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69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69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这些步人甲,全是郑朗从京城带来的,绝对没有任何偷工减料。蛮人吓破了胆,手发软,刀砍在上面,只留下一道白痕。对宋兵产生不了任何伤害。即便短矛戳上去,也无法将步人甲洞穿。
相反的,几百名宋兵就象一个个人形坦克,在两个指使,两名都虞候的率领下,分成四组,在蛮人中横冲直撞。所向披靡,不是冲过去的,几乎是一路路辗压过去。
战斗规模远不及归仁铺一役,那是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可郑朗比狄青更狠,连逃跑的机会都不给,甚至迟迟不发出让他们投降的信号。这种血腥结果不是郑朗喜欢的,为了让身后这些蛮人代表看到。狠心刻意如此。
人数仍然没有对方多,但几百名步兵与四十名骑兵就象一把把魔鬼手中的镰刀,在反复地收割着敌人生命。一次又一次!渐渐地上尸体越来越多。敌人数量却越来越少。
完全成了一场一面倒的战斗,虐杀,真正的虐杀。
郑朗这才迟迟地发出一道命令,看着身后被血腥战场吓得两腿憟憟,甚至有人在呕吐的蛮人代表们说道:“你们替某喊话,让他们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喏。”一起答道。
这时郑朗那怕让他们吃屎,估计都没有人敢违抗,有的人胆子小,吓得在裤裆里尿尿了。
全部用蛮语大声喊起来。
效果良好。喊了几次,敌人全部将手中武器扔掉,一起伏在地上,头也不敢抬一下。连同真正的生蛮在内,一个个让刚才血腥的屠杀吓怕了。
开始拿出绳索捆绑俘虏。
还有一些宋兵不服气地在这些俘虏身上恨恨地用脚踢。
前后两战,导致七十一名兵士死亡。近百名兵士受了轻重不等的伤。让将士对这些人痛恨不已。若不是郑朗让人喊话投降不杀,这些兵士在暴怒之下,能做出杀俘的举动。
打扫战场,主要是武器与一些证据,少量贵重物资,以及牺牲士兵的尸体一起放在马背上,重伤兵士也扶上了战马。然后一把火将营地烧了,几十顶帐蓬、近三百辆车子、大大小小上千个箱子、一些干粮与行李辎重一起不要,虽说这一战过后,循虔道上再无危胁,毕竟是在密林里,而这群人胆大妄为,小心为妙,不值得为这些小小的物资耽搁行军速度。地上还有许多敌人的尸体,爱来领任他们领回去,不爱来领过几天派人过来掩埋。
做完这些事,天还没有黑,再次准备火把,开始踏上归程。
走在路上,郑朗与田瑜、周沆没有说话,田周二人是被刚才血战震惊,郑朗心中却有些压抑,本来不需要牺牲这么多兵士,但为了取舍,让这些兵士不能平安回去了。这才是一个开始呢,若想要两广安定,还要死多少人?
天黑了下来,兵士点燃火把,有的俘虏畏惧,走得不快,立即有士兵用兵器往他们身上狠狠地敲打。郑朗还是不阻止,若不是想要这些活口的口供,连他看到马背上兵士的尸体,都产生杀俘这种狂暴的念头。
还是无法快起来。天黑下来,山道崎岖,行军速度很慢,七十几里的道路,从天未黑走起,一直走到第二天天亮,才筋疲力尽地走回码头。
郑肃先去看了营地。
里面还有一些物资,不能浪费。
郑朗看着他的背影,露出满意的笑容。
西北战役过去很久,这些女真兵们出现三极“进化”,一部分人如他所想的那样,开始堕落,泯然众人矣,已经不能当成劲旅。一部分人仍然保持着原来朴实野蛮的风格,这些人还是悍卒。进化最好的仅是少数人,军事水平提高,也学习了一些宋朝礼仪文明,产生对宋朝的忠诚度,但战斗力并没有下降。后者皆能重用了,郑肃算是后者。
郑肃来到营门口,对哨所的十几个兵痞子委实不大放心。出忽他意料,在营地门口看到几名兵痞子在守值,有一个兵痞子在打磕睡,嘴角还流着哈拉子。
郑肃低估了这些兵痞子的畏惧,知道他们是郑朗的侍卫,那个敢马虎。看到他们离开,扑入山道,隐隐觉得不妙。心头有苦难言,却不敢大意。商议后派人轮流在此将营地看守。
不是畏惧女真人,是畏惧郑朗。
大队人马将哨所里所有兵痞子一起惊动,瞠目结舌地看着他们。
这一战收获巨大,俘获近八百名俘虏。斩杀九百余人,敌人参战人数达到一千七百余人。老底子是真的掏出来了。郑朗需要他们的口供,否则这些人还会有大半被击毙。
十几个兵痞子紧张地看着这些战俘,有的人他们认识的,情形又是如此微妙,一个个不知如何是好。
郑朗走过来,对江求瑟说道:“先将这些战俘押上船。”
“喏。”
田瑜脸sè依然很难看。昨天一幕将他吓住了。但忽然兴奋起来,说道:“郑相公,时间还来得及。”
来的时候顺水路共花了两天时间,返回的时候却是顺水而下,速度会提高五六倍,也就是说下午便可抵达循州城,那么如同郑朗说的,十几天便将这件事搞掂。
至于后续。那得慢慢来,大局却定下来。
“郑相公,郑相……公。”十几个兵痞子嘴角直抽搐,一个个跪下,狠抽自己嘴巴:“郑相公,小的有眼无珠,请饶过我们。”
不提他们不干净的底子,郑朗来的时候,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敲诈敲到当朝首相头上。全部吓得面如土sè,全身哆嗦。
“刘以沫,也将他们带回循州。”
“喏。”
“郑相公。郑相公,你高抬贵手,大人不计小人过。”十几个兵痞子哀嚎起来。
郑朗知道他们不干净,也不值得计较,这次案子发作,不知得挖出多少人。何必与十几个兵痞子过不去。将他们带回循州是有用意的,因此用了带,而不是用抓。郑朗也没有解释,让侍卫将十几个兵痞子强行揪到船上。
这才坐下来,写第二份奏折。
交待了此战前因后果,不过作战过程写得很简洁,他冒充商人做诱饵的事也没有做交待,只是说自己前去平蛮,数州豪强闻讯后,雇佣大量凶悍的手下,与当地生蛮联手,将他们围在山林,想要全部击杀,被自己打败。
这可是很要命的。
郑朗并没有撒谎,也不能撒谎,但漏了这个关健的事,会让人产生很大误会。就象诗句羌笛何须怨扬柳,chūn风不度玉门关。若省略几个字,变成羌笛怨杨柳,chūn度玉门关,优美不提,懂都未必懂,甚至会让人产生不好的遐想。或者再来一个颠倒,变成风何怨杨柳,笛度玉门关,整成了一句暧昧无比,低调下流的诗句。
这一省,句句属实,但xìng质变得截然不同。
郑朗将哨所的兵士一起押走,因为他们清楚这件事,怕被某些人用重金收买,提前将真相揭露。
田瑜与周沆开始还盯着郑朗写字。
都是文人出身,皆喜欢法,郑朗写得一手好字,站在边上观摩呢。过了好一会,才想起看奏折的内容。看后田瑜sè变,讷讷道:“郑相公……”
“我知道,看看这些牺牲的战士,资忠,糜烂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借机将这些害虫一起铲除?”
兵士正在将牺牲士兵的尸体往船上抬,有的是好朋友,激战过后,天也亮了,看到昔rì战友闭上双目,再也不能说话,不由地伏在尸体上发出低低的抽泣声。
田瑜与周沆全部叹了一口气,这些人也太嚣张了,既然郑朗一心想要用霹雳手段,那就用。
写好奏折,两道奏折一道,用快马送上京城。
省略的作用立即看到。
郑朗也要等王鼎到来,他的职权在两广,福建那边不怕,有杨紘,这是一个不怕有事,就怕没事的主。虔州那边郑朗却有些担心,蔡襄经过几年磨难后,锐角渐平,说不定还能从宽处理这件事。那么这陀烂肉就拨不干净。
于是奏折用最快的速度递向京城的,仅是十天不到,便送到两府。
朝廷正在等郑朗的消息,看到这份奏折后,两府宰相全部大惊失sè,不敢怠慢,立即将奏折交给赵祯。仅是通过一份奏折,赵祯也想不到真相,看后大怒,一下子将信狠狠地扔在地上。
循虔道上发生的特大命案,已经越出赵祯忍受底线,现在这些人居然想杀害当朝的首相,头号治世能臣,外加两个体量安抚使,王则也未必有这个胆量。
何谓底线!此事远远超出赵祯忍受的底线。
不要说一些地方上的豪强,就是曹高二家做出的事,也不能饶恕。
几个宰相面面相觑,不敢作声,心里说道,捅天大案了。天高皇帝远哪,这些人胆子大得快要登天了。
只有一个人的心思,与其他人不同,他看到了机会。
梁适看着赵祯铁青着脸,气得走来走去,嘴里还骂道:“反了,反了,无法无天了。”
他是皇帝,不能骂娘,否则在暴怒之下,能骂这些人的娘。
梁适头却低了下去,嘴角暗中露出笑意,郑朗这小子不错,很给力。自己计划又走向成功坚实的一步,就看狄青那小子在特磨道上给不给力。若是狄青再给力,自己完全能如愿以偿。想到这里,他眼睛盯着庞籍背后的椅子。这一刻,感觉那张椅子的距离离他好近……
忽然听到咣当一声,惊讶地抬起头,看到赵祯在狂怒之下,一下子将桌子上的茶杯狠狠砸在地上。
建黑瓷杯迅速化成一块块碎片,闪着yīn冷的油黑光亮。
梁适正襟危坐,皇上真的动怒了,从来没看到赵祯做过这样失态动怒的举动。
其他数位宰相同样盯着这些碎片,略略失神。富弼叹了一口气,这一下那八州的豪强们麻烦可大啦。RQ


 六百六十六章 战后(中)

太阳低垂,接近傍晚时分了,郑肃小心地走进船舱,在郑朗耳边喊道:“郑相公,到了。”
他成长越快,对郑朗越发恭维,不但知道自己一身富贵系在郑朗身上,也看到郑朗的智慧。平时郑肃与郑黠可是什么人都不服的,但郑朗哼一声,二人便不敢作声。
“到哪,”郑朗一骨碌爬起来,上了船后,睡得很香,这几天过得并不舒服,浓密的树林让他不太习惯,扎营的地方cháo气也重,到船上后人就倒下去了。
看到郑朗来到船头上,所有士兵一个个挺直了腰杆子。不仅是佩服郑朗的智慧,更是佩服郑朗的勇气,民间有许多传言,说西北几战这个相公就顶在第一线,在箭林弩雨中从不退一步。多半相信的,毕竟孤身敢深入契丹,但想不明白,人家可是宰相,皇上的心腹宠臣,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一战过去,明白了。郑朗没有杀敌,可他就往身后一站,自己浑身上下充满了勇气。
田瑜与周沆也走出来。
周沆说道:“郑相公,我忽然明白了。”
“季贞,明白什么?”
“郑相公说的战前,战中,与战后。”
“说来听听。”
“战前先斟酌,再谋划,战中灵活机变,指挥有方,战后扩大利益。”
郑朗大笑,几乎笑弯了腰,宋朝好啊,可以公开谈利益,放在唐朝不行。放在明朝不行,什么利,利在民,敢与民争利。其实是狗屁!看人家周沆就敢直接说出来。
“不行吗?”
“中的,中的也。”郑朗直点头。
心中大慰,别看宋朝许多地方官场糜烂,但好官也不少。后人往往记住的人,例如欧阳修等,仅是文章写得好。真正的好官不是出自这些文章大家。说官场糜烂。中国从古到今,再往后,只要立国四五十年后。那一朝那一代都会官场糜烂,这是中国特sè。不能讥笑宋朝,相对于其他朝代,认真地分析一下,赵祯朝的官场,在中国上下五千里,算是佼佼者了。
“真说对了?”周沆这一战启发良多,正准备写一篇文章,战后感,不自信地复问一句。
“说对了。基本方向就是这样,不能穷兵黜武,汉武帝虽然击败匈奴人,意义重大,却犯了穷兵黜武的毛病。适当的时候我们要战争,不然国家养这么多兵做什么?但每次发起战争,要考虑它的意义。两广战争仅是辅,扫除障碍,主要还是治。你们来的时候,我打听了你们的事迹。以前为官官风皆是不错,所以我殷切期盼。一个好汉三个帮,让我们共同给两广一个美好的明天。”郑朗伸出手来,与周沆、田瑜击了一掌。
后面一句让田周二人心cháo澎湃。
其实郑朗心中起了载培之意。
两广面积太大了,不是太平州与杭州,想要它有起sè,最少得五年时间,仅是起sè,若想欣欣向荣,最少得十年时间。自己在两广不要说五年,有可能两三年时间都没有,只能规划一个蓝图,后继者尤为关健。看看自己离开后,能不能将两广托于这两人手中。
船徐徐靠在岸边。
郑朗走下船,广南东路转运使元绦、提点刑狱鲍轲带着循州官员已经恭候多时。
看到诸多的战俘被推搡着,下了船,一个个目瞪口呆。
以前朝廷也取得过类似的战例,但那用了多少兵士?又花了多长时间?此战用了多少兵士,仅九百人,此战用了多长时间,不足七天,用在行路的时间几乎占了大半。交战的地点,还是在生蛮的核心区域。
无疑是一场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