时假了,再晚就不好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四十章 一夜之间

这并不是谢洛夫的反击,在他看来人民有知晓真相的权利,加入到对抗中还是成为中立国,应该由德国人民自己决定。录音带在十一日傍晚,正常人忙碌了一天之后围聚在餐桌边的时刻,从遍布柏林的收音机当中响起。

这盘录音带里面,完整的录下了当天四国谈判的场景,就算是没有视觉录像来的震撼,人们仍然可以听得出来其中剑拔弩张的火药味。不是所有人都懂得俄语和英语,但人的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爆发出来的能量是难以想象的,不懂可以打听,这又不是多难的事情。

“没有人可以在陆地上威胁苏联,你们明明害怕德国统一,何必这么虚伪呢?西方集群一次突击就能解决掉所谓的北约!”诸如此类的话响彻德国人的脑海中,谢洛夫咄咄逼人的口气所有正常智商的人都能分得出来,人们在只言片语之中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第一苏联在陆地上对北约拥有碾压性的优势,这点可以从谢洛夫的口吻和三国代表的默不作声中看出来,第二,苏联在很早的时候就倾向于德国统一成为一个中立国,但美英法三国一直对此装聋作哑,对苏联的建议采取回避的态度。

这和西柏林那边的宣传并不一致,在美英法三国的宣传中,阻碍德国统一的因素,从来都是在民主德国境内驻军的苏联,而美英法三国则是希望德国统一的。苏联才是阻碍德国统一的罪魁祸首,是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元凶,现在看来事实似乎不是这样。

平静仅仅持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成了大柏林大街小巷所有人争先谈论的话题,对于德国人来讲,他们当然希望重新统一成为一个德意志,而不是分裂成为两个国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这点德国人也不例外。

于是第二天下午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穿着工作服披挂了一身水泥的谢洛夫,在工地上被一百多个来自各国的记者团团围在中间,这种情况大大出乎他的预料,本来他还以为怎么也需要几天的时间进行预热,没想到这群无节操的记者来的这么快。

“谢洛夫先生,你对在谈判的时候使用间谍设备进行监听这件事情怎么看!”

谢洛夫虽然对此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还真就没想到第一个问题竟然这么无耻,他真的很想问问这个记者是哪个国家派过来颠倒黑白的,对于敌人的无耻程度谢洛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警惕,现在这么一看还远远不够,还是把敌人想得太高尚了。

“对于会谈的过程需要保留一些资料,作为我给国内的答案。本来这只是一件小事,只是没先到西柏林那边竟然无耻的把会谈延期的责任,推到了我们苏联的身上。现在我才觉得带着录音设备是多么正确的事情,你不能指望资本家有着起码的道德,事实上他们真的没有!”幸亏谢洛夫本人在这方面也是内行,转移话题的技巧比美国同行毫不逊色,不然的话真有可能掉坑里面。

“但我可以保证,我们苏联的态度至少目前还是致力于德国的统一,我们希望德国可以发挥出来更大的力量,成为美苏现今敌对状态的缓冲桥梁!”说到这里的时候谢洛夫不好意思的搓搓手道,“如果下次你们要采访我的话,能不能提前打一下招呼,我现在十分担心你们在报道的时候无节操的用我现在的照片,断章取义的说苏联现在很穷……”

这可不是不可能的,对于记者这群最没有底线的职业,他向来都不敢保有太大的期望。谢洛夫的话引起了在场记者的一片哄笑,气氛现在也显得相当轻松。

谢洛夫这些话现在是毫无问题的,至少苏联内部还是让德国成为缓冲区的声音大一些,但苏联的实力如果进一步增强,到了自认为可以和美国全面对抗的时候,那时候的政策可能就没准了,至少现在赫鲁晓夫推行的还是缓和政策,只是不知道这种缓和政策还能持续几年的时间。

等到这群不速之客离开了,谢洛夫一直紧绷的嘴角才算舒展开来,拍了拍手中的滑石粉准备下班,只要这些记者说真话,他不相信拥有正常智商的德国还会站在美国一边。

这身无产阶级装扮不仅限于在建筑工地的时候,就比如现在,谢洛夫戴上了一年都可能不会穿一次的围裙,手中虽然没有筷子,用勺子一样熟练的把鸡蛋糕搅匀,不一会把焖熟的鸡蛋糕端出来亲自尝了一口才转身端进了卧室之中,“能不能坐起来,算了,还是我喂你吧!”一句话之间,谢洛夫就完成了从冷着脸到跪舔的转变,简直堪称本色演出。

伊塞莫特妮这几天发烧了,作为一个大老爷们谢洛夫可以偶尔露出自己温情的一面,“怎么样?”对于自己的厨艺谢洛夫一直是没有信心的,哪怕是自己尝了一口仍然没信心,因为他对食物的标准只有两个,第一是能吃、第二是没毒!不仅如此,谢洛夫挑食的程度相当可怕,这么多年仍然对欧洲这种喜欢甜食的品味不屑一顾。

喂完了女孩吃东西,不放心的嘱咐两句,让卢卡妮留下来陪着自己的姐姐,谢洛夫解下了围裙,今天晚上他还有事情要做,马库斯·沃尔夫已经在斯塔西总部等着他了。

距离上次的工地采访已经过去了五天,在刚开始的时候,谢洛夫的采访登上了很多国家的版面,但美英采取了非常聪明的举动,对谢洛夫的话不进行评论,采取冷处理的态度。希望等着这轮的热度过去,然后再发起反击。

“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吧!”谢洛夫手中拿着一直飞镖,钉在桌子上又拿起来,又钉在桌子上,周而复始,桌子上是一张西柏林的地图。

“六千内务部队、四千民兵部队已经就位,至于铁网早已经准备好了,足够铺设一百五十公里!”马库斯·沃尔夫冷着脸说道。

谢洛夫抬起手腕看了一眼表道,“再过一个小时,红旗214工程旅就会出动,先从郊区开始,到了凌晨两点在开始封锁市区,明天早上我就要看见西柏林得知已经被封锁表情!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封锁带必须完成……”说话间谢洛夫猛然一掷,手中的飞镖重重的扎进桌子上。这让马库斯·沃尔夫眼睛猛然一缩,飞镖头全部没入桌面,这个人好大的手劲,不会原来是暗杀部队中出来的吧?

【不要在书评区叫我的网名!】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t;/a&;gt;&;lt;a&;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lt;/a&;gt;

第四十一章 推卸责任

西柏林郊外,红旗214工程旅以连排为单位,在西柏林周围驻军参谋的引领下进入到了预定的地点,砸开堆放铁丝网的仓库、拿走放在露天的原木。悄无声息而又按部就班的投入到作业之中,对于工程旅的战士来讲,遇山铺路、遇水架桥本身就是职责,完成区区一道封锁线更是不在话下。

“往西柏林的范围前进十米,留出十米的距离!”作战部的参谋这么吩咐道,至于为什么有这道命令,他其实也不知道。这道命令是谢洛夫下达的,区区一道不到两米的铁丝网能干成什么事情?就算是在上面按上刀片也无济于事,脱下衣服垫上就能爬上去。真正的工程还是要钢筋水泥混凝土,而不是能够轻易就能破坏的铁丝网,这十米的距离是要给真正的墙体留出距离!

沿着西柏林范围这条看不见的分界线,苏联和民主德国投入一万三千多人加入到其中,这个过程热火朝天又寂静无声、既有集体行动的气氛又有秘密行动的谨慎,在这种冲突怪异的环境中,围绕着整个西柏林的封锁线正在慢慢形成,这道由铁丝网构成的封锁线并不坚固,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阻止人员的流动。

午夜时分,坐镇斯塔西总部的谢洛夫接到一道又一道来电,北郊、西郊和南郊的铁丝网已经建立完毕,看了一下时间,柏林当地的时间是一点半,谢洛夫打个哈欠道,“郊区的封锁线已经建成,剩下的事情要你们自己处理了。我们苏联人最好不要亲自上阵,万一有没有睡觉的西柏林人看见我们就不好了!”

“放心,我已经安排好了!”马库斯·沃尔夫也知道事关重大,直接抓起桌上的电话,“内务部队出动,按照原定计划展开行动!”

“谢洛夫将军,谢谢你帮助民主德国的人员外逃,已经很晚了,要不你在这里休息吧!”为了今天,马库斯·沃尔夫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民主德国早已经知道人员外逃的损失,本来还在等待契机才像今天这样行动,没想到谢洛夫空降柏林让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谁帮你阻止人民外逃了?谢洛夫最讨厌的就是造谣分子,他计划中的柏林墙和历史上的柏林墙可不是一回事,这不仅仅是工程量和花费提高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目的不同,历史上的柏林墙确实是民主德国阻止人员外逃,而谢洛夫这道柏林墙,他是怕里面的人跑出来,而不是害怕人进去。

而且是时候推卸一波责任了,对于明天的措辞,谢洛夫心中已经基本上有了腹稿。封锁线已经建立,今天的任务已经完成。让马库斯·沃尔夫安排一下,他今天就在这里住下来。这么晚还是不要回去给两个女人制造麻烦了。

一夜之间,长达一百多公里由铁丝网组成的封锁带突然出现,当清晨中柏林的人们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这座城市已经被分成了两部分,时间不到中午,消息已经传遍了柏林全城,西柏林的人忽然发现,一夜之间他们已经被长达一百多公里的铁丝网团团包围了,就像是置身在一座巨大的监狱当中。

铁丝网的周边,到处站立着民主德国人民军的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