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57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57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来的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峒寨,保护几户汉人的安全,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不是要求,仍是恩赐,一个个再次拜伏。
郑朗又用手势压住激奋的群酋,继续说道:“还有,此次朝廷赏赐了一些农具,以及一些生活物资,包括蚊帐之类,稍后我会派人派发到你们手中,自古以来,医巫一家,你们的风俗多喜巫而厌医,我希望你们能改正这个习惯,学院里也会设一科,从中原或者你们当地请来高明的大夫传授医术,给你们的亲人与族人治疗各种疾病。有这个想法的,也可以派人报名参加。再说一次,学院将提供食宿,仅路费由你们自理。”
连这个都考虑到了,但不知道朝廷得砸多少钱下去,余靖心中不由地摇头。
郑朗又说道:“然后说瘴气,也有治理的方法,大家食后,请跟某去府江。”
提到这两个字。诸人全部sè变。
桂州几乎全境无什么瘴疠。但南边阳朔到昭平的府江地区,柳州的罗城,梧州,大藤峡皆是炎荒瘴疠区,三时瘴疠,不可久居。其实郑朗认真的分析过,若是山清水秀,山林深叶茂,水是活水。未必是瘴气,林净化了空气,活水将腐物带走,不容易产生所谓的瘴气。真要是广大地区寸草不生,没有生物存在,又不易产生瘴气。就怕有水,水是死水,或者十分平缓。树林又稀。再生长着诸多的毒物,这些场所真要小心了,别要不信邪,中招了谁都吃不消。
然而大藤峡之类的环境为什么是瘴气重灾区?不能说林不茂,水不活。无他,蚊虫所带来的疟疾也,包括府江。
就象蛊毒一样,传到最后。连苗人自己也相信了。毒物有的,但有传说中那么邪乎么?
可郑朗也让传言弄怕了,刻意选择在二月时季,府江瘴气还没有生起的时间,将大家带到瘴气地带,传言传得狠,无人居住。树林稠密,但水资源绝对很丰富。诸人有些害怕,郑朗带头进去。看到郑朗进去,诸人才战战兢兢走进去,余靖也犹邓豫了大半天才进去的。
虽是二月,还是让农民们用树棍划着草皮,有蛇出没了,因为无人居住,成了爬虫动物的天堂,其中还有一些颜sè鲜艳的蛇蛛。也没有那么恐怖,不过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避免有人受伤为妙。然后砍出一条隔离带,这绝对要说清楚,虽多是常青植物,也要注意,防止整个山林着火。开始将木柴散于地面,特别是那些cháo湿腐烂的地方,堆得厚厚的,开始焚烧。花了两三天,整理出很大片地区,又趁着地面光滑的时候,用牛翻耕暴晒。一边指挥一边让大家学习。
先回去后用此法整理各个瘴疠区域,若还能看到所谓的瘴气,明年再授一法,那只能强行花本钱改变土壤环境,将毒物逼走,改变土质。不知道有没有效果,也未必有多少酋首回去做。其实改变的还是另一样大家想不到的东西,心态!根源依然是疟疾。
又将战战兢兢的大伙领出这片惊悚地带,郑朗继续说道:“侬智高暴虐岭南,在座诸位有许多人深受其害,为防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一是朝廷以后多加戒备,二也要你们自己,毕竟京城的禁兵对南方不适应,因此陛下诏书一户三丁以上者抽一丁为保甲,免其所有税务,冬闲时随大部训练,偶尔配合朝廷揖盗,或者参与镇压暴乱。但朝廷也对其做出适当的津贴。”
实际就是保甲法与后来宋朝南方土兵役法的融合版。在这时候说出来,皆能接受的,不配合也强行征走土兵了。不如索xìng配合,还能换取一个高姿态。
郑朗又拿起一根羽毛,也就是孔雀的尾巴毛,岭南南方多有人家养殖,当鸡养的,交趾更多,说道:“这样的一根翠羽在京师要值几十文钱,艳丽的能值几百文,但我却看到有人将它当拉圾扔掉,为何?不知道它的价值。为什么不知道,商旅不兴。还有我所说的吉贝布,有的地方一匹上等吉贝布仅换回几十个瓷盆子,可这种瓷盆子一只在中原仅值几文钱,贵者不过几十文钱。为何?”
惯xìng思维,几乎同时答道:“商旅不兴。”
“中的也,为什么商旅不兴,乃是因为你们中间许多峒寨喜贩卖奴隶,包括过往行商的商人也屡屡抓获,这种情况,让商旅如何能兴?但能得几何?一个奴隶不过几贯钱,而稍大一点的黎蛮峒一年能产几千根翠羽,仅是这个利润就有上百缗,几百缗钱,值多少奴隶?我仅举一例,可见你们的损失有多沉重。因此,朝廷下诏书,禁止各部不得私自贩卖奴隶,诸位同意否?”
也可以说,朝廷给了你们诸多的好处,你们也要回报一下是吧,偏偏换一种说法,虽是命令,还是为了他们着想的。事实也是如此,继续保持着种种野蛮落后的风俗,无论怎么治理,这里依然会落后。不过郑朗也怕激起更多的麻烦,不敢提出什么废除奴隶制,部曲制。直接跃到封建时代。虽有人犹豫不决。还是勉强地答应,要看,真带来诸多好处,肯定会配合的,若没有好处,还是天高皇帝远,谁怕谁啊。是郑朗,又说了这么多暖人心的措施,否则早就将郑朗嘘下台。
郑朗又说道:“诸多措施。皆是从无到有,你们也要听从朝廷安排,有为难的地方找朝廷,找各地知县,知州,若不服,请到桂州来找某。某做得不好,直接上书朝廷。”
这说得更含糊。听从朝廷安排什么?
郑朗根本就没有说。
先将这个坑埋下去。首先就是税务,岭南税务十分混乱,有重税区,特别是汉人居住地带,有轻税区,熟蛮区域,有免税区,生蛮地带。不但免税,反而有赏赐。不过后者也未必有好处,因为与先进文明脱轨,生活过得很苦,越是偏僻拉拢安抚的地方,越是贫困。
这才是现在真实的岭南,其他羁縻地区亦是如此。
养成桀骜不驯的xìng格。又是贫苦,能不sāo扰他处管辖区?
这个必须要统一的,即便来的各个酋首税务情况也不相同,但经过融合,又有弟子前来求学,必然产生疑问,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办法,朝廷不去主动强求。既解决了,又不会产生太多的矛盾。但还不行,只有一法,武力了。
还有移民的问题,两广地区普遍地广人稀,例如封州,若大的一个州,不足两千户。仅与一些县城城区百姓相比。大批的汉人迁移过来,更利于这一带的统治与王化,这才是根本之策。也比较容易,江南西路、两浙与福建路人口皆是很稠密,土地紧张,又同样是南方,以前不愿意移民,一是朝廷没人组织,二是安全得不到保障,即便如此,也多从福建路有大批百姓迁移到广州cháo州一带。只要做得不过份,有足够的土地可供安顿,但若是用商议的口吻直接说出来,这些人又以为吃了亏,反而不配合。
模糊地说了,但说得不清不楚。
皆大欢喜地离去,将各户百姓当作宝贝领回各寨各峒,但这件事也只有郑朗,其他人没有这个威信,未必能使他们相信。恐怕郑朗过后,宋朝也不会派这样的重臣前来岭南。
还有更多的事务,修路,兴修水利,整个两广除了少数官员有责任感外,几乎没有象样的水利工程。以及灵渠扩建,移民,这些都要放在来年。得让大家看到,原来是如此,一亩地可种出好几石粮食,才能产生更高的兴趣,才能主动配合。
郑朗将情况一一写了奏折向朝廷禀报。
庞籍松了一口气,不急,朝廷能等得起,你急俺才急呢,荆湖南路那边要钱,岭南再大批的要钱,仗还在继续打,将士要赏赐抚恤,俺rì子没法过了。阿弥陀佛,老天保佑,今年可别出现什么大灾大害。
大批的畲蛮还没有到,这不仅关系到广东南路的治理,还有盐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最好能说服他们。但陆续的又有一些寨主峒主到达,有好处了,皆想来讨要。
郑朗有意将他们冷落,找我可以,等上巳节。
大多数能团结在手中,郑朗便有了底气,不能全面为敌,但可以局部为敌。适度的软,也要适度的硬。
让郑朗感到有些意外的是一些商人陆续到了桂州向他拜见。
果然是逐利而行,看到南方在大肆修建道路,郑朗亲自下了两广,侬智高被迅速平定,仅一役,管是谁打的,即便是狄青打了,狄青不也在岭南么?于是一些商人前来看能不能象太平州与杭州那样,捞一点好处。这是整个两广路,无论面积或者人口不知道是杭州的多少倍。况且郑朗在泾渭路一边打战一边还搞了一个市易,两广路能不治?
也欢迎,不过还是那句话,上巳节。
同时小心地处理着各州府的事务,未来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但能让人嗅到空中那缕缕chūn天希望的气息。
上巳节也快到了,郑朗从州衙回家,忽然一怔,一个美艳的少妇正在与月儿说话。郑朗怔忡地问:“你怎么来了?”
少妇伸了伸腰,慵懒地说:“妾是嫁不掉了,只好来南方,看看郑相公能不能看在故人面子上,让妾做一点小生意,赚一点养老费。”


 六百五十七章 眼儿媚

什么养老费啊,郑朗根本就不相信。仅是平安监一年的分红,以及朝廷的薪俸与赏赐,没移一家子就躺在金山银山上了,除非没移皆山想住蔡京的宅子,行夏竦的豪华马车,狎小宋的名妓,吃喝在樊楼。
当然,败起来也快,若是没移皆山父子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再好的家底子也会败光,但似乎并没有听到他一家有谁有这些不良嗜好。
也不当真,月儿又坐在边上,郑朗只是低头喝茶,随你怎么说。
“郑相公,妾不是开玩笑啊,去年一次爹爹就给了族人两万多缗钱用度,”没移氏继续用娇脆的声音说道。在京城呆久了,居然说得一口标准的宋朝官话。
“你真想经商?”郑朗抬起头。
“是啊,妾听闻京城有一些商人南下,随郑相公而来,妾反正呆在京城也无聊,带着一些钱帛也南下了,看能不能学习做一些小生意。”
“明月妹妹,我也跟你一道做。”
“好啊,好啊,”两个女子牵手了。
郑朗很萌,大半天说道:“月儿,你也缺少养老费?”
要昏了,一个是年收入五六万缗的郑家,一个是一年还不知有多少收入的樊家,还要做生意?
月儿知道说错了话,吐了吐舌头。
不过月儿终究单纯了,不是崔娴,若是崔娴在此,便能察觉没移氏醉婆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山水也。又不知道没移氏给月儿灌了什么药,明月妹妹都喊了出来。
郑朗装聋作哑,问:“没移娘子。”
“没移明月。”
“……”
简单一句对答,让月儿隐隐感到不对劲,但对丈夫相信,况且没移氏虽艳丽无方,然那个身份摆在哪里,丈夫不可能不知道轻重。故没有往哪方面想。
郑朗咽了一口气,说:“真要做生意?”
俺也不喊你没移明月,也不喊你没移娘子,这成了吧。
“是啊。”
“真做生意,南方不适合你。”
“为何?”
郑朗耐心做了解释。
两广如今什么都缺,包括技术,好的官员,教育。开化,最重要缺商人。无商不活,商人虽然逐利而行,让人憎恨,可因为商人的来往贩运,却是盘活地区经济最重要的途径。
两广实际有许多有特色的土特产。一些产品不亚于中原的名牌产品,一是没有组织起来,形成群体效应,二是各部一些野蛮掳掠过往客户的做法,道路不兴,一些过于夸大的恐怖传说,使商人望而却步。
解决好了,便藏着巨大的商机,毕竟两广有四百多万百姓。其中大半处在闭寨环境当中,放在整个两广,地广人稀,占宋朝六分之一强的面积(此时两广路包括部分越南、贵州与云南土地,最少占六分之一),人口却不到二十分之一。但大半地区商业不兴,即便是大半,也超过了开封人口数量,是杭州与苏州、润州、湖州、江宁这几个特大州府的人口总和。况且这么大面积。蕴藏着多少物产。这是其一。
其二便是茶叶。两广粮食种植业落后,茶叶种植业同样落后。甚至还从内陆地区将茶叶向两广运输,实际后世许多地区都是优良的茶园,例如桂州灵川一带丘陵地区,此时畲蛮人居住的贫瘠山区。这时蛮人刀耕火种,一个山一个山的烧,烧完几个山种几个山,明年再到下几个山。不知道林木的稀罕,不知道这么多面积土地,若是在福建路与江东路会有多珍贵。只要给当地蛮族一些稍许的礼物,就可以得到他们默认,在这些丘陵上经营种植业,木材,果树,茶叶。大户赚了钱,反过来也改善了蛮人生活条件。但千万不能使强硬手段,不能为一些小钱,与蛮人发生激烈矛盾,那很麻烦的。
这些话正是郑朗要对诸多南下商人要说的话。
不用多长久,一旦到了明后年,正式规划时,必将规范税务,轻徭薄敛。想重征都不可能,也不敢。
加上面积广大,只要与蛮人打好交道,再有官府的配合,同样有着巨大的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