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59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59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于潜艇的建造工作。”

清英点头道:“这是自然。不仅需要增添一个建造潜艇的场所,而且还要调配足够的技术工人来完成这项工作。如果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兵器能够研发成功的话,不仅能在海军部的订单中获得一大笔的收益,赫拉克先生你的名字也会被后人所代代传颂!我德意志帝国对于在军事科学上所取得成就的发明家,向来都是不吝赏赐的!”

“代代传颂?”赫迪拉闻言一愣。片刻之后,他摆手失笑道:“殿下,我从来都没有这么高的追求。当初我研究它的目的,可是为了贩毒致富的;如果能凭此赚得1艘袖珍鱼雷艇的钱,我就很满足了!”

第86章造船暴利

清英回到柏林宫楼,已是rì落时分。一轮辉煌的夕阳高悬在西方极远处的天际,散发着仿佛是黄金融化一般的灿烂光晕。宽敞明亮的内书房里,威廉正靠在躺椅上小憩;听到熟悉的脚步声,他眼睛仍闭,淡淡道:“怎么样?”

虽然威廉这句话问的有些没头没尾,但清英通过其话语中所流露出的淡淡傲然之情,还是把自己便宜老爹的意思给猜了出来。他微微一笑,对着眼皮耷拉的威廉开口道:“很棒的船厂,无论是设备还是人员都没有任何的缺陷。尤其是那支战舰设计团队,简直就是为这间船厂所专门制定的,能得到他们的帮助,真是太感谢父亲你了!”言讫,清英向威廉深深鞠了一躬。

威廉徐徐睁开双目,努力做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可他眼中所流露出的一丝得意的神sè,却清晰的显示出了他对清英刚才这番话的满意之情。他白眼一翻,道:“你发现了帝国海军战舰的吨位浮肿问题,对帝国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助,我作为帝国君皇,自然要给予你相应的奖励。这座船厂尽管规模不大,但所有设施几乎一应俱全;而为了满足你那个建造4000吨军舰的需求,我更是花了大力气,才把那个帝国第一流的小型舰艇设计团队从皇家造船厂给挖了过来!这么多东西,应该足够让你这个家伙满意了吧?”

听得威廉话中的点点不悦之意,清英眼珠微转,登时又是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对威廉的慷慨和付出表示了无与伦比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威廉见状,心中略感舒畅,他微微招了招手,清英会意,走到了他身旁的椅子前坐下。看着这只已经比2年前长高了一个头的次子,威廉脸上的神sè渐转柔和,开口道:“虽然我到现在都不赞同你这么早就开始接触商业,不过我却不得不承认,你现在的这座造船厂,已经可以为你带来惊人的收益。随着海上航运的发展,造船的利润已经超过了传统的煤炭和铁路;除了英国这个毒贩子所干的那些勾当之外,已经再难有哪个行业能获此暴利了。掌管船厂运营的老布雷默,应该把所有的内幕都对你说了吧?”

清英徐徐点了点头,面sè微变,也不知是欣喜还是惊愕。在和赫迪拉讨论完潜艇的设计细则之后,他这个甩手掌柜便来到了真正掌柜布雷默的办公室里,听这个老人把一个多月的出纳盈亏情况全部叙述了一遍。至于最后的结果,诚如威廉所言,即便是让一头母猪来做造船厂的总经理,这家企业也是想亏本都难。

由于海外贸易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航运的暴利也就随之而来。一般来说,商船每大约多航行2000海里、其装载的货物几乎就能增加100%的利润;而一艘商船从竣工到拆解,起码都要使用25年以上。因此,航运公司每购进一艘商船,都意味着买了一棵能持续生财的摇钱树。尽管各国zhèngfǔ都对海运公司抽以重税;但从事海外贸易所能带来的巨额利益,仍旧驱使他们不断的扩充手中的船队。在这种市场需求的大背景下,船厂自然是联合起来死命的抬高商船价格,其夸张之程度,就连后世天朝的一线城市的房价都远不能与之争锋!如果非要用一个词语来略微描述的话,那么就非“丧心病狂”不能形容了!

上一世,清英在研究一战前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的造船厂在与订购方签订协约之前,总是会以合同的形式让买方先行支付总金额的25%作为定金;只有当买方付清了这笔定金之后,船厂才会开始动工建造。由于缺乏第一手的详细资料,此前清英一直都在疑惑;为什么这些造船厂都如此默契,高不选低不择,偏偏挑中了25%这个数额?直到此番船厂之行,清英才最终明白过来,原来这作为定金的25%,就是一条船只的全部成本的总和!

即便是清英作为一个穿越者,也在后世见了不少的那些纸醉金迷的都市暴利;然而在了解了造船的黑幕之后,仍是忍不住产生了一股发自心底的凛然惊畏。1艘普通的商船,以它近乎4倍的成本价出售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而一些货物装载量大的优秀设计,最后的成交价还将会得到不小的飞跃!

比如清英船厂中的那几条正在铺设龙骨的商船,便是最好的例证。3艘自重1050吨的标准型商船,其所有开销加起来一共只有30万马克出头,但就是因为能装载1350吨货物,合同上所写的购买价格赫然便是120万马克。而那条满载排水4500吨的大型商船,其售价更是飙到了240万马克之上!

而在军舰上,行情也几乎和商船一模一样。rì本在甲午战争爆发之际,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订购了2艘富士级战列舰;而他们之间的金科支付方式,也是先让rì本方面支付总价格的四分之一作为定金,而后才开始动工建造。此后列强为巴西、阿根廷、智利、西班牙、土耳其等二三流国家承建的无畏舰,也无一不是这样的交易方式。船舶售价达到成本4倍的最直接证据,便是二战中美国生产的大名鼎鼎的zìyóu轮;其单艘成本仅为10万英镑,而转手卖给军方之后,则是40万英镑1艘绝不还价,毛利润达到了惊人的300%!

威廉淡淡道:“现在帝国航海产业的发展速度,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最巅峰时期;加之那座船厂是以你的名号建立的,未来10年内,你的所有的船台都不可能有空余。由于商船不需要像军舰那样jīng雕细琢,三四千吨商船的工期只有军舰的一半;其从铺设龙骨到最终竣工,只需大概10个月的时间。如果第二期工程顺利完成,8座船台全部投入运营的话,每年的产额几乎能达到1200万马克。”

“既然造船有着如此巨额的利润,那为什么我们不再多建几座造船厂?据我所知,帝国船厂的数量在最近几年并没有增加几座;其多造的商船数量,几乎都是原有船厂的扩大而作出的贡献。这种暴利行业,应该有一大群人蜂拥而入才对啊。”清英有些疑惑的问道。

威廉闻言哼了一声,道:“你当造船厂是乡间村落的茅草屋,1马克买1平方米是吧?征地、召人、买机械、建工厂……这些全都是用钱的大头,没有个上千万马克的资本,你是不可能把这个企业建立起来的!此番,为了兴建你这座造船基地,就需要往这里面投入超过3000万马克。而这项工程是为你个人所建,脱离于年度国家预算之外;也就是说,这一大笔费用全都是我一个人出!不是你出这笔钱,你当然不知道有多痛了!”

“喂喂,你这家伙在继承皇位的时候,好像也同时继承了祖父两辈所传下来的霍亨索伦家族超级巨额的资产吧?如果要在德国弄一个富豪排行榜,你绝对是整个帝国最大的土豪;现在不过就出了3000万马克而已,居然就在哭穷喊没钱了?”清英心中大为不忿,脸上却只能做出一副愧疚尴尬的神sè,羞赧难言。

威廉顿了顿,又道:“除此之外,各种技术人员的数量,也是造船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限制。造船不比航海,有钱购买商船雇佣水手就可以开张,而是需要优良的设计团队和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来保证所建造船舶的质量。在工人和设计师的总人数有限的情况下,不可能恣意扩充造船的规模。现在的供求关系,正好能实现船厂的最大利润;那些大船厂为了垄断收益,也会紧守这一领域的门槛,绝不会放任大量资本一拥而入,对他们造成竞争的。”

说到这里,威廉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径直走到少年跟前。他眼中露出严肃和凝重之sè,用极其郑重语气的对清英说道:“我霍亨佐伦虽是百年皇族,产业丰厚;但在航运这一领域上,却是在圣皇时期才开始涉足进入。像宁哈根那样的造船基地,更是整个家族唯一一个完全控股的船舶工业;我现在把它交给了你,你必须倍加珍惜,绝对不允许恣意妄为!一旦让我发现了你乖戾行事,亦或是恃财而骄的话,我会马上从你手中收回它的所有权,听明白了么?”

自从穿越以来,威廉还从还没有对他这般疾言令sè、耳提面命过。见他说得如此郑重,清英也面sè一肃,正声道:“父亲的教诲,埃特尔谨记在心。但凡有所想法,我定然会向布雷默先生仔细请教,绝不绕过他特立独行。”

PS:对于船舶建造高达300%的的毛利润,作者之前一直都是将信将疑,直到翻阅了一些资料、并和一些大神交流讨论了之后,才最终发现了这一令人震惊的事实。资本家们的良心,果然是大大的没有啊。。。。。。

第87章殖民序曲

威廉刚才的那番话,也就是想敲打敲打一番自己的这个孩子,免得他少年心xìng发作,干出什么荒唐的事情。见清英答应得坚决而诚挚,威廉面sè稍霁,脸上也重新露出了几分笑意。他摸了摸清英的脑袋,道:“你倒真的应该感谢一下阿尔弗雷德。如果不是他当初撺掇你造船,你也不会有这笔收益来养活小尼基的那只小表妹。对了。阿尔弗雷德不rì即将前去远东,这几天都不会再去你那里,你还是抽个时间去看望一下他吧。”

纳尼?提尔皮茨要去远东?

听到这个消息,清英大为惊愕,一时间心中闪过了诸多念头,但还是没有理清事情的缘由。

在另一个位面,提尔皮茨的确在1896年来到了亚洲,担任这一地区的德国巡洋舰队总指挥。但那个时候的德国海军还没有实行海军法,他这个海军参谋长还是比较闲的;威廉为了让他多历练历练,派他去海外服役一阵子也是无可厚非。而在这个位面,德国的海军法案已经自上而下的开始推行,他作为新海军法的总编篡者,应该是有一大堆事务缠身才是,怎么会突然跑去万里之外的远东?他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明白提尔皮茨究竟唱的是哪一出,忍不住问道:“可是父亲,目前海军法刚刚开始施行,提尔皮茨阁下可是这个法令的策划者,应该有大把的事情要做;为什么他丢下了这些事务,突然就要去远东了?”

威廉喝口水润了润嗓子,随即把提尔皮茨此去远东的原因向清英简单道来。

1896年1月,德国海军的第一个海军法正式颁布施行。在zhèngfǔ的刻意引导下,国内民众都认为这是德意志在成为世界大国的路上所迈出的坚实一步,纷纷为之欢欣鼓舞;然而知晓内情的提尔皮茨,就没有普通国民那样的好心情了。由于基尔运河的再扩建工程,首相希灵斯菲斯特每年都要从海军军费中挪用3500万马克;这么大一笔款项的流失,直接造成了海军法中所规定的造舰数量严重不足。尽管海军法中所规定建造的那7艘决战型装巡,也完全有能力加入到战列线中来充当主力;但其4门主炮和3。5米高的主装甲比起正规战列舰的6门主炮和5。5米高的主装甲,无论是在火力还是防护上仍旧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自海军法颁布以来,提尔皮茨一直都像是一个yù求不满的深闺怨妇,总想着在哪里再为德国海军寻得一些便宜。

而在这一时期,德皇威廉的心境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阳光下的地盘和海神手中的三叉戟,一直都是这个野心勃勃的皇帝所梦寐以求的;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长,威廉已经不再满足于欧洲这片领地,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海外的广袤大洋。此时,非洲已经被欧洲殖民者瓜分殆尽,德国的中东攻略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威廉旋转着地球仪,其目光自然而然的就锁定在了远东这一大有潜力可挖的地区。

1年以来,看着那笔总计达到1600万英镑的巨额赔款被源源不断的输往rì本,威廉心中是既羡慕又嫉妒;连rì本这种钢产量只有德国2000分之1的货sè,都能通过对外扩张的方式获得如此巨大的收益,那德意志为什么就不能走这条路?眼红于rì本收益的威廉迅速确定了在远东地区扩张的战略,准备在地球的另一边寻找一块地盘或是港口,作为染指东亚的前进基地。当他把这个想法对提尔皮茨说了之后,这一对不满于现状的基友登时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在皇帝和海军参谋长的竭力主张下,德国高层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