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维多利亚的秘密 >

第318部分

维多利亚的秘密-第318部分

小说: 维多利亚的秘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深度,就连潜水员都可以贴身发掘,不过,般若公子还是派出了大量的海底马车,使用机器人来切开障碍,使用的是高功率电锯,不好意思,船身还是得毁掉了。

这沉船都已经被掩埋了几百年,电锯出马,那真的是摧枯拉朽。团队由上至下,把障碍一层层剥离,再一份一份地把财宝放入海底马车的车厢中。而打捞船上早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工作人员来清理、清点宝物,然后放入各种大小不一的文物保护箱中以便运输。

外面人一看这标准的流程就知道我们般若公子不仅仅是打捞一只船,这可是一个长期的活儿,哪天想鉴宝了就出发去打捞一艘,这样的生活才****新鲜、****精彩嘛。

唐宁曾经定做了一个女武术家雪代巴的金丝楠木雕像,其实,金丝楠木相当名贵稀罕,在大清王朝没有改革之前属于民间禁品,连和绅这种大官儿也是不能用的,否则就是欺君罔上大罪。

后来的和绅倒掉之时,他在嘉乐堂内中建造的两层的金丝楠木殿成了他的上榜罪状之一。唐宁和四公主都不知道这种号称千年不腐、千年香气不散的神木的厉害,大大咧咧地把一箱箱的财宝放入他们直觉很有味道的楠木殿去,慢慢鉴赏。

唐宁专门为四公主打造了超级玻璃保险柜,这些高强度防弹玻璃制造而成的柜子能让小主很好地欣赏宝物,还有手环开启的锁机构,当主人想上手的时候,就可以随时用手环开启,欣赏与保安两不误。

就算不懂宝物的金贵,看这玻璃保险柜的阵势,也知道厉害了。

经过半个月的辛苦打捞,所有财宝入库,共有各类文物10241件。其中瓷器9711件,陶器131件,金属器100件(不含铜钱)。

玻璃保险柜在楠木殿里摆得满满的,四公主看着就心生欢喜,似是这里每一件财宝都代表着唐大帝对她满满的爱,一个也舍不得再给别人。

404。第404章特攻

为了让我们的加拿大总督大忙起来不可开交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想为什么他夫人长时间滞留于北京,温莎帝国再次将与协约国的军事对抗升级,宣布将恢复中美洲与南美洲到欧洲的北大西洋航线。

首先,全球第一批无人驾驶集装箱船用于重新开通的北大西洋航线,以免有温莎航运帝国的人员伤亡或者被俘虏。

温莎帝国一定是有了战争的把握才这么干的,所以欧洲两大海洋强国英国和法国没有敢立即采取军事行动。这样不行,必须要开始打仗,于是,unsc海军不久又宣布将封锁法国到北非的地中海航线。

北非是法国、英国的重要工业原料重镇,既然这样,他们也不得不应战了。法国是没有能力在地中海与温莎一战的,就要看英国的百眼巨人能不能再次大发神威了。

唐宁答应过总督夫人不动加拿大,但没答应不动英国本土,爱尔兰是天主教的势力范围,向来看不惯英格兰人,现在只是慑于大英帝国的淫威而臣服,可不是真正的屈服,所以一旦大英帝国遭到温莎帝国巨大威胁时,爱尔兰的百姓就蠢蠢欲动了。

唐宁本人是对天主教没好感,但为了战争,可以动用非官方的力量去扶持爱尔兰*势力。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还不能用联合国惯用的武器来支持爱尔兰人,好在俄国人发明的k系步枪非常地容易制造,各国都有仿制,协约国一时半会儿也分不清是温莎帝国故意降低生产水平而生产出来的山寨货。军火这东西,向来是不讲什么版权的。

爱尔兰是英国离北美大陆最近的岛屿,一旦这里变成了敌对势力的范围,那得有多么的糟心啊,所以这是英国的必争之地。跟日本人相比,英国人对于战争的准备是不足的,他们的全部战机总共只有5000架,要防卫各大港口和中心城市,故而能够出动参与大决战的不过一千架。

法国为爱尔兰海域的大决战准备了500架,跟英国组成英法联军,温莎大帝终于有机会跟英法联军一战。

unsc这边的战机数量也差不多1500架,其中1000架来自从西班牙军港出发的传统航母战斗群,搭载的是由王级重巡洋舰改装过来的万吨级小航母,好在温莎的战机是垂直起降的,所以万吨级航母也能装下100架最新的倾斜双旋翼机。

温莎军团采用的是无人与有人混编合战斗编队,三分之二是无人,三分之一是有人。飞行与战场清晰的时候可以全体进入自动作战模式,一旦情况变得程序很难自动判断,又可以进入手动模式与敌军死磕。

第一场大海战发生在爱尔兰的海港沃特福德,这是一个位于南爱尔兰的军事重镇,联合****切入爱尔兰与英伦三岛之间的必经之路,离都柏林仅135公里。

英法联军共有6个航母战斗群进入战场,约500架战机的战斗力,而温莎军的机动能力强一点,赶到战场的有700多架战机,其中300架由10艘鹈鹕航母机搭载,其余由4艘王级航母搭载。

其余的战斗舰船全是战场的配角,不值一提,潜艇也没有发挥主要的作用。

联合****的战机不仅数量占优,起飞也更快,局面战场上数量更优,往往达到了二比一的水平。而英法联军最大的意外就是他们给战机也配备了近爆炮弹,火力上比联合****战机有优势,扳回了一点劣势。

经过大半天的激战,英法联军损失了120架战机,温莎军损失了98架,稍占优势。这稍占优势可了不得,因为温莎战机有三分之二是无人战机啊,这98架损失的战机时仅有十多名飞行员牺牲,英法这边的数据就难看了,80个优秀的空中战士壮烈殉国。

温莎军想要第二天再战,但老板已经命令退守了。因为四公主请求唐宁不要入侵爱尔兰,他只好息事宁人,一场不明不白的战役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结束。

爱尔兰的*武装游击队终于也成形,只有千把来人,但受到了温莎军阀的支持那可就大不一样了,我们技术帝打起游击来也是一把好手,决不会像普通敌后特攻队那么苦逼。

游击队的补给永远是最大的问题,唐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别人所无法想象的,核心在于突破英国人的防空雷达。飞机飞和越高,雷达越不容易发现,现在最高的飞行器就是激光推进器,唐宁打起了它的主意

高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距离,比如军舰鸟,乘着热气流螺旋上升到两千多米之后再以滑翔的姿态飞行,几乎能达到50:1的滑翔比,即:每下降一米滑翔出50米远。

所以军舰鸟能够毫不费力地飞行200多公里而不扇动一下翅膀。唐宁这种敌后特攻队补给神器就是制造这种50:1的滑翔机,通过王级重巡洋舰改装而来的卫星发射船用激光推进方式升空到30公里,然后开始向目标滑翔,理论上能够将150公斤的补给投送到1500公里之外去。

受到风速、下降气流等影响,也许达不到理论值,但1200公里总是能够达到的,这滑翔机在卫星的导航下,只配备少量自适应的调整姿态的动力,成本很低,可以做到每次空投都把滑翔机本身也投下去,所以这种定制的超级滑翔机本身就是个长了翅膀的容器。

到了目的地之后,翅膀自动折断,打开降落伞,150公斤的物资就送到了游击队的手里。有卫星通讯的帮助,游击队可以每天都更改接收物资的地点,以免受到政府军的攻击。

包括食品、药品、枪支、弹药、衣物等,每个爱尔兰游击队员大约需要5公斤的补给,总计需要消耗50次滑翔机。滑翔机是可以回收的,让游击队不要把机体兼容器扔掉,将来大军胜利之后统一回收,则滑翔机只损失那一对翅膀,真是太划算了。

这么划算的情况下,研究团队还被领导批评了,为什么非要把翅膀折断,收起来不行吗?所以后面还有更划算的,第二代滑翔机正在研究完全回收式的超级空投包裹。全世界也没有哪个军队像温莎军阀的部队这样把刚刚研发出来的设备立即投入战场实践测试。

每一次补给舰都从至少800公里之外发射滑翔机,根本无迹可寻,成了英国佬和爱尔兰佬的一大不解之迷,有时候他们也能截获一两架滑翔机的机体,然后都很费解,这玩意儿到底从哪儿来的?

其实这是联合国对协约国资助北美原住民反美利坚共和国政府的报复措施,而且要比协约国的支持狠多了。这一千多人的特攻队在补给无忧的情况下在爱尔兰到处流窜,神龙见首不见尾,成了英国佬统治爱尔兰的噩梦。

加拿大不能动是吧?那还可以打打跟加拿大经济联系紧密的合众国的主意。合众国不是支持土著吗?土著又不止共和国境内有,有了空投于千里之外的补给神器,共和国也可以在合众国境内如法炮制。

于是乎,土著游击队的计划也开始酝酿,尤其要弄一弄美加边界处的土著部落。土著部落之间的仇恨可能还大过土著与殖民者,所以,温莎军团支持一些部落之后,这些土著之间倒是先打了起来,得到了先进武器的亲温莎部落一开始能完胜世仇部落。

不过,很快别的部落也得到了支持,来自合众国。亲温莎部落时不时也打一打合众国的主意,总之,北美是一片混战。

如果说北美与爱尔兰战场还只是骚扰性质的,那北非就不一样了,既然北非跟欧洲宗主国之间的联系已经被切断,干脆就来整体接收吧。原来温莎帝国的老式武装直升机足以对北非的协约国空中力量造成致命打击。

unsc的最后通牒送到了埃及人那里,这是联合国西征的第一站。西班牙军队重兵陈于阿尔及利亚边境,制约了法国人集中兵力于埃及。位于埃及的协约国空军完全不可匹敌un,不过他们有很多门能近爆的防空炮。

为了扫荡这些可恶的防空炮,联合****这一次集中了一万多辆步兵战车。由于破甲弹的出现,此时联合国的地面攻坚部队也不敢托大,这一万多战车中有两千辆是最新生产出来的主战坦克,并装备了厚厚的斜角装甲。

协约国受到联合国的影响,特别重视空军的发展,哪想到地面部队还可以再上一层楼,这一次他们又失算了。开罗被战车们围得水泄不通,每天都有大量的防空部队被地面的敌人冲过来解决。绝望的埃及高级官员纷纷乘飞机流亡英法。

想打游击吗?联合国部队再次故技重施,架起封锁所有公路的蓝牙大炮。先知大帝的用旱灾来打跨埃及人的目标终于无法实现,因为他已经用坦克曲折实现了。

埃及老巢被端,苏丹地区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压力下投降,北非战场协约国丢掉了一半江山,局势相当不利。

405。第405章北非

埃及是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国家,对于以色列的抵抗心理最强烈,以至于以色列的某些阿拉伯领导人建议,要不我们国家还是改个名字吧,否则阿拉伯人对以色列这个名字似乎很排斥。

现在的以色列外表看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统治着5000万百姓,但由于民族不团结,经常发生群体*件,真是让人头疼。犹太人、阿拉伯人、波斯人、库尔德人……大量的********每天制造着大大小小的麻烦。

唐宁最终同意了改名方案,称为“中东共同体”,包括整个阿拉伯半岛和整个两河流域,如今埃及也暂归中东共同体统治。

将埃及纳入版图之后,联合国31国的人均gdp就更低了,约20欧元。当然,还是比协约国强点,协约国人均gdp丢掉埃及之后约14欧元。人口上来讲,联合国统治区为7亿7千8百万,协约国为5亿1千5百万。

攻打北非的军队多为非洲军事同盟的,这些非洲佬比较急于求成,做了很多不靠谱的事情,使北非征服战比温莎帝国扩张时的任何时候都要残酷,发生了很多人道主义灾难,饱受国际舆论的攻击。

现在的联合国大致分为欧元区、亚元区、美元区,还有新筹建的南美元区和非洲元区,由于非洲军团的大笔军费开支,非元区发生了5%的通货膨胀,是联合国内五个大区里最严重的,也是史无前例的。

当然,这5%的小小的通货膨胀跟协约国没法比,协约国的几大巨头每一个都在抢老百姓的,连表现最好的英国也有8%的通货膨胀。其余的普鲁士有9%,美利坚联盟国有10%,美利坚合众国12%,俄国15%,日本20%,大清国最不重视金融稳定,达到了30%。

大清国的老百姓都偷偷地在地下钱庄把钱换成亚元,屡禁不止,跟当初禁鸦片一样。老百姓不懂使用外汇期货来避险,只好用更直观的方式。从金融上来看,大清是协约国里最危险的成员。

大清各省的政要纷纷自发地抵制中央银行,哪个省对外汇管得最严,哪个省的经济就会越差,因为财富被中央银行用印钞票的方式抢去充当军费了嘛。而像安徽这种差点脱清入华的省份,几乎是公开地使用亚元来支付,成为大清中央最痛恨的刺头省。

视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