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96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96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将和李岩商量的办法说出来,只是略去李岩,详细情节也不多说,以防泄密。

崇祯听罢良久无语,半天方道:“这京师有朕的太庙,有先帝安寝之地,朕一人逃走,如何对得起祖宗?”

王烁待要搭话,站的离崇祯较远的一个大臣说话了。看官服式样,此人品级不高,顶多是个五品侍郎。

他声音颇为洪亮,大声道:“陛下,国不可一日无主。今闯贼虽猖獗,然淮扬、江南,大半璧江山仍在。陛下只要出得京师,坐镇南京,聚全国之师以征闯逆,不消半年,必可复我国都,诛杀乱贼!

今闯贼兵盛,王骑尉冒死来救,除此别无良策。陛下可随其远走,我等于京师尽忠,化作鬼魂,亦盼陛下复回之日啊!“说罢痛哭流涕。

魏藻德这时又开口了,大声呵斥道:“彭长庚,陛下在此,如何如此出言无状?我京师尚有精锐禁军十余万,如何就别无良策了?”一指王烁道,“此人只是一个小小千户,善恶难辨,怎可就将陛下托付于他?你如此胡说,真是混账,糊涂!”

彭长庚大怒,再也不顾品级、身份,呵斥道:“魏藻德,我平日位卑言轻怕你,今日国事已至如此,为保陛下,我将殉国而死之人,再不怕你!

王骑尉刚才所言,你没听到吗?到了这个时候,不是为国为陛下,谁会冒死前来?到底是我糊涂还是你混蛋?

自你任首辅以来,贼逆猖獗不可收拾,建州奴屡屡来犯,你身为重臣,可出得一策?

囊贼兵还在宣府,陛下问询于你,迁都还是送太子走?你一言不发。今贼兵四面围城,外城已失,内城已如累卵,旦夕可破,你仍一言不进。

王骑尉欲救出陛下,你却横加拦阻。你是何居心,欲至陛下于何地?汝欲协陛下投贼邀功吗?汝这乱臣贼子,合该诛杀!”

魏藻德气的双面通红,又大声呼叫侍卫,却再无一个侍卫进来。

这边彭长庚却已过来,揪住魏藻德厮打。

官帽也掉了,官袍也扯了,魏藻德大声呼救。

王烁慢悠悠的从跪着的地上站起来,直摇脑袋。

哎呀,这哪儿还有朝廷的样子啊,倒是象现在的倭国国会,文的不成,就玩武把抄,真是热闹!

他过去把撕扯在一起的两个人分开,看着魏藻德道:“我说魏大人,刚才这位彭大人说的在理啊,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臣,怎么能不给陛下出主意呢?”

他也纳闷,这魏藻德想干什么呀,怎么眼睁睁看着崇祯给一步步围在城里不管闲事呢?

第238章 魏藻德大殿爆发 崇祯变木雕泥塑

王烁把打架的二位大臣拉开,这武英殿里才算消停下来。

魏藻德躬下身子,满地找自己的官帽。总算找着了,以手指掸掸上面的灰尘,重新戴在头上,又整理自己的官袍。扯烂的地方,再拾掇也白搭了。

实在是没法捯饬了,这才站直身体,气哼哼道:“到了现在,我也顾不得了,省的将来姓彭的这些言官在史书上乱写。”

接着就道:“我不发一言,我愿意不发一言啊?”一指崇祯道,“他让我出主意,北方都让李自成搅和成一锅粥了,这主意都明摆着了,还用我出吗?”

“我如果说让他走,留太子镇守京师,将来京师沦陷,他肯定说我是想加害太子,让他绝后,到了南京第一件事就是杀我!

我若是说让太子去南京聚兵剿贼,他留在这儿,他定以为我勾结太子欲置他于死地,图谋不轨,我立马就得死!

我若说迁都,他家的宗庙社稷在这儿搬不走。等哪天他打回来,看着宗庙社稷都让李自成给毁了,那罪责还是找我担,我还是死!你说,我这主意怎么出,怎么出?!”

可也是。崇祯就是这么一主子,只要事情办不好,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臣有责任。

流寇打下凤阳,祸害了他家祖坟,那五省都督都辞官多年了,他还怨人家,把人家给拉出来杀了。

皇太极困京师,袁崇焕救驾最卖命,结果也是个死。

看来,魏藻德是把崇祯琢磨明白了,横竖不说话,不出一策,不发一言最好。我什么也没说,你赖不着我呀。

不只魏藻德,估计底下这几位大臣也明白这个理儿,要不怎么没一个出声的呢!

唉呀,皇上把大臣给逼这份儿上,真是千古闻所未闻呀。

王烁不由就看看崇祯,心说就您这德性,我救你都觉得委屈。

再看崇祯,脸色铁青,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

其他大臣还是木偶一般不声不响,彭长庚也是无话可说了。

魏藻德话出了口也就不管不顾,豁出去了,憋在心里的抑郁一泄而出。一句也是说,一百句也是说,看来今天不说痛快是不行了。

只听他继续说道:“袁崇焕怎么死的,你们大家不知道吗,啊?他勾没勾结建州,皇上你心里不清楚吗,啊?你把他下在大狱里八个月,什么事情你搞不清楚?可最后你还是把他给杀了,还是磔刑!

他替谁担罪过?他就是个你推脱责任的替罪羊!

你为什么杀他?因为他勾结建州皇太极!谁让他和皇太极通信的?你,你当今万岁!

陈新甲怎么死的?还不是和袁崇焕一样,把你想和皇太极议和的事不小心漏出来了。王洽怎么死的?不也是替你担了罪责?

你也太死要面子活受罪了。您是皇帝不假,连神仙吕洞宾都有遭难的时候,何况是你这人间的皇帝?

攘外须先安内,这个老百姓都知道,我们这些大臣更是心知肚明。你和皇太极议和有什么大不了的?当年大宋还向大金称臣,当儿皇帝呢,不也就那样吗?

议个和就丢了你的人了,谁露了风谁就得死?你拿大臣不当人,说杀就杀,大臣他也是人啊,不是鸡犬猫狗!

就您这做派,哪个大臣敢给你尽忠?您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如果现在孙传庭,袁崇焕,卢象升,包括那个投了建州的洪承畴,这些人都在,你信任他们,给他们兵权,别弄那些不长把的废人监视他们,掣他们的肘,李自成他能打到北京来?

到这时候了,你想起我们来了,让我们给你出主意,我们就是有主意也懒得和你说了。

再说,说了你听吗?让你和李自成议和你干吗?

你指望那个从宁远回来的吴三桂救你?你就不打听打听,那个吴三桂在辽东,他立过功劳吗?除了拉着他爹逃跑,他还会干什么?对,还会拜太监当干爹!要不怎么能当上辽东总兵,平西伯?就他那本事,参将他都干不好!

你看看你用的这帮人,除了阿谀奉承,还会干什么?

这个兵部尚书张晋颜张大人,让你杀这个太监,那是想拍你个马屁,以为你肯定不会同意和李自成议和,他顺势讨好,没想到马屁拍马脚上了。

就这猪脑袋,连你心里想什么他都整不明白,他还好意思舔着脸当兵部尚书呢?我呸!

皇上,您也别嫌我说话难听,国家到了这份儿上,忠言逆耳。”

他一指彭长庚道:“这些个整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就知道参人玩儿的言官,不是嫌我不发一言吗?今儿个我管不管用的说了一堆,算是我魏藻德为国尽忠了,你们将来别在史书上骂我不发一言。

我跟你们这帮收别人钱,帮别人乱参好人的比,我强多了我,起码我廉洁守法,问心无愧!

皇上,咱君臣到此算是有始有终了,臣告退了。“说罢,头也不回,大步向殿外去了。

所有在武英殿里面的人都惊呆了。

今天这事就透着邪乎。早上皇上召集群臣上朝,官员们竟然朝都不上了,假也不请。总算来这么几位,都大眼瞪小眼的,一言不发装木偶。

魏藻德魏大人,从李自成打到宣府那天开始,到现在都好几天不说话了,这好容易说回话,说的什么呀这是?没鼻子没脸的把皇上给数落一顿。

然后呢?然后这位魏大人就拍屁股走人了。这以下犯上,不和造反一样嘛!

这下,轮到崇祯也不说话了,还把眼睛也闭上,跟他的那些木雕泥塑的大臣们一样了。

王烁心说,好。我这还准备了一大堆台词儿,费心劳神的打算把这位皇帝老倌儿哄出城去呢,这下好!

得,我来错地方了,没进明朝的皇宫大内,我进现代的故宫博物院蜡像馆了!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慌里慌张、心急火燎的跑进来个太监,刚跑到大殿门口就喊上了:“皇上,皇上不好了!闯贼在城外四门都架上了大炮,说您再不回话,他们就开炮攻城了!”

这通乱那!

第239章 大臣临事鸟兽散 崇祯原来不糊涂

闻听李自成要四面攻城,崇祯眼也不睁,只挥了挥袍袖算是作答了。

那太监看看眼前这架势,也感觉出有什么不对,站在门口那不动了。

王烁知道不能再拖延了,冲崇祯说道:“陛下,请早做定夺,不然来不及了!”

崇祯还是不说话,众大臣继续装木偶。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许久,崇祯闭着眼开口道:“你王烁在西北,废我朝廷法令,杀我朝廷命官,自封大将军,自行任命官吏,与李自成何异?”冷冷一笑问道,“救朕出去?朕出了这北京城还是皇帝吗?还能说了算吗?汝欲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为朕不知吗?”

嘿,这家伙原来不糊涂!

王烁只得分辨道:“臣处闯贼包围之中,北有蒙古诸番,不施以非常手段,难以立足,是以事急从权,变法图存。西北官员,不做抵抗,望贼风而降,臣不得已杀之以镇心有二志者,请陛下明鉴!出城之后,陛下愿意去哪里,臣送陛下去便是,绝无要挟之意,陛下放心。”

王烁只能尽力哄他了,但内心感觉,崇祯不是那么容易上当的人。

刚才魏藻德说的那些事情,与他知道的历史是出入很大的。

袁崇焕是历史名人,他多少知道一些他的事迹。清史上说崇祯是中了皇太极的“蒋干盗书”之计,才要杀他。一些野史则说是因为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平台应对”又答应过崇祯五年复辽,结果辽东没收复,满清反而打到北京了,崇祯这才怀疑袁崇焕和皇太极有勾结,数罪并罚才杀袁崇焕。

现在站在崇祯面前,王烁这才感觉到,崇祯是一个极精明的人,中皇太极的计简直就不可能,倒是刚才魏藻德说的比较可信。

象袁崇焕那么大的官员,崇祯要杀他,斩首就完了,为什么要用磔刑?这完全就是崇祯恨这个袁蛮子。

为什么恨他?泄露了他想和皇太极苟合的秘密,让他丢了面子。同时,把皇太极打到京师的愤怒转移到了袁崇焕身上。

王洽因清兵进犯而当了替罪羊,陈新甲因泄露了崇祯与满清苟合的书信而被杀,袁崇焕这两个错误都犯了,弄个磔刑也就理所当然了。

果然,崇祯根本不糊涂,王烁的解释毫无用处。

听王烁说他去哪里王烁便送他到哪里,不由连声冷笑道:“朕哪里都不去。这里是朕的家,也是朕最后归属之地。”

王烁急道:“陛下!闯贼不出一天就会攻破内城,陛下此时不走,后悔莫及呀!”

崇祯笑道:“他攻破京师又怎样?朕岂能让他活捉了去,象徽钦二帝一般受辱?笑话!”

王烁这才明白,李自成未攻破北京之前,崇祯死意已决了。

此时门口那个太监哭着跑过来,跪下道:“皇上啊,您可别想别的。咱们还有十万禁军,那建州奴屡次攻来京师都无功而返,李自成他一样也打不进来的。”

崇祯轻叹一声,对那太监道:“王承恩啊,此次和建州奴来不一样了。十万进军!呵呵,真要有十万进军,李自成恐怕连直隶都进不来!你就别宽慰朕了。你不要去守城了,就在这里,哪儿也不要去了,在这里陪着朕吧。”抬头看看面前站的那几个大臣道,“你们几位陪了朕许久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你们心里骂朕昏庸也好,说朕糊涂也罢,朕懒得跟你们计较了,将来历史自有公论。”

那几位脸上都有些尴尬,有的跪下来给崇祯磕个头,站起来走了,还有直接转身走的。

张晋彦还想说什么,想想还是闭了嘴,冲崇祯拱拱手道:“臣去守城,为陛下鞠躬尽瘁!”说罢转身也去了。

崇祯看也不看这些个大臣,仿佛他们不存在一般,只对王承恩道:“承恩,你侍候朕这些年,一直站着,今天你也搬个坐,过来坐下,和朕说说话。”

王承恩不由老泪横流,答应着,颤巍巍的从地上爬起来,去边上搬过一个绣龙墩来,坐在崇祯的御案旁边。

地上还趴着个杜勋,见大家都走了,着急道:“皇上,您得让人把我送出城去啊,不然秦王和晋王就没命了。”

崇祯看看他笑道:“秦王、晋王早就没命了。朕虽然身处深宫,外面的事朕还多少知道。锦衣卫那个骆养性还不白吃朕的饭。周延儒怎么会死?他和你一样,以为朕除了皇宫里的事别的一概不知,可以糊弄朕!不过你放心,你背叛朕,朕不怪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