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2曹操大传 >

第86部分

12曹操大传-第86部分

小说: 12曹操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上。左慈从龙腹中取了龙肝一副,鲜血尚自淋漓而下。 
  曹操不敢相信这真是龙肝,就不肯吃,只说:“先把它放进你的袖子里面吧。” 
  左慈依言将龙肝纳入袖中,又问:“这里花卉甚多,但也有欠缺。国公想要什么花?” 
  曹操略一思忖,说:“藏地雪莲花。” 
  左慈说:“太容易了!”便叫左右之人搬来一只空着的大花盆,双手在上面一罩放开之时,里面的泥土已覆盖了一层冰雪,又取水喝了,喷成雾状于花盆上,顷刻之间,那花盆里长出一株雪莲,竟在众目睽睽之下立即开出一朵大花,清香四溢。 
  众人为之大哗。 
  这时,正好厨子端上一盘鲈鱼肉。左慈回座用手指夹起,吃了一口,说:“还是松江的鲈鱼味美!” 
  曹操问:“松江与邺城隔之千里,先生是否也能取来?” 
  左慈更不答话,走到台侧的一个小池边,立时有侍者奉上钓杆。顷刻,钓出十余尾大鲈鱼,放在曹操面前。曹操见他终于露了馅,不禁笑道:“这里人人皆知,我那池中本来就蓄养得有鲈鱼!”左慈也笑着说:“天下鲈鱼都是两个腮,唯有松江鲈鱼是四个腮,国公可以看看。” 
  曹操与众将官细看之下,果然是四腮鲈鱼。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14)     
  至此,曹操不得不服。于是问道:“先生是如何有这些神技的呢,能够当众说说吗?” 
  左慈说:“贫道于武都栖斗山中学道三十年,忽一日石壁洞开,现出天书三卷。上卷《天遁》,能腾云驾雾,飞升太虚;中卷《地遁》,能云游四海,穿山透石;下卷《人遁》能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 
  曹操见他说是在栖斗山中学道,不由问:“先生说自己与我同乡,怎的我在谯县未曾仰听先生仙名?” 
  左慈说:“我说的同乡岂在这俗世之中!” 
  曹操忙问:“那么你是说我们在何处同乡?” 
  左慈略一停顿,作出吃惊的样子,看着曹操,说:“怎么国公竟连自己的家乡都忘了?可见为国操劳,甚是累人。我们是同在星乡啊。” 
  曹操一听,发觉越来越像商曜的口气,心中慌乱,一时作声不得。 
  左慈接着说:“国公为国家忧心,头发渐白,何不退步,像贫道一样在山中修行?当以三卷天书相授。” 
  曹操脱口而出:“我也很早就想急流勇退了,只是朝廷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代替,奈何?” 
  左慈大笑,说:“我曾听人说你对我栖斗山商曜的雄心大志颇为敬慕,却又逼他自杀。如果你后悔当初的作为,愿意让位给他,贫道愿以人遁之术立起商曜于九泉,替你做这魏国公!”言罢又是一阵大笑,笑声之中,但见其人突然变形,霎时,便成了商曜的形象。 
  曹操巨惊,昏倒在地。众将官看那商曜时,却已不在。突然听见左慈的声音在台下传来,朝下一望,见又恢复了左慈的形貌。只听他说道:“曹瞒听着:贫道今日先寄下你颈上人头,以观后效。不然,随时以飞剑伺候!”言毕,化作一阵清风而去。 
  可惜这句话曹操并未听到。众将官这才急忙把他扶起,在他的人中穴上一按,缓缓醒来。头向上睁开眼,却见上面竟有一张与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脸在看着他笑,又是一惊,挣脱左右的扶持,要想站起身来。这一挣扎,才真正醒了过来,只听得一片喧嚷之声,环顾四周,文武百官正自饮酒欢笑,方知是南柯一梦。 
  曹操心中暗惊,但表面上却并不露出什么异相。他看看曹植,正在左侧方向与众大夫高谈阔论,不由得感到奇怪,怎么这个不祥的怪梦,竟会由他而开始? 
  第二天,在东井星旁,出现了孛星。 
  曹操醒来,想起自己竟为私心之事而沉湎不振,不由得十分惭愧。于是,将左右叫来,吩咐立即请陈群、程昱、于禁、夏侯渊、许褚、刘晔、华歆、辛评等将官前来,研究攻打汉中的军情。 
  然而,亲兵尚未出门,就有一项秘密的急报传来。 
  原来,随着曹操被封为魏国公,曹操手下的官员也相应作了一些人事上的变化。原来属于国丈伏完的府第一直空着,现在就拨给专为曹操收集情报的一个官员。这个官员在搬进去之前先将旧房中彻底搜了一遍,以便舍弃无用的东西,保留有用的东西,哪知在搜屋时竟找到了一封由皇后伏寿写给她父亲伏完的密令,在其中,皇后要求父亲联络反对曹操的人谋杀曹操。 
  官员见了大惊失色。这封信虽然写于十多年前,但仍然如新的一般。他立刻保藏好,提心吊胆地过了一夜,翌晨便亲自来到曹操府上,秘密晋见了国公。 
  曹操看罢密信,顿时怒不可遏。他立即要亲兵暂停议兵之事,而派他们改请御史大夫郗虑前来。 
  不一会,郗虑到来,听说了伏皇后的事后,一时不知所措,曹操说:“我一直设法与朝廷保持良好的关系,却不料竟会有如此凶险的阴谋在等着我!” 
  郗虑说:“此事已有十多年,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发生,况且,伏完也早已去世。现在皇帝对丞相十分信任,近又封丞相为国公,是否丞相可以为了大局,而不予追究呢?” 
  曹操说:“这样的事怎么能够容忍?你可立即与华歆一道,持节勒兵,入宫中接收伏皇后的玺绶。” 
  郗虑无奈,只得找到华歆,勒兵入宫。 
  皇后伏寿听到了消息,藏到了夹墙之中。 
  华歆查了出来,竟然打破夹墙,硬把皇后拖了出来。 
  可怜伏皇后连鞋子都被拖掉了,披头散发地被华歆亲手揪着向外走。 
  路上,遇见献帝。皇后向献帝放声大哭,哀叫道:“难道就这样不能再活下去了吗?能不能救我一命?” 
  献帝道:“我也不知道自己将命尽何时啊!”言毕痛苦不已。 
  郗虑在一旁看见,不知所措,便要离开。献帝抬起头,问:“郗公,天下真有这样的事呀!” 
  郗虑无言以对,急匆匆随华歆出了宫门。 
  当天,伏寿被囚入称为暴室的宫廷监狱,立即被鞭死。她生的两个皇子,全部用毒酒药死,伏寿兄弟及娘家的人全部被杀,多达一百余人。 
  于是,经由荀彧和荀攸建立起来的邺城与许都的良性关系,至此中断。 
  一九一几天后,曹操率领一批将官到了孟津。在这里,他没有按原定计划商讨进攻张鲁的军事方略,而根据最近一些事件,就刑律的问题让大家探讨。 
  但他不从诛杀伏皇后说起。            
第二十七章 魏武如骑庸(15)     
  他先看了陈群一眼,然后说:“从前陈群的父亲、大鸿胪陈纪,认为死刑对一个犯了死罪的人来说,是最为仁慈的。现在,陈群,对你父亲的观点有什么看法?” 
  现在出任御史中丞、专门负责监察事务的陈群,一向对父亲充满敬爱,认为父亲的见解在当时常常高于旁人。曹操将这个问题问他,显然是要得到陈群的支持。陈群不假思索,说:“我父亲陈纪,认为汉王朝在废除肉刑之后却增加了鞭打,本是一番爱心,却没料到死于鞭打的人更多,正是名义上轻,实质上重。 
  “名义上轻,人民觉得无所畏惧,很容易冒犯王法,实质上重,人民却遭到重于名义之轻的伤害,心中不服。因此,我父亲对此不是很赞同。” 
  “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呢?”曹操问。 
  陈群略作沉思,回答说:“以古代法制而论,杀人抵命,合乎天理,如果对杀人的罪犯只是伤害其身体,剪下其毛发,就对死者不公平了。因此,对于犯下十恶不赦罪行的囚犯,仁爱对他们已经不起作用了,但死刑的仁慈,却对他们有用。” 
  曹操点了点头。 
  陈群接下来又说道:“但是,废除了肉刑,只有死刑和鞭打,而鞭打又常常致死,因此,我听有人说我国其实就只有死刑,也不管是否罪该致死。因为这个原因,我建议恢复肉刑,使那些可以不判死刑的人身上,处罚的痛苦和保存性命的喜悦平衡起来,这才能达到警示民众的目的,否则,用鞭死的方法来代替本来可以不杀的刑法,就是重视人的四肢,而轻贱人的生命。” 
  曹操本来听了陈群的话,也有赞同之意,但又听他连续说起“鞭死”二字,似在暗指伏皇后之死,便暂不表示出来。本来,他是想向众将官说明杀死伏皇后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却不料话题被岔开了。 
  但他立即转念一想,只要没有人公开表示反对意见,我又何必主动提起。于是就随势将话题转移了开去,说: 
  “我回许都后,听说这次南征时,有一些士卒半途逃亡,不想再攻打东吴,觉得有了北方,已足够安身立命了。对于他们,除了讲道理,又该如何用刑呢?” 
  负责司法管理的理曹掾兼尚书郎高柔说:“现在所用的是旧有的法令,如果有士兵逃亡,就逮捕和拷打他的妻子和儿子。不过,逃亡的人数却并不见减少。我已拟出一个新法,正要呈上。” 
  曹操问:“可是扩大到拷打他的父母兄弟?” 
  高柔一怔,才答:“不是。我想,士兵在前线最需要的时候逃跑,实在可恶,但是,我也听说好些逃跑的后来都非常后悔。因此,新的法令应该宽恕他们的妻儿,使她们来诱导他回心转意。刑法的主旨在于什么?一方面是处罚坏人,但更主要的是要让坏人变成好人。 
  如果只是捕拷他们的妻子和儿子,已经让他们绝望,再扩大到捕拷父母兄弟,恐怕从今之后,军中人士一见有人逃亡,诛杀便将临身,在军中呆着总觉得提心吊胆,一方面减少了作战能力,一方面逼急了也会随即逃跑。因此,我以为重刑不一定能阻止逃跑,很可能还会鼓励逃跑。” 
  曹操听了,笑道:“你说得很对。不久我军就将进攻汉中,就请高柔先生拟定一部新的军法,务求要使士卒们的战斗力被最充分地调动起来,思想上没有任何负担。” 
  高柔唯唯领命。 
  之后,便就进攻汉中的计划作出了具体而翔实的研究和讨论。到这一年为止,曹操已完全平定了整个北方、关中和陇西。然而天下三分的局面已初步形成,并且,很难改变了。迎接曹操的,难道就只是张鲁和他的汉中了吗? 
  曹操的手指却越过了汉中的疆界,指向了刘备正在夺取中的益州。嘴角露出了一缕令人难以察觉的微笑。            
第二十八章 西征张鲁 东击孙权(1)     
  一九二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于许都处理伏皇后事件的同时,流星探马又把刘备在益州的军事行动不断向他汇报。 
  秋八月的一天,曹操与谋士贾诩、刘晔正在丞相府商议军政之事,近卫亲信许褚求见,曹操询问何事,许褚答道: 
  “主公,探马密函。”说完呈上。 
  曹操拆开密函,见是刘备已占据成都的消息,他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喃喃道: 
  “果然羽毛已满,果然羽毛已满……” 
  贾诩不知何事,他在曹操麾下谋了多年,还从未见过他神情这样沮丧。于是,他走过去拿起曹操丢在桌上的密函,一看,果然是震人消息。刘晔也把密函看了,但他却没有发话,他以坚定的眼色瞧着曹操,曹操见他如此镇定,神色由沮丧转为平缓。 
  曹操沉默不言,倒背双手走出房间,几个谋士肃然跟在他后面。时令已是中秋,天空一碧如洗,纤云不染。曹操抬头仰望,南飞之雁排列成一个纵队,有条不紊地飞越而过。群雁过后不久,远处天空又出现一个小不点,由远及近,渐渐看清,仍是一只雁子,只不过是一只孤雁罢了。许褚为了遣去曹操的郁闷,唤亲兵取来雕花宝弓,想射下这只雁子。曹操阻止了他说: 
  “许褚,放过它。这只雁子孤零零仍奋力飞翔,其执着之著,定会与朋友相聚。唉,想我曹操,当时放过了末路穷途的刘玄德,酿成今日之大祸,真是天命啊!” 
  曹操感慨不已,后悔不迭。 
  刘晔趋前一步,向曹操进言:“主公,玄德孤弱无力,是你收留了他,器重他,让他有机会生存,足见你爱才仁慈之德。如今盘踞巴蜀,他的企图还不止如此而已。” 
  曹操非常喜爱身边这位足智多谋的后起之秀,刘晔的深谋远虑颇得他的欣赏。他听刘晔说刘备还有企图,其实他心中有底。他知道刘备占据益州的下一步棋就是夺取汉中。但他还是想听听这位年轻谋士的分析。 
  他用鼓励的眼色盯着刘晔,询问:“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讲一讲。” 
  刘晔说:“由于刘玄德已拥有益州,天府之国粮草充足,兵丁旺盛,他的左右臂诸葛亮又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等他在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