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218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218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吏部尚书马吉祥,人送外号马屁精,专事溜须拍马,在这方面,那是顶级高手。

李定国被孙可望压着,做了多年千年老二,如今成了老大,根本抵抗不了马吉祥之流的溜须拍马功。

这便如我们的好多大企业的管理者,当了半辈子听人家招呼的马仔,有一天突然爬上一人独大的高位,他不用马屁精才怪!

甚或,他就是靠拍马屁上去的,也是马屁精之一,而且是战胜了其他马屁精的拍马屁高手!

这种拍马屁精神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如长江之水,源源没有尽头!

那个什么改革,不彻底施行股份制,分化权力,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杜绝大权独揽,一人说了算,真正的人才和栋梁,是无法走到领导者岗位上的,只能年年亏损,月月伸手问国家,现在是问银行要钱,永远是个无底洞,制约国家发展的毒瘤。

马吉祥主政吏部,吏部能好的了吗?

您想当官,无非就两条道。要么,把马吉祥拍顺了,拍高兴了;要么,您就去准备银子吧,多大的官得花多少银子,马吉祥都明码标价了。

您有本事没银子,那您就一边凉快去吧,再大的本事我不用您。

有本事的多着呢,顶多我用个即有本事有有银子的,成吗?这您没脾气吧?

因此,国家吏治也很快败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说实话,郑成功也不是块治国的材料。从他对待施琅的态度上,也可以看出来。

施琅是郑芝龙的老部下,能耐不小,但贪财。正史上,他虽然打下台湾,上书清廷,保留了台湾府治,但他治理台湾期间,基本把台湾当做他自家的后院了。

台湾人种地,除了交国家的税,还要交他施家的税,渔民打鱼同样如此。他死后,台湾人还要年年把给他的税交到他北京的后代们手里,延续了好多年。

施琅这个人,碰上明主,用其才而避其短,完全可以做一番大事业,可到郑成功手里就不行了。

郑成功烦他自矜其才又贪小便宜的毛病,就是看不惯他,为一个小兵杀他全家,逼他投靠了满清,可谓自断臂膀,自掘坟墓。

要不是他死的早,估计早晚也会变成施琅的俘虏。

郑成功治理台湾,缺点毛病太多了,就不在这里浪费大家金钱啰嗦了,只看他后人那么不禁打,您就明白他在台湾都干什么了,根本就没搞出一样像样的,足以自保的玩艺儿来。

李定国治国不行,郑成功也基本属于糊涂蛋一个,这南明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眼看着国家要乱套,李定国实在沉不住气了,给王烁写信,那意思是说,在蜀中的时候,百姓都叫我小王烁。我不服,想跟你比试一下,看咱俩到底谁能耐大,你敢来吗?

国家都到这样了,他还不认输,也真有意思。

李定国本身就是个骄傲的性格,谁也不服,要不他怎么和老大孙可望处不好关系呢。

打下广州,赶跑李成栋和孙可望,与郑成功会师,他曾于广州题字“一匡天下”,自比管仲、乐毅,说自己有恢复明室,安定天下的才能,和管仲、乐毅也没区别,可见其骄傲至此。

王烁的情报系统,经过这许多年的不断完善,已经遍布全国了。

李定国和郑成功在江南鼓捣什么,他一清二楚,就连李定国和郑成功的性格爱好,都有详细的分析送到他这里来。

李定国找他干什么,有什么目的,他是十分明白的。

但李定国很骄傲,如果不在武艺上镇住他,这人将来即便投效过来,也很难使用。

李定国是个出色的军事将领,王烁不想就此浪费掉他的才能,就只能先考虑在武艺上让他服输了。

得亏他这段时间,在四位夫人的轮流监督之下戒了酒,而且,在鲁小钰整天的踢门、週被窝的督促下,体力渐渐恢复。

也不知道是他武艺完全恢复了,还是鲁小钰让着他,反正他现在和鲁小钰对练,他能逮着她了,逮着她之后,当然就有好事可想。

鲁小钰还上瘾了,一天不落的来週被窝,也不知是喜欢练武还是喜欢让他逮着以后的事,那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反正你说是后者,她肯定坚决不认帐。

1652年秋后,在王烁不断拿出全新的管控体制之后,西北政府的运作有了长足发展,一切都在步入正轨。

农业、工业、商业欣欣向荣,产出成倍提高,人民生活日益稳定富裕。

好多部门都有了懂专业,有现代知识的合格的领导者,新的金融理论也进入学校,成为专门的学问。

王烁再用不着各部门到处指导,到处费嘴皮子讲解了。再去,不了解实际情况瞎说一气,基本就属于捣乱了。

渐渐的,他又闲下来没了事做。

大将军没事做,第一个害怕的是吴朗西,他很可能跑到国家科学院来,想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东西,逼着吴朗西找人去试制。

他布置的电报机、扩音器、发电机,等等一堆的新玩艺儿他还没做出来呢。现在才找到钨矿,电子管还在试验,还不稳定。

发电机需要磁石,这个刚刚解决,铜线需要均匀拉拔出来,这个也刚刚解决,用来绝缘的绝缘漆还没达到要求。

这一堆事儿就够外国洋老头忙活的了。

听说大将军最近很清闲,吴朗西就是一哆嗦,他离倒霉又不远了。

吴朗西害怕,李天俞也害怕。大将军只要闲了,肯定就会想出什么大型玩艺儿,让他组织人力物力去鼓捣,他上哪儿找那么多人去?

后勤部长李道中更害怕,造东西得有人有设备,这些人吃马嚼,所有供应就都得找他,他上哪儿给他淘换去?

司法部长,财政部长,等等这些官员心里也打鼓,连安全部长胡琏器都头疼。

可别让大将军再想出什么“战犯罪行录”一类的东西了,要命啊!

王烁四位夫人也头疼,这家伙要是没事干,再去找部下喝酒怎么办?这给他戒酒可费老劲了,这要是再喝开可就要命了!

合着王烁不能闲着,要不然大家就都哆嗦。

第489章 修旧如旧防骂名 王烁定国会沙洲

就在大家都担心王烁闲着,整出什么稀奇古怪的幺蛾子的时候,李定国来信了。

想让李定国彻底服气,就得在他自认为最强的地方镇住他,然后才能说别的。

李定国除了有个外号叫“小王烁”,还有个外号叫“小尉迟”,武艺非凡,鲜有敌手,完全有能力和王烁一搏。

王烁已经一年多不亲自上阵打仗了,前期又爱上了喝酒,体力恐怕已经不如以前,能不能是李定国的对手,连他自己都没有底。

为确保战胜李定国,他只能天天锻炼,骑马舞枪,跑步练拳。

这下他又有事干了,大家也就不用哆嗦了,都暗自感谢李定国吧。但愿这位晋王殿下月月找大将军比武,省的让他闲着。

王烁要是知道大家都这么想,内心的心理阴影面积,估计得无穷大。

一个月之后,王烁自我感觉恢复了最佳状态,骑上他的白云踏雪兽,提着他的亮银枪,穿上那一身好久都懒得穿的亮银甲,戴上亮银帅字盔,带着他的一千警卫大队,向扬州出发了。

这次会面,还是在扬州南面的那个梭子形沙洲上。这沙洲因为前期的议和谈判,已经得了个名字,叫太平岛了。

太平岛方圆十几里,足够两个人上马征战。

有了两年的经济恢复,扬州比以前更繁华了,特别是有了钢筋水泥,成立了房地产公司,可以盖高楼,又有了许多工厂机器生产出来的生活生产日用品,扬州已经成为江南江北的贸易枢纽,变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市场,城市逐渐向外围扩展,几乎一天一个样。

但王烁不许拆除市中心的旧建筑,特别是二十四桥周围建筑。他专门成立了国家文物保护局,这些人挨个名城去转悠,划定保护区。

保护区之内,动一草一木都必须经过文物局批准,修过后要经文物局鉴定。

保护区,包括过去的旧城墙,只许修旧如旧,不得随意更改任何一处建筑。

许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古人看自己整天看到的旧建筑,当然看不出有什么好来。

王烁也知道现在和这帮人解释不明白,他懒得解释,但也不敢随便让大家把这老古董给拆了。

这要到了后世,子孙们见不着老古董了,还不得把他骂死?

在这方面他是较真的,不仅扬州,其他老城,开封、西安、济南、曲阜,等等,也是如此办理。

这不是影响国家大计的大事,常委会几个人也懒得和他吵,既然大将军非要坚持,总得给他留个面子,他怎么说就怎么办吧。

因此,扬州只能以扬州古城为中心,向城墙以外发展,城墙以里,嘿嘿,谁要不怕大将军急眼,您尽管去动下试试!

在城墙外搞新城区,那不还得另建城墙?这多麻烦!

王烁眼一瞪,你特么脑子有毛病是吧?老子有火枪大炮,有人民支持,谁还能再打到老子的地盘上来?除非老子脑子也有毛病,自己拿火枪大炮打自己玩!

大家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儿。有大将军在,别说敌人能打来,你就是让他来,他也得敢来啊?还建什么城墙啊。

大家不由又得赞颂一遍大将军文治武功,前无来者,后无古人。

别特么闲的没事唱赞歌,老子不爱听这个。总之,明、宋以前的旧建筑,凡文物局认为有保留价值的,谁也不许给老子动一砖一瓦!

王烁到达扬州,命警卫大队在离扬州十里的江边扎营,并不进城。

扬州城已经快扩展到这江边了,这个地方也不安静了,到处都是过往的货船和堆放物资的仓库。

好在他们是军队,一般百姓不允许接近,也不知道这些军队好好的在这里扎营干什么?

王烁严令当地政府,不许公开他到来的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命人过江通知李定国,他来了,约定见面时间。

第二天早上,太阳刚出来,李定国带着郑成功,也带一千人的卫队,全副盔甲打扮,过江来到太平岛,王烁几乎也同时到达了。

其实,王烁和李定国两人身高差不多,都生的英俊魁伟,彼此还是相互有好感的。

李定国邀请王烁过来比武,也并不是真心要比武,他是想通过这个交往方式,拉近和王烁之间的关系,主要还是想请教他如何治理国家。

王烁可不这么想,他是想通过比武战胜对方,让李定国斌服。只有让这小子彻底服了,才能听他的话,解散他那个乱七八糟的朝廷,乖乖到他的军校里去学习,他不想埋没这个少有的军事人才。

两方见面,并未下马,在马上寒暄两句,王烁便问李定国道:“晋王就是为人家叫你小王烁,心里不服,就这么大老远的把我给招来了?”

李定国微微一笑道:“在下没说不服,只是从没和大将军交过手,不知大将军武艺到底如何?在下叫这小王烁,心中甚是忐忑,故而有此一举,大将军勿怪!”

王烁心说你忐忑个逑!你就是心里不服,人家叫你“小尉迟”你怎么不找尉迟恭打架去?当然这会儿你穿越不了,也找不着这位门神老爷。

当下哈哈一笑道:“也是,要是在下不是晋王对手,晋王这外号可就叫的冤枉了。如此,在下就陪晋王走几合。若是在下输了,晋王大可不必叫什么小王烁了,王烁改名叫小定国就是!”

这话听着是谦虚,实际这位大将军也是狂人一个,直接不给自己留后路,说明心中有必胜的把握。

李定国如何听不出王烁话里的意思来?心说,哟呵,人家都说我骄傲,原来这位大将军不止骄傲,直接就是狂妄了。

我李定国论武艺,我义父大西皇帝陛下年纪一大都打不过我,除了偶尔输给我大哥几次以外,还没谁能赢我呢!

想起孙可望心中未免难过,到现在,他派人在仙霞岭搜遍了群山,依旧没有找到孙可望的尸首。

当下两人再不多言,各命士卒退后,让出场地,二人也相继退出一箭之地,勒住战马。

接着,二人几乎同时举起手中银枪,战马嘶鸣,向着对方冲杀而来!

第490章 沙洲比武双枪举 全羊招待家乡人

王烁、李定国两人各自擎枪,催马杀向对方。

时值秋末,秋高气爽,正是战场厮杀的最好季节。

王烁的白云踏雪兽已经好久没真正经历战阵厮杀了,今日又临战阵,不由精神大振,四蹄腾空,兴奋的长声嘶鸣。

李定国骑的也是宝马良驹,并不惧怕白云踏雪兽的狂野冲击,也毫不示弱的相向而来。

二马错蹬,双枪互碰,“呛啷”一声大响,各自跑向远方。

二人身高相若,又是同年生人,都是枪快马急,同时闪电般出手,同时被对方银枪弹开。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只这一下交手,二人便都试出对方武艺不逊于己,便都打起精神,不敢有丝毫疏忽大意。

二人冲出一段距离,几乎同时圈住战马,回头再次冲向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