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第二帝国 >

第58部分

重生之第二帝国-第58部分

小说: 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提尔皮茨的这面大旗给扯了起来。

听到清英说出这番话语,旁边两人的脸上都收起了那略带轻松的神情。2年来,清英在舰艇设计界名声鹊起,其提出的理念思路让那些浸yín造船数十年的金牌工程师都为之茅塞顿开,已是无人再敢小觑这只刚满13岁的少年。他本身在海军上就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敏锐洞察力,又和海军参谋长提尔皮茨相交甚笃,如果他说海军参谋部有此新评估,那多半就是真的了!

一念至此,赫迪拉脸上露出兴奋之sè,道:“海军部竟然会对我这种走私船感兴趣,这真是太令人惊讶了。不过我当初研究它,却并没有往里面添加任何的战争元素;现在海军需要这种小玩意儿,应该还要往上面装一些其他的东西。我说的没错吧?”

清英点头道:“正是这样。由于潜艇本身吨位很小,并不适合同敌方军舰进行炮战,因此海军参谋部决定不往上面安装大炮,而是装备可以在水下发shè鱼雷的鱼雷发shè管。如果这种发shè鱼雷的潜艇能够建成,我们就可以让它潜到水下去偷袭敌方的军舰;只要出现在我们的攻击距离内,就可以狠狠的给它来上一发!”

赫迪拉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道:“殿下,如果海军的想法是这样的话,那么我可以很负责的说,世界上没有哪个人能造出这个玩意儿。从理论上来说,这种设想的确是有可行xìng;但要具体实施,则是有2个问题难以解决。”

“第一,便是潜艇动力的问题。尽管潜艇发展到现在,已经从最原始的人力驱动转变成了蒸汽推进,但其速度仍旧是慢的令人无法忍受。目前采用蒸汽动力的潜艇,水面航速只有3到4节,续航力更是只有可怜的150海里出头,其速度和航程,甚至还不到最老朽的巡逻炮艇的三分之一!这种低下的速度和航程,直接限定死了潜艇的活动范围,使得这种兵器只能在自家的军港附近活动,根本无法出海执行任务。除此之外,由于这种蒸汽动力是烧煤的,需要大量的空气;而潜艇一旦下潜,四面八方全是海水,锅炉也就无法再继续运行。而如果用电动机推动潜艇的话,消耗又实在太大,续航力只是蒸汽动力的三分之一。”

赫迪拉道:“第二,就是鱼雷本身的问题了。当下,鱼雷的shè程都太短,有效shè程只有区区的几百米,极大的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比如我德意志在5年前服役的那款口径为350毫米的鱼雷,其shè程就只有400米;而即便是最新式的450毫米鱼雷,shè程也只有1200米。这个距离对于茫茫大洋而言,根本就不够看,更何况潜艇在水下还是不能移动的!除非对方的战舰恰好从我方潜艇的鱼雷发shè管前经过,否则根本就没有任何攻击的机会!殿下jīng通海军,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我想就用不着我再来多说一遍了。不将潜艇动力和鱼雷shè程这两个问题一齐解决的话,用潜艇来攻击对方水面战舰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等等,赫迪拉先生,你刚才说什么?潜艇用燃煤的蒸汽作为动力?”清英嘴巴张大,仿佛听到了什么不可置信的消息一般,满是惊愕的说道,“你们是不是在什么地方搞错了,这东西怎么能用在潜艇上?”赫迪拉愕然道:“不用蒸汽动力那用什么?压缩空气发动机这种货sè,其效用还比不上蒸汽机。燃煤锅炉加蒸汽机,正是海军舰艇的最标准动力啊。”

清英以手加额,用满是无奈的语气开口道:“赫迪拉先生,海军战舰之所以会用蒸汽动力的原因,一个是蒸汽动力出现的早,二是船舶内的空间相对较大,能够满足锅炉加蒸汽机的动力组合。然而在潜艇上,则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对。传统的蒸汽动力本就是大功率的设备,现在要把它小型化安装在潜艇上,完全就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我们为什么不能换一种思路,考虑把汽车上的汽油发动机加以放大,而后安装在潜艇上呢?据我所知,这种东西无论是热值还是消耗,都比袖珍化的燃煤锅炉要好得多吧?”清英并没有一步跳到柴油机,因为柴油机技术的真正成熟,还要等到无畏舰出现的那个时间点之后。

赫迪拉眼前一亮,讶然道:“不错,我倒真忘了还有汽油发动机这么一个东西。这种小功率的内燃机不适合用在战舰上面,却正好可以在舢板级别的潜艇上发挥作用!如果本茨和戴姆勒两家公司能提供功率足够大的汽油机的话,我倒完全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新思路。不过,汽油机工作依然要消耗空气,潜艇下潜之后又该怎么办?仅靠一根细细的通气管,仍旧是不能满足汽油机的消耗的。”

“赫迪拉先生,英国人在10年前就造出了用蓄电池作为动力的潜艇,而蓄电池完全可以在没有空气的水下正常工作。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为潜艇装上2套动力机组:在水上航行时,潜艇使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而在潜入水下之后,则改用蓄电池推进。等到蓄电池电量用尽的时候,潜艇还可以浮上水面,开工汽油机为蓄电池充电。如此一来,潜艇的水下机动问题就能得到一定的解决。”清英出言提醒道。

第85章理念的作用

自从潜艇动力脱离人工手摇以来,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探索该用哪种动力来取代人工,以推动这么个东西向前航行。最早做出尝试的是法国人,本着潜艇也属于海军战舰一份子的这一思想,法国人在他们1863年建造的“潜水员”号潜艇上安装了水面舰艇所采用的蒸汽动力装置。而为了安放这组动力机械,潜艇的吨位被放大到了420吨,在80马力的推动下,能以2。4节的速度龟速爬行。不过它的成果也就仅限于此了,由于锅炉运作需要大量的空气,而在水下完全无法实现这一点,该潜艇的试验遂以失败而告终。

蒸汽机作为潜艇的动力失败之后,潜艇设计师们不得不另辟蹊径,为潜艇寻找更好的动力装置。23年后,随着电动机技术的发展,英国人建造了1艘用蓄电池动力推进的潜艇;这种由蓄电池为核心所组成的动力,在工作过程中不需要空气,无论是在水上还是在水下都可以正常的运行。新潜艇的试航也很成功,在水下航行时,速度能达到6节之快,潜艇的动力自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不过,尽管英国人在水下航行的试验中获得了成功,但他们却还有一个地方没能解决,那便是潜艇的航程问题。由于蓄电池只能储存很少的电能,即便是英国人在这条潜艇的所有空位上都装上了蓄电池,其航程也只有可怜的80海里,根本不能出海进行哪怕是一丁点的远航。此后多年的时间里,无论设计师们怎样在蓄电池的储能上下功夫,都不能改变蓄电池由于其本身的物理定则所造成的这一既定事实。

潜艇动力的真正革命xìng创新,是美国发明家霍兰在1897年做出的一个创举。“由于潜艇既要在水上航行,又需在水下机动,因此潜艇也应该由两套动力装置来分别驱动。”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霍兰制造的潜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在水面航行时,采用汽油机为动力,航速7节,航程达到了1000海里;其在水下潜行之际,则采用电动机驱动,航速5节,续航力50海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艘潜艇并不像之前的潜艇一样,仅仅是一艘能够在水下移动的舰只,而是装备了大炮和鱼雷,可以直接投入到作战当中去!尽管美**界对这位科学家的杰作不屑一顾、嗤之以鼻,但他的双重动力思想却在欧洲得到了极大的发扬;列强海军纷纷效仿,一批真正能用于作战的潜艇就此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现在,为了德国潜艇的发展,清英直接把这位科学家的专利给剽窃了过来。有了这个理念的加入,他相信德国海军在潜艇上的发展,定然会取得比历史上领先数年的程度。因为在很多时候,提升武器xìng能的最主要因素并不是技术,而是思维理念的切入。

关于这一点,在战舰设计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德国历史上开工的4级17艘无畏舰中,竟然有8艘战列舰是采用的六边形主炮布局。这种布局方式,使得其全部的12门主炮中只有8门能用于实际作战;而另外4门占用了大量造价和排水的主炮,在战斗中根本就没有它们发挥威力的时候!1905年的那场对马海战,已经证明了战列线才是主力决战中的王道阵型;而那群脑残设计师却异想天开,认为德国战列舰会陷入英国舰队的包围,因此在另一侧布置了整整4门不能朝同一舷齐shè的主炮!他们也不想想,如果德国战列舰陷入了英国舰队的合围,那么下场就只有一个死字;有没有这几门在另一侧的主炮,又有什么区别?

以这种奇葩理念为指导,拿sāo和赫尔戈兰2级舰无疑是无畏舰时代的败笔所在。由于装备了12门305毫米主炮,赫尔戈兰级的造价甚至超过了国王级;而无论是在火力、装甲还是速度上,赫尔戈兰都被采用同种火炮和锅炉的国王所完爆!要说德国设计师在设计理念上全是脑残其实也不尽然,同为1908年开工的“冯德坦恩”号,便用8门主炮实现了这两级舰12门主炮的效力。如果把这两级战列舰改成冯德坦恩的主炮布局,则可以在实际火力不变的情况下节省2座主炮塔;这么大一笔重量,足以让它们的航速提升至24节,亦或是将它们打造成防护无敌的铁王八了!

在坦克上,设计理念则显得更为重要。二战之前的岁月里,法国的坦克制造技术完爆在凡尔赛和约禁锢下的德国,但就是其由于醉心于将坦克用于步兵支援,点错了科技树,以至于造出了一大堆完全让人看不懂的奇葩货,被德国装备20mm机关炮和37mm豆芽炮的II号和III号坦克给速推完爆。而毛子那边则是根据“坦克是陆地上的巡洋舰”这一思路,在模仿军舰搞多炮塔的怪物,平白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技术。若非那款经典的T-34砥柱中流,苏德战争究竟会打成什么样,还是一个未知数。

听到清英的这番话语,赫迪拉心cháo激荡,惊讶、懊悔、折服、赞叹……种种情绪在他的心头交混杂糅,久久难言。过了半晌,他方才满是惊叹的开口道:“原来,潜艇的动力系统竟是可以这样设计的!一定功率汽油机的引入,不仅可以解决潜艇的水面航速问题,更能和发电机直接相连,在海上就可以为蓄电池机组重复充电!如此一来,潜艇的水上航程问题得以解决,水下的机动距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加;其作战功效能,几乎是得到了数倍的提升!”

“自从汽车被建造出来之后,汽油发动机已经问世了10个年头。以本茨和戴姆勒两家公司的实力,研发一款功率为3040马力、并能在潜艇上面使用的汽油机组,绝对算不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蓄电池动力更是运用已久,连我都能设计出一套一流水平的大功率蓄电池加电动机的机组;小赫迪拉你在潜艇领域浸yín多年,肯定是比我要强太多了吧?”久未开口的弗里克在一旁补充道。

赫迪拉嘴角一咧,嘿然道:“蓄电池这种东西,在战舰和潜艇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又怎么可能不会做?关于潜艇的动力,我已经明白该怎么弄了。不过,即便是解决了潜艇的机动,鱼雷问题仍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硬伤;毕竟1200米的有效shè程实在太近,在茫茫大海上,潜艇根本难以找寻发动攻击的机会。”

清英闻言微微笑了起来,道:“赫迪拉先生,技术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的。我们于1891年研制成功的450毫米鱼雷,还只能在26节的航速下取得800米的shè程;然而仅仅1年之后,我们所服役的新型450毫米鱼雷的shè程就已经达到了1200米,鱼雷航行的速度也提升到了27节。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鱼雷的shè程问题还用得着担心么?今年,更新式的450毫米鱼雷已经和新型舰炮一道投入了研发的工作;其设计指标是能在26节的航速下,对3000米外的目标实施有效的攻击,这个距离应该足以满足潜艇的需求了吧?你刚才所指出的2个问题,现在几乎都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赫迪拉和弗里克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读出了惊喜的神情。如果新式鱼雷的shè程能达到3000米之远的话,那么潜艇对水面舰艇便能造成实实在在的威胁。赫迪拉欣然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我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殿下需要的这种采用双重动力、并配备鱼雷发shè管的水下兵器,我在一年半内便可以拿出最完善的设计!不过还要劳烦殿下,在二期工程里增加一个专门用于建造潜艇的袖珍船台;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大量商船的订单,已经没有空余的船台用于潜艇的建造工作。”

清英点头道:“这是自然。不仅需要增添一个建造潜艇的场所,而且还要调配足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