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68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68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沆怒斥道:“军队糜烂如此!”
“季贞,非也,乃是官府糜烂如此。”郑朗说道。
说两广军队糜烂不对的,两广禁兵很少,仅在广州、桂州、邕州与容州分布着三营骑兵,五营步兵。要么是厢军,厢兵人数多,近百个营,然而朝廷管理松散,近百个营皆编制不满,仅有两万多厢兵,经过数次裁减后,变成七十几个营,编制仍然不满,不到一万五千人,实际数字还会更少,最少有数千名额被吃空饷吃掉了。这些厢兵也不是为了作战而备的,例如步驿、造船场、驾纲水军、城面、递角场、运锡。是劳役,根本不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战斗力。侬智高入侵后,两广组织了一些兵士,乃是募民间或者强征民间壮士为兵,或者乡兵,乡兵整个宋朝编制都混乱无比,更不要说两广了。因此侬智高入侵之初,所向披靡。所遇的根本不是正规宋朝军队!要么虔州有三营禁军,有可能糜烂,仅是三营,又能糜烂到哪里?还有厢兵,同样担负着劳役,不能当作正规军队。因此两广吏政**不是出在军队上,而是出在官员身上。
郑朗又说道:“还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些人想要将我们全部杀死,才砍伐木材,建造包围的栅栏。”
两人脸色一暗,忽然想到郑朗请朝廷调王鼎前来。
糜烂到这种地步,胆大到这种地步,不用酷吏是解决不了问题。
在这个大汉带领下,蛮人开始在离营地一百步开外开始构建一道栅栏,防止郑朗一行有人能逃出去的。田瑜与周沆才来岭南,看不出来,郑朗却看得很清楚。此时离得近,各人相貌全部能落入眼睛,蛮人与汉人外貌还是有些细微差别的,在忙碌的蛮人当中。明显混杂了许多汉人。这些人正是郑朗要等的人!
有了他们,才能将八州所有烂肉全部挖掉。
但一百步开外那些人不知道,继续紧张地忙碌,到了下午末时初,一道长长的栅栏竖起。
对方开始发起进攻。一些人抬着砍来的木头,又将木头削尖,当撞木用的。是落后的撞木。不过对付营地这道简易的矮墙足矣。后面又跟着许多蛮人,手持弓箭与长矛,或者兵器,向围墙逼近。
郑朗喝道:“准备防御。”
又说道:“刘以沫,准备吧。”
“喏,”刘以沫领命下去,带人拿出两块木板,又扯出两块牛皮。借助篱笆墙做了一个弹射装置,然后打开一个木箱,从里面取出来两个很大的火药包。将它们点燃,抛射出去。
然而抛射得早,尽管巨大的爆炸声将蛮人吓得全部趴在地上,却没有杀伤多少蛮人。
黄小五也吓了一大跳,骂道:“奶奶的,这群人倒是什么来头?”
居然连火药也弄到手。
不过还好,明显他们是菜鸟,连射程都控制不了,没什么威胁。于是下命令:“大家散开,散开。看到那物事,闪开它。”
喝了半天,蛮人回过神,又向围墙逼近。
让黄小王高兴的是两个火药包爆炸后,对方再也没有用火药包了。能理解,这东西管制更严。对方有可能有些来路,但也弄不到许多。
可是变脸开始。
到了这里,离码头有七八十里路。实际距离不远,七绕八绕的才使路程延长到七八十里地,拉直线仅有十几里。两个特大的火药包没有炸死几个蛮人,但声音却足够大,再加上山林的回声,远远地传了出去。
听到爆炸声,郑肃与郑黠二人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喝道:“上马,上马,出发。”
连营地的行李辎重也不要了,一百人骑上马,向山道冲去。
林中正在激战。
树林里所有的蛮人看到形势对他们有利,全部从树林中走出来,很多人,郑朗目测了一下,可能会有一千五百人左右。庞大的人数,让营地的蛮人代表产生畏惧,郑朗却不紧张,从容地对田瑜与周沆说道:“对方看来下老本了。”
两人点头,虽然数州糜烂,又有生蛮的加入,能聚集到这么多人,确实是下了老本。
话音刚落,蛮人已经离矮墙仅十几步,有的蛮人抬着撞木准备冲刺,向矮墙上撞击。郑朗这才挥了手中的小旗子,两百多把弓箭弓弦全部放开,一些蛮人应声倒下。
黄小五站在后面喊道:“不能乱,用藤牌。”
在他的组织下,蛮人开始举起藤牌做掩护,宋军还在放箭,但兵力少,不能兼顾,再用藤牌掩护,终于有蛮人冲到矮墙前,撞木冲向墙壁。陆续好几处矮墙被撞塌,让蛮人不时传来欢呼声。也许这让他们又学到一招吧,或者胜利在望?
一些蛮人从塌陷处冲向营地。
刘以沫与江求瑟不得不连连下着命令,分出士兵拿出武器,短兵交接。
战烈!
不时有人传出惨叫声,不时地有人倒下去,大地上也洒下一滩滩血迹。田瑜与周沆身体颤抖着,从来没有看到如此血腥的场面。然后看着郑朗,郑朗脸色很镇定,让俩人羞愧不止。
其实郑朗第一次看到血腥场面,心中也不大好受,可经过西北战争的洗炼,习以为常了。
牺牲在加重,尽管蛮人死的比例更高,局面却对宋军很不利。
黄小五也感到头痛,绝没有想到这群人如此凶悍,不时地喝令,鼓气,事后郑朗才知道此人乃是一个厢军指挥使,还带来两个军头,也不能说有多高的军事修养,有一些军事指挥经验。宋朝厢军多半是摆设,不过朝廷还是经常教阅厢军,至少比蛮人在军事上好得多。
惨战继续。
郑朗始终无动于衷,甚至一支短矛差一点抛到他身上,让大家吓了一大跳,郑朗还是面无表情,几个武将急了,曹背嵬强行将郑朗拉到后面,爷,你别呆在前面,你出了事,俺们都兜不起。
但郑朗在掐着时辰。
大约七十几里地,若是在平原地带,不用一个小时,足以冲来。或者是南方马,习惯在山道上行驶,一个来小时也足以赶到。可是西北马,一旦冲刺起来,威力更大,然在这些山道上行驶却快不起来。没有一个时辰,休想赶到。但时间刚刚好,赶来时大约在申时初(下午四点钟),春天到了深处,南方天气长,离日落最少有三个多小时,足以结束战斗。
站在后面,静静地看着战斗场面。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在宋军的反击下,每次营地摇摇欲坠,但都坚守了下来。
打到这时候,双方都打出火了。加上生蛮的凶悍,这些蛮人不要命地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眼看越来越危急,郑朗说道:“开始吧。”
第二次变脸开始。
随着话音结束,秦师戈带人钻进帐蓬里。
忽然帐蓬里传来一些呐喊声:“娘的,快将我们憋死了。”
一些蛮人代表好奇地钻进帐蓬,然而眼睛瞪大起来。所带来大大小小神秘无比的箱子一个个打开。中小箱子里面装着盔甲,弓弩以及其他武器,这不稀奇的,最稀奇的是大箱子里面钻出一个个兵士。为了保密,在箱子里面憋了好几天,吃只能吃干粮,只有在晚上偷偷放出来透一口气。白天小便只能在箱子里小,弄得里面骚气冲天。至于大便,憋着吧,必须忍到晚上借透气的功夫解决。
苦日子熬到头了,一个个兴奋的雀跃起来,然后开始穿盔甲。
变脸结束,战斗才真正开始。


 六百六十五章 战后(上)

采用的是裴行俭粮车伏兵之策,不是复制,也无法复制,仅是借鉴。对方想将自己这一行人全部杀死,郑朗也想将对方一些手下一网打尽。因此必须放在此处决战,又从狄青归仁铺一战得到启发,郑朗对裴行俭粮车伏兵之策进行了一些修改。
对田瑜与周沆等文臣来说,此策不可思议,特别是对对方心理的掌控。但若遇到对手是狄青,可能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不过也无妨,如郑朗所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用它来对付这些人足矣。
之所以大费周折,同样是对对方心理的把握。若全部人手展示出来,再加上随行的两百多名蛮人代表,浩浩荡荡一千余人,即便做伪装,也会让对方产生一种啃不动的想法。此行就白来了。
故只现出四百余兵士,少了不可以,许多车子要人推,也无法应对山道的伏击与此时的攻击。多了也不行,对方会产生畏惧。其他兵士必须要带来,又不能让对方看到,只能藏身于两百多个大箱子里。
未说,即便这些蛮人代表是熟蛮,有的人还与生蛮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怕泄露。为了保密,每天晚上将箱子抬进帐蓬,外面严加看守,这才让那些蛮人代表越来越感到神秘。
真相揭开。
郑朗仍然没有将这几百名兵士放出去作战,在等,这一回等的是一百蕃骑。
战斗还在继续。
看到这些士兵,随行的蛮人突然有了勇气,居然有部分人拿起武器,参加战斗。
郑朗没有阻止他们,实际这是一场还没有开始就注定结果的战争。带着这些蛮人过来,反而是累赘,但为了战后,战后的震慑,让他们亲眼目睹变脸的神奇。宋军的强大,借他们嘴巴将这次战争宣扬出去,会使一些桀骜不驯的部族停下蠢蠢yù动的野心。
至于有多少人能透过表相,看到对地形的要求。以及自己身先士卒对士气的鼓舞作用,估计恐怕没有的。
黄小五不知道内幕,看到这群人越战越勇敢,气得直骂娘,拿肯定有信心拿下这群人的,但这样一来,此战过后。牺牲定下来很惨重,回去没法交待。
又想不出什么良策对付,只好拼命地大吼大叫。
就在这时,南方传来一阵轰鸣。
黄小五先是一愣神,过了一会,想到码头上那一百蕃骑,心中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对一名手下说道:“去南边山道上看一看。”
此人离开。
仅是一会儿。便从前面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
黄小五头发都竖了起来,他仅是一个走狗,在虔州有家有小。可不敢公开地与朝廷对抗。要不要逃,心中犹豫不决之时,轰鸣声大了。正在交战的双方一起停下,狐疑地看着南方。
黄小五意识到不妙,准备开溜。
来不及了,一百蕃骑如同滚雷一般扑了过来。
看到郑肃二人率蕃骑到来,郑朗手中旗子再次一挥。全副武装的宋军从帐蓬里杀出,将正在厮杀的宋军换了下去,有人搬来劲弩,一支支弩支向闪电一样shè出。
替换下去的宋军也进了帐蓬披挂盔甲。刚才近一个时辰的血战,打得太辛苦了,许多兵士因为没有穿盔甲,中箭或者中矛倒了下去。
黄小五眼睛快要黑了。
直到此时,他才反应过来,自己进了圈套。为什么这些人要选择在此地。因为地形开阔,而自己傻呼呼的不知道,居然修建一道栅栏将对方营地包围,又傻呼呼地将所有人集中在空地zhōng yāng。从这里,逃向密林最少有近两里路远,人能跑过这些高大的战马吗?这两里地就成了一个不归地。
突然他尖厉的大叫着:“兄弟们,想要活命,杀到营地里,让敌人的马跑不起来。”
谁听他的?全乱了套,有的往后逃,有的往前冲。还有的人不要命,继续向营地发起进攻。可这一回情况不同,宋军所穿的皆是步人甲,还是最jīng良的步人甲,全身上下,那怕连脸面都在面甲包裹之中,只留着嘴巴与鼻子、眼睛在外面。弓箭shè程远,或者弓弦拉不到位,箭根本穿不进盔甲。短矛亦是如此。进去换盔甲的士兵有动作快的,已经出了帐蓬,重新加入战斗。
郑肃与郑黠没有冲进战斗圈,各自率领一百蕃骑在外围游戈,斩杀逃出来的蛮兵,将这些人逼回去。高大的西北马在这个开阔地将速度优势无限地发挥,直到战斗结束,仅只有二十几人侥幸逃出,其他的人全部截留下来。
迅速地,战场变chéng rén间炼狱,然而才是开始。
当所有兵士一起将盔甲穿戴整齐,郑朗从身后拿起一面红旗,狠狠一挥。总攻开始。
随着郑肃与郑黠二人各自分出二十骑,冲进战场。营地里留下几人保护郑朗三名官员,其他兵士也一起放下手中的弓弩,手拿着刀枪杀了出去。失去密林优势,这些穿着单薄麻衣的蛮人什么也不是。特别是四十铁骑,在这个开阔地上如鱼得水,加上生女真的骁勇,一个个就象是恶魔一样。一次次的截杀践踏,有些人吓哭了,伏在地上动都不敢动。有的人拼命地向不远处密林逃,又遭到六十铁骑来回斩杀,将他们重新逼回血腥的战场。
步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牺牲部分骑兵冲击力,却将这些蛮人生生阻在这块土地上,不需要步兵追击。
另一个好处就展现出来,不是手中jīng良的武器,而是步人甲。
沉重的步人甲穿在身上是行动的累赘,往往导致宋军胜不能大胜,败则会全军覆没。但要看,看用在什么地方。比如现在,不负责任何追击行动,只负责战斗,步人甲的保护作用被无限地放大。
特别是这些步人甲,全是郑朗从京城带来的,绝对没有任何偷工减料。蛮人吓破了胆,手发软,刀砍在上面,只留下一道白痕。对宋兵产生不了任何伤害。即便短矛戳上去,也无法将步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