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12曹操大传 >

第56部分

12曹操大传-第56部分

小说: 12曹操大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已的情况下接受我。只要我在河东呆上一个月,河东的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 
  说了这么一大堆,倒是最后一句合曹孟德的口味。于是,曹孟德下令夏侯惇暂缓进兵行动,杜袭由小路直抵河东。 
  范先欲杀害杜袭以显军威,卫固迟疑不决,范先却连杀郡守门下主簿三十多人,以威胁杜袭,但杜袭行为自若。 
  卫固见状便极力反对说:“杀了杜袭,对朝廷毫无损害,只是白添了我们的罪名罢了,况且河东目前还在我们的控制之下,用不着杀害他。”            
第十九章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3)     
  这样,卫固和范先就接受了杜袭担任河东太守。 
  一天杜袭对卫固、范先说:“你们才是河东军民所仰望支持的人,我不过依赖两位的力量,才能就职。所以郡中大事还是由我们共同商议。”于是,杜袭封卫固为都督,行郡丞事,领功曹,官衔一串串,并将三千名校吏全部交范先统领。自己毫不犹豫。卫固等非常高兴,对杜袭也颇有好感,便在表面上奉杜袭为太守。 
  卫固等欲发兵响应张晟的叛乱,杜袭不以为然,便对卫固说:“如今出动大军,必造成河东地区骚扰,不如向张晟表示,我们一方面招募部队,另一方面在行动上稍缓一步。以观时局的变化。” 
  不久,高干派军队入护泽,卫固、范先等响应。杜袭知道河东诸县已大多听自己指挥,于是在十多天内征集了几千人。卫固、范先等联合张晟和高干的部队攻打杜袭,但杜袭已有了完善的准备,双方僵持不下。 
  曹孟德立刻派议郎张既以朝廷旨意调动关中马腾领军攻打张晟。张晟不敌,向东撤退,但仍遭到马腾等联军击败,张晟、卫固、范先死于乱军之中。 
  之后,曹孟德就让杜袭治河东。 
  建安十年十二月,曹孟德在邺城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把一直驻守豫州西南区,防范荆州刘表的曹仁军团调回冀州,准备会同进攻壶关。 
  时值严冬,大雪纷飞,曹军必须翻越太行山才能到达壶关。 
  五十多岁的曹孟德和军士们一起艰难地行进。行军是何等艰难啊,迂回曲折的羊肠小路,常常将车轮折损,车辆负重艰难地攀援。北风吹啸着枯树,发出“沙沙”之声让人感到那般苍凉。熊罴等寒带凶猛动物,常常出现在队伍前面,贪婪而又无可奈何地望着这支远征大军,虎豹的嚎啸回荡林中山谷,没有人烟,只有漫天飞扬的大雪,景色荒凉,令人远望而叹息。对于告别家乡,告别都市的征人,谁都不免几多伤感。 
  曹孟德的心情也是那般沉重而忧郁,他和大家一样,多想回到东方的故乡。但不能啊,不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北征,艰苦的北征,这可是最后一次北征行动了,咬紧牙关,一定要挺下去。 
  可是,河水深冻,桥梁断绝,军士们常被阻挡在半途上。行军途中更常迷失方向,到了晚上没有投宿的地方,可不能停下来,那可有变成冰人的危险啊。走呀走,从日出走到日落,再从日落走到日出;人马困饿不堪,战士们背着行囊就地拾柴生火做饭,砸碎坚冰,坚冰融化后便烧开水,你一瓢我一箪,没有言语,彼此只有念头,赶快翻越这冰封皑皑的太行山。 
  面对此情此景,曹孟德又孕育成了一首气势磅礴的长诗,谱成曲子,由军士们传唱。 
  曹孟德站在巍峨的太行山之巅,捋着胡须,面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世界,放声歌吟: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失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思,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忧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麋。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衰。 
  苍老而高亢、沉郁而悲壮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回荡。 
  军士们跟着唱起来:“北上太行山……” 
  一一四建安十一年春正月,曹孟德大军终于到达了壶关,和乐进、李典的先遣部队会合了。壶关的军民拼死固守,曹孟德回眸茫茫太行,回想北征的辛酸,感到无比愤慨。于是,他当着敌人的面,向大军下令:“攻下壶关城,不要留活口,全体活埋!” 
  曹军士气大振,全力强攻了一个月,而壶关却依然屹立不动。 
  于是,曹孟德又召集众将领研究对策。 
  曹仁说:“如果能给城内百姓以活命的机会,反而可以松懈城民的抵抗意志。如今主公公开表示屠城,更坚定了他们死守的决心。而且,壶关城的防御工事相当坚固,存粮又多,一味强攻,只能白增加伤亡。即使双方陷入僵持,平白耗费时间,反而会增加我方补给的困难。” 
  曹孟德差不多是第一次听到曹仁的建议,而且觉得颇有道理,于是立即派人向城内军民传话,除高干一人外,全部赦免。 
  高干面临强大压力,便将壶关交给夏昭、邓升两人防守,自己率队向袁氏盟友南匈奴求援。但南匈奴见袁氏已衰微,不愿再和他们有任何联系,宣布保持中立,并拒绝高干的投奔。高干不得已,只好带数亲信投奔荆州刘表。 
  夏昭见援军的希望落空,大势已去,只好打开城门投降了。 
  高干逃出并州,渡过黄河,到达洛阳一带,正逢河东境内白波贼作乱。河东、河南均告急,防备森严,高干的残部被上洛督尉王琰的守军所擒,因反抗而被杀。 
  自此,并州已完全纳入曹孟德的统辖范围。 
  壶关之役后,曹孟德已完全掌握青、冀、幽、并四州的经营统辖权,唯一不安的是袁熙和袁尚兄弟仍在乌桓部落的庇护之中,常在边疆从事骚扰性的攻击。 
  塞北长征势在必行。 
  曹孟德不回许都,而直接回到邺城,便是为了准备远征乌桓的行动。 
  在回邺城的路上,曹孟德得到陈琳的消息,说蔡文姬已被赎回,正返回许都。蔡文姬的两个儿子留在了胡地,匈奴左贤王没有答应。陈琳同时给曹孟德寄来了蔡文姬写的诗《胡笳十八拍》。            
第十九章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4)     
  曹孟德忙不迭地展开: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柞衰; 
  天不仁兮降离断,地不仁兮使我逢时。 
  千戈寻兮道路危,民率流亡兮共衰悲。 
  烟尘蔽野兮胡奴盛,志意乘兮节义亏。 
  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 
  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溃死兮无人知。 
  …… 
  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 
  故乡隔兮音尘绝,哭无声兮气将咽。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十拍深兮泥成血。 
  ……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汉使迎我兮四牡驯驯,胡儿号兮谁得知。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然为子兮日无光辉。 
  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 
  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 
  ……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忧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生我兮独罹此殃。 
  这哪里是诗,分明是文姬在痛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字字血,声声泪,那般凄婉感人。 
  曹孟德唏嘘良久,擦去眼角的泪痕,长长吁出一口气,文姬总算出了狼窝,我只是尽了一个长辈的责任,而那颗伤痛的心什么时候能抚平啊。 
  此时的曹孟德多想策马驰向许都,去问候昔日那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现在却历尽人世纷乱沧桑的妇人。 
  可是,不能啊,若不荡平乌桓,汉家女子不知又将有多少重蹈文姬所走的悲剧道路。 
  一一五但是,在远征乌桓的问题上,曹孟德又面临着属下的分歧。 
  镇守兖、豫本州的军团头目,以曹仁为首,都强烈反对北征行动,他们认为劳师动众,远征乌桓,并没有绝对的必要,其理由有二:第一,乌桓人贪而无义,袁尚目前已无实力,乌桓不见得会支持袁尚到底。第二,连年用兵北方,已使西南刘表势力逐渐膨胀,加以刘备军团在新野地区招贤纳士,募兵训练,若大军北征,难免南方空虚,若刘表、刘备乘机而来,恐危及兖州大本营。 
  郭嘉的意见是:“曹公虽威震天下,但乌桓人恃其地远,对我们不会防备。趁其不备而攻之,一定能彻底解决北方问题。何况袁绍长久统治北方,对乌桓人影响颇大,若舍此而南征,万一袁尚兄弟乘机死灰复燃,那么冀、青两州就永无宁日。荆州刘表坐而言却不能起而行,其才根本不能驾驭刘备,因而也绝不可能把大权交与刘备,他们之间名为合作,实则暗里较量,即使大军北征,刘表也不会窥探许都。” 
  曹孟德也是从整体上这么考虑的,因此下令积极准备塞北长征。 
  这次的塞北远征,曹孟德再次动用庞大的兵力。为巩固后方的行政及防务,曹孟德将荀攸留在冀州。张辽、张郃、徐晃、韩浩、张绣等主力军团随行。曹洪协助荀攸守冀州,乐进负责右翼的防务,曹仁驻军并州负责左翼防务,夏侯惇负责豫州防务,以监视刘表军团的蠢动。谨慎小心的智将于禁及李典驻扎西南区外围,随时在必要时支援夏侯惇。 
  安排安定之后,曹孟德便下令北征军团向易水河畔集结,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寒冬地带作战的演练。 
  早在去年十一月间,曹孟德便曾为军粮押运出塞北的交通问题征询幕僚的意见。董昭建议建筑通海的沟渠,由海上转运,曹孟德认为可行,便即刻下令动工。这个工程主要有两个:一是呼沱入孤水的叫平奴渠,一是由沟河口入潞河的叫泉州渠,使大部分的粮运航线均在海上,以免河水的冰冻造成运输的困难。 
  依郭嘉的计划,塞北的军事行动在建安十二年夏天出兵,预计冬天到来之前结束。 
  五月初,北征大军到达右北平郡的无终城,郭嘉因水土不服上吐下泻,卧病军中。塞北地域,黄沙滚滚,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郭嘉的病一天天加重,已由人用车推着前行。 
  曹孟德十分不安地到车上探望郭嘉,儒雅英俊的郭嘉已被病魔折腾得不成人样,面容憔悴,脸色苍白,嘴唇干起了一个又一个茧壳…… 
  曹孟德抚着郭嘉的手背,很是无奈地说:“我看到北征路途困难重重,想先撤军,正想求教先生意见。” 
  郭嘉听了大为吃惊,他挣扎起身,曹孟德连忙和军士将他扶起来。 
  “军国大事,怎可因我的身体而延误!兵贵神速,千里遥远想袭击敌人,如果辎重太多势必无法争取时间,不如以轻骑兵快速出击,以攻其不备。但首先要找到知道捷径和险路的向导。”郭嘉声音低缓,曹孟德差不多贴在他的病体上倾听了。 
  郭嘉的话又坚定了曹孟德取胜的信心。他留郭嘉在无终城养病,特地请到在此隐居多年的原袁绍旧将田畴为向导。这时,天气已接近夏天,塞北地方雨水充沛,道路几乎全为雨水淹没,袁氏及乌桓联军又严守住交通要道,曹军无法行动,更无力进攻。 
  曹孟德和田畴商议。田畴说:“这条大道夏秋雨季经常积水,虽水浅却无法通行马车,深又无法载舟,非常不好行动。不过,以前北平郡府治设在平冈道上,这条路经过卢龙寨,可以通往柳城。自从光武帝建武年间,便已崩塌,断绝了将近两百年,好在现在还有小路通过。如今,我们最好让敌方认为我们因行军困难,有准备撤军的意思,使他们在守备上松懈下来。到时候,我们再回头由卢龙寨出发,越过白擅的险道,乘其不备,便可攻入敌人的大本营。这条路虽不平坦,但距离短得多,而且可以让对方措手不及。” 
  曹孟德便采纳了田畴的建议。 
  他下令所有军团,全军准备班师回朝.他还特地让大家相互传告:“炎夏多雨,积水太深,无法前进,等秋分以后天气干爽,再行远征。” 
  乌桓人截取了这份情报,立刻向大本营报告曹军撤退的好消息。 
  其实,这个时候,曹孟德正请田畴组成熟悉地形的向导团约百余人,分别在各军团前面引路。 
  行路难,行路难!            
第十九章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5)     
  全军爬上徐无山,通过卢龙寨,再通过五百余里的山路才可到达平冈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