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97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97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多尔衮的银子,两人也不知哪根筋不对,竟然不怕西北军了,奏明光武皇帝,要去江北收复江北四镇。

真是要钱不要命啊。

能把江北四镇收回来,光武帝当然愿意。

其实,金、王二人也知道王烁不好惹,也就想做个样子应付一下多尔衮,毕竟拿人家手短嘛。

他们打算在江北找个没西北军的地方登陆一下,骚扰几个县城,抢点财物,看西北军大军来了,立马就登船跑回江南。

王烁没有海军,只要他们跑回江南,西北军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而且,长江沿线上千里地,西北军不能到处都有军队守卫,那得多少军队?

果然,经过几天观察,他们在蚌埠和淮南之间,找到一个没人看管的渡口,然后派出十五艘大船,载着几千士卒,向长江北岸驶来。

上岸之后毫无阻碍,抢掠了沿途几个村镇,却没抢到多少东西。

那时候到处战乱,百姓有点粮食饿不死就不错了,哪有多余财物供他们抢掠?

抢村镇没人管,他们胆子大起来。打听到淮南没有西北军,立刻就向那里进军。

淮南是大县,估计能有不少好东西。

军队还没走到淮南,西北军的马队就从远处向他们包抄过来。

带军将领听说西北军来了,立刻就命令部队掉头,不去淮南了,立刻回江边上船。

大家本来也没打算和西北军打仗,也打不过。于是三千人呼呼隆隆往南跑,慌忙上船。

他们上了船,西北军的骑军也到了岸边。

带军将领放心了,我到船上了,你拿我没办法了。

没办法?你小子就等着挨揍吧!

西北军到达江边,纷纷下马,把马后拖着的几门大炮拉过来,支起三角支架,调整角度。

“轰”的一声响,一门大炮首先炮口冒出火光。

南明带军将领站在船头,看着岸边西北军的大炮开炮,并不害怕。

大船已经驶出一段距离,大炮就算能够到战船,力量也不够,发出的铁丸根本不可能击碎战船的侧舷。

但接下来他就傻眼了。

但见岸边大炮火光一闪,没有多久,他左侧一艘大船前方甲板上就“轰”的传出一声巨响,木片乱飞,火光冲天。

那大船船头的甲板整个不见了,露出下面黑乎乎的舱室。

舱室也是被剧烈爆炸冲击的到处是窟窿,很快进水。大船头重脚轻船头下沉,带着熊熊大火,向江水中沉去。

船上士卒死伤无数,断肢残臂乱飞,侥幸没死的,也被大火烧的哭爹喊娘,随着大船沉入江底,眼见不活了。

带军将领直接就傻了,这是什么东西,怎么会炸开,魔法?

在他愣神的功夫,又一艘大船中部中弹。木头做的船体,无论如何禁不住九二炮弹的打击,立刻四分五裂。

“嚯茨”一声大响,大船直接从中部断裂,带着大火和满船士卒沉没进江水里。

带军将领这下知道厉害了,大声呼喊道:“满帆,快划!”

他的意思,不管跑到哪里,只要脱离开对方大炮的射程就行。

这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升帆需要时间,那时候战船靠人力划桨前进,那能走多远?

随着岸边西北军大炮不断冒出火光,江面上升起惊涛骇浪,一艘艘战船不断爆炸起火,然后就纷纷解体。

士卒被炮弹击中,被大火包围,死伤无数。没死的,只能纷纷弃船,跳入长江逃命。

第445章 江南吓坏金王 王烁要造军舰

金声桓和王得仁并没有跟随部队过江,他们在长江南岸,正指挥士卒集结,准备搬运从江北抢回来的财物呢。

听到江面传出巨大爆炸声响,急忙跑到江边观看。

但见江面上凭空升起巨浪,十五艘战舰逐次爆炸起火,连已经跑到江心的都无法幸免。

两个人不由对视一眼,脸都吓白了。

怪不得满清干不过王烁,人家有咱见都没见过的大杀器啊!

多尔衮这小子,齁不是东西,明知道王烁有这玩艺儿,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还骗着咱们和他做对,这不作死嘛!

娘希匹,你拿银子使唤傻小子,哄着我们去作死,我们不干了,银子也不给你了!

金声桓琢磨半天说道:“不干也晚了,咱们已经干了,把王烁给得罪了。他要是带着那会响的玩艺儿过江和我们算账可咋整?”

王得仁一听,对呀,他要是过来,有这么厉害的杀器,估计南京城墙都挡不住他呀!嘿,这下让多尔衮这小子给坑的,要不这鞑子叫鞑子呢,就没一个好东西!

王烁非报复咱不可!这可咋办呢这个?

金声桓和他商量道:“要不,咱把多尔衮给咱的银子送王烁得了。咱带着银子去给人家赔礼道歉,就说手下部将不懂事,不奉命令私自过江,求他大人大量,别和咱计较吧?”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可我还陪进去三千人马和十五艘战船呢!

不成,得从多尔衮给的银子里扣出来,少给王烁点。

金声桓道:“你拉倒吧。多尔衮一共给咱三十万两,都给王烁,人家还不见的稀罕呢。

你再留下点,回头银子也送了,王烁再不依不饶,咱们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啦!”

王得仁一想,还是金声桓说的对。可他的损失谁给赔啊?

嘿,这小便宜贪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金声桓道:“损失了也就损失了,回头咱再想办法立个名目,从南京百姓嘴里抠出来就是了,反正江南这边百姓富,也不在乎这点银子。”

唉,就这么着吧。

这俩家伙再不惦记惹王烁了,反过来惦记着给人家送礼了。

多尔衮这银子,算是白送了。

西北军经过连续作战,已经显出疲累,需要一个时期休整,暂时没有渡黄河作战的计划。

多尔衮兵力不足,从蒙古和朝鲜招募的士卒还在路上,即便到达中原,也需要一个时期的训练和适应期。

指望着这些新兵,能守住黄河,和王烁划河而治就不错,他再也没有了要占据整个华夏的野心。

现在他知道,范文程是对的,中原出了明君,他时运不济,强逞英雄只能自取其辱。

他逞英雄的崇祯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只有接受现实。虽然心里不舒服,也只好忍了。

满清不过河,南明给揍怕了更不敢来捣乱,王烁还真没事干了。

不过,这人不是能闲的住的,省油的灯。在现代机关里没事干,他能琢磨着利用空闲炒股玩,就是不愿意闲着。

到了这古代,他也不能闲着。

不没事干吗?鄱阳湖现在在他的属地里了,他把吴朗西和李天俞都从西安给弄来了。

把两个人弄到湖里的大船上,他道:“老子没有水军不成,老子要建水军,这水军还不能叫水军,要能跑到海里去,能跑到欧洲、非洲和美洲去,所以,老子的水军得叫海军,蓝水海军!”

吴朗西听了吓一跳,你跑欧洲去干什么,难道还要把我们欧洲也打下来归你?

你中原还没整利索呢!

也别说,照他这个作法,多尔衮早晚得让他给作死,南边南明根本不值一提,他没准还真是要去打欧洲!

mondue!

王烁差点让他气乐了,我没事干打的什么欧洲啊?你们那巴掌点的破地方,也就你稀罕,请老子去老子都不去。

再说,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向来讲究礼尚往来,尊重世界上各民族的利益和风俗……

吴朗西连忙阻止他道:“你别说了,别闹的我脑袋疼,只要你不打欧洲就完了。”

李天俞是文化人,说话就文明的多。

当下他问道:“大将军要建海军,造船找懂造船的工匠造就是了,我等不懂造船,大将军这么远把我等弄来作甚?”

西北的工业体系中心正在往西安迁移,李天俞忙的脚不着地,正有一大堆事等着干。

这还没理清头绪,王烁一纸命令,把他给调鄱阳湖来了,这不捣乱嘛。

谁捣乱啊?王烁还振振有词。

我要的战船不能叫战船,得叫军舰!

军舰,啥叫军舰啊?

对了,军舰得是铁的,普通炮弹打不透才行。而且,得装上咱们的新大炮,一炮就得把木头战船给我打烂。

而且,不能用帆做动力,更不能用人去划桨,那太慢了。得用机器做动力,我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才成。

那俩人一听,得,您找别人做去吧,我们没这本事。

铁的,一艘两千料的大船,得多少钢铁?咱们出产的所有钢铁都给你做军舰也不够!

再说,怎么把这么重的钢铁连接到一起?指望刚刚发明的螺栓,那根本就不可能!

还机器做动力,你见过这种东西吗?反正我们没见过,不会造。

见俩人要急,王烁赶忙安慰他们。

现在没有焊接和铆接技术,也没这么多钢铁,做全铁的当然不行。

咱们可以把木头的大船,外面包上一层铁板呀,那不就结实许多了吗?

钢板见水会生锈,咱们见水的地方不包,只包容易被敌人攻击的地方,这个总行吧?

两个人一听,这办法还凑合。可怎么能让船不用人划,自己走呢?

王烁道:“你们怎么这么笨呢,真是拨一拨转一转!小型蒸汽机你们不是弄出来了吗?

当初为啥让你们弄那个,不就是为了往军舰上安吗?”

两人恍然大悟,原来大将军高瞻远瞩,早就在琢磨军舰这个破玩意儿了。

哎,这就明白了吧?

两人一拨楞脑袋,还是不明白!

第446章 王烁要建蓝海军 编个册子臭大清

王烁费半天唾沫,李天俞和吴朗西还是不懂,他不由大急。

唉呀,这是他的两个首席科学家吗?这不俩笨蛋嘛!

可离开他俩他自己造不了啊。他只得耐住性子,仔细和两个人解释。

小型蒸汽锅炉安到军舰上,活塞曲柄连杆技术已经成熟,不用说了吧?

然后就是螺旋桨,咱们不搞那笨重易坏的大水轮,直接绕过它。

蒸汽机推动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推动变速机构,变速机构推动螺旋桨,动力解决了吧?

这螺旋桨的叶轮,王烁大致画出个样子,然后找技术好的工匠,精心打造,反复试验,最终也会给弄出来。

有这些个东西,大船就跑起来了吧?

然后,把大船上木头甲板铺上厚钢板,打孔,穿螺栓,固定上大炮。

咱一艘船上不用像西班牙战船那样,安上百门大炮,前后左右安它个五六门就足够了。

咱大炮厉害呀,一发炮弹打过去,他有多少大炮都白给!

吴朗西和李天俞一听,这么一说,王烁这造战舰的主意还真有实现的可能!

不过,这样的军舰,按照过去的造船办法恐怕不行。

得去掉桅杆占用的地方,还得在中间舱室腾出安装锅炉和机械传动装置的地方来,后面加螺旋桨,掌握方向的舵也得做相应改动。

有蒸汽动力驱动,军舰的速度,肯定比现在的战船快上许多倍,木头舵强度肯定不够,也得换成铁的。

王烁见两人逐渐融进他的设想里去,渐渐上道,偷偷笑了。

下一步,估计就不用他操心了。这俩人会组织相应科技人员研究可行性方案,寻找造船高手改进旧战船结构。他只要给他们提供方便,要什么给什么就可以了。

不久,李天俞就在鄱阳湖组织了相当大的团队,专门研究制造王烁说的军舰。

接下来,王烁看着一群人在岸边上建营地,从四处运来所需材料。

刚开始干,离出军舰的样子还早呢。看了几天,王烁就看够了。

这时候,司法部的《战争罪条例草案》已经出台,王烁又有事干了。

他等不及《条例》被决策委员会通过,立刻让胡琏器组织专人,根据《条例》内容,罗织满清的战争罪名。

从努尔哈赤算起,凡是有罪的满清将领一个也不落,把他们都变成战犯!

人太多?那不要紧,把战犯分等嘛。像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这样的,就属于甲级战犯,就是死了也要公布其罪名,让全国百姓声讨之!

何洛会、范文程这样的,属于乙级战犯,死了的就算了。

对了,范文程,李永芳,洪承畴,不能算战犯,要当汉奸罪论处,另造别册予以公布,抓来也进战犯管理所。伤天害理,手里有人命的,就地开公审大会枪决!

胡琏器脑门直冒汗,这得多大的工作量啊!

他们这位大将军,真是想起一出就是一出啊!还真不能让他闲着,不然他闲着就得把别人累死了!

胡琏器组织了上千人力,又偷偷通过秘密系统联系骆养性,查阅各种能找到的资料,终于在近月底的时候,整理出各战犯的资料,一一落实其罪行,光战犯档案就一人多高。

这下王烁满意了,可胡琏器还不能休息,他得组织间谍,通过潜伏组织和秘密联络系统,把主要战犯的罪行材料,印成文册,散布到北京周边的满清统治地区,最好要让多尔衮这小子和他的大臣们都看着,气死他们!

这可有点难,难也得办!我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