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76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76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和辛思忠一样,对王烁彻底佩服了。

第二日,党守素率全军出城,投靠王烁。

王烁还在担心着辛思忠的安危,想不到党守素会这么快就转变了态度,多少有些措手不及。

他在自己的中军大帐为党守素摆宴庆贺,一面命令大军入城接管城防,整编军队,一面通知留在西宁的梁敏迅速前来接管政务。

宴会上,党守素向王烁请教了许多问题,王烁一一作答,果真如辛思忠说的分毫不差,不免心中大乐,放下心中仅存的一丝不安,真心把王烁当成了自己的明主。只是在心里纳闷,王烁看着顶多也就二十几岁,怎么能有这么大的本领?

很快,这个疑问也没有了。

宴席上大家敞开心扉,话多了未免就说到王烁和贺锦打的这场糊涂仗。

武人都佩服比自己武艺高强的。宴席上,党守素听得王烁与贺锦挑灯大战三百余合未分胜败,不由大为起敬。

贺锦乃顺军中少有的勇将,党守素自知不是对手,在他面前恐怕三十合都走不下来。

只是王烁提起贺锦如何死的,就有些不好意思说,岔开话题,说些州县治理的事情了。

晏罢,王烁进入兰州安民,颁布自己的《大明新法》于府衙前,等待梁敏到来接管府衙。

梁敏没等来,原兰州知府韩元宿回来了。

这家伙打开兰州城门投降贺锦之后,看到贺锦杀人根本不分青红皂白,韩麒把肃王献给他都给杀了。

他一想,还是跑吧,不跑早晚自己的下场会和韩麒一样!他连夜偷偷出城,跑到乡下躲起来了。

待王烁重新占领兰州,他打听到王烁只是个千户,论品级和他差得远,那么,这兰州就应该他说了算。

他从乡下回来了,而且趾高气昂,让家丁传信,让王烁这个小小六品的大明千户去城门口迎接他这个五品大明知府。

明代重文轻武,官员品级文官和武将是不同的。即便同是五品,也是文官至尊,武将为末,何况王烁才是六品武官,级别比五品知府差远了。

王烁正在帅厅和众将领吹牛,听那家丁说完,鼻子差一点就气歪了。看来,自己在甘州大街上杀那些变节官员,这位韩元宿韩大人没有听说。

还是杀的少了,不然他也不至于听不到消息,敢回来上任。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本来王烁就对大明官员没有多少好感,又收降了李自成这么多将领,耳濡目染,想法早就和李自成差不多了。

第199章 律法为尊

兰州知府韩元宿,恬不知耻的跑到兰州,命王烁出城迎接。

王烁大声命令门口的值班警卫:“把那个狗官给我抓进帅府来!”

这一嗓子吓得那个报信的家丁差点趴到地上,转头就想跑,让警卫一脚踹到厅外,再也爬不起来了。

坐在一旁的党守素也吓一跳,心说你这是给大明当官吗,怎么和闯王一个调调?

韩元宿被警卫押到帅厅仍不老实,大叫道:“王烁,你个小小六品武官,怎敢如此对待我五品朝廷命官,你不怕朝廷的王法吗?”

王烁鼻子一哼道:“王法?这里老子就是王法!”随即大叫道,“卫兵,与我掌嘴!”

警卫过来,一脚把韩元宿踹的跪在地上,大耳刮子就噼噼啪啪的扇上了,直打的韩元宿鼻口流血,大声讨饶方才住手。

王烁冷眼看他骂道:“你他娘的手无缚鸡之力,却要管着武将的事情,一脑袋之乎者也能当兵刃用,能退敌兵吗?平日里你摇头晃脑,坑蒙拐骗,欺男霸女,谁也没你厉害。敌人来了,你贪生怕死,第一个献城投降,神马东西?!大明朝廷就是毁在你们这些狗屁文人手里,你还敢在这里跟老子摆官威,今天,老子就教教你‘死’字怎么写!”

他命令警卫,到府衙里找最大的枷靠把韩元宿枷上,让他尝尝大枷枷人是什么滋味!你不是喜欢这么对付老百姓吗?这回让你自己也尝尝滋味!

他让将韩元宿铐上大枷,拴在府衙前示众。旁边放一马鞭,凡是和这家伙有仇的,不问情由,都可上前鞭打他。三日之内打不死他,再押回来审他投敌叛国之罪。

这个办法倒是挺合党守素和辛思忠的意,两个人一个劲在下面夸王烁英明!

王烁还不解气,忽然想到,韩元宿敢回来上任,兰州其他县的官员恐怕也有敢去上任,继续鱼肉乡里的。

他命人找来施大柱,命令他集合警卫团,每县派兵一千人,凡上任官员,都照对付韩元宿的办法办理。三日之后,还有活着的,都押来兰州一并处理。

党守素看着新鲜,这个比闯王煮福王朱常洵的法子有意思多了。他非要跟着施大柱一起去见识见识,王烁就同意了。

按说这个办法是不符合王烁的律法规定的。这定罪、判刑得经过法庭审理,得允许被告辩护,得经过陪审员合议认定有罪,法官才可以根据律法执行。

再说律法上也早就没有了大枷铐人这个办法了。王烁让韩元宿气混了头,早把自己制定的律法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王烁发了话,党守素、施大柱这俩活宝胆子就更大了,那些主动上任的官们可就倒了大霉了。

三日之后,梁敏带着她苦心建立起来的管理机构到达兰州的时候,兰州凡是露面的原大明官员,一个活的都没了。

梁敏这个气,这大将军整日教育别人要尊重律法,自己却率意胡为,从甘州杀人开始,到兰州变本加厉,这如何使得!

看到梁敏一脸阴沉,王烁不用她说就知道自己错了,首先承认自己的错误,要求军事法庭审判他。

在那样的社会,虽然王烁不遗余力的推行新思想,可旧观念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谁敢审判最高长官?

梁敏哭笑不得。

王烁倒也光棍,自己下文行发各处,检讨自己的错误,自己关自己关禁闭十天以示惩罚,要求全部民政军事官员以他为反面教材,引以为戒,不得逾越法令规定职权,再有如他一样违犯的,严惩不贷!

同时,成立司法部,专管法律条文的制定和修改,成立监察部,监督官员不得违法。在军队中设立宪兵部,监督监管官兵纪律执行。

看来,想建立一个法制社会,还得从自己开始,然后是他这帮将军,特别是刚投过来的辛思忠、党守素这些人。他们都自由惯了,很容易违犯法令,他得把西宁的军官学校搬过来,对这些官兵好好教育改造。

梁敏带着她的临时管理机构,在保安军的配合下,开始在兰州城里张贴文告,宣传新的法令,设立各职能部门。

这些职能部门都是临时的,待兰州百姓明白了新法令,选举出新的基层官员,这些职能部门就会逐渐停止运作,由新的官员来逐渐取代他们。

不过这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员和精力。

兰州不比西宁,地方大,人口更多,这些政务忙的梁敏几乎没有吃饭休息的时间。

好在她在西宁已经培养了大批干部,马夫人原先跟着马守应的时候也是管政务的,现在也跟着她干老本行,上手比较快,帮了她的大忙。

党守素和辛思忠这些原来大顺的官兵,对王烁自己下军令检讨这件事,开始觉得不以为然。不就是杀几个狗官吗?他们又不是不该杀。

随着梁敏将新政权逐步建立完善,随着部队整编,军官学校开课,他们开始接受系统的军政教育,接触了更多的军政官,他们才明白,在王烁这里,法律高于一切,真正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

他们也逐渐明白,只有法律高于所有人,法律才会有尊严,起作用,才会真正实现世界大同,他们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唯恐违犯法令。

很快,在梁敏治理下,兰州不仅恢复了生机,而且和漳县一样,变得欣欣向荣了。

辛思忠和党守素心中大为叹服,这王烁的新政权根本就和大明毛关系都没有嘛,干嘛还要沿用大明的旗号,这不是自己背黑锅,往自己身上抹黑吗?

他们就找王烁,要求改旗号,自己称王建制,听着大明这两个字,他们心里别扭!

王烁却知道,李自成失败以后,满清入侵,好多地方官吏因为没有了可以投靠的朝廷,违心投靠了满清,这才使得多尔衮势力大增。

他打大明的旗号,就是为了将来给这些大明的地方官撑腰支持,让他们在失败的时候能够集中到他的旗下,不让满清有增加实力的机会。

如果他不承认自己是大明的政权,在那些地方官心里,投靠他和投靠满清是没有区别的,都是背叛朝廷。

他没法跟辛思忠和党守素解释,只能说名号他还没想好,正找高人给起呢,羊头咱先挂着,至于卖什么,咱弟兄们自己说了算。

辛思忠和党守素听他如此说,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第200章 人才难求

王烁自请处分关十天禁闭。

可是,没有专门的禁闭室。怎么办呢,在将军府里足不出户十天,算作做禁闭?

王烁觉得,把自己关在将军府里不出门就算作是关禁闭,不足以引起下属们对律法的重视,就命令施大柱,把他关在兰州的监牢里。

这下监牢的典狱长惨了。

王烁一个人还好办,把单独的监房收拾的跟结婚的新房一样,想吃什么给做什么,实在不行,自己哪儿也别去,陪着他做监也就完了。

可王烁事多,找他的人更多,还都是高级别将领,哪个都是他惹不起的爷,哪个来了他也得高接远送,一个劲的敬礼。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了。

他们这位大将军,这算闹得哪一出啊?

一天总算对付下来,典狱长还没把气喘匀和,晚上吃饭的时候,王烁就不愿意了。

他把典狱长叫过去,指着桌子上摆的肉食问道:“这是监狱的饭吗?你们监狱的犯人都吃上肉食细粮了,生活不错嘛,比我的军队吃的都好!这样的话,百姓当兵干什么?还不如犯罪作恶吃的好!”

典狱长心说您这不成心嘛。您是大将军,我敢给您牢饭吃吗?这是我自己花钱给您买的啊。监狱没这份开销,我还吃不上这么好的饭呢!

王烁让典狱长给他换监狱犯人吃的东西,典狱长哪里敢换?

犯人们吃的,都是粮店里卖不出去的坏粮食,和饭馆里弄来的泔水剩菜。不这么着办,那就一点油水也抠不出来。

上面管的严啊,不许虐待犯人,不许收犯人钱财,他们干了几辈子的发财路给堵的死死的,就靠从犯人嘴里抠这点油水了。

典狱长不敢给他犯人吃的饭,小声嘟囔着分辨道:“中午您也是吃的这个,您不没说不行嘛。”

中午事多,王烁根本就没注意吃什么。

他对典狱长道:“中午我忘了,现在想起来了,我坐牢就必须给我吃牢饭,快去给我拿来,我饿了!”

典狱长苦着脸将肉食收走,回去可犯了难。

真要把牢饭给王烁吃,自己抠油水的事没准可就暴露了。

换好一点的饭?太好他肯定还是知道这不是犯人吃的,还是不行。

一般百姓吃的饭食?万一他在那儿吃着,再来一高官给碰上,那麻烦就大了!

你就给大将军吃这个?得,你这典狱长甭干了,你也给我吃这个去!

典狱长坐在自己屋里左右为难。

还是牢头想到个主意,把大饭馆的厨子给请过来,用栗子面充当杂和面,用鸡汤炖豆角干,豆腐干。

看着不咋地,和牢饭差不多,吃着可是香,和牢饭完全是两码事。既能应付了大将军,高官们碰上怪罪也好解释。

这主意好!典狱长大喜,忙让人准备。一顿饭做下来,花了六分银子。

典狱长问为何如此贵?

办事的告诉他,您要用鸡汤炖菜,总得有鸡吧?不是新鲜现杀的活鸡,哪能有那鲜味?这个季节淘弄点栗子面可不容易,得是麦子面十倍的价!

得,这下比准备肉食还贵!那什么,那鸡和鸡汤不许偷吃了,留着下顿继续用!

好在王烁吃的十分满意,还夸奖他饭食做的好,粗粮淡饭做的比精粮还好吃!

对待犯人嘛,就得这样,虽然他们犯了罪,但他们也是人,也有做人的基本权利。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把他们改造好。犯人做监,不要完全看做是对他们身体的惩罚,要重点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能够出去以后重新做人,不再犯罪。

这是他当公务员时候背熟的理论。

典狱长陪着笑,一个劲点头称是,心里却暗暗叫苦。心说您幸亏只在这里待十天,要是待上一个月,我就得卖老婆孩子伺候您了!

其实,王烁不傻,怎会不知道这里面有猫腻?他也就是做个样子而已,顺便教一下典狱长怎么糊弄上级,以求上下和谐。

水至清则无鱼,这是一个管理者必须明白的最简单的道理,古今一理,毫无例外。现代时王烁在机关干到三十多岁,体会最深,理解最透的,恐怕就是这句话了。

自己表现太精明了,眼里不揉沙子,一池水一眼望到底,谁还敢跟着你干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