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75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75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辛思忠见党守素面有愧色,无言以对,叹一声道:“我跟着贺大哥打了十几年的仗,我们的队伍从来不扰民。知道为啥?贺大哥不允许滋扰百姓,胆敢违犯者杀无赦!

我也是穷人家出身,靠杀敌勇敢一步步让贺大哥赏识的。当初跟着闯王,也是想着闯王是替穷人打天下,让穷人过上好日子。可是,闯王的士卒干的,和明军有啥区别?

吃他娘,穿他娘,闯王来了不纳粮。无粮可纳,还纳什么粮?看见粮食直接抢光,不给就杀,可不不用纳粮?”

党守素不耐烦道:“你想说啥赶紧说,说这些乱七八糟干甚?军队打仗就得吃粮食,不抢还等着饿死不成?”

辛思忠反驳道:“那你还分大顺跟大明干啥?反正都是祸害老百姓,直接两家合成一家算了!”

党守素嘿嘿冷笑道:“辛大胆,你就拿这个来劝我投降?我党守素又不是没长良心,我岂有不知这天下混乱,百姓受苦的道理?你没听宋矮子说吗?咱现在是要把主要力量投在灭明上!等灭了明朝廷,咱再整治内里。到那时候,闯王自然会对百姓好,百姓自然会过上好日子。”

辛思忠正色道:“这你可错了,老党。对百姓好就会一直对百姓好,不会分时候,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象你我一样,让咱们去祸害百姓,咱们做的出来么?这时候还没拿下天下,就对百姓这样了,等拿下天下,还能更好的对待百姓?打死我都不相信!”

党守素奇怪道:“你当初也是赞成宋矮子这个说法的,怎么这回又觉得不对了?”

辛思忠道:“那是我没遇到王烁,不知道天下还有真对百姓好的军队,和你现在一样,以为天下的军队都一样,打仗就得扰民。在漳县遇到了王烁的军队我才知道,这天下还真有不扰民的军队。

王烁也想打天下,人家怎么就不滋扰百姓?只有爱护老百姓,老百姓才会爱护你,帮助你,才能打天下。宋矮子这个道理正好反了,若是按他这个道理,闯王就会变成朱元璋,变成另一个明朝廷,咱还跟着闯王做什么,助纣为虐吗?

要是王烁的军队也是这样,我干嘛要死心塌地跟他干,连贺大哥的仇都不报,还提着脑袋来劝你投降?

王烁二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兰州城下,直接把你灭了就算了,我还费这个事干啥?我是觉得你老党心里想的跟我一样,良心还没完全让狗吃了,还是想着为这天下百姓谋条活路!

咱们以前都错了,就是因为咱们没遇到明白主,不知道怎么干。我这才过来和你说明白,让你别白白冤死了。”

第197章 宣传新政

党守素诧异地看着辛思忠问道:“王烁不是明朝的官军吗,怎么让你这么一说,他变成为百姓打天下的队伍了?”

辛思忠道:“我刚进陇中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和他们一交手才知道,他们根本不是官军。王烁打大明的旗号,只是个幌子。他现在力量还小,不想过于招摇,树敌太多。

他才是真正为天下老百姓着想的主,要不青海的的老百姓为啥拼死保他?贺大哥十万大军,都是能征惯战的士卒,为啥还让王烁才招募的新军给灭了?”

党守素其实早就在心里纳闷,按说王烁的兵都是不会打仗的新兵,怎么着也不应该打得赢贺锦,可贺锦怎么就会全军覆没呢?

辛思忠和贺锦的感情很深,王烁将贺锦杀了,他应该起兵为贺锦报仇才对,怎么会投降王烁了呢?

辛思忠可不是贪生怕死,轻易投敌之辈,当初他还担心他报仇心切,等不及他和援军到来就会向青海进军,还在信上劝他一定要忍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结果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许久党守素道:“我也知道,你辛大胆一向忠烈,能做出叛国投敌的事情,除非有非常之理由。你且说说为何不给贺帅报仇,反而投降王烁?这个王烁到底做了何等经天纬地之事,让你辛大胆这么服他?若是你说的能打动我,我也跟你老辛去保他!”

辛思忠道:“这事说来可话长了。”就从自己进陇中开始,怎样和漳县的新军交手,新军如何表现得让他震惊,他如何便服走访漳县新军的根据地,如何了解了漳县的新法令和土改,如何在陇中模仿人家土改,一直说到去西宁参加贺锦葬礼,和王烁彻夜畅谈,明白了许多道理,直把党守素听了个目瞪口呆!

最后辛思忠说道:“我也是整日在思想啊,我出来打仗,是让官府逼得没了活路。无论我在外面做了多大的官,得了多大富贵,我还是个农民。官不官的无所谓,我不能对不起生我养我的爹娘,不能对不起和我爹娘、兄弟姊妹一样的穷人!不能我富贵了还和官府一样,把穷人踩在脚底下!

所以,我只能为穷人打仗,我这条命,只能卖给这天底下和我过去一样受苦受难的百姓!可是说实话,跟着闯王,我越来越觉得我根本就不是为我心里那个念头在打仗。心里越来越苦,憋屈的慌!

明朝官府只知道欺压穷人,不给老百姓活路,就是闯王不灭它,早晚也会让别人灭了,这个咱就不用说了。

闯王呢?咱得承认,闯王一开始,他确实是想着为老百姓打出一个没有官府,没有富人欺压穷人的天下。可是,到了他真正壮大起来的时候,就完全变了。他是在利用老百姓为他打天下,把这天下当成了他李自成一个人的天下!

为了能让这天下姓李,他不管百姓死活,招募这么多流氓土匪,祸害败类进他的军队,鲁文彬在陇中杀得百姓尸横遍野,百里不见人烟!

打下府县,闯王任命的官吏,还是明朝庭那些人,这些官吏依旧和明朝官吏一样,徇私枉法,欺压百姓!

你看看现在的大顺,和明朝统治的地方有什么不一样?你看看牛金星、刘宗敏这些人,和明朝那帮达官贵人又有啥不同?

咱们起来对抗官府,东挡西杀这些年,这天下有啥变化?老百姓更穷了,死的人更多了,十个村子九个空啊!那些达官贵人,倒是比原来更多了。

原先还只是明朝一拨欺压老百姓的官老爷,这下好,又多出来大顺和大西两帮欺压百姓的官老爷,而且更残忍!听说,张献忠把武昌一带的百姓都快杀光了!

老党,你说,咱这么跟着闯王干下去,还有劲吗?哪天你回到你的老家,乡亲们问你,你不是说跟着闯王为咱乡亲们打天下去了吗?这天下都打下来了,为啥咱穷人还是没有饭吃,还是要受欺压?你怎么回答!”

党守素微微叹一口气,辛思忠说的这些,他何尝不是一遍遍的在烤问着自己?可是,到底怎么办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呢?他不知道,就是闯王,恐怕心里也没有数。

他问辛思忠道:“漳县的百姓过得如何,果真过上好日子了?”

辛思忠郑重的点点头道:“虽然还是穷,可百姓有了盼头,知道咋样才能过上好日子了。他们脸上的笑容是真的,欺骗不了任何人。我想,只要假以时日,他们会一天过得比一天好!

王烁的新法令,公平,公正,让富人和官老爷不能欺负穷人。

他统治的府县,他自己不任命官吏,而是让老百姓自己选自己信得过的人当县官。县官下面还有老百姓选出来的十个参政官,监督县官为老百姓办事。这么着选出来的官吏就不会成为贪官,就会真正为老百姓办事。

县官是老百姓自己选的,只是识字少,缺少见识。王烁说,将来要办公学,让百姓识字,懂道理,到时候就谁也无法欺骗咱老百姓了。

就是现在,虽然县官能力差,还得需要王烁的工作队指导着做事。但他不是官老爷没人敢管,他做的不对,参政官可以制止他。县官不称职,参政官的头领可以提议罢免他,只要十个参政官多数同意,县官就做不成了。

这些官都是要靠老百姓投票选举的,他不为老百姓办事,下一次老百姓就不会再选他,他也就当不成官了。当不成官他就还是老百姓,也领不成县官的俸禄,所以,他必须得踏踏实实为百姓办事,尽力做到公平、公正,才能让老百姓认可他。

各乡,各村,都按照这个办法选出官员来。这些官员也不是就一成不变,每隔两三年,还要重新选举这些地方官和参政官,不称职的下一回就会被选下去。”

党守素从没听说过这种事情,一时半会又怎能弄明白?

第198章 知府来了

见党守素还是听不明白,辛思忠就又道:“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你比如说,咱们都给地主家种过地,地主能多收一分租子就不会少收一分,你嫌租子高不种我让别人种,没办法只好他要多少你就得交多少。到头来,种一年地都成了给地主忙活了,咱们还是吃不饱饭!

王烁颁布的新的法令就解决了这个事情。他规定,地主最多只能收四成租子,多收一成十倍返还给佃户,而且,地税得地主出。这样,老百姓种地就吃上饭了,而且种的好还能有余粮。

这些做法地主当然是不愿意的。可是,有法令管着,有王将军的大军在那里镇着,他们不愿意也不行。

那些选出来的官就是执行这些法令的,地主不遵守,就会受到法令规定的惩罚!比如法令规定,地主不能无故收回租给佃户的土地,不能撂荒土地不种。

违反法令,那些村里选出来的村官就会到执法官那里告他,执法官就会带着执法的治安兵来执行法令,强行把土地还给佃户,没收地主的撂荒土地,收归国家,然后由村官分配给村里最应该得到土地的百姓去耕种。

你想,有这样的好法令,有王将军在,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他们能不拥护王将军?

这样的法令还有好多,都是为了真正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比如军人征召令,凡是家里有当兵吃粮的,官府都要给开军饷,国家的好地要先分给军属种,还少交一成租子,当参政官也要优先,大家谁还不愿意当兵?

当兵也有法令管着。王烁说,他的兵叫人民子弟兵,是平民百姓的孩子,天下哪有孩子欺负爹娘的道理?军队是鱼,百姓是水,鱼离不开水;百姓是大地,军队是生在大地上的树,树根离不开大地。不和百姓抱成团,不把根深深扎在大地里面,军队就不能生存。说的好啊!

他的军队无论驻扎在哪个村子里,吃饭给钱,向百姓借个针头线脑,开拔的时候都得归还,损坏了百姓的东西都必须照价赔偿。士兵见了百姓,年长的称呼大娘大伯,年青的称呼大姐大哥,走路要先紧着百姓走。别说抢劫百姓,糟蹋妇女,就是打骂百姓都要受到军法严厉制裁!

我在漳县转悠了一个多月,看着百姓脸上的笑容,看着当兵的在一起精神的唱军歌,心里那个激动啊!

我给贺大哥写信,给老回回写信,我说我找着真正百姓的军队了!

可惜啊,老回回没来得及到漳县看看就死了。贺大哥生性倔强,投了闯王就不肯回头,非要为闯王和王烁拼命,唉,冤啊!”

党守素沉默半天道:“能有这样的军队,我党守素为这样的军队卖命,就是死了也心甘了!”

辛思忠道:“对呀,我也是这个心思,所以才跑来告诉你呀!王烁不跟闯王一样搞杀富济贫那一套,不分青红皂白,乱杀一气。这富人里头也有好人,穷人里头也有坏人不是?与王烁比起来,闯王那就叫瞎胡闹,到头来就只能闹个天下大乱!就算闯王打下江山来,还是明朝那一套,换汤不换药,有啥意思?

王烁将军不一样,人家是真正改变了明朝的办法,真正让老百姓当家做主了,这才叫一代英主!跟着他干,咱们才真正能打出一个老百姓当家做主的天下!”

党守素道:“老辛,你今天别走了,咱烫壶酒,弄俩菜,你好好跟我说说王烁。王烁真象你说的这样,我投降。可是你要是花言巧语的骗我,我跟你拼命!”

党守素也是个有头脑的人,跟着李自成征战多年,无时不在思考成功与失败之道。他早就感觉闯王用抢夺明朝家底的办法维持战争不成,怎奈自己位卑言轻,也确实想不出更好的办法。

最近义军打的顺手,地盘大了,刘宗敏、牛金星这些人更是贪污腐化,自成帮派,跟明朝那些官吏没有多少区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样下去,即便推翻了明朝,闯王当了皇帝,还会变得和明朝一个样,换汤不换药。这个道理,辛思忠不说他也明白,只是,他和辛思忠一样,明知道不对却又不知道怎样才是对的,怎样才能打出一个老百姓自己的天下!听辛思忠说了王烁这么多他闻所未闻新鲜事,他岂有不向往的道理?

和辛思忠喝着酒,仔细听了王烁在漳县的做法,感觉倒是颇合他意,甚至许多他多年思考无法解决的问题,王烁的办法都可以解决。

他和辛思忠一样,对王烁彻底佩服了。

第二日,党守素率全军出城,投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