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181部分

大唐天子-第181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臣跟着起哄,嘲笑唐军。

坚城的确是对付唐军的利器,依他们想来,唐军无法攻克南天竺的都城,个个大喜,大加嘲讽之能事。

然而,他们很快就高兴不起来了。

没过多久,只见五架有一座楼房那高么的巨大机械矗立在城下,如同远古凶兽似的,看上去狰狞可怕。

这就是唐军的攻城利器,车弩。

严格说来,车弩也是强弩的一种,只是专门针对攻城而设计制造的。

唐军攻城,多为用车弩,很少用攻城槌这些攻城机械,原因在于,攻城槌笨重不说,还要近距离才能发挥威力。要想攻击城门,攻城槌必须要抵近,才能冲撞城门,这会造成很多死伤不说,还不一定能成功。

对付攻城槌的办法很多,比如说砸巨石,浇油用火烧等等。

而用车弩,就没有这种不便了,因为车弩可以远距离发挥威力。

车弩攻城的威力很大,因为车弩庞大,其弩矢直径超过了半米,长有三两丈,从远距离飞来,其冲击力有多可怕。可想而知了。

车弩虽然庞大笨重。却可以拆卸。行军时只需要拆下来,放到车上运走就是了。需要时,再组装起来就成。

唯一比较麻烦的,要算车弩的弩矢了,直径超过半米,三两丈长的精钢铸成,其重量很沉的,运输就比较麻烦。

车弩一组装完成。唐军就开始装填弩矢。车弩弩矢太过沉重,其装填不可能靠人来抬,而是用机械来完成的。

很快的,弩矢装填好,望着矢道上的车弩弩矢,那很恐怖的。

乍一瞧,跟导弹似的,谁能不震惊?

“那是甚?唐军要用来做甚?该不会是用来攻城吧?”南天竺王看在眼里,惊在心头。

“应该是攻城的。要是用来射杀大象,用不着做得如此之粗了。”

“是呀。大象虽然皮粗肉厚,强弩弩矢有手臂粗细就足以射杀了。不必做得如此之粗。这一定是用来攻城的。”

群臣中也不乏精明人,很快就想到了车弩弩矢与强弩弩矢的差别。

“看上去挺不错的,只是不知其威力如何。”有大臣严重质疑。

“等等就知道了。”有大臣还算谨慎。

车弩的威力如何,只需要等等看就知道了。

“放。”杨思勖眼中精光闪闪,右手重重挥下,很有威势。

“嘣!”发机声只有一声,却是如同惊天动地的炸雷轰鸣似的,震得人耳鼓嗡嗡直响。

“咻!”只有一声破空声,却是尖锐刺耳,如同导弹发射的声响一般轰鸣。

只见粗大的弩矢高速朝着城门扑去,狠狠撞在城门上。

“轰隆隆!”一声惊天巨响响起,精钢铸就的城门陡然陷下去一个大坑。

这冲击力太可怕了,不仅城门在颤抖,就是城墙也在颤抖。

南天竺王只觉脚下的城墙在抖动,好象地动似的。

动静持续了好一阵,这才停歇下来。

南天竺王的脸色非常难看,阴沉如水,眼里闪过一抹惧色。

不仅他害怕,群臣谁个不惧?

车弩的威力太大了,只一下,就让城门陷下去一个大坑,若是多来几下,城门能否承受得住,还在两说。

他们第一次感到事态严重,唐军攻城和打野战一般厉害。

“嘣!”就在他们震惊之际,第二架车弩发威了。

车弩的弩矢太过巨大,一架车弩一次只能发一枝,不可能象强弩那般多发射几枝。

第二枝车弩弩矢狠狠撞在城门上,又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城门又陷下去一个大坑。

“轰隆隆!”车弩不断发威,不断有弩矢扑来,狠狠撞在城门上,爆发出惊天巨响。

每撞击一下,城门就会陷下去一个大坑。

五枝弩矢之后,紧闭的城门出现一道裂缝。而且,城门上方的箭楼也出现了裂缝。

又是三枝弩矢过后,城门附近的城墙出现一条条细小的裂缝,看这样子,要不了多久,城墙都会垮塌。

看着出现裂缝的城墙,南天竺王脸色刷的一下就白了,额头上冷汗直冒。

照这样下去,城门失守是必然的。城门一旦失守,就难以阻挡唐军了。和唐军交战,他没有一点胜算,由不得他不惧。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南天竺王束手无策。

“大王,赶紧降吧。还来得及。”

“是呀。趁唐军进城之前投降,可以免祸。”

群臣也吓怕了,脸色阴沉。

“那好吧,降吧。”南天竺知道他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投降一条路了。

“咣啷!”他的话刚落音,只听一阵金属撞击的轰鸣声响起,城门被轰开了,轰然后飞,翻倒在地上。

“进攻!”杨思勖猛的拔出横刀,手腕一振,一朵漂亮的刀花闪现,大吼一声。

“杀!杀!杀!”唐军爆发出惊天的怒吼声,如同海潮般开始进攻了。

唐军冲到护城河前,把手中的土包扔进河里,不一会儿功夫,护城河就被填平了。唐军越过护城河,朝着城门冲去。

“快,拦住他们。”有南天竺兵士叫嚷,冲上来拦截唐军。

然而。迎接他们的是明晃晃的陌刀。一把把陌刀狠狠劈下。把他们劈成了碎片。

陌刀战阵不仅仅可以打野战,还可以打巷战。打巷战的话,陌刀依然是不可匹敌。

陌刀战阵开路,神挡杀神,佛挡弑佛,不可阻挡。

攻占城门后,就再也没什么能阻挡唐军了,唐军如同涌动的海潮般涌入城里。进行一场屠杀。

“大王,赶快逃吧。”有大臣一见唐军砍杀凶狠,落到唐军手里肯定没有好下场,提醒南天竺王一句。

“逃。”南天竺王心想也对,绝不能落到唐军手里,还是逃出去的为好。

然而,他很快就失望了,每个城门前,都有一队唐军在严阵以待。

杨思勖既然打定主意要屠城,当然不会让他们逃走。派出唐军守住所有的城门是必然的。

唐军入城后,大开杀戒。所过之处,一片赤红。

若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城里一片赤红,到处都是红色的,就没有不红的地儿。

“哗哗。”鲜血顺着道路流淌,通过城门,流入护城河里,发出淙淙的流水声。没过多久,护城河就变成了红色。

这是一场屠杀,一边倒的屠杀,整个战斗持续了半天就结束了。

南天竺王和群臣被俘,押到杨思勖面前。

他们胆颤心惊,脸色苍白,跪在地上乞命:“恳请唐军高抬贵手,饶我一条小命。”

杨思勖骑在马背上,瞥了南天竺王一眼,冷冷的道:“砍了。”

“饶命啊!饶命啊!”南天竺王一下子就尿了,想要求饶,却是没有机会了,唐军手起刀落,他就人头搬家了。

他的人头在地上滚动,嘴巴张阖,仿佛想问问杨思勖,他都求饶了,为何还要杀他?

“我说了要屠城,定要屠城!全砍了。”杨思勖没有丝毫怜惜之心,一声令下,唐军把群臣全给杀了。

“开始屠城!”杨思勖淡淡的下达了屠城令。

屠城,这种事儿很残酷,一般人很难下这样的命令,然而,杨思勖没有丝毫心理负担,如同这是家常便饭似的。

南天竺百姓被赶了出来,一群群的集中在一起,唐军开始收割他们的生命了。

唐军手里拿着一根木头,这是用来量身高的,超过这根木头者,都要死。

大人,当然是不用量,直接杀了就是。

要量的是小孩,一个接一个从木头下经过,没有木头高者,可以活命。超过木头者,必死无疑。

“你出来。”一个唐军兵士指着一个身高只比木头稍高一点点的小孩喝道。

“我只高一点点。”这个小孩吓得不轻。

“一点点也是超过了。”唐军把他拖过来,手起刀落,斩杀当场。

xxxxxxxxxx

王舍城,王宫。

李隆基正在处理公处,神情专注。

“太子,不好了,不好了。”人精高力士飞也似的冲进来,远远就叫嚷起来。

“发生甚事了?”高力士胆识不凡,他如此惊惶,必是有天大的事情发生,李隆基猛的抬起头。

“太子,杨思勖屠城了。他屠城了。”高力士额头上渗出冷汗。

“屠城?”李隆基猛的跳起来,脸色大变。

他是要立威没错,可也没想过要屠城,因为屠城太恐怖了。

高力士叫嚷道:“屠城呀,这可是屠城呀。凡三尺以上者,皆被他斩杀。南天竺王城有数十万人,他这一次斩杀了二十多万呀。”

“二十多万?”李隆基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了。

李隆基尽管早就知道杨思勖是个狠人,却是没有想到,他竟然如此之凶狠,竟然敢屠城,还是一次性屠杀二十多万。

“快,叫张说他们前来商议。”李隆基的额头上都冒出冷汗了。

二十多万条人命,可不是开玩笑的。尽管李隆基有屠尽突厥百万之众的经历,可眼下的天竺与突厥不同。突厥是人人皆兵,不分男女老幼,都可以上战场,唐军是不得不屠尽百万之众。

而天竺,百姓是百姓,军队是军队,这是分开的。李隆基可以屠尽天竺军队,要屠杀二十多万百姓,他还真狠不下这心。(未完待续。。)

第四十二章治理天竺

“甚么?屠城?杨思勖屠城了?”张说赶来,得知杨思勖屠城的消息后,目瞪口呆。

张说的胆识自是不用说的,只是屠城这事儿太过吓人了,就是以张说的胆识,也是心惊肉跳。

“他真的屠城了?太子,你没骗我吧?”张说兀自不信。

李隆基有些无语,摇摇头,道:“我也没有想到,杨思勖竟然敢屠城。我是要拿南天竺立威,只是想屠军而已,没想过屠城这事,他竟然敢做,真是好狗胆。”

屠军,李隆基绝对敢干。屠城,李隆基未必敢干,因为心理负担太大了。

屠军好说,那是军人,他们在战斗,杀掉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的。

屠城就同了,杀的是手无寸铁的百姓,尽管是敌国的百姓,也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只有那种特别凶狠残暴之辈,才敢这么干。

“他怎么敢屠城呢?”张说愣愣道。

扪心自问,张说他肯定不敢下达屠城的命令。

“张说,你说这事要如何处置?”李隆基的眉头拧着。

“太子,屠城这事说起来吓人,也未必就不失为一妙法。”张说吸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思索着道:“我们进军天竺以来,太过顺利了,没能立威,若是能因此而立威,吓破天竺人的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嗯。”李隆基点头,道:“这要看这事传开后,天竺各地的反响了。”

话刚落音,立时有人送来最新军报。

李隆基接过一瞧。嘴巴张得老大。好一阵惊讶。

“太子。何事?”张说忙问道。

“还能有甚事,杨思勖屠城这事的影响来了。”李隆基把军报递给张说,道:“眼下看来,还不错。原本还有些人在零星的抵抗,听说了这事儿就一哄而散了,再也不敢闹事了。”

唐军攻占天竺,这是初步控制。完全控制,还需要一段时间。有不少地方还有零星的抵抗。杨思勖屠城的消息传开,这些势力再也不敢与唐军为敌,作了鸟兽散。

“哦,有这好事?”张说接过军报一瞧,不由得笑道:“天竺人还是怕狠的。薛直屠军,虽然对天竺人有不错的威慑力,却远远不及杨思勖屠城。”

说到这里,略一停顿,道:“大食的东方总督优素福是一个狠人,凶狠残暴。嗜杀成性,他可以在呼罗珊一次性屠杀十二万人。这下好了,大唐也有一个狠人,优素福有对手了。太子,与大食大战,一定要把杨思勖派过去。他与优素福这个狠人遇到一起,一定会很精采。”

优素福在呼罗珊的所作所为,早就给泥涅师打探明白了,李隆基他们自然是清楚。

“也有道理。”李隆基点头,道:“狠人还得狠人来治。优素福凶狠残暴,嗜杀成性,遇到杨思勖这个狠人,看他还能有甚招?”

“呵呵。”张说倒是颇为期待,发出一阵畅笑声。

“不过,屠城这种事儿还是少干为妙。偶尔干上一次,还能有不错的威慑力。若是做得多了,就会激起仇恨,会让天竺百姓仇视我们。容杨思勖回来后,我要好好训斥他一顿。”李隆基眉头一挑,一脸严肃的道。

“应该的。”张说也觉得应该敲打敲打杨思勖。

“南天竺已灭,天竺已经被我们征服了,接下来就是治理的事了,你来得正好,我们好好商议。”李隆基招呼张说坐下。

张说坐来,道:“太子,天竺可不比吐蕃,地域更广,口众更多,需要处理的事务更多,光靠我们恐怕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置好。以我之意,应当把宋璟调来,有他相帮,这事儿就好办多了。”

吐蕃很小,而且口众少,要处理的政务不算太多。就是这样,李隆基他们也累了个够呛。而天竺的疆域比起吐蕃大得多,人口多得多,要处理的公务就更多了,要是不把宋璟调来,光靠李隆基和张说,会累死他们。

“如此甚好。”李隆基大为赞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