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83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83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朝廷投资。
然后便是一张张地图,上面标准清晰,甚至一县一图,那一个陂,那一个堤,那一个堰,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大家看了这些规划与图,一个个苦笑,总算看出来,这是为将来着想的,朝廷想要两广得到收益,最少得等到十几年后。
可是不能反对,难道说郑朗做错了吗?
作为一个朝代,越长远越好,不能只顾着眼前。要么学习杨广,强行百姓劳役,不给一文钱,那怕大批大批百姓活活累死。那个官员敢说出这句话!只要敢说出来,会立即让言臣拍死。要么学习曹cāo,强行将汉中百姓迁到关中,不顾百姓死了大半,曹cāo比杨广好得多,可同样不敢学习曹cāo的做法。迁移百姓必须让百姓主动前去,还要安顿好。否则就是郑朗本人,也会受到言官怦击。
商议大半天,最后赵祯写了一个准。
庞籍又私下里写了一封信,隐晦地劝说郑朗,你步子稍稍迈小一点,俺们真的吃不消。
郑朗回了一封信给庞籍,实话实说。南方的事步子已迈得够小,一旦南方事了,接下来就到黄河了。这将是国家根本。黄河不稳,北方就不稳。因此这十年时间内,国家必须小心地经营。以建设为主,将这两项工程扶持上去,马上宋朝将会焕然一新,就会迎接下面的计划,西夏。
夏天契丹对北阻卜发起一系列的进攻,长久的畏惧,尽管有西夏暗中支持,眼看节节不支。到了秋后,契丹更多的军队到来,北阻卜之乱必将灭息。经此一战。契丹与西夏两败俱伤。
几年内暂时宋朝会平安无事。
不过按照发展的走势,长久的战争,西夏国内产生动荡,国力弱,国家小。最终还会与契丹苟和。契丹虽然憎恨西夏,辽兴宗非乃昏君,会忍辱负重,提出一些条件,答应这次苟和。几年发展下来,两国国力会惭惭恢复过来。若有机会挑起他们再度开战最好不过。没有机会,西夏又会成为宋朝的心腹大患。
这个时间也不会很长,可能只有十年时间。
十年国家将这两项工程实施下去,国力大增,百姓休生养息,就能给西夏迎头痛击。若做不到,国内是一堆烂摊子,西夏再度入侵,契丹从北方压迫,宋朝依然水深火热。
庞籍接到信后无语,只能继续做着这个苦逼的首相。
两人通信之时,郑朗又派人前去福建路与浙西宣传,动援一些贫困百姓中有威信的长者,前来两广观摩。不是看两广,一些前来做示范的农民耕种颇为成功,观看他们的收益。以及其他的一些蛊惑手段,再将这些长者送回去,让这些长者替自己宣传。到八月份,开始正式动援百姓南下。九月各项工程施工。不及大运河工程壮大,大运河那是强行让百姓劳役的,否则休要说六千万缗,在宋朝,没有三亿四亿缗钱也修不起来。但是零零碎碎的工程加在一起,也是宋朝自立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郑朗又将月儿留在广州,自广州开始,前往贺州、封州、康州、chūn州、新州与端州巡视。还是以水利为主,顺便了解各州的情况。于八月末再度回到广州,主持移民活动。至于广南西路,留下交给余靖了,先以广南东路为主。
特磨寨那一边战事再度打响。
许多兵士的疟疾治好,还是有后遗症的,再加上病了这么久,身体元气大伤。一直到七月底,许多兵士才渐渐恢复元气,还有一些人没有好清,比如司马光。也别什么行军掌书记了,他是郑朗最得意的两个学生之一,狄青省怕出了意外,强行将司马光留下来。正好特磨道经郑朗改变主意后,大多数部族留了下来,给他们一个改新悔过的机会。
至少经过这次恫吓,几年内他们会很老实。不过即便以后产生其他的什么想法,从一姓而治变成了四姓统治,缺少凝聚力,危害也不会很大。这样一来,速度加快,赵珣将特磨道整治完毕,至于那些特别偏僻的深山老林,无论是谁,包括侬夏卿本人都不会产生兴趣。兵力收缩起来,损失惨重,从宝月关佯攻到文象坝子决战,仅牺牲了一千余兵士,两千人不足。一场疟疾肆虐下来,折损了三千兵士。若不是郑朗及时的配制出药剂,这一数字会增加三倍有余。
狄青同样暴怒,将病情未康愈者留下,再留下一些驻守的兵士,带着一万三千将士,再次西上。阿侬此时也恢复一些元气,一部分人看到宋军得了疟疾,以为上天保佑,偷偷西上科岩与阿侬会合,再加上蛊惑一部分大理诸族壮士参加,再度拥有五千多兵力。听闻宋军前来,还想做梦有好事发生,于科岩设阻。
狄青这一回没有墨唧,军队来到科岩,发起强攻,动用了热气球与大量火药。仅一天功夫,阿侬军队大败。狄青指挥军队跟后面进行追击。此战全部在大理国发生的,但大理还是抱着以前那样的态度。不闻不问。
阿侬带着几百名残兵败将,渡过三江口,逃向和泥。狄青忽然改道,对在和泥继续聚集打散了逃兵的阿侬不管,而是改道西北,突然来到最宁府城。大理是一个内陆国家,除南方有交趾兵患。宋朝对大理不感兴趣,吐蕃分裂,藏南各部同样形成不了危胁。因此城墙多有损毁。宋军突然到来。根本无法反抗。最宁府失守,但狄青严格遵守着郑朗命令,没有多做屠杀之举。仅是击杀一部分反抗的军队。然后将最宁府贵重财物运向特磨寨,没有多少,蚊子虽小也是肉,可以增加将士的赏赐与牺牲兵士家属的抚恤。
阿侬继续在和泥收拢从马关、屏边与红河南岸的逃兵,狄青仿佛摸错了方向,军队又向西北方向进军,很快抵达秀山郡城,秀山郡城官员匆匆忙忙组织一部军队,在城外展开一场激战。仅是半天功夫,被狄青击败。与特磨道战争不一样。那是为了以后的统治,此行仅是为了破坏,所以不计较后果,每一战皆是迅速结束。
拿下了秀山郡城,在秀山郡城终于尝到战争的甜头。收获颇丰。再度出兵向北,兵锋指向善阐府(昆明),大理国的首府在大理城,但善阐府同样重要无比,乃是大理国第二大城市。从善阐府到大理也不远了。并且这一行破坏严重,是未杀多少百姓。然而供给全部来自掳获的,贵重的财物更是洗掠一空。
段思廉只好一面组织军队准备抵抗,一面派使与狄青谈判。狄青说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收留侬智高的反兵,第二个问题,郑朗派使责问,为何置之不理?
段思廉无奈,国内还有一大堆糟糕的情况,再加上宋军的压力,都能导致自己的皇位不安稳。只好承诺,派兵剿灭阿侬,同时派使与郑朗谈判。
然而狄青军队继续西上。
来到善阐府城,段思廉气愤难当,调集了许多军队,想据城而守。不过大理封闭的局面,使他忽视了一件事。尽管大理城墙高大,但现在城墙已经渐渐失去作用。这也是郑朗加快热武器开发的原因。不然火药技术传到北方游牧民族,将是中原人的恶梦。
相持了三天,地道挖好。
几声巨大响后,善阐城倒下一个巨大的豁口,宋军杀了进去。本来善阐城中还有大批大理军队,能做抵抗的。可经此巨变,士气全无,甚至有的士兵直到宋军杀到眼前时,还站在哪里发呆。
一天功夫,善阐城全部失守。
段思廉这一回真的害怕了,此战宋军仅派来一万多兵士,别忘记了似乎宋朝有上百万的将士。
派出使者乞和,同时发疯地派出兵力,围剿阿侬残部。
阿侬与侬夏卿以及侬智高的子女全部抓获,其他的残兵败将无一人逃脱,和泥渐渐进入大理国的腹地,毕竟是大理国的天下。阿侬仅是一个外来户。将人犯献给狄青,狄青给了答复。你们大理此次略有那么一丝改悔之意,不过我不相信,也做不了主,必须问郑朗,郑相公同意撤兵,我才能撤兵。反正善阐府有吃的有喝的,供给不用愁,又有大量财富赏赐将士,呆上一年两年都没有问题。
段思廉一听傻了眼,别呆上一年两年,呆上三四个月,马上大理国就乱了套。
数战,使狄青名声更加推向巅峰,自宋太宗灭掉后汉后,宋军每况愈下,做梦也没有想到大军居然拿下善阐府。有的激进分子甚至想上书,趁机将整个大理拿下来。
郑朗及时的上了一份奏折,不能激动。大理虽做反抗,但看出来宋朝并不是想来灭国的,否则不会仅派一万几千兵士前来大理,所以战意不烈。一旦宋朝露出想拿下大理的野心,逼迫大理负隅顽抗,就不是狄青如今面临的局面。那是保家卫国之战,大理的反抗力度会强上十倍几十倍。宋军损失会惨重无比。就算拿下来,想要治理,又要必须镇压各地的反抗武装力量,以宋朝的国力能办倒。可岭南都没有治好,夔峡四路更是烂摊子一大堆,要大理有何作用?
狄青兵伐善阐城,仅是为了与大理签订一些有利于宋朝的和约,不能当真。
这才打消了少数激进大臣的念头。
狄青大咧咧地率领军队呆在善阐城不走了。段思廉与高家的人看到这个情形,一个个快要气昏了,战也不是,不战也不是,只好派出一拨拨使者前往岭南,最让他们气愤的是那个宰相居然跑到广南东路,而非是在桂州,增加了来回时间。
最终使者到了广州,郑朗也刚刚返回广州,答应撤兵,但提出一个条件,侬智高未抓住,让大理将侬智高捉来,宋军就立刻撤兵。段思廉再次傻眼,虽看出来,郑朗敌意不盛,不象是灭亡大理国的样子,但到哪里得到侬智高。最头痛的是通过审讯,有的人咬牙切齿地说,侬智高就在军中,他平安逃了出去,早晚会率领更强的一支军队,向宋朝向大理展开报复。有的人说在特磨寨只看到侬智高的家人,从未看到过侬智高。这上哪儿抓侬智高去?
但有一个人很激动,梁适接到一份又一份的捷报,心中大喜,几乎差一点想喊出来,狄青,你小子太给力了,比我想像的还要给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六百七十七章 复北归(中)

乌云在天空空层层叠叠,若山起,蔓延到天空尽头,忽然风起,又化作马奔,风雨交加,台风便降临人间了。
但在广州很正常的天气,杭州也有。
几个官员没有当作一回事。
郑朗继续说道:“这样,元转运,你负责总调度,以及道路修葺工程,鲍刑点,你负责维护治安以及移民安置,田安抚,你负责海堤,杨转运,蔡转运,你们在江东任职多年,有着修圩的经验,虽然广东南路与江东圩形式有所不同,大体相仿佛,内河堤圩就交给你们了。程转运,你的担子稍重一点,虽然工程总量不大,但自北到南的广大山区陂田与堰田、车田全部交给你。”
“喏。”几人答道。
这项调动可谓人尽其用,比如程师孟,虽说对水利jīng通,多在北方主持水利,真让他主持堤围之事,他在水利上比蔡挺与杨察更高明,却未必能有杨察与蔡挺做得好。回到广州后,郑朗又做了第四次计划调整。
也不仅是郑朗一个人,一头狮子带着一群绵羊,上了战场,绵羊同样会化成狮子,一头绵羊带着一群狮子,上了战场,同样也化成了绵羊。水利也是如此,几人对水利方面皆比较善长的,至少最低的蔡挺与杨察二人,在宋朝官员中也能排到前五十位。由郑朗带领着,几个官员将所有潜能一起发挥出来。
快到施工时,各自对即将施工的工程再次派官吏视察。重点工程他们自己亲自前去观察过。第四次计划是大家共同调整的。
郑朗不是神,有的仅是金手指,落实到细节上,又是这么大的地盘,必须要众人协手同心,共同出力。
这就是用人之道。
中书做得好,也是人用得好。两广也是如此。郑朗说过多次了,可未必有多少官员能会意。
看着桌面上厚厚的地图,大家长松了一口气。
这次计划才是大约模的计划。当然还要做一次调整,直到下月第五次计划才能真正的落实。
有张有驰,到了聊天时刻。郑朗让月儿沏上茶。茶叶乃是上等的建州茶,乌龙茶味,不过大家皆喜欢。为什么许多官员跟在郑朗后面感到舒服,也是这个原因,生活不太抠门,要求也不是很高。相反的,范仲淹不行了,想学都没有办法学,根本做不到,不过学郑朗还是可以的。大不了辛苦一点,尽心尽职。
郑朗说:“诸位,看到三千五万缗钱,一年之内便被我们用完,有何感想?”
“行知。什么感想?”杨察问。
“这样大手大脚的花,是不是很愉快?”
几人哭笑不得,不过似乎也是,几人从来没有掌控过这么多钱帛的花销。
杨察说:“庞醇之那边压力很大啊,临行前都写信求我,让我不要听行知的话。”
“苦一苦吧。杨转运,你想一想,若是两广、荆湖路全部开发出来,郁水流域、韩江流域与钦江流域以及湘水流域整个成为鱼米之乡,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