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632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632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本上不了战场。斥候带来的情报亦是如此。宋朝得到这些牲畜。全部交给了老百姓耕种。但使辽兴宗想到前几年的故事,李元昊也是这么干的,从夹山吐谷浑党项各部族交易来大量马匹,良马留下,劣马与宋人交易,结果得到大批良马,又成功策反了党项与吐谷族各族叛乱。
契丹大怒,一边派使责问阻卜部。一边又复增兵金肃州,又派使斥责没藏氏。一年休息,又从宋朝哪里得到许多好处,没藏氏胆sè始壮,虽小心的表示不会再向阻卜部购马,但请求契丹将宁令哥交还。
若是党项好好地,说不定契丹会将宁令哥交还。也未必交还,但西夏小动作不停,契丹人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
风云再起。
反正宋朝府州北方这几年很热闹,两**队你来他往,几乎没有停止折腾过。好在府州主事的乃是狄青,换作其他官员早就怂了。
……
chūn天到了。
郑朗一边小心的处理着中书事务,一边观察着各地商人的募款情况。
比他想像的要好。
宋朝弱的乃是外交与军事,其他方面却是很变态的。特别是经济,陈亮等士大夫公开喊出要谋利,商贾许多想法更是超前,例如小小的盐钞,能让商人耍成证券、股票、期货,这也是郑朗自糖作坊契股展开,上到皇帝,下到商人能接受的原因。
契股其实在宋朝早就有了,例如海船经常有各商人联手合股经营,要么就是超前支取,这个也早就有了,连朝廷都是如此,庆历早几年的战争,为了赢得军费,将后面好几年的钞引也发行了,至今朝廷还没有将欠负的钞引支付清,这也是一种提前支取。
再有平安监成功的典范。
国家良好的经济基础。
但也只有宋朝,换成西夏与契丹,想要做就不可能成功。
最支持银行的乃是各平安监股东,有的股东询问能不能以铜支付,他们没有铸钱权,手中资本也投资于其他方面,但有平安监的大量分红,包括现铜。郑朗同意,再次诏书天下,并且报纸刊登消息,准备商人用等价的金银铜作为现钱支付,让这些金属流通到各个银行,再集中起来铸币。
大量资金迅速注入,先是京师,实际最富裕的还是京城,非乃杭州,在京城集中最多的权贵,他们手中拥有的资本也最多。到了二月结束,各银行将本金筹集。
其实此次朝廷也注入了资本,平安监卖出的契股钱,又投入了五百多万缗。制造交子又花了八百多万缗钱,交底使用青州临朐东绢,东绢列为天下第一等品,是宋朝有名的名牌产品。朝廷曾经一度想选用河北绢,然而河北面临契丹威胁,于是改次之,选用了东绢为交底。防止伪造,又于边延处镶上越州会稽尼罗,原来准备用遂宁罗的,两罗质量相差无几,但传言遂宁罗有过之而无不及。最后考虑其产量,会稽尼罗产量低,一般人难以采购,于是弃遂宁罗而用会稽尼罗。再用产量更低的抚州莲花纱作边,这种纱一年产量仅百端。
仅是一个交底就极端的变态。
请数位大家作画,以宋太祖、宋太宗、真宗、仁宗画像作正面图案,背面图案乃是宋朝有名的各个景区。再会集全国有名的作坊,以及皇宫锦绫院织工利用织成、刺绣与刻丝将这些图案刺于交子上。
没有全部用这些工艺,绣的仅是防伪部分,否则成本能翻上几十倍。其余部分,包括一些大家写的字,有赵祯的字,郑朗、范仲淹、文彦博等人的手迹,全部铸成印模,一共分成十批,由十分契股代表分别掌握。银行正式成立时。才能分十次印刷。
用了国家机器。流水线式制作,节约成本。否则就是制作这批交子,成本就会上升到两千多万缗钱,甚至更多。
没有办法,交子最终还是流向百姓的。若仅是一张纸,印上一些字,伪造的人必然很多。
四月结束,万众瞩目中,银行司终于成立。
总司监就在樊楼与东华门之间。
郑朗举行了一次小小的仪式。张灯结彩,燃放了许多鞭炮,然后请赵祯前来剪彩。
再出示印刷好的交子。
很多老百姓表示稀奇,这个交子制作太jīng美了,于是用现钱买了几张回家把玩。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至少让百姓感到它值这个钱,而非是一张纸。
拖得很久,但有一个好处。紧急的又铸就了铜币七百万缗。银币两百万两,金币十万两,进一步夯实了货币数量。
也意味着史上第一个托马斯出现。
一共八千万缗钱资产,想想就让人望而生畏了。实际有的人弄不清楚,认为有八千万缗交子,八千万缗现钱,以为有一亿六千万缗流动资本。实际不是,它的资本只有八千万缗。或者说它的资本无法计算。得看存贷的人能有多少。
并且与平安监不同,平安监各个商人得到的好处更多,朝廷仅是分红部分,商人却有连带的作坊与商品利润。银行没有商人连带的商品利润,面对的是全国,会使全国经济流通更快,朝廷也会提高商税收入。
但对银行的具体情况。郑朗也不太熟悉,继续小心的监注着。好在他还有两年多时间,与张方平一道调整。
五月来临,部分百姓开始试探xìng的存款,有的百姓比较好玩,前面存,没有多少天就取出来,看看银行是不是真的付利息给他们。借贷的人倒是很多,但因为存款数额不大,放贷数量并不多。
也不用急,有一个过渡期。经过一番试探后,六月份存款的人多了。这才陆续的发放贷款。
包拯开始他的另一个传奇,与吴奎进谏,三司使张尧佐,乃凡庸之人,缘因宠私,骤阶显列,自任用以来,万**讥。陛下何庇一尧佐,上违天意,下咈人情,而成危机乎?实为陛下痛之。
包拯又单独进言,历代后妃之嫔,虽有才者未尝假以事权,况不才者?见祖宗以来,当时帑库丰盈,用度充足之际,尚且jīng选计臣如陈恕、魏羽等辈用之,其余亦是一时之选。况且今天上下窘迫,如履薄冰之时,岂可专任此人!望特出圣断,授以它职,别求才杰之士,委而任之。
包拯夸张了,陈恕乃是宋太宗时名臣,誉为能吏之首,但在宋太宗时国用依然很紧张。这是一个奇怪的国度,史上最富,可国家财政一直没有好转过,唯独宋真宗初期,稍微好一点。即便是现在郑朗与诸位能相小心经营,好转了,但始终不敢大手大脚地用,否则一不小心,三司一些钱粮就能挥霍一空。如今财政并不紧张,如履薄冰是必须的。陈尧佐之能,担任三司使也确实不大适合。
郑朗不是很排斥,当时授任时郑朗不乐,赵祯好心安抚,为了基情,郑朗这才默不作声,赵祯成就了包拯,同样也成就了自己,换作其他任何一个皇帝,必不容自己,不要说担任国家首相。
似乎有人通知过陈尧佐,陈尧佐对郑朗之命,言听计从,不敢违背。虽才能平庸了,但没有碍自己多少事,郑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至于言官要倒张,郑朗同样不管。
召吕公著试馆职,吕公著不就,赵祯谕曰:“知卿有恬退之节。”
赐五品服,判吏部南曹。
另外司马光与王安石在地方上做得也很好,几个学生渐渐走上舞台。
于迩英阁进讲,赵祯向诸位开讲的大臣问道:“古有迁民于宽闲之地者,今闽蜀地狭,其民可以迁乎?”
丁度答道:“律令故在,但是有司却不能执行。太祖曾迁太原民千余家于山东,太宗又迁云应寰朔之民于京西诸州。西北之人,勤力谨俭,今富于其乡里者,多是当时所迁之民。民固安土,重视其迁,若地利既尽,要无可恋之理。今蜀民岁增,旷土尽辟,下户才有田三十五亩,少者仅五七亩,而赡养一家十数口,不熟则转死沟壑,诚是可怜。臣以为不但蜀民,凡似此狭乡者,皆宜迁徙,计口给田,复其家如律令,实利农积谷之本也。”
郑朗嘴角动了动。
“郑卿,你要说什么?”
“臣以为丁度此言乃良言也,”郑朗话到了嘴边,忍住未说,一旦潭州与岭南大开发,不但要迁,还要大批的迁。不过现在不能迁,诸事未定。所以未说。
乃诏造京西转运司,告益梓利夔与福建路,民愿意徙者,听任之。
李用和卒,赵祯亲自领赵念奴以及诸臣临奠,放声痛哭。生母家就这么一个亲人了,然而去世,赵祯很忧伤。
诸臣不敢言。
赵念奴却趁众不注意,看着郑朗盈盈一视。
小姑娘开始发育,胸前微微凸起,穿着一身白裙,站在哪里,就象一棵青柳,风姿绰约。
郑朗看着赵念奴清新动人,忽然感到有些心动,然后自责起来,自己是怎么啦?看到没移氏,没有自控能力,看到这么大一点小姑娘,也有这种怪怪的感觉,自己到了中年好sè的时候?
一本正经,暗中使了一个眼sè。
赵念奴眼中露出询问,我托你办的事呢?
郑朗无奈,朝痛哭的赵祯那边努嘴,你父亲都哭成这个样子,我还敢说话么?
赵祯不但带赵念奴来亲奠,又赐李用和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辍朝五rì。又谥号其恭父老僖,亲写神道碑,书曰亲贤之碑。不过李用和确实做得很不错,小心静默,推远权势,阖门谢客,在外戚中,德cāo算是很好的一个。
其死,郑朗还特地备了一份厚礼吊唁。
李用和次子李珣拜谢,李用和生前很少与权臣往来,与郑朗算是关系比较好的,在诸多场合,郑朗也多次夸奖过李用和。外戚做到这份上,不得不夸。李家对郑朗印象不恶,即便李用和那个霸道的妻子,与崔娴也数有往来。
郑朗心中却有些惭愧,没有多说话。
接着,郑朗开始面临执政后又一个难关,黄河大水。


 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

早朝,郑朗进奏:“陛下,七月河水浩大,臣又恐有商胡埽事发生,请派干僚,前去京东河北各州,决堤放水,以杀水势。”
此策去年就在用了,河水浩大时,选择部分地区,放开河堤,卸掉水流量。因此去年黄河没有出大问题。至于三月份河合永济渠,那是桃花水,谁都没有想到。这也是要命的,永济渠乃是杨广所修,通往幽州的大运河,幽州现在属于辽国,然北方驻扎着大量军队,需要很多物资,黄河水一进来,也带来大量流沙,轻则北流泛滥成灾,重则永济渠淤塞。但当时因为桃花水,水流量不大,危害程度也不高。去年一年汛期皆不是很严重。卸水面积也不大,反对的大臣不多,但看到卸水区淤泥所产生的好处,既是用来选作卸水的区域,多是盐碱地或者低洼地区,不过大多时候这两者是同等的代名词,地势越低,盐碱含量越高。河水冲涮盐碱含量,部分淤泥沉淀,今年就看到效果了,庄稼长势很旺盛。
去年老天给的过度期十分重要,若是汛水浩大,大家又没有看到好处,大肆泄洪,反对的大臣多,或者有一两清官往大堤上一躺,问题就来了,谁敢拉?在宋朝前期这个问题比在清朝更严重。
今年就不行了,水势越来越大,尽管选择部分地区泄洪,然上游河水源源不断的涌来,水位线一直没有下降,局部地区反而一直在上升。想要泄洪,不可能小打小敲了。
若不及时处理,黄河复决于大名府,没有商胡埽严重,可并水灾数发,镇定府与定州地区水灾更严重。要命的是这三个地区地势多平坦,一淹就是若大的地方。人口又多,大名府十万余户。真定府七万余户,定州接近五万户,三分之一百姓被淹,就是五十万人以上。
镇定府与定州部分受灾地区不是黄河干流地区。但还是黄河造成的,黄河北流水势大,支流水流不得泄,才使真定与定州产生严重水灾。但妙得很,一做事,指手划脚的人会有很多,不做事。黄河向北一个劲的淌,这么严重的问题,除贾昌朝说了一番不痛不痒的话后,再没有任何大臣进谏。
终不是办法,就算今年让郑朗得逞,黄河分成数支入海,汛期外,水势越流越慢。泥沙沉淀越来越快,后果会更严重。不过郑朗也没有办法,先让在自己任期不要出大事。以后再想良策。
赵祯问道:“郑卿。何人去合适?”
郑朗瞟了一眼下面的诸班臣工,看到王素,但摇了摇头,王素过份爱民,这是好事情,可爱得过份了,如此大面积的泄洪,定会有许多百姓反对,王素就会不忍,又瞅了瞅其他人。说道:“臣以为需两臣为使,用梁适为正使,王素为副使,前去主持,九月汛期结束,百姓安置妥当。回京返班。”
梁适乃是最佳人选,不过怕梁适做得太过份,用王素掣肘。
何郯说道:“郑朗,未免太重了。”
梁适为西府副相,包拯从陕西调回,任知谏院,将王素迁为翰林学士,两人皆是朝廷重官,故何郯有此言。
“一旦多出涝灾,影响千家万户,会有数万百姓丧命于洪水之中,重乎?”
赵祯准旨。
郑朗又将梁适与王素喊到东府,未雨绸缪,郑朗于去年就派官吏下去勘查沿河地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