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234部分

抗日之雪耻-第234部分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即将移主力向着内地各县之要点进攻”,而这种进攻将是极端残酷的。对于未来日军的进攻,mao泽东预见,“八路军在敌后动群众、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规模和程度,将直接影响着未来抵抗日军进攻的能力”。在1938年日军南下的历史关头,mao泽东的判断是,日军主力转向华北“这一步骤的到来将在稍后”。目前日军进攻的目标是武汉、广州,因此“华北游击战争还是广泛开展的有利时机”。mao泽东敏锐地抓住了战机,利用日军主力南下,国民党正规军对他们牵制的这个空当,果断作出从华北山地进入到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的重大决策。

对于主席的决定其实每一位八路军高级将领脑子里都有一个大大的问号,因为从红军时代起,**领导的武装力量就是靠山起家、靠山吃饭的。在平原地区搞游击战争,干部缺乏经验,信心也不足。

说到这里韩云华就不得不佩服mao主席的高瞻远瞩了,其实早在洛川会议上,mao泽东提出的八路军应该采取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中,就包含着在平原展游击战争。mao泽东意识到,山区虽然有适合游击战的地形优势,但物产和人口均不如平原地区,而平原地区虽然地形不利于游击战,但在物质上拥有比山区大得多的优势。并且备受日本侵略军屠杀和蹂躏的沦陷区(包括平原地区)同胞迫切期待着能领导他们保卫家园的抗日军队的到来,这是八路军壮大和展的新的有利空间。

原本按照八路军的展模式,韩云华应该在平原地区安安心心地搞平原游击战。毕竟这是有经验可循的,轻信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只是一场冒险。但是已经有人为理论做过了比较成功的实践了,所以也就不需要韩云华再为此而冒险了。早在1937年12月中晋察冀边区反围攻斗争正在进行时,mao泽东从聂荣臻来电中得知冀中平原日军兵力空虚,他立刻致电朱德、任弼时,提出由第129师和聂荣臻部各派一个支队到平汉铁路以东的平原地区游击,进行试探xìng的游击作战。其时已经是**员的吕正cao在此前两个月率驻冀中的原东北军53军一个团脱离原建制,同冀中地区党组织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相结合,开辟了平原地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冀中根据地。此后mao泽东先后派遣得力干部前往冀东、山东开辟新的游击试验区。

但是韩云华也知道平原游击战可不是想要搞就能搞起来的,他需要大批的民众相信军队帮助军队。同时平原游击战还有诸多的缺点,面对日军这样穷凶极恶的野兽部队来说,他们找不到八路军就会拿老百姓撒气,所以每一次日伪军扫dang完之后,根据地就会出现家家披麻戴孝,村村死人抬棺的凄惨景象。所以韩云华就决定不搞单纯的平原游击战,他要把大型阵地战也搬到平原上来。

小鬼子不是打游击不行吗?那我还要在阵地战上面将你击溃,让你在各个方面都抬不起头来。现在阳谷县的防务,日军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肯定不会放弃阳谷县的。所以一定会在不久之后派遣一支部队前来接手阳谷县的防务的,但是韩云华根本就没打算让日军进阳谷县城。阳谷县在韩云华眼里就是钓鱼的you饵,能不能钓到小鬼子能钓到多少小鬼子就看阳谷县的这个you饵够不够you人。

经过商量,韩云华决定派一个步兵团前往阳谷县以北的定水镇宋村,这个宋村又分为前宋村和后宋村。这两个村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距离jiao通要道比较近,从聊城来的日军必须要经过这里。所以韩云华准备派一支部队到这里对前来接防的日伪军来一下狠的,也好让阳谷县的父老乡亲们知道,虽然呼延家族撤走了,那么并不等于说中国人就放弃了这里。还有一支军队和它的领导人记着他们、牵挂着他们。

王志福率领教导师一旅一团赶到宋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说,日军这次派来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不到一个步兵中队,但是装备却十分精良,除了有一个骑兵小队外还有两辆战车。这样的装备别说是呼延家族的那些散兵游勇了,就算是韩云华所部在没有准备之前也是要吃大亏的。

所以韩云华才会提前让王志福过来做一些必要的准备的,宋村原本是定水镇的一个大村,但是自从鬼子来后,宋村就遭了大殃。先后三次日军在宋村驻兵,每一次宋村就要经历一场浩劫。到目前为止,宋村就有二十一名青壮年被杀害、六十五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到现在杳无音信。所以至此以后,宋村的村民只要是有能力的都逃到其他地方去了,以前诺大的一个繁盛的村庄到现在已经是一片荒芜,死一般地沉寂。

王志福听到侦察兵传回来的消息后一阵沉默,自小鬼子入侵中国以来,多少古城惨遭屠戮,连历史名城南京都没有幸免,像宋村这样小小的在全中国又何其多。王志福直到现在自己的能力有限,就算是在他眼里如神人一般存在的司令员面对数量庞大装备精良的日本人也是束手无策,他这个代旅长更是救不了全国那么多人。不过王志福却知道自己可以就得了整个定水镇,救得了阳谷县。

一团现在是一个齐装满员的大团,全团3214人,装备尽管是七花八门的,但是怎么说也是装备了长短枪支两千余支,火炮八门,在教导师各团中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强的团了。但是这一支日军的小部队却装备有战车和骑兵,骑兵倒还好,虽然有一定的冲击力,但是数量少,几个狙击手就可以从容解决了。但是那两辆战车却不好处理,别说是一团了,就是整个教导师也没有一件可以对付战车的火炮,老天给王志福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正文第三百二十章:伏击(二)

更新时间:2011102218:43:55本章字数:7461

第三百二十章:伏击(二)

日军的战车还是很厉害的,虽然日军的战车在西方各国眼里也就不过是一种小铁皮盒子。但是对于没有重型火炮的中**队来说,日军的战车还真不好对付。由于缺乏战防炮等武器,中**队尤其是八路军对付日军的办法只有用集束手榴弹赔上数条人命才能换得一辆日军战车的瘫痪。

现在日军的这只小分队尽管只有一个步兵中队和骑兵小队,而韩云华所部却有整整一个步兵团。但是韩云华所部的装备实在太差了,一个步兵团倒是不怕日军这个步兵中队,但是伤亡却要严格的控制,一个步兵中队虽然并不算太多,然而只要弹yao充足武器装备先进,打残一个中国步兵团还是很有可能的。抗战一开始的时候日军一个步兵联队追着一个中国步兵师打的例子并不算多罕见,至于日军的中队打垮中国的步兵团那更是家常便饭。

再加上现在日军的这个步兵中队还有两辆弥足珍贵的战车,哪怕是最最垃圾的豆战车也是很强悍的。不过作为一个参加过多次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兵,王志福还是很有一套的。内蒙古军区出来的军官对于打鬼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方法,虽然有的时候他们颁实在够菜的,但是土办法有时候也能凑大效。就拿这次战斗来说,王志福对宋村的地形有了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后,立即派部队收集足够多的硬木料。

宋村由于靠近jiao通线,所以地理位置比较突出。所以宋村的jiao通本身也很便利,通过宋村的道路有好几条。但是能通过战车的道路你却只有一条,这条道路是日军利用一条废弃的山道拓展开的。然而这条山道并不好走,骑马和步行还没多大的问题,但是想要用车载的形式赶路的话却是万万不行的。

也许是日军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派来接收阳谷县县城防务的只有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骑兵小队以及两辆战车,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部队了。按照阳谷县的防御力量而言,这一个中队的步兵差的还远。但是现在呼延家族已经撤出了聊城,并且很快就会搬离山东地区,所以日军当局认为阳谷县危局的根源已经被解决掉了。尽管已经有一些证据可以表明在阳谷县还存在着一支可以威胁到大日本皇军的力量,但是出于对日军战斗力的盲目相信,第十二军步兵第十旅团的所有高级军官都一致认为只要没有了呼延家族,山东聊城的其他势力都是成不了气候的小杂鱼。

现在虽然只是派一个步兵中队,但是在阳谷县城里还有几家亲日的大地主大商人以及那个所谓的万家佛的道会存在。有他们这些支那良民暂时帮衬着,长水信野少将相信阳谷县暂时还是安全的。现在1uan局可不是单单出现在阳谷县,阳谷县周边的几个县市都出现了不稳的现象,这几天更是出现了好几处亲日的“良民”“大日本帝国的朋友”被支那人暗杀的恶劣事件需要长水信野少将解决。

尽管第十二军司令部也很清楚长水信野少将的难处,所以特意派来两个步兵联队的援兵,但是现在整个聊城地区到处都在求援。两个步兵联队七千余人看起来很不少,但是真正撒下去后还是做不到面面俱到。所以对于阳谷县这个已经耗费了大日本帝国相当精力的小县城长水信野少将认为只要派遣一个步兵中队就可以了,反正阳谷县现在也没有什么大势力存在。

长水信野少将这样考虑是有根据的,日军占领山东后为了迅消化山东占领区,特意成立了以马良为的汉jian傀儡政fǔ。在马良掌权的时期,山东伪政权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很有限的,日军以军国主义武装起来的部队对于马良这样的封建旧军阀打骨子里不信任。再加上马良的一些恶劣的行径也彻底让日军失望了,所以马良在山东地区仅仅呆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被唐仰杜代替了。

山东伪政权真正起到作用的时期正是在唐仰杜时期,唐仰杜时期的山东伪政权比之马良时期,呈现出强化的趋势。这种情形的出现与局势变化和日军战略部署的调整密切相关。1938年1o月日军占领武汉后,中国战局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减少了大规模的正面军事进攻,战略重点由军队长驱直入的地域扩张转向对已占领区的控制。在此背景下,唐仰杜进一步强化了伪政权统治系统,促成山东伪政权高峰时期。

省级行政系统,重于职能强化与规范化,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和cao作程序,机构增减变化不大。日本顾问仍为西田畊一,1944年11月西田卸任,由园田庆幸接任,直至日军投降。业务机构初仍为五厅一处:秘书处,秘书长易为张星五,张调任民政厅长后,易为俞康德,1942年1o月俞调任教育厅长,易为肖彝元;民政厅,原任晋延年于1939年3月2o日辞职,调张星五充任,1942年由马镇藩充任,1944年12月易为邵晋蕃;财政厅,初由唐仰杜兼,194o年1月易为李秉镕;建设厅,仍以庄维屏为厅长;教育厅,厅长郝书暄,1942年1o月易为俞康德;警务厅,厅长张亚东于1939年8月辞职,由王水苍代理,194o年6月易为程镕,1943年11月易为姜恩溥,1944年1o月易为崔建初。警务厅附属之省会警察局于1939年改组为省会警察署,归省公署直辖。1943年增设宣传处,处长由秘书长肖彝元兼任,8月易为赵君弼。山东伪政权省级的连番整改,使得这个遍及整个山东地区的伪政权的只能越来越齐全,其危害也越来越大。

最让人头疼的是,历史上1943年8月后,省公署改称省政fǔ,设省保安司令部,省长兼保安司令,统一指挥全省地方伪武装力量。这并不是说在此之前山东地区没有汉jian伪军,而是说此时的山东全省的汉jian伪军都有了统一的指挥,整编后的伪军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其作战能力也有所上升,山东省的抗日形势以及抗日环境也有所下降。尽管此前山东地区也有很多伪军,但是当时的二鬼子也就是一群汉jian流氓,在占领区欺男霸女欺负普通老百姓还行,但是往战场上一放就不行了,尤其是遇上不按常理出牌的八路军这些家伙也就只能喊一声“八爷”了。

但是成立了保安司令部的伪军就有所不同了,打了败仗自会有小鬼子找唐仰杜的责任,所以责任有所明确,山东伪政fǔ对手中的武装力量也开始重视了起来。为了保证更好地控制山东地区,唐仰杜在征得日军的同意后在山东地区进行了大肆整改,在行政系统方面,唐仰杜将道(市)、县及基层行政组织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大与健全。

第一次武汉会战后,日军在山东的军事力量的加强,使山东伪政权控制区明显扩大。尤其是在前一段时间将山东地区所有的中国反抗力量全部击溃或者驱逐出山东以后,日军对山东的控制区进一步扩大,所以这也要求唐仰杜政权的行政机构必须得到相应的扩大与加强。再者,日伪虽然在全省大部分县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