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2曹操大传 >

第87部分

12曹操大传-第87部分

小说: 12曹操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用鼓励的眼色盯着刘晔,询问:“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讲一讲。” 
  刘晔说:“由于刘玄德已拥有益州,天府之国粮草充足,兵丁旺盛,他的左右臂诸葛亮又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等他在蜀中立住脚,他的战略便是出汉中,入关中了。众所周知,汉中地区是关中与蜀中的边缘地区,谁先占据这里,谁便拥有进军关中或蜀中的依托。汉中地区,早就是闻名全国的富庶之地,刘备夺取这里是势在必得。” 
  刘晔分析局势的语气斩钉截铁,曹操听了也禁不住点头称许。曹操又转头问贾诩的意见。 
  贾诩与曹操相知较深,曹操对他的建议看得比较重。早在赤壁之战就因为没有听从贾诩的建议,导致大败。 
  贾诩对刘晔的分析表示赞同,他说: 
  “主公,汉中地区应极早出兵占领,晚了便会错失良机。汉中地区是张鲁经营的,他率一个道教军团盘踞。张鲁生性懦弱,他的亲信与弟兄常与他发生冲突,采取离间瓦解和大军压境威胁的办法,张鲁很容易被击溃。” 
  曹操对二谋士的建议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早在征战西凉时就留下了一支劲旅于关中,目的就是继续平定西北少数民族的同时,监视汉中的军情,而这支劲旅的主要统帅就是他的亲信大将夏侯渊。 
  曹操在军事上素以果断著称,如果方案已有雏形,便会马上动手实施。他回到府中,召集了将官,谋士会议,商讨出兵汉中的事宜。 
  在会议上,众人看不到他脸上沮丧的神色,只见他神定气闲,调度不乱。他吩咐道:“贾诩、刘晔负责起草战争方案,贾逵、司马懿负责丞相府的日常工作。王粲、张承、辛评、杨修等协助贾诩、刘晔完善方案。粮草、兵器、被服、行军帐篷由杜袭负责筹备。” 
  曹操把任务分给这一群谋士之后,又单独召集了武将会议,张郃、徐晃、朱灵、夏侯惇、曹休、曹真等人听曹操的吩咐安排,积极回去备战。 
  一九三进军汉中的准备工作还未到半个月,夏侯渊平定了西凉、雍州,把安抚平民的工作做得较扎实之后,就回到许都,拜谒曹操。 
  夏侯渊是深夜回到许都的,当他进见曹操时,曹操正在审定他积了几十年心血写成的兵书《孟德新书》。亲兵禀报时,曹操大喜,亲自出帐迎接: 
  “夏侯将军功高劳苦,操这里多谢了。”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2)     
  曹操见了夏侯渊就微微一躬。夏侯渊赶紧伏地,口称:“末将些小微功,丞相夸奖,折杀末将了。”曹操扶起他,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曹操就命亲兵设宴为夏侯将军洗尘。曹操在席间倾听了夏侯渊汇报西凉、雍州安抚工作情况后,攻打汉中的欲望就越发强烈。 
  “夏侯将军,操即将挥师入汉中,击张鲁,扼蜀州咽喉,将军可曾听说。”曹操行军打仗,骨干部队的指挥权常交由曹仁或夏侯兄弟指挥。 
  夏侯渊道:“末将刚从西北归来,还未曾听说此事,请丞相详告之,末将愿充先锋。” 
  曹操就把刘备占据益州,汉中的战略地位、众位谋士的建议以及自己的决心一丝不漏全告诉了夏侯渊。他最后说:“夏侯将军,操知你转战西凉、雍州,也曾长期驻扎过关中,西边的地理、人情风俗颇为熟悉,操决定让你担任先锋,而这一重要的任务,非你去完成不可。” 
  夏侯渊兄弟忠心耿耿追随曹操多年,由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深得曹操喜爱,尤其是夏侯渊勇猛不逊其兄长夏侯惇,谋略却胜兄长一筹,曹操知人善用,重要的军机大事,往往分配给夏侯渊担任。夏侯渊看着这位雄才大略的统帅,聆听他的调遣,早已热血沸腾。他感觉到自己就是一把宝刀,而曹操也把他看成一把制敌为胜的宝刀,酒酣之际,他挺身而起,朗朗说道:“主公,末将誓将踏平汉中,突入益州,提刘备之头来见主公。” 
  曹操对他的话很满意,但他深知提刘备之头来又谈何容易,不过,他仍鼓励夏侯渊:“愿将军马到成功!请干一杯!” 
  两人在帷幕中开怀痛饮的剪影被红烛的光映得清清楚楚。 
  更兵打响第二更时,夏侯渊告辞,曹操送他到府前的石阶上,亲兵牵了战马伫立在阶下。曹操执着夏侯渊的手,告诫他:“行军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将军回去调兵遣将时,先要派细作到汉中地区,详察地形、军情,切勿疏忽。一旦有消息,直接禀报于我。” 
  夏侯渊一一点头称是,两人告别。夏侯渊虎虎有声跨下石阶,跃身上马。月光下,铠甲头盔熠熠生辉。夏侯渊抱拳在胸,说声“主公早歇”,勒马转身,骏马“嘚嘚”地冲出了丞相府大门。 
  曹操目送夏侯渊骠剽的背影,直至彻底没了踪影,马蹄声歇,才踱回卧房。 
  一九四建安十九年十一月,曹操调兵遣将,筹备粮草,准备大军西征讨张鲁时,许都却发生了一场政变风波,耽搁了进军汉中的时间。 
  这一场政变风波使曹操面临着艰难、痛苦的选择。政变风波是汉献帝与曹操争权引起的,外戚要国丈伏完受其女伏皇后的密召,想弄垮曹操,没想到机密被泄。曹操令御史大夫华歆处理这件事,华歆屠杀了伏皇后及皇子,又杀了参加这一政变活动的三百余人。这一事件,使曹操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唾骂的尴尬处境。 
  处理完这一事件之后,曹操曾想废去献帝这个傀儡,但这是他醉酒后的想法,实际上,曹操仍没采取措施。 
  有一天,他与刘晔谈起献帝之事,刘晔的一句话使他茅塞顿开。 
  曹操问刘晔:“倘若我行军打仗,后方起火,如何处之?” 
  刘晔知道曹操对这样的事情早就有对策了,但是,既然这样问,必定是要求自已说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以便他下决心。 
  刘晔说:“主公,伏皇后联络国丈,叛乱滋事,根源在于外戚大权旁落而引起的。” 
  刘晔话未说完,曹操就自顾自地说:“外戚,外戚……” 
  曹操说完这个词,就沉默冥想去了。刘晔见他有所触动,也缄口不语。 
  曹操心里想到:献帝无权,他的皇亲国戚自然无势,对整个局势的控制,献帝已无力而为,但那些外戚们却不甘心,寻机谋害于我,以求东山再起。那些保守的士大夫盲目遵从汉朝,荀彧便是个例子,这些人要帮助外戚起事是极有可能的,那么,皇帝的外戚是我呢,内患何来呢? 
  曹操打定主意,就又问刘晔: 
  “铲除外戚的方法如何?” 
  刘晔说:“主公何不当外戚。” 
  刘晔的话很露骨,但曹操也认为只好如此了。 
  为了稳定后方,摒除后患,曹操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择其一为正宫,这是建安二十年的事了。曹操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其军事目的,但他或许过分把注意力放在军事上,政治上他的心思用得较少,因此,这就为以后几年的许都几次政变撬他墙脚留下了隐患。 
  一九五夏侯渊自领曹操之令以后,立刻派出了能干的细作潜入汉中,作了充分的调查工作。 
  十二月的隆冬,夏侯渊策马来到丞相府,把几个月搜集到关于张鲁军的情报交给了曹操。 
  北方的天气异常寒冷,曹操穿着貂皮大袍,坐在皮垫子上,与夏侯渊分析情况。 
  “夏侯将军,张鲁对我军的防范还是有准备的。他布重兵于散关至郑间的险道上,这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攻打下来恐不大现实。你有可教张鲁兵败的奇谋吗?” 
  夏侯渊搓着冻僵的手说:“主公,张鲁的道教兵士未经大战,经验及野战不及我军。张鲁性格懦弱,决策优柔寡断,他在汉中久居多年,唯一的法宝就是凭险据守,乃井底之蛙。我军若派死士夺关斩将,他自会束手待擒。” 
  曹操对夏侯渊的陈说不甚满意,他皱了皱眉头,右手轻轻捋着胡须上下抚弄,这是曹操沉思的一个显著特征。他对夏侯渊的一番藐视敌人的话语中只听到老生常谈,具体的战术问题夏侯渊却以“率死士夺关斩将”一语带过。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3)     
  曹操重新审视情报内容,每一个字他都不漏过。自己的一席慷慨激动的陈词未让曹操满意,夏侯渊有些诚惶诚恐。曹操赏识他,叫他独立作战,主要是想把他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人,在这等事上,他却显得粗疏无计,他不禁责备自己,埋下头去。 
  当曹操把情报上载的一个地名———武都划了一笔之后,他叫随从去把参谋刘晔请来。 
  刘晔来了,曹操把武都这个地方向夏侯渊问了一下。 
  夏侯渊说:“武都在甘肃,该地区聚居的是一些氏族部落,张鲁未派军队驻守。” 
  曹操就问刘晔:“如果我们绕道武都,再入汉中如何?” 
  刘晔与曹操几个月来一直在考虑进入汉中的最佳方案,只是收取对方的情报资料还不翔实,一直还未拟出到底从何进军的路线。听了曹操的这句话,他赞道: 
  “主公所想高妙。兵法云:出其不意,声东击西。主公率大军绕道武都,行军虽艰苦,但避实击虚,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张鲁背后一击,其败局无可挽回。而张鲁重兵布防的地方,主公只需少量精兵佯攻牵制,给张鲁错觉,以为大军压境,其必令所有军队调至这里,后方自虚。然后偷袭成功,两面夹击,汉中尽收主公囊中。” 
  曹操听刘晔精妙的分析,乐得呵呵大笑,夏侯渊也佩服得五体投地。 
  曹操在快乐大笑之后颇带诡秘的口吻说:“听说张鲁在汉中装神弄鬼,画符验水,迷惑士兵、百姓。汉中民风素迷信,也信他的那一套。嘿嘿,我们将计就计,也来装装鬼神。”说完,他向夏侯渊招手,夏侯渊走过去,知有密计传授。夏侯渊虎背熊腰,人极高峻,曹操五短身材,夏侯渊就只好躬下身子来,曹操眉飞色舞在他耳边如此这般叽叽咕咕了好一阵子,夏侯渊边听边笑,等到曹操说完之后,他再也忍不住,直起腰来哈哈大笑,曹操也笑个不停。刘晔被这气氛感染,也莫名其妙地开怀大笑,室外的卫兵被这笑声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挺纳闷往日庄严肃穆的曹府,今日怎么如此“轻浮”,卫兵互相你看看我,我瞅瞅你,竟也忍俊不住,窃窃笑起来,丞相府沉浸于欢乐的笑声之中。 
  一九六攻打张鲁的决心已下,曹操自己对将官们说,打汉中必须先下手为强,否则,刘备出川占了汉中,关中就会受到威胁,后果将不堪设想。 
  刘晔等重要参谋很快拟出了出军汉中的计划。当刘晔把计划书带到丞相府时,曹操正在朝廷上与汉献帝商议出军汉中的事。 
  曹操铲除外戚后,他又成为外戚,目前身份既是魏国公,又是丞相,还是献帝的老丈人。 
  曹操对献帝说:“臣将进军汉中,朝中之事请多与华歆商议。” 
  献帝已惧怕曹操至极,唯唯诺诺,早已全无皇帝的尊容。华歆又是献帝的仇人,曹操以此人推荐给汉献帝,当然是有用心的。至少可起到威慑群臣的作用,以免他在外打仗时有后顾之忧。 
  与献帝枯坐多时,话语索然,曹操告辞回府。到了府上,曹操的情绪就好了。他感觉到,在献帝的宫殿里,如同掉在坟墓一样,面对的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在自己的府中,无论谋臣、武将,还是夫人、儿子,个个充满朝气。他心里感慨万分:汉朝的开国元祖哪个如同这样的末世皇帝,这样的皇帝不做也罢。想起汉朝高祖的后代,他马上又联想到自己的几个儿子,他对几个儿子早就在着意培养。长子曹丕较沉着,次子曹彰不过一介赳赳武夫,三子曹植行为放纵,饮酒无度,空有一身才华,而曹熊也真如熊一样憨顽。想遍诸子,他又转开注意力,因为刘晔正在等着他审阅进军汉中的计划。 
  曹操把这份计划书看得很详细。由于曹操年龄已到六十岁,眼力有些不济,刘晔就把计划书的字写得较大,这样,曹操审阅起来就较快。 
  计划书中对行军、部队的调遣安排很详细。 
  出动的兵员:十万人,号称二十万。 
  统帅:曹操 
  主要谋士:刘晔 
  助理谋士:贾逵、司马懿、王粲、张承、辛评、杨修、陈矫 
  后勤:杜畿 
  主要部队: 
  右军统帅:夏侯渊 
  随营谋士:郭淮 
  大将:张郃、徐晃、朱灵 
  左军统帅:夏侯惇 
  大将:曹氏父子兵、曹真统帅 
  预备军:塞外少数民族牵弘的军队。 
  曹操对这个计划略加修改,增加了一些内容后,就把这个计划向各个部队的统帅发出了命令,令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