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45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45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真不错,除了吓得拉一裤子的那位没进来,其余进来的大小土司都给了一张行军马扎(那时候好像叫胡床?不记得了。),当然祁廷谏靠的王烁的帅案最近,其余依次向大帐门口排过去。

接下来,王烁并没有询问什么重要话题,只是拉些家长里短,询问个人姓名,来历,封地内民情,基本都是废话。

虽问的都是不关痛痒的废话,众土司回话却不敢不小心谨慎,被问到的都恭恭敬敬站起身来,施礼答话。

连祁廷谏都觉得,他和王烁坐的位置,完全就是上司与下属说话的位置。虽然心里不服气,他还真不敢发作。就看周围站着的那几十员战将的表情,恐怕他一句话不对,不等说完就给拖出去斩首了。

说了小半个时辰的话,祁廷谏虽然心里有不满,也不敢表达出来,还得小心答话,真是别扭到家了。

王烁看看差不多了,突然语气变得严厉,说道:“虽贼将鲁文彬伏诛,然贺锦犹在进攻甘凉,估计不日即将攻陷。贺锦二十余万大军,随时会由甘凉南下,到时西宁更加危急!吾正为此筹划应敌对策。众土司暂且返回西宁城,不得离开,侯我随时调遣。至于,这回没有来护卫西宁的土司,”说到这里,王烁沉吟一下,突然高声喝道,“马元华!”

“末将在!”随着高声应到,只见战将队列右侧昂首阔步走出一位将军,站在大帐中间,向王烁插手施礼。

王烁厉声道:“你带兵五千,分头去各土司封地,传我将令,三天之内,各未到土司,必须悉数带领本部人马,到西宁城下聚齐。胆敢抗令,斩首,灭族!”

那马元华高声答应,从王烁手里接过令牌,领命去了。

不一会,帐外人喊马嘶,大概是那马元华拿着令牌调兵,去抄家去了。

众土司面面相觑,却不敢吱声。

王烁是来真的啊,抗令就斩首,还要灭族,这也忒狠点了吧?娘哎,这不是活阎王嘛!

“施大柱!”王烁又喝一声,吓众人一激灵,又是一个将官应声出列。

王烁道:“你带三千马军,护送诸位土司大人回城,维持城内安宁。胆敢聚众闹事,趁机作乱以及扰乱城内秩序者,格杀勿论!”

施大柱应声领命。

众土司又是一哆嗦。

看来,这位王大将军,除了杀人,别的不会。

王烁缓和了脸色,对土司们道:“各位大人,王烁军务繁忙,就不留诸位了。诸位暂且回城,容王烁日后登门拜访。”

众土司知趣,纷纷起身告辞。

看着众土司渐渐走远,帐内两列战将的队列渐渐松弛,有人忍不住咧嘴笑。

王烁不以为杵,摘掉耳旁狐狸尾,对大家道:“赶紧,组织两千军兵,多收集运载工具,跟着鲁胤昌将军去大通把煤给我运回来!”大家慌忙往外走。

“等等!”王烁又把他们叫住道,“先把各营泥水匠人给我都叫到这里来,我要教他们怎么盘炉子取暖。”

边说边往下扒铠甲,见大家又要全跑出去,就又喊道,“还有!泥水匠人恐怕没那么多,再找些手巧的,机灵的一块跟着学,学会了咱全军就都不挨冻了。”

大家眼巴巴看着他们的大将军,刚才还威震八方,杀气凌人,这一会儿功夫,扒了铠甲,挽胳膊,撸袖子,这就要当泥水匠了,真是要多滑稽有多滑稽。

一个军官忍不住笑了,其余就都跟着笑,顷刻大家哄堂大笑。

梁敏从帅案后面的门帘里走出来,脸沉似水,厉声道:“笑什么?”

大家看到她,全不敢笑了。这里面,多半军官都是她的部下。

梁敏沈着脸数落他们道:“看看你们的样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个个现在都是统兵带队的将领了,一点规矩没有。以后就得给我保持刚才见那些土司的样子!若是谁再嬉皮笑脸,我就让他在雪地里站一宿军姿!”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向梁敏插手施礼,高声答道:“谨遵夫人将令!”

在这些人心里,夫人是开不得玩笑的,倒是大将军没那些讲究,随和许多。

王烁在现代懒散惯了,要不是按梁敏的主意震慑那些土司,他才懒得升帐聚将,有什么事坐在一起开个会不就完了?

但他得向着自己老婆说话,当下咳嗽一声,严肃了道:“夫人言之有理。往后咱人多了,大家都是将军,要起个带头示范,不可松弛了军纪。当然了,我会带头严肃军纪。”

大家又齐声应“是”。

看梁敏不说什么,王烁挥挥手,大家如获大赦,全跑了。

梁敏无奈摇摇头道:“大将军哪里都好,就是这严肃军纪不该如此忽视。你整日跟这帮人没正型,他们就会渐渐不怕你,到战场上执行军令也含糊,岂不误了大事?”

王烁对梁敏说的不以为然。

战场上太死板,只知道执行军令,不知道变通的将军,不见得就是好将军。

但严肃军纪对一支军队来说,至关重要,这一点他还是明白的。伟人也说过,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嘛。

第125章 取暖炉子

王烁小的时候,见过大人们盘炉子。

那时候,城里没暖气,更没有煤气,壁挂取暖炉,太阳能一类的,那是想也不要想。

冬天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各户去煤站买了煤来,在屋里烧炉子。当然,敢用电取暖的特权阶级们另当别论。

一般是在外屋与里屋相连的墙角处,先在地上挖一个一米长,半米宽,深也半米左右的坑,然后再于坑上两侧立着摆上砖,然后于砖上放炉条,大致前高后低,便于炉灰顺利漏下来,到挖的坑里。

然后垒起炉子的主要部分——炉膛。再于炉膛上面垒出一个平面,中间是圆形的炉口,用来往炉子里加煤和在上面炖水、做饭。

有条件的,炉面会用铁板来做,结实一些,不易损坏。没有这条件的,就用石灰或者水泥抹平,再将整个炉子用白灰抹一遍,以增加美观。

炉膛还要用黄泥加沙套上一层内胆,形成一个底大口小的葫芦状,才好上火,煤也着的旺。

然后就是烟道了。

有直接通到里屋炕上,然后再从房顶出去的。还有的,家里是木床,没有炕,就于里屋再垒个空心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暖气包,让从炉子里出来的烟通过这个土暖气包,再传到屋外,充分利用炉子发出的热能。

待各营的泥水匠人和一些机灵的士卒都来到大帐里,王烁就按照自己的记忆,指挥他们造炉子了。

几经反复,炉子终于按照他的记忆造了出来,还做了土暖气包,然后用青砖垒了烟道,直接从大帐顶上捅个窟窿上到帐外,看得梁敏直咧嘴。

这是唯一缴获的,象个样子的帅帐,好好的就让这位爷给捅上个大窟窿!

这边炉子造出来,那边鲁胤昌也带着大家弄来了煤。

先用木柴引火,结果刚垒好的炉子太湿,一个劲倒烟,大帐里全是烟,看不见人了。

大家被从大帐里鼻涕眼泪的熏了出来。

鲁胤昌一边咳嗽一边问王烁:“我说,你搞得这是什么玩意儿啊?这,就算大帐里暖和了,你敢在里面呆着?呛也呛死了!”

王烁也纳闷,怎么就不出烟呢?看看伸到大帐外面的烟囱,果真一点烟也不冒。

鲁胤昌在一边又道:“我说,你赶紧把这玩意儿拆了吧,你看你媳妇不高兴走了。听梁安国说,你媳妇为收拾这中军帅帐,昨晚一宿没睡呢,这让你祸祸的,都成什么了,还害的我们累一天,给你弄这么多煤来!”

王烁道:“你别捣乱,我说能成,他肯定能成!”

鲁胤昌不服气道:“你用过这玩意儿,还是你是神仙,能掐会算?要是这煤能派这么大用场,那挖煤的都发了。能代替木炭,那还得了,得多少钱一斤?!”

王烁分辨道:“我没用过,可我看见别人用过,真的好用。”

鲁胤昌刨根问底道:“谁用过?陇中还有这能人,我封地离陇中那么近,我怎么没听说过?”

王烁差点就说他爹娘,爷爷奶奶都用过,可一想不对,好悬让他把老底给诈出来!

两个人正吵的不可开交,一个来学盘炉子的士卒忽然指着烟囱叫道:“出烟了,出烟了!”

王烁和鲁胤昌急忙看去,但见那青砖垒起烟囱冒出缕缕白眼,渐渐的,烟色开始变成灰色,大帐里的烟雾也变的小了一些。

王烁赶紧跑进大帐,看看炉膛内的柴火烧的差不多,便把弄来的块煤投进去。

炉火越来越旺,烧的盖住炉口的青砖都微微泛红,大帐里没了烟雾,暖和起来。

鲁胤昌看着炉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感叹道:“哎呀大将军,你简直就是神仙啊!打仗谁也不敢和你比,这个你也懂得!”

王烁得意起来,笑道:“如何,服不服?”

鲁胤昌也笑,说道:“服,真心服了!”然后突然叫道,“赶紧找士卒把大通那边的煤洞看起来!”

王烁奇怪道:“看煤洞干嘛?”

鲁胤昌指着炉子道:“你这个玩意儿这么神奇,又这么容易造,我敢担保,不出十天,整个西宁卫就都用它取暖了。到那时候,这不值钱的煤可就值老钱了!”

古代军队野战,冬天最大的困难,就是士卒的取暖问题,特别是在这温差大,气候多变的西北地区,赶上寒潮,好多士卒就会冻伤甚至冻死。

野战的士卒不能穿的太多,穿臃肿了跑都跑不动,别说和敌军拼杀了。

但穿少了,一旦行军停下来或者不打仗休整,漫漫长夜里,不知有多少士卒挺不到第二天出太阳,受伤的士卒就更惨了。

有了王烁这发明,哦不,应该说是从现代偷来的炉子,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许多受伤应该死掉的士卒,也大大增加了存活的几率。

第126章 整编军队

解决了取暖问题,王烁开始准备部队的整编问题。

因为下一步还要面对更大规模,更加残酷的战斗,他必须扩充自己的军队,不解决混乱的军队称呼和编制,扩军之后,部队就会更混乱。

他事先已经把自己的大致思路写出来,让梁敏先明白,然后就是哈克什,施大柱,梁安国,鲁胤昌一般高级将领。

军队最基本单位还是什和伍,只是稍作了改动。六人一伍,设伍长一人。

之所以规定六人一伍,是为了便于他当初创立的三人小阵在战场上充分发挥作用。

两伍一什,作战兵加伍长十二人,设正副什长两人,正什长主要管军事、训练,副什长管士卒思想,军纪。

十个什为一连,连长官称统领,设正副统领各一人,主管军事。军政指导员一人,主管军纪思想,与统领平级。

连设辎重队一什,用于搬运连所需物资,战时往战场外输送伤员。设战场救护两人,用于战斗时对连内受伤士卒临时救治。炊事兵两人,主管全连做饭。连部警卫、传令一伍。

十连为一团,团长官称都统,设正都统一人,副都统两人,主管军事。设团军政督导一人,与都统平级。设团级参谋一伍,伍长与副都统平级,属员副统领级,主管哨探,情报分析,为团长官作战提供参考意见和精确敌情。设骑哨游击一什,负责哨探敌情。团部设警卫、传令一什,炊事兵两人。

五团称师,师长官称都督,设正都督一人,副都督两人,师级军政都督一人,副都督一人,下设军政部,副都统级军政官四人,负责整个师属军政人员管理考核和任用调换。

设师级参谋部,副都督级部长一人,都统级副部长两人,统领级部员十人,向师军事主官提供军情咨询,作战意见,向下属单位提供军事情报,协调各单位情报共享,管理考核师属参谋人员和任用调遣。

师设警卫、传令一连,骑哨游击一连,辎重一连。另设师级战场救护所一处,所长都统级,医护十五人,担架队一连,警卫队一连,炊事一什。

三师为一军,军长称主将,设副将三人,军政主将一人,副将三人。军级军政部一处,警卫、传令两连,骑哨游击两连。设军级医院一处,警卫队两连,炊事三人。

再往上,就是以王烁为首的总部了,王烁称大将军,副手称将军,军政亦由王烁代理。

总部设军政部,军情部,参谋部,宣传部,医疗部,考功部,后勤部,凡王烁能想起来的部门,他都设上了,然后再根据各部门职能,抽调合适人员充实。

他知道,军队能不能打胜仗,能不能从这里走向中原,走向更远,不在于他拥有多少军队,更重要的,是在于他对军队的管理能力。

他不能学李自成,鼓捣一群乌合之众,他要建立一支有思想,有精神,有毅力,有文化的,真正的精锐。

然后,总部再设直属部队,警卫团,骑兵团,辎重团,教导团,传令队,随军修械所等一系列的附属单位,在西宁城里还要建一座大的军医院,以治疗战场上运转下来的伤兵。如此,他的军队就算初具雏形了。

之所以不直接按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