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清坑你没商量 >

第182部分

大清坑你没商量-第182部分

小说: 大清坑你没商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如高手下棋,到了中盘,双方势均力敌,就看谁沉得住气,不首先失误,被对方抓到漏洞,一举奠定胜利基础。

所以,着急不得。

王烁不是不着急。

自多尔衮这家伙屠了晋北之后,王烁恨不得立刻就把多尔衮抓来千刀万剐!

但宋献策和李岩都是下棋高手,在这个时候,他们掌控大局的能力就得到了体现。

大局势上,双方谁也无法占先手,但不见得小处不能占便宜。

白旺已经率军返回襄阳,向南发展,一路过公安进逼武昌,把武昌以西,长江以北基本纳入了王烁的地盘。

李达也率河南兵团跃跃欲试,一步步向南向东推进。

大局就这样了,我从小处一步步蚕食你,最后,由小胜积大胜,三军会师,把你包围在江淮地区,那时候你就输了。

再这样耗下去,安徽也变王烁的了。

多尔衮知道耗下去不是办法,可他又没有其他好办法。

从全国的兵力上看,江南地区基本反正,一塌糊涂,除了何洛会的八旗军,再没有忠于大清的汉军。

江北,阿济格和吴三桂在山西,加上叶臣的地方守军,四十万左右,其中一半是汉军。

如果把阿济格抽出来,吴三桂还能忠于大清吗?

他和王烁有夺妻之恨,应该没有问题。

可也很难说。

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永远的,只有自身利益。

这小子当初可不是主动降清的,是被逼无奈才投降。前一段时间,大清形势一片大好,有独霸天下的气势,这小子才不再观望,一心一意帮着大清杀汉人。

这会儿大清形势不利,阿济格一走,他成了山西老大,再加上那个墙头草,哪边有风哪边倒的唐通,不立马投了王烁才怪!

阿济格不能动。

京师还有征剿姜瓖刚刚返回的二十万驻京八旗,可那是他最后的力量,还得守卫京冀和黄河以北呀,也不能动。

辽东,辽东已经没有满洲人的军队了,只剩下个耿仲明和尚可喜。

特么的这俩家伙也是汉人,也不可信!形势不利,不能让他们呆在自己老窝里。

万一这俩家伙给我来个“窝里反”,我后路就没了!

多尔衮坐在徐州大营里胡思乱想,周边站着一群大清的文武大臣,有汉人也有满人。

他瞅瞅站在右手边上的洪承畴,这家伙一脸严肃,却不知道肚子里在打什么小九九。

汉人,齁不是东西。那个孙之獬,听说在明朝廷当言官的时候,铁骨铮铮,言之凿凿,谁都敢参。

这种人,你相信他会投大清吗?哎,他偏偏就投大清了。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知道谁首先提出来的吗?

不是满人,正是这个“铁骨铮铮”的孙之獬!

汉人,你敢相信吗?你看着洪承畴这老家伙站在那里,目不斜视,一脸严肃,一身正气的样子,他肚子里在捣鼓什么坏水,只要不往外冒,你想破脑袋也猜不着。

不能再让汉人带兵了,也不能再相信汉人。

多尔衮决定,采取范文程给他出的那个主意,将满汉军队重新整编。

派满达海去山西,接替吴三桂,将吴三桂的军队,一半编入阿济格的镶白旗,再从镶白旗里抽一半满洲士卒,和另一半吴三桂的军队混编,归满达海指挥。

将叶臣抽回辽东,从京师八旗里抽五万人马,让叶臣带着回辽东,接替耿仲明和尚可喜。

耿仲明和尚可喜即刻率军出辽东,到京师附近接受改编,和京师八旗一部分混合,由固山贝子罗洛辉率混编后的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防御江淮,阻止王烁的河南兵团和襄阳兵团东进。

至于吴三桂和尚可喜、耿仲明一班汉将,全部集中在京师,由济尔哈朗派人监视。

所有的军队基层军官,一律由满人任正职,汉人任副职。地方绿营兵,则派满人管理。

可出这主意的范文程,他也是汉人啊?

这个多尔衮知道,但范文程早就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汉人了,不会反叛了坑满清,这一点他还是有信心的。

多尔衮费尽心思,耗时仨月,终于完成了他的混编大业。

罗洛辉终于在黄冈以东,利用大别山山脚地势,挡住了白旺的前进步伐。

他兵出六安,占领阜阳,然后攻击信阳,击败李达,发动反击,重新占领平舆,将李达的河南兵团赶回汝南。

稳定住大别山南北局势之后,分兵五万,帮何洛会守住江浙,稳定住了江淮。

多尔衮松一口气,下一步就要考虑,如何打破和王烁的相持局面了。

第414章 战场僵局难打破 王烁难为吴朗西

如何打破僵局?双方主力都不敢轻举妄动。

谁先动,谁就容易暴露弱点,分散兵力。

一旦被对手抓住,击破一点,满盘皆输。

多尔衮还是很聪明的,他也和宋献策、李岩一样,想到了利用小胜积大胜的办法。

南边我兵力不足,守住就不错,闹不出大动静,我就在北边找你的弱点。

他命令山西的阿济格和满达海,设法渡过黄河,进攻陕西。

山西是京师门户,又有了姜瓖叛乱的教训,多尔衮只能设重兵守御。

所以在兵力上,比起李过的陕西兵团,阿济格和满达海占据绝对优势。

满达海率军在前面攻击,阿济格在后面做保障,说不定可以突破李过,一举拿下陕西,把王烁的势力切割开来。

那样,王烁主力前后受敌,必然失败。

可李过也不是吃素的,有了两次陕北防御战的经验,再加上宁夏兵团高一功的配合,清军无论从北面的榆林,还是中间的延水关突破,都没有成功。

后来,看清军攻击力不怎么样,李过竟然大胆到要放清军进陕北,试图继续利用地形,消灭满达海。

也难怪清军攻击力不行,里面掺合进一半吴三桂的汉军,净跟着捣乱了,还不影响战斗力?

阿济格在陕北吃过李过的亏,对多尔衮让他重新进攻陕北,本来就不感冒,心说你这不是让你哥哥我送死吗?咱唯一的亲兄弟多铎已经死了,怎么着,你嫌他在底下寂寞了,让我去陪他?

但军事上接连失利,多尔衮心情不好,阿济格不敢这时候惹他。

既然老九让他进攻陕北,那就去吧,做做样子,别这时候自找没趣。

看到李过主动往后撤,他心里就一激灵,这小子没安好心眼儿,要坑满达海!

他立刻传令,让满达海停止前进立刻退兵。

满达海费了半天劲,总算打进陕西了,好好的又让撤回来,这玩的是哪一出这是?

他就跑回去问阿济格,阿济格瞪眼道:“让你撤回来你撤回来就是,不须多问!”

满达海不服啊。早说您不想去陕北,您别让我卖力攻打啊?

您瞧我这劲费的,死好些人马才打开通路。您倒好,又让我回来,您这干嘛这是?怕我抢了您的头功?那不成这功劳算您一个人儿的还不成吗?

啰嗦半天,换来阿济格一句话:“你知道个屁!”

陕西进攻失败,满清和王烁在整个战场上,又陷入了对峙僵局。

王烁这边也不是不想打开这僵局,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接连遭受失败,满清的实力仍是不容小觑。

决策常委会做出决议,严禁各兵团和清军拼消耗,不占便宜的事情,坚决不许干!

王烁也明白,满清不是大明,一触即溃;更不是李自成,只会打顺风仗。这是一个发展了多年的战争系统,五脏俱全,战将如云,不是轻易就可以击溃的。

在前线没什么事做,他把指挥权交给李岩夫妇,自己返回现在的西北政权首都西安了。

梁敏的临时政府已经迁过来,一同跟过来的,还有李天俞的机械工业部。

他回到西安,看望他的美丽夫人们的同时,就是要利用这段战场暂时的寂静,鼓捣点新玩艺儿出来,继续他的坑清大业。

蒸汽机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了,那就设法改小它,把它安在轮船上。

将来打下东面沿海,他就要造蒸汽轮船,从海上攻击满清,给它来个“仁川登陆”,把多尔衮彻底留在北京以南。

还有,底火药必须尽快稳定下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炮,将来攻城战会伤亡巨大!

既然有了皮带铜瓦车床,那么,可以用同样的原理,制造钻床、铣床、磨床嘛。

这个吴朗西,这么简单的道理,还用的着我教你吗?

对了,没有扩音器,给军队讲话,开万人大会太费劲。

没有电报机,各战场之间无法及时下达命令,延误战机,李达就是这么让人家给打败的,你得给我研制电报机!

嗯,这些玩艺儿,没二极管、三级管不行哈?那你就给我赶紧研究这些个管子!

硅锗的你肯定不会,玻璃的你总能弄出来吧?电源好办,化学干电池我一说你就明白了。

导线?那个太简单了,你不是已经开始提炼石油了吗?从里面弄出塑料来很简单……

吴朗西差点让他再一次搞疯。好在他手底下有了科学研究院,培养了大批学者。

他连忙喊来秘书,把王烁说的这些个玩艺一一记录,然后分发到各个相关研究所,各研究所组织专门小组,根据王烁说的原理去试制,不懂再来请教大将军。

王烁看见漂亮的女秘书,又开始胡谝了。

这打字机是你们西方人发明的,你怎么到现在还不弄出来,让秘书拿手写着记,这多麻烦?回头再把人家姑娘给累坏了。

什么,西方文字和中国字不一样?你怎么这么笨呢,把汉语变成拼音啊。以后培养一批学会拼音的,专门用拼音翻译汉字,这么着还能增加保密性呢。

以后,要把拼音普及。对了,这个不归你管,把教育部长给我找来!

吴朗西差点哭了,大将军,您能不能慢点,咱一样一样来成不成?再说,西方什么时候有打字机了,我怎么没听说?

你没听说的多着呢。对了,你那水泥怎么还没鼓捣出来?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鼓捣三年吗?我让你弄的那个磁力发电机你弄出来没有,灯泡呢?

哎,哎,我还没说完呢,你干什么去?

“我上厕所,拉屎!”吴朗西大喊一声,直接从办公室逃跑了。

也难怪王烁着急,这边他和多尔衮搞了个不上不下,谁也奈何不了谁,他不还有永历吗?

你永历不赶紧趁这个时候反击,把长江以南搞明白,你磨叽什么呢?

决策常委会之所以不许各兵团和清军死拼,就是考虑还有南明这个势力。

一旦自己和清军拼个两败俱伤,那就便宜南明了。到时候没了力量收拾南明,中国还是好不了。

可这时候南明在干什么呢,怎么都不往北来呢?

第415章 定国空有报国志 怎奈军阀内斗急

南明为什么不向北进军?还用问吗,继续“窝里斗”呗。

李定国消灭孔有德,占领湖南,一时声镇南北。那个在南宁的孙可望红眼了。

这样发展下去,李定国功劳越来越大不说,他又会收买人心,云南那边就只听他的,根本不知道他孙可望是谁了。

这下再加上个湖南,他的势力太大了,将来一旦有二心,翻回头来能把他也收拾了。

他立刻以永历帝的名义下旨,李定国留在长沙不许再向湖北前进。

接着,他把答应封李定国西宁王的诏书也给扣下,留中不发,连军队粮饷也不让运过去。

你李定国这么大本事,又有湖南这么大一块地方,粮饷你自己解决去吧,我这里也穷,没你那一份。

这时候,李定国已经明白孙可望是把永历给控制起来了,可为了皇帝陛下的安全,他还不敢得罪孙可望。

把这小子逼急了,他可什么坏事都敢干。万一他犯浑,把永历给“喀嚓”了,那大明可就真要吹灯拔蜡了。

无奈之下,他只得写信给孙可望,重申只要孙可望忠心大明,忠心永历陛下,就永远是他李定国的大哥,给不给他王位他也不会在乎。

末了,他几乎是杜鹃泣血一般告诉孙可望,如今,王烁在北方牵制住了满清主力,我们也收复了南方大部分的领土。

这样的大好局面,当真是来之不易!此正是我们北上消灭满清,立不世之勋的大好时机!

希望孙可望不要轻易葬送这老天赐予的机会,做一代开国名臣。不要一时糊涂,做出令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落个一世骂名!

孙可望看完李定国的来信,内心一点也没有受到震动。

在他眼里,他继承张献忠的衣钵,皇帝应该是他的才对。永历一点功劳没有,他凭什么当皇帝?

再说,咱和明朝廷打了十几年,大明就是咱的仇人。到末了,咱们敌我不分去保咱的仇人,无论如何他也接受不了。

他唯一受到的震动,就是从李定国信里看出来,李定国知道他把皇帝给绑架了,而且他还是忠于大明朝,不是忠于他孙可望。

不成,广西不是他的地盘,万一李定国为救永历打过来,他抵挡不住。

他得搬家,搬回贵州老窝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