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天子 >

第12部分

大唐天子-第12部分

小说: 大唐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一个二个,四处宣扬,这是武氏的天下,仿佛你们都立有大功似的,你们有何功?”李隆基指点着一众武氏子弟,大声喝斥,如同在训孙子似的。

这些武氏子弟目光不敢与李隆基碰触,游移躲闪。

“武三思,说你呢。你身居梁王高位,你有何功于国?”李隆基太不给面子了,竟然当场点名了。

不得罪也得罪你了,不妨把你往死里得罪。

“你……”武三思一张脸立时成了猪肝色,想要反驳,却是找不到说词。

“武承嗣,说你呢。你身居魏王高位,你有何功?”李隆基又指着武承嗣质问。

“你……”武承嗣只觉眼前发黑,差点晕倒了。

他能当上魏王,只是因为他拍武则天的马屁拍得好,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功劳,李隆基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他能好受吗?

“你们张口武氏天下,闭口武氏天下,你们没有半点功劳。我给你们说,这就是祖母的天下!不是武氏的天下!”李隆基拍拍手,冷冷的道。

“……”一众武氏子弟个个低垂着头颅,一脸的羞愧之色。

说到底,这天下就是武则天一人的天下,和武三思、武承嗣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他们以武氏天下自居,那就是在给自己脸上帖金。此时,被李隆基无情的戳穿,他们真的是无地自容。

“要不是你姓武,你屁都不是!你连狗都不如!”李隆基指着武懿宗,如同骂孙子似骂道,口水乱溅,喷了武懿宗一头一脸。

而武懿宗如同木桩似的杵着,整个人麻木了,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群臣直接石化了,李隆基竟然骂武懿宗连狗都不如,这也太狠了。

“陛下,李隆基口出狂言,辱我武氏,您要为我武氏作主呀。”过了好半天,武三思总算是反应过来了,一把鼻濞一把泪的道。

此时此刻,武三思哪里象个王爷,如同被壮汉轮了一百回的小媳妇似的,哭得那叫一个凄惨。

“依朕看,三郎这番骂词振聋发聩!”武则天却是如同没有看见武三思可怜兮兮的样儿。

第十九章狄仁杰

第十九章狄仁杰

武则天的话如同雷霆万钧,在武三思耳际炸响,令他浑身发僵,脑子抽风,一脸的难以置信。

不仅武三思不信,就是武承嗣,以及一众武氏子弟,谁个相信?

他们个个一副看见老母猪上树的表情。

李隆基不仅侮辱了武懿宗,还把武三思、武承嗣和众武氏子弟全给侮辱了,按理说,武三思以武氏子弟受辱为由,请求武则天为他们作主,武则天一定会准的。然而,武则天竟然赞扬李隆基的话振聋发聩,他们还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怎会这样?”李旦也是不相信,一脸的迷糊样儿。

当武三思以武氏受辱,请求武则天为他们作主之时,李旦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为李隆基担心。

“这是怎么了?陛下怎会不为武氏作主?”有不少大臣也迷糊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只见对方脸上的迷茫。

“妙!妙!绝妙!”

“甚叫善颂善祷?这就是!”

大臣里也有脑子反应快的,念头转动之际,就想明白原因了,他们对李隆基此举是大加赞赏。

武则天为什么不为武三思他们这些受辱的武氏子弟作主,反而赞扬李隆基呢?

一是因为这是她的亲孙子李隆基。侄子是亲,可是,有孙子亲吗?

哪个奶奶不疼惜孙子,不为孙子说话呢?即使孙儿无理,奶奶也会想方设法为孙儿开脱。

二是因为李隆基这话说得在理,他的质问虽然很扎耳朵,却是实情,谁都得承认这是真的。就是武则天,也是大为赞成这话。

武则天是中历史上出了名的明白人,有一个关于木棉袈裟的故事最能说明她的性格。

木棉袈裟是释迦牟尼的衣服,后来作为佛教的至宝传下来,被达摩祖师从印度带到中土,成为中国佛教的传承宝物。到了五祖弘忍之时,佛教发生分裂,弘忍把木棉袈裟传给了六祖慧能。最终,这木棉袈裟到了武则天手里。

武则天把慧能的弟子请到一起,问他们还有没有七情六欲?这些和尚装清高,以各种各样的妙词来粉饰自己,说自己没有七情六欲了,把自己装扮成了圣人。

其中,有一个叫智诜的和尚说了一句大实话,他说“人生则有欲,死则无欲”,意思是说我还活着,我还有七情六欲。

武则天认为他说了大实话,就把木棉袈裟悄悄的给了智诜,并且叮嘱智诜,不要泄露消息,不然会有杀身之祸。

这故事很好的说明了武则天的性格,她很清楚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

世人只知武则天君临天下,指点江山的得意,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吃的苦有多少,受的难有多少?有几次更是差点掉了脑袋。李隆基的话令她想起了很多往事,眼睛都有些湿润了。

三是因为李隆基这番质问还顺手捎了一个马屁给她。

李隆基骂武三思之辈往自己脸上帖金,就是在抢武则天的功劳,这也是实情。武氏能有今天,就是因为武则天,而不是一众武氏子弟,武则天她能不高兴吗?

四是因为为她鸣不平的是她器重的孙子李隆基,她能不接受李隆基这番“孝心”?

“臣狄仁杰启奏陛下,楚王所言属实,还请陛下对武氏子弟严加管教。”就在群臣愣怔之际,只见一个身着紫衫,头戴七梁冠,腰束玉带,佩金鱼袋,手持玉笏的官员上前一步,向武则天上奏。

不是别人,正是极力反对武则天立侄子为太子的狄仁杰。

狄仁杰是什么人?精明过人的重臣,他很清楚,经过李隆基这番质问,武氏子弟颜面扫地,正是痛打落水狗的良机。

“嗯。”武则天有些意外,狄仁杰掺合什么劲。

“陛下,国老所言很是在理。”立时有官员附和,道:“武氏子弟仗着陛下的势,作威作福,欺压百官,百官敢怒不敢言,还请陛下对武氏子弟严加管束。”

武则天对狄仁杰很是礼敬,称他为“国老”而不名。

“请陛下严加管束武氏子弟。”突然间,一片轰鸣声响起,如同雷鸣似的,齐刷刷的,一下子就跪下了多半官员。

“这……”武则天的眼珠子差点掉出来了,一脸的难以置信。

这些官员跪在地上不说,还一脸的气愤,打量着一众武氏子弟,脸色极为不善。

武则天一瞧便知,这些官员肯定是被武氏子弟欺负得很惨,要不然的话,不会如此气愤。

多半官员被武氏子弟欺压,武氏子弟也太过份了,这会让她失去根基。

武氏子弟是什么货色,武则天很清楚,只是她需这些人稳固根基,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请陛下为我等作主。”这些官员叩头请命。

众怒难犯,这么多的官员请命,武则天也是动容。

“狄仁杰,真会把握时机。不愧老奸巨猾之辈,一句话就让情势到了如此地步,了得!”李隆基大有深意的瞄了一眼狄仁杰。

狄仁杰轻飘飘一句话,就让情势具有压倒性的优势,这的确是厉害。

“祖母,你想啊,他们连皇嗣的驾都敢拦,还有甚么事儿不敢做呢?”李隆基知道,这时节加把火的话,武则天一定会恼怒,朝武懿一指,道:“他更是口出狂言,口口声声要抽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的耳括子呢。”

“当真?”果然,武则天的眼睛猛的瞪圆了,眼神凌厉,盯着武懿宗。

“我……”武懿宗只觉那目光如同利剑似的,欲要剜他的心,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

“可有此事?”武则天的脸色更加难看了,扫视群臣,喝问。

武氏子弟和他们的爪牙,个个噤若寒蝉,不敢吱声。

“陛下,此事千真万确,我等亲眼所见。”不少大臣异口同声的作证。

“好你个武懿宗,谁给你的胆子?你竟敢打太子太傅?你竟敢打太子少傅?”武则天脸色阴沉,如欲滴出水来。

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是皇嗣李旦的脸面,要是他们被武懿宗打了耳光,那就是李旦被打脸了,自此以后,李旦再也抬不起头来,没脸做人了。

武则天对李旦是不太爽,可是,作为母亲,她不会让李旦受如此侮辱,她不能不怒。

有哪个母亲能看着自己的儿子被人整得颜面无存,没脸做人呢?

“祖母,你可要为孙儿作主呀。他可是对孙儿动了杀机。”李隆基当然要落井下石,在这紧要关头再加把火了。

“杀机?”武则天眼中精光暴射,杀气腾腾,指着武懿宗喝道:“武懿宗啊武懿宗,你好大的狗胆!竟敢对我孙儿动杀机,朕饶你不得!”

喝声如同雷霆,震得武懿宗脸色苍白,没有一丝儿血色,如同在土里埋过似的,浑身发抖,想要求饶,却是说不出话来,只得拿眼瞄着武三思,乞求武三思出面帮忙。

此时的武三思,哪敢触霉头,自保唯恐不及,哪管武懿宗,紧抿着嘴唇,不敢说话。

武三思以为他如此做,就能保得自己没事,然而,让他失望了,只见李隆基突然一蹦三尺高,指着武三思,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儿,冲武懿宗喝道:“甚么?你是受他指使?”

第二十章讨赏

第二十章讨赏

武三思不是个东西,视李旦为眼中钉,肉中刺,欲要除之而后快,这令李隆基对他很是不爽,就是没机会也要想办法把这事儿朝他身上扯。更别说,武懿宗此时看着武三思,就是天赐良机,要是错失了,太对不起自己了。

“这……楚王见机好快。”狄仁杰诧异的看了一眼李隆基,大为赞赏。

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想到把这事儿朝武三思身上扯,这份机灵劲头非常人所能及,即使精明的狄仁杰也得赞赏。

“是。”武懿宗已经被威势尽显的武则天吓破了胆,脑中嗡嗡直响,被李隆基突然喝问,下意识的就承认了。

“嗡!嗡!嗡!”整个大殿里一片嗡嗡声,如同雷鸣似的,群臣个个一脸的惊讶。

“怪不得!”立时,有人恍然。

虽然李旦这个皇嗣有名无实,没有多少人把他放在眼里,然而,他也是皇嗣,敢对付他的也没有几个,武懿宗虽是武氏子弟,也没有这份胆子。

“不!”武三思脸色大变,额头上的冷汗流下来了,忙否认。

他是想对付李旦,是想弄死李旦,可是,这事只能暗中做,不能说出来,更不能让武则天知晓。不管怎么说,李旦也是武则天的亲儿子,要是让武则天知道他想要让李旦颜面丢尽,没脸做人,武则天能不怒吗?

武则天一怒,他就有**烦了。

“原来如此!”李隆基扯起嗓子,大声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我就说嘛,就凭你这小小的金吾将军,哪有狗胆拦皇嗣的驾!哪有狗胆口口声声要打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的脸,原来是有人给你撑腰!”

“有理!有理!”不少大臣立时赞成。

“嗯。”就是武则天也是重重点头,大为赞成这话,她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金吾将军虽是纠察风纪,却与皇嗣的地位天差地远,没人给他撑腰,就是借他十颗豹子胆,他也不敢拦李旦的车驾。

更别说,他还叫嚣要打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的脸了。

李隆基的话非常在理,谁敢不赞成?

“陛……陛……陛……”武三思想要分辩,却是结结巴巴,说不利索了。

“你害怕了,你心虚了,是吧?你要是没做过,你会如此害怕?你会如此心虚?”李隆基太善于抓住机会了,指着武三思沉声喝道。

“我……”武三思想要分辩,李隆基却是不给他机会。

“你早就盯上太子之位,视父王为眼中钉,肉中刺,欲要除之而后快。你为了当上太子,你是无用不其极,竟敢指使他打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的脸,这是要把父王朝死里整,要父王从此以后没脸做人。好你个武三思,你好狠的心肠!”李隆基指着武三思,口沫横飞的数落,道:“你知道么?父王是你的表兄,你还有亲情么?你还有天良么?你这是骨肉相残!”

越说声调越高,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儿。

“骨肉相残?”武则天的眼神如同刀子似的,在武三思身上刮来刮去。

武三思一心要当太子,武则天是知道的,也是他默许的。在武承嗣和武三思两个武氏代表人物中,武则天更器重武三思,要不是狄仁杰所阻,他已经是太子了。

可是,你不能做出骨肉相残的事,更不能对她的亲儿子李旦下狠手。

李隆基太会挑词了,一句“骨肉相残”让武则天想起了很多事。

对于骨肉相残之事,武则天是痛彻心扉。

她的第一个孩子,就是被她亲手溺死的。那时候,正是立皇后的关键时期,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些大臣极力反对。武则天就溺死了儿子,嫁祸给王皇后,唐高宗大怒,就把王皇后给废了。

要是换个母亲的话,很可能为了儿子放弃一切。可她是武则天,她为了拥有一切,放弃了儿子。

还有,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