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2曹操大传 >

第98部分

12曹操大传-第98部分

小说: 12曹操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的想法而羞愧。 
  刘备自称不是英雄,而他这个大英雄却面临可能兵败的窘境,真是莫大的羞耻啊!曹操想起这些,什么豪气,什么大事,仿佛就是天空的云彩高不可攀。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体味到了理想破灭后的空虚…… 
  正在他长叹之时,许褚进来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了一声“鸡肋!” 
  当“鸡肋”口令传遍曹营时,行军主簿杨修就叫他的随从,各各收拾行装,整理文件,备好马匹,准备回家,军士皆喜形于色。 
  曹营众将见杨修之举,颇为纳闷,便问他是什么意思。 
  杨修说:“魏王之意即是汉中有如‘鸡肋’也,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犯不着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因此,我猜魏王将尅日班师回朝,为免拆营时慌乱无序,故先收拾行囊”。杨修口气轻松而喜悦。 
  众将闻听,认为言之有理,遂立刻收拾回家车马、行李。 
  正当大家忙碌之时,监察官来了,不解其故,询问之,众人把杨修的说法又一五一十告诉了他。 
  监察官为了证实这是否是真的,就亲自到曹操处禀问,曹操一听,先惊后怒。想到:我霸业未图,全是一班自作聪明之人所误。夏侯渊坏我大事,你杨修还掘我墙角,真是岂有此理。于是曹操大声叫道:“他怎能妄言?我军士兵正有涣散之险,他却在我未作决定之前造言扰乱,实在过分!” 
  于是喝令刀斧手,把杨修捉将起来,当日下了斩令,不顾众将反对,枭首示众。 
  杨修少年就以才华闻名于北方,建安十五年左右曹操宣布“求贤令”时,他二十五岁就举孝廉。曹操称他“总知内外,事皆称意”,一度器重他。 
  但杨修恃才放旷,嗜酒成癖。他与曹植性格相合,曹植常邀他于府中饮酒谈文论政。一次与曹植痛饮至醉,兴之所至,两人竟违宫禁私自开了司马门人皇宫的外门,曹操处罚曹植之时暗记杨修一过。建安十四年,曹植酒醉误了军机大事,激怒了曹操。而那次聚饮,又有杨修在场,曹操曾怒斥了他一番。尽管如此,由于曹操是位爱才之人,他讲究“唯才是举”,不计较杨修乖张、放旷的小节。然而,杨修参与曹植、曹丕太子争位的斗争,却惹恼了曹操。 
  再者,杨修是效忠汉献帝的太尉杨彪的儿子,他舅父袁术是曹操早期的政敌之一。如此身份的人,曹操提防之心当然存在。只是杨修不像其父,其舅那样,他只忠于曹家。 
  杨修死于屠刀之下,只能怪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或者是他运气太坏罢了,他撞在曹操英雄末路时伤感、寂寞、空虚交织一起而产生出怒气的罗网里,此时的曹操极容易迁怒于人,因为他一方面承认自己失失去信心,害怕真的与刘备决战,一方面又孤芳自赏,夜郎自大,矛盾夹击,气无处泄,怨无处伸,那么杨修要揭破他的隐秘世界,或无意识揭破,都犯了现在已经外强中干的曹操大忌,终于落得尸首分离的可悲可叹的下场。 
  杀了杨修,曹操暂时出了一口气,但新的想法又折磨着他。他痛苦地想道: 
  “杨修已杀,如果不久就撤军,众将就会明白他说的是真话,而我又如何能够承认这是事实呢?如果不撤军,刘备真的从西汉水渡过,来杀我的疲弱之师,其势可想而知。” 
  他顿时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想来想去,他只好装病,以此作为借口,下令撤军。五月底,曹操带大军后撤了,他躺在帘布紧闭的战车里,想到撤军竟以老迈多病为借口,岂是英雄所为,不禁涕泪纵横,人陡然间衰老了许多。但是,他那种从未有过的痛哭,只有载他的车知道,大地知道,上天知道。 
  车辚辚,马萧萧,汉水呜咽。一代素有凌云之志的英雄如同一只上了年岁的老虎,威势已去,额中的王字也模糊不清了。 
  汉中三川,曹操拱手让给了刘备。这是曹操有生之年最后一次和宿敌刘备的对抗,他不战而败。刘备与他终于实现了“天下英雄,唯有使君与操耳”的预言。这话于刘备来说,他已经满足了,因为他占据汉中不久就称汉中王,实现了他的最高理想;而对曹操来说,却是悲剧。因他已经知道,汉中失去,并非仅是失去鸡肋,而是失去了肥鹿的一半,或是金鼎之一足。在他多病之晚年,想重新收复汉中,统一全国,无异痴人说梦。所以,滚滚车轮声中,颓然而卧的曹操已知自己是末路英雄。从汉中出来经斜谷回朝,“撤军”二字应该换成“逃遁”,他彻底丧失了早年作战硬拼到底的锐气了。 
  秋七月,曹操留下的张郃、曹洪镇守陈仓、武都郡,以防止刘备由武都进逼关中;另外雍州刺史张既,加强部署雍州边界防务;不久,曹氏第二代精英曹真又掩护曹洪离开了武都。 
  汉中战役历时一年余,曹操败于刘备! 
  曹操回到邺城,积劳成疾,或忧郁过度,真的得了大病,每日就呆在府中,闭门不出。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1)     
  二一五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曹操兵败汉中,撤军斜谷,进军益州的长远计划彻底破产。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率军驻襄、樊一线监视东吴军队,对峙荆州关羽的曹仁派使者向曹操告急。原来长期驻扎荆州的关羽听说刘备汉中击败曹操,也想趁机攻入襄、樊两城,把矛头指向长安、洛阳,威胁曹操的后方大本营。 
  关羽进驻荆州是在赤壁之战后的事,那时,孙刘联军火烧曹操大批战舰,曹操从华容道退回北方。而孙、刘两家却围绕荆州这块土地展开了时紧时松的外交活动,曹操鉴于此,也派间谍、说客离间孙刘关系。曹、孙、刘一场敌我不分、变幻莫测、扑朔迷离的战斗就此展开。 
  邺城魏王府。 
  曹操头上包着一块洁白的绢帕,他的偏头痛最近疼得厉害。但是襄、樊告急,他不亲自处理这样的军国大事,谁也不敢妄自决定。他强打精神召集所有谋士、将军商议抵抗关羽的对策。 
  刘晔、贾诩、司马懿、满宠、董昭、于禁、庞德等文官武将云集一堂,纷纷发表自己对时局的看法。 
  司马懿现在已经升迁为丞相府参谋,成为曹操最亲信的参谋之一。此时向曹操建议说:“大王,关羽所据荆州,原为孙权所借刘备之地。孙、刘两家因这块土地常年争吵不息,关系时好时坏。刘备曾虚伪地向孙权许过诺,说‘只要占据益州,就归还荆州’。然而益州占据后,他仍未归还。孙权派诸葛谨去质问刘备时,刘备竟厚颜无耻地说,得了西凉之地再归还。这就激怒了孙权,曾在公开场合大骂刘备是只老狐狸。以此观之,孙刘关系已貌合实离。”司马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分析了孙刘的关系,众谋士将官无不点头称是。 
  曹操沙哑着嗓子说:“仲达之意,莫非想采取离间孙刘关系之计。” 
  司马懿应道:“禀告大王,正是此意。倘派一生花妙舌使者,向孙权陈述刘备的野心,或在‘道义’这两个字上做文章,揭穿刘备的阴谋小人的伎俩,激怒了孙权,刘备陷入孤立,关羽就不敢如此嚣张!” 
  参谋满宠第一次参与曹操召开的军事会议。心情有些激动,又有点忐忑不安,心里虽想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又害怕出口失言惹得众人耻笑,嘴翕动了几次,仍吞回了已到嘴边齿间的话。 
  曹操锐利的眼睛捕捉到他的欲言还休的神情,就鼓励他说:“满伯宁请放胆发言,集思广益,是我开会历来主张的原则。” 
  满宠见曹操话语温和,又充满信任与鼓励之情,就说,“愚下认为,关羽虽勇武慑人,精通兵法、韬略,但樊城坚固,只需坚守,再派一支部队支援襄阳,他腹背受敌,两面作战,战斗力自然削弱。如果大王联络孙权,合力击他,不仅襄、樊之危可解,夺取荆州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满宠说完,偷眼观曹操神色,见他聚精会神,显然在认真听自己的建议,忐忑不安的心情就烟消云散了。 
  曹操也在考虑派兵增援襄、樊之事,但在谁率军远征的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 
  他注视着右边站立的武将,目光停在老将军于禁身上。这位随他南征北战,以智勇双全闻名华夏的老战友,现在已经须眉全白了,但白发红颜的于禁仍是气宇轩昂,背不驼,眼不花,眉宇间可以见到昔日的英武之气。 
  “于禁将军!”曹操唤了他一声。 
  于禁微微躬躬身,抱拳在胸,响亮地回答到:“末将在。” 
  “我想委派你去襄阳援助曹仁,可愿担当重任。”曹操问他。 
  于禁答道:“大王调遣,纵是下刀山火海,于禁也无半点推辞之意,愿率军驰援曹仁将军。只不过需要大王再委派一员上将,协助我作战。” 
  曹操问道:“谁愿助于将军此行征战?!” 
  武将队列中闪出一位身材魁梧的大将,众人定睛一看,见是关中降将庞德。庞德威勇之名,关中、西凉妇孺皆知。归顺曹操后,曹操不计他曾是自己的敌人,重用他,信任他。他感谢曹操的知遇之恩,故作战英勇,尽心尽责地为曹操效鞍前马后之劳。曹操因为他取得了赫战功,封他为立义将军。如今曹操急用人才之时,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曹操看着这位虬髯满腮的虎将抢着争取任务,心里颇为高兴,头痛也减轻不少。他提高声音,中气十足地说:“好!一智一勇!我希望你们两人协调配合,击败关羽。大功告成之日,我亲自为两位斟酒庆贺!”安排了领军人选之后,众人又讨论了一下行军布阵的细节,最后,会议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当众谋士、将官回去时,曹操把于禁单独留下来,他想对于禁一个人说些最重要的话。 
  曹操要求于禁和他一起到后花园中长谈。曹操走在前面,于禁紧紧跟着。穿过一条长廊,在转角时,曹操突然一个趔趄,差一点跌倒。于禁慌忙扶起他,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的胳膊,曹操推开他的手,略带愠怒地说:“不要搀扶,我自己还行!” 
  于禁脸上有些尴尬之色,讪讪地不知怎么办。曹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忙对于禁说:“头痛时,有点眩晕,不过是小病,将军不要挂怀。” 
  于禁就借阶下台,说道:“大王小病不可大意,你日处万机,易劳神,还望多休息。” 
  曹操嘴里含糊一声,虚掩过去。            
第三十章 水淹七军 败走麦城(2)     
  两人来到花园中心一凉亭下,一张檀木方桌放置之中,四把雕花椅子围住桌子,显得古朴凝重。亭子里恭立着两位貌美如花的俏婢,各执一团翩扇。方桌上一瓷碟盛满了切开的鲜红、腻嫩的西瓜;还有两个香炉,燃着薄荷叶子,散发出淡淡的药香味。花园里的桂树上还有知了在鸣唱,亭子不远处一塘荷花开得正艳,几只绿黄颜色的青蛙轻灵地从这片荷叶跃到那片荷叶之上。 
  于禁见到赏心悦目的景色,心情不似刚才那一刻的沉重了。 
  两人落座后,俏婢把团扇对准他俩的后背,有节奏地挥动。曹操递一片西瓜给于禁,说道:“请吃一片,冰镇的。” 
  于禁接过一片,咬了一口,一片冰凉的瓜瓤就滑入了肠中,沁人心脾的美感油然而生。 
  曹操没吃西瓜,他让两位俏婢回去,只和于两人单独相对。 
  于禁见曹操将两位心腹俏婢也打发走了,就停止吃西瓜,自忖起来:魏王莫非有重大机密告诉我。念头未转完,就听见曹操先启口了:“于将军,我与你相识已三十余年,在我与袁绍、吕布、刘备、孙权等人的上百次战斗中,你都参加了,我创的基业有你的血汗,我感激你。但是在赤壁之战后,由于水军不敌孙权,导致兵败,退回北方后,我与你商议过培训水军的计划。训练水军的目的,你最清楚不过,主要是为征服孙权而备,玄武湖、讲武城,是你主持的。北方七大军团也交给了你,全是我信任你的缘故。这七大军团是我南下完成统一大业的左股肱。夏侯渊汉中军团是我西征的右股肱。但是,我万万没想到,强大的夏侯渊军团很快被刘备击破,西川大地拱手让与敌人。” 
  说至此处,曹操声音有些呜咽,但他随即又清了清喉咙,继续说道:“夏侯渊骄兵必败,我早就料到,只是没有亡羊补牢罢了。他的失败,使我面临进取益州无望的境地。不瞒将军,我为此痛心而哭涕,不是为失了汉中而惋惜,而是统一大业严重受挫而失望。你知道我平生的愿望是统一天下,为一代霸主,救民于纷纷战火之中,以免生灵涂炭。然而……然而……” 
  曹操眼睛红了,两股浊泪沿颊而下,沾在胡须上。于禁慌了,他不知所措,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