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43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43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若不改变历史,史上还有一番类似的对答,也是宋朝理学的一条公案。章惇与苏东坡青年是好友,游玩于凤翔府仙游潭,仙游潭下是万仞绝壁,仅有一根横木通向对岸,章惇伸手说,子瞻先后,苏东坡说珍爱生命,这事儿算了。章惇哈哈一笑,径自走了过去,题下一行大字,章惇苏轼到此一游。两人又经过一处山林,闻听前面有人喊虎来了,在宋朝老虎还是很多的,两人借着酒劲迎上前,但真遇到老虎了,苏东坡拨马就逃,章惇又哈哈一笑,借来一面铜锣,在山石上咣咣地敲。结果跑的不是人,而是老虎。
苏东坡便说了一句,你自己的命都不爱惜,如何爱别人的命?两人前后成为大人物,这段历史翻将出来,成为怦击章惇的证据。
现在不需要再争执了,郑朗的中庸与仁义里多说了类似的事,爱己不是不对,但有度,过份爱己,爱到象宋朝大多数文官那样,敌人一来,要么弃城逃跑,要么投降,国家如何了得?当然,过份的不顾自己安危也不大好。这才是夫子的本义。
郑朗说得很温和,而且十分真诚,俺从小只想过好rì子,志气是长大以后才有的,一般大臣会不会说出这句话。也是谦虚的话,若真不胸怀大志,就不会有修儒学,江南种种变革之举,但郑朗那时的志向肯定不及这时的志向。
赵祯只是叹息。
其实郑朗也很感谢,还是章惇。梅山蛮内乱,一部投降宋朝,章惇前去受降,但俩个使者没做好。顺便慰问了蛮族的妇女,结果受降未成,送来两颗人头。章惇大怒,北宋民风还算开放的,人们对贞cāo观念远不及后来看重,即便不当慰问妇人,也不至于死。他是什么人物?一怒之下,对梅山蛮用兵。这一战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打好,但打出了一个太平湘水。然而战争开始,无论王安石或是宋神宗,全部愕然,不相信章惇居然开打。
真的不好打,打不好打。打输了国家吃不消,蛮人风头更盛,打胜了。蛮人往山中一逃,现在说是军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不可能做到的,岳家军就算好的了,大军所过,难免会有些烧杀抢掠的事发生,顶多约束部下不杀戳妇孺老幼,那个军纪已很不错了,于是蛮人更加穷困。报复起来也更加疯狂。
都知道这些羁糜地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因为这一点,朝廷君臣一直很犹豫。赵祯不是一个很勇敢的皇帝,仅是关心自己安危,而没有质疑征蛮的可行xìng,这付出多大的信任?
郑朗用工夫用到如此地步。赵祯没再阻拦。于是将两府宰执召集,将这篇奏折递给诸相公观阅。
实际也不可能一一看完。
太长了,一共二十多万字,相关的地图以及设计图共有三十多张,就是粗看,一边看一边想,最少得用一天时间。
赵祯给大家看的用意仅是让诸臣学习郑朗这种jīng神。
消息传了出去,再加上南方恶噩不断传来,郑朗南方一行几乎无人挡得住。
包拯于河北上了一奏,奏折弹劾王举正的。说王举正也曾为两府副职,但因为不称职而贬职外放,时任御史中丞,一味吹毛求庇,河北灾害乃水土破坏之缘故,南方蛮族叛乱乃朝廷驻兵少,政策失误有关,与中有何关系,妄将灾害加于中,先使文彦博贬出中,后使郑朗放于岭南,两个首相尽是兢兢业业之宰执,王举正安何心乎?
之所以上此奏,一是包王的恩怨,二是郑朗对包拯一直爱护有加,三包拯也是为国家着想。岭南是什么地方,一个堂堂的首相无错,怎能去岭南?因为他不在朝堂,内幕并不知道,全部将责任往王举正身上推。
王举正还不能作声。
其他一些大臣也纷纷反对,富弼、王尧臣、张方平包括庞籍等人,也先后上言事,说郑朗不可去岭南。
这个例子开得可不好,以后动不动就将一名两府大佬放到岭南,岭南是什么地方?杀场,大杀场,小杀场,难道想恢复真宗末寇准、李迪等名相的故事?
张尧佐知洛阳,他在三司,郑朗与文彦博替他打理三司,没有出错,到了洛阳,洛阳太大了,能力有限,出了许多问题,于是赵祯将吴育调到洛阳担任二把手,替他打理。张尧佐也自觉,对吴育很尊敬,老吴,你有本事,能者多劳,麻烦你了。吴育怎么办呢?在吴育治理下,洛阳再次政通人和。总之,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贪图富贵不冤枉他,但说他有多少危害,至于吗?
心中还是很感谢郑朗的,上说道岭南仅是一个小蛮人叛乱,派一偏将前去,即可镇压,何必动用堂堂的首相?
好心有了,但说错了话,蒋偕、杨畋、余靖、孙沔等人,可不是小小的偏将。
少数大臣缄默不作声外,大多数大臣皆上反对,要求朝廷将郑朗留下。张方平直接说了,即便按例,首相之职不可权任时间过长,按例可以去三京(西京、南京、běi jīng)出知,即便有错,也是青州等大州知州,怎能出行岭南?
郑朗看到这么多奏折,苦笑。实际若是利用得当,便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无论是宋朝或者明朝,在文臣的哄抬下,几乎出现一种伪mín zhǔ制度。似乎很不错,但莫要忘记这是封建时代。
看似有了监督系统,实际国家在文臣相互攻击下,一直无法实行一个稳定的政策。就象郑朗在少年时打的比喻,从郑州到开封,最好能走直线,执行中不可能走直线的,必定会走一些弯路,有可能绕到孟州。有可能绕到蔡州,可是只要走下去,必定会到达开封城。就怕的到了孟州,有人又将车子拉到蔡州。到了蔡州,又被拉回孟州,什么坚固的马车拉来拉去,最后也会被拉坏。
高明的执政者,例如赵匡胤与李世民之流,根本就不会出现问题,再次之。赵祯雍正乾隆之流,将矛盾化为一个个小集团,而不是大集团。庆历新政失败,后人叹息,却没有注意到范仲淹政策的空洞,对帝王位置的危害。但再次之,便是宋神宗之流,化为两个集团。糟糕了。末流,晚年的李隆基与宋徽宗,将政权交于一人。
后两者。都不是用人之道。可是文臣不知进退,只要看你不顺眼,肆无忌惮的枉加罪名,因赵祯善待大臣,发展得越来越严重,赵祯用了手腕,使其不恶化。一旦赵祯死,后任者缺少赵祯的手腕,这些问题会一一浮上水面,严重xìng远远超过宋朝的三冗!
但在这些奏折中。有多少文臣反思过?
秋收结束。
郑朗下了值,他的家离皇宫不太远,多是步行回去,权当锻炼身体的。
迎面一个美妇将他拦住,没移氏。
来到京城数年时间,起初百姓喜欢指指点点。于是出门多戴着粒蓿舻贸ち耍傩障耙晕#亟歉雎蘖弊幽孟隆9兰剖敲灰平陨浇辜绷耍吹剿纬┏牵恢泵挥泻萌思疑厦盘崆祝鱴ìng让女儿以真面容视人。可不得功,能让没移皆山看得上的好人家,那一家没有顾忌?二婚在北宋没有人顾忌,可能不能顾忌她头上的那顶皇后之冠?
轻薄登徒子有不少,因其美艳追逐者更多,可没移皆山父女皆看不上眼,依然耗着。况且李元昊再不是,也是一个枭雄,有几个少年能与李元昊相比?一般俗子能落入没移氏眼中?
两人见过几次面,郑朗皆含蓄地婉拒。正常人家不敢将她迎娶回家为妻,自己敢将她纳到家中为妾?估计自己前面一做,数位好友能到自己家中与自己促膝谈心,反对的人以车载,以斗量。
看到没移氏迎过来,郑朗想躲,没移氏不管,径直将他堵住,然后低声说道:“妾身来到京城好几年了。”
有百姓在远处好奇的盯着他们,郑朗只好打着哈哈,道:“是啊。”
“是你将我们父女弄到贵国的,妾身年龄不小了。”实际岁数并不大,才二十出头,谁叫现在百姓成亲早呢,没移氏又说道:“难道你不管妾身?”
怎么管?当初计划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没移氏能不能成亲。郑朗一摊手说:“让我怎么办?”
“只有你来管。”
没移氏惫懒,郑朗无可奈何,而且此时说话也不大方便。
“你要去岭南?”
“有可能。”
“多长时间?”
“可能会有好几年时间。”
“这是妾身绣的罗帕。”没移氏知趣,飞快地将罗帕递到郑朗手中,郑朗不敢回拒,怕百姓看到,以更快的动作将方帕笼在袖中。没移氏随着离去,百姓没有看到他们这个小动作,看到两人简短的对答,并没有怀疑,又将视线放在其他地方。走了一会儿,郑朗将绣帕打开,上面绣着一只孤零零的大雁,幽怨地望着天空。这是有含义的,雁最忠贞,所以古人聘礼中多用大雁作为重要的聘礼之一,若没有,往往用鹅代替。然后是一行小字,乃是李煜的《清平乐》:
别来chūn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chūn草,更行更远还生。
不能根据原文的意思去理解,郑朗看后,摇头,不行哪,看看能不能替此女想一个办法,找一个好人家,不能让她将一腔感情往自己身上倾诉,早晚得出问题。
郑朗看了多少有些感动。
但在远处,没移氏嘴角忽然露出狡猾的笑意。
郑朗南方一行,注定会很jīng彩。没移氏让他头痛,还有人更让他头痛。RQ


 六百四十四章 临行(下)

岭南诸多被害官员皆是良吏,曹修古之子曹觐在封州多有善政,赵师旦在江山县政绩赫然,官吏不剥削百姓一钱,弃物道上,无人敢取,及丧过江山,江山县百姓迎之痛哭,祭于路,绵延数百里,康州百姓也多立庙祭之。
赵祯闻之同样为之落泪。
国家需要官员,可是良吏太少了,况且牺牲得如此壮烈。
痛惜之下,大肆追封,乃赏其家人。能做到的仅是如此了。
岭南依然继续传来恶噩,宾州知州陈东美弃城,邕州新知州宋克隆到达邕州后,不顾邕州被贼践踏,不营葺守备,却纵士卒下诸山寨,杀逃民诈为获盗,一级赏钱十缗钱,诈给亲兵贴,以伪功求赏。乃侬智高再至,百姓对侬智高反感,对朝廷更反感,便不再配合朝廷防御。宋克隆无以御贼,再次逃去工余靖见贼势大,不敢敌,于是想出一个笨办法,招抚邕州各峒侬黄姓酋长,送去银子,布匹,以及各种贵重的礼物,买动这些酋长,使其不配合侬智高。
听闻余靖之策后,有的大臣便提议授侬智高邕桂七州节度使,使其投降。
梁适说了一句话:“若尔,岭外非朝廷有矣!”
许多大臣还没有反应过来,郑朗补充一句:“若尔,岭外复有一李继迁矣!”
再有大臣不清楚这一句话含义,要撞墙死了。李继迁成功与失败会给宋朝带来多少影响?尽管陕西守住了,修建大量砦堡花了多少钱?数年西北战争死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差一点使宋朝经济垮台!一年驻扎在陕西的兵力又在继续浪费多少钱帛?没有西夏,灵夏等地还是朝廷羁縻的地区,但性质会变得截然不同,没有强大的势力,朝廷仅需驻扎数万禁兵,便可从容掣肘,从沙州往东开始,一直属于朝廷羁縻的地方,即便用钱,也能得到大量战马,可以组织一支强大的骑兵。若有充足的战马,有大量优良的牧监,以宋朝的财力,也可以从容地组织二十万骑兵,事实在宋朝立国之初,那一点可怜的财力,还使骑兵数量一度达到十五六万人。所以宋朝疯狂地打压李继迁,然国内王小波动乱,国外有契丹之逼,无暇他顾,最终让李继迁成长起来。
南方没有契丹人,但有一个一直与中原游离的大理(金大侠的大理过于美化,大理对宋朝不恶,但也不善),敌意浓厚的安南。这几方势力若联起手来,再加上南方复杂的地修,形势同样恶劣。
所以赵祯一再地要求余靖速速平安叛乱,正是担心这一点。
余靖却在磨洋工,赵祯能不焦急万分?
郑朗心中却知道以后宋朝会在南方受到多次危胁,几年后,苏茂州蛮反宋,这又是一块有争议的地方,原属宋朝,宋朝没有管,为交趾侵吞,接着荆湖南路下溪州蛮反宋。两年后,梓夔路蛮又攻打宋朝,丰州洞蛮叛宋,火洞蛮攻打邕州。第二年再度有邵州蛮反宋,交趾扰宋,交趾羁縻的甲峒蛮攻宋,苏茂州蛮再度攻宋。宋朝在收复河湟,交趾正式入侵,随后茂州蛮反宋,辰沅蛮反宋,泸州夷反宋,虽经章慎郭逵等人恶战后好一些,仍一直反反复复,侵蚀着这个国家的元气。
也就是说宋朝得到这么广大的地区,然而从湘水往西去,汉人不得入,朝廷每年拿出许多费用安抚一直无用,却成了宋朝最大的累赘。因此,郑朗此次南下,雄心勃勃,恩威交用,想将这个最大的麻烦去除,即便不去除,也使之影响减弱。
郑朗还知道另一件事。
起初侬智高胡乱来的,但在宋朝匆匆忙忙的组织中,也看到宋朝的强大,并且宋朝最强的北军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