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556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556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恨不能一脚将杨八望踩死。
与耶律义先商议一下,让萧阿剌率一千兵马,先去鸭绿江的下游保州、宣州、定州(丹东一带),于此再征调部分兵马,防止郑朗自鸭绿江逃走。这也是以前女真人与宋朝勾勾搭搭来往的路线。萧惠也希望郑朗自这一条路线逃跑。那样时间还来得及。又让耶律义先率领两千骑,带着卢毛朵归服的一些部族战士,向东而行。防止郑朗翻过马纪岭,逃向高丽。这个国家与宋朝也是拧不清。
又派出一百名斥候前往马纪岭打探消息,然后押着杨八望等人返回混同县。
随着斥候消息不断反馈。都不是好消息,打探到郑朗一行的下落,先是翻过马纪岭。然后到达靺鞨池(牡丹江西南的大湖),但没有南下,而是继续向东,向率宾府出发。这个府是渤海国置立的,契丹灭掉渤海国后,继续保留其编制,可管辖能力很弱,名义上管着率宾水(绥花河)附近的地区。治所还是在原来的治所(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实际契丹都没有在此地派过驻兵。名有制,实乃废。
这里百姓更稀少,契丹也不会产生什么兴趣。然而想到地形,契丹君臣全部sè变。因为过了率宾府,便是大海,还有一个优良的海湾。偏偏在此。因为离契丹远,更没有驻扎任何驻兵。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立下令,让耶律义先率军前去阻拦。
耶律义先还未到,斥候再次传来消息。郑朗一行已经上了船。一共是七艘大船,不但有郑朗一行,还有相助的两个小部族百姓,一起迁向宋朝内地。
魔术翻转成功!
……
郑朗放下了笔。
仁义篇写完,没有中庸长,共分十篇文章,讲人xìng善恶,不仅是论证人xìng善恶那么简单,着重是包容与复杂xìng,还有后天的教育,成长环境,牵涉到一些心理学,讲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这更复杂,讲仁与义的对立互生互存关系,讲一。在这篇文章中,着重因势利导,而将善恶模糊化。总之,第一次读的时候,会很头痛,感觉非常绕。特别是一,善恶仁义是能转换的,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仁中有义,义中有仁。不能绝对xìng的一分为二。就象庆历党争,君子党好名,阳气太重,带来了戾气。小人党手腕太黑暗,yīn气太重,更不好。但事实呢,天地一开,乾坤分二,yīn阳交会,形成万物。已经再没有绝对的纯yīn与纯阳。后面六十二卦,无论那一卦阳气多重,也有yīn卦,无论yīn气多重,也有阳卦,这才是万物生存的至理。治国做人不是将yīn阳分开,而是学会调和这个yīn阳。但不止这些,这是一的主题。
某些方面也结合了他的中庸,刻意还写了仁义不同环境的分配,对国内百姓以仁为主,以义为节,不要内战动辄出现上百万军团作战,对外时,看不到军队影子了。对内残酷,但对外呢,宁肯自己老百姓活活饿死,也死要脸,活受罪,进行什么无偿支援的啥。没有内部的团结富裕强大,靠这个支援能换来什么友谊?
比如汉唐,不用支援,相反对外手段残酷,也有国家从遥远的地方赶来臣服,但象宋朝,即便拉拢,西夏人还会叛乱。所以仁与义的调节,对内必须以仁为主。
但对外呢,必须以削弱,虚与委蛇为主,以战争为主,也就是以义为主,以仁节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是一国的人,不可能对中国长久保证一条心。比如吐蕃,李世民对他们很不错的,最后呢。所以仅能相互利用,别当真。
这个仁义很重要。
自宋朝以后,统治者都出现失误。
就没有改正过,老百姓成了猪狗,外国人不论敌我,皆成了活大爷。
统治者这么做,老百姓能不出汉jiān么?所以中国的汉jiān特别多,而且越来越不团结,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便成了一条虫。想想就让人无语。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平均智商第二高的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自宋以后,却越活越窝囊……
这个仁义在契丹就想好了,一直没有动笔。因为对外国敌意太浓厚,一旦契丹君臣看到,对自己必然改变态度,那么休想逃回来。
到了船上将草稿子抢出来,这也重要。宋朝儒学创新,一是特定的宽松政治气氛,只要不谋反,那怕直指皇帝做得不好,都不会有事,更不会出现什么河蟹,所以文人敢写敢想。
但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而是为了政治服务的。看到宋朝羸弱的局面,许多士大夫想国家更好更强,而治理国家各有各的想法,想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承认,必须有一套理论支持。俺是从孔夫子里学来的治国理论,如何如何的,从舆论上换取更多的人对自己进行配合。于是王安石创造了新学,司马光创造了朔学,二程创造了洛学,还有陈亮、朱熹等人。用意是好的,最后效果……又让人无语。
自己一回去,便要接受枢密使之职。
自己年龄还是稍轻了一些,可资历与功绩来说,担任伴相,也能为之。首相还是不行,太小了。
也欢喜。
首相何必?下面人会不服啊。做枢密使也不错,宋朝诸多弊端中,唯有军队利益牵连得最少,或者可以从军队着手,进行一些进一步的改良。故先创造一种理论,进行舆论上的支持。
用笔洗将毛笔洗干净,放在笔筒里,走到甲板上。
进入渤海,风浪渐渐小下来,前面隐隐地能看到陆地。自浮阳水靠岸,入沧州,从沧州到霸州,还要喊关,对契丹人通知一声,郑朗也害怕契丹人一怒之下,将郭逵与杨八望等人扣押,不放回来。
喊一喊,增加释放的机率。
张亢说道:“郑相公,终于要回家啦。”
这一行,惊心动魄。虽返回来时,没有遇到什么危险。然至今杨八望一行人音信全无,多半遇险。这也证明了郑朗的直觉。若没有那一分,即便逃出契丹大营,多半也会被捉回去。
“是啊,终于回家啦。”郑朗说道。
海鸥阵阵,浪花轻簇,地平线越来越清晰,甲板上传来无数欢呼声。一会儿,船只到了浮阳水的入海口。但船速慢了下来。
本来浮阳水十分清澈,可是黄河改道,与浮阳水会成一体,同样给浮阳水带来大量的泥沙。于是在入海口处积淀了许多泥沙,以至海岸线缓慢地向大海延伸。
郑朗为了抢速度,几艘大船于登州登陆,他自己这艘船却是一艘小船,上面有诸多将领,还有一百余名甲士,十几匹马,载重量不大。可也时不时地搁浅。
这是来路,去的时候,兵士与马卸下船,船载重轻,会好些。
经过一段艰难的航行,终于进入河口,不能再往里去了,用木筏载着大家靠岸。
郑朗与张亢也上了岸,岸边长满芦苇,开始冒出青意,岸上开着大团大团的野花,花香袭人。远处有百姓在耕种,郑朗狠狠地呼吸了空气,说道:“chūn天来了。”
PS:本来想注一章水,但想到这是元旦,吊大家胃口,有点缺德,于是结束这一卷。
自从四个多月前换了新编辑,大约才来,要不到多少推荐,这本书要么裸奔,要么小推,影响了成绩。不提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侥幸稳住。订阅不及前面好,但是很稳定。有可能也是这本书注定的结果。主角不狠不凶,内容不太YY,受众面小。不过还有许多书友也认同了我这种认真的态度。至少如此全面的写宋朝各方面的书,在起点除了新宋外,就到了我这本,宋风虽文笔比俺的好,也没我写的细致。然到了北国行后,rì订掉了五到七十个,与前段时间订阅稳定相比,很不正常的,所以我感到这一段传奇,与整本书的严谨有些不符,于是草草写完。毕竟要靠订阅混一口饭吃。
但是无奈,必须写,这为后面布下一些有趣的伏笔,包括另一个女主角,还有未来郑朗与耶律洪基之间复杂有趣的关系埋下的坑。
说了一些废话,解释一下,还希望大家用订阅与月票支持。前面是饭碗,后者是认可的标志。再祝大家元旦快乐,心想事成。晚上进入下一卷,首相路。(未完待续)RQ


 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

chūn天到了深处,屋外的柳树已经转青,只是数月干旱,雨水不足,似乎没有生机似的,萎萎的,无力彼在枝间,耷拉着脑袋垂下。
吴育看着窗外,喝着闷酒。
朝堂的局势让他看不下去,可是对手的手段太高明,吴育气得跳脚,却拿对方无可奈何。
先是刘湜,刘湜阳奉yīn违审问尹洙,实替尹洙开脱,贾昌朝心中很生气。可做得十分巧妙,耐心的寻找时机,终于让他找到。按照旧制,紫宸殿宴请契丹使者,三司副使当坐于东廊下,刘湜身为盐铁副使,看不惯契丹人,合门使以告,刘湜与度支副使、吏部员外郎陈洎,户部副使、户部员外郎梅挚不听,大咧咧的坐在殿上。”
合门使禀报赵祯,赵祯怒,贬刘湜知沂州,梅挚知海州,陈洎知濠州。
单看这件事,好象合乎情理。
接着又发生一件事,李京看不惯贾昌朝的种种,这个人也是欧阳修所说的jiān人之一。其实错误的,其人也许有私心,可是有几人做到没有私心的,郑朗都做不到!总体还是不错的,贾昌朝做得不好,他是谏臣,便要说。贾昌朝不悦。可是其人耿直,贾昌朝抓不住把柄。正好李京犯下一个错误。他看到直官李实不错,写了一封私信给吴鼎臣推荐。吴鼎臣便告于高若讷,怎么弄的,将李京贬为太常博士监鄂州税,一降好几级。”
李京也懵了。他想不通,到鄂州后上奏,臣为御史谏官。首尾五年,六次上章,四次与陛下亲对。也曾因病故恳求外补,非是贪恋权贵之臣。闻听御史王贽、何郯将告归,正好推直官李实岁将满,因此写信给鼎臣,留实补御史,鼎臣也以为此议公望。可没有想到不满两月,乃诬臣与实为朋党。臣初被贬,看其诸行李中。鼎臣与臣的私书全部,让儿子李谌愁数烧毁。臣与实是僚友关系,鼎臣与臣也有乡曲之旧,鼎臣为御史,臣延誉推荐,颇有力矣,于是待之不疑。以诚相告。没有想到此人倾险包藏,甘为鹰犬,请陛下察之。
不服气啊。
就是一封私信,大臣间常有,推荐李实也是按照制度来的。咱不说功劳,即便贬,也不能将咱贬得这么惨。
书上后知道有贾昌朝在朝中,自己休想能报之,本来象他这种耿直敢言的大臣,都有一个毛病,气量狭小,一气之下病死。赵祯无奈,只好录其子李谌为效社斋郎。
李京怎么就这么惨的?
吴育在家中想不通。
然后找杨伟,他是杨亿的弟弟,其xìng清慎,属于那种做事稳重,胆小的人,连上朝的牙笏也刻意用小笏,省怕召来不好的故事。正好朝廷缺少知制浩,中书省以杨伟名进。赵祯想起来了,说:“此非是持小笏者?”
让其为知制诰,权知谏院。
也说明赵祯让欧阳修弄怕了,想知谏院安静一点,故拨此人主持知谏院。
吴育就说,你是知谏院之首,国事如此,你要说话。
事情有些大条,自去年年底,北方一直干旱无雨。但这才是一个开始,后面的灾情更严重,不但北方出事了,南方也出了事。现在大家还不知道。本来问题也不大,因为郑朗进谏,各处陆续增加许多储粮,郑朗所说的两千万石储粮数额没有达到,可储备了不少粮食。只要中书稍有能力,进行调度,各地就不会恐慌。…;
问题就在中书。
贾昌朝yīn人的本领一流,政事本领却是末流,上梁不正下梁歪,上面没有协调好,到了下面更严重。明明有粮,各地却出现许多不好的状况。甚至因为这两年在贾昌朝带领下,官场作风陆续,即便账面上有粮,实际库里却无粮。那怕新仓法开设的一些储仓,虽用高薪去贪,贪墨情况不减,导致空账。
吴育是西府副相,管不着,于是希望言臣指出。
不会找御史台的高若讷,此人最恨君子党,当年欧阳修炮打高若讽,蔡襄又写了四君子一不肖诗,将他列在吕夷简之上,当朝第一小人。找到了也没有用。
所以吴育找到杨伟,希望杨伟站出来,指责贾昌朝,不让这人再败坏朝政。
杨伟答应。
其实他心中很苦逼,这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怕吴育,更怕贾昌朝,不敢得罪吴育,也不敢得罪贾昌朝,上奏说:“谏臣宜陈列大事,细故的琐事何足论也。”
在贾昌朝的压制下,言臣不敢作声,可是言臣,总得要说话,于是一天到晚说鸡毛蒜皮的事。杨伟说的便是此事,大家一起开火吧,与我无关。世人讥其空谈。
喝了一会儿酒,吴育最后自语道:“还是我来。”
不说贾昌朝jiān邪,就说此人能力也不能担任首相。这与政见无关,而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
下了决定,将酒杯子一扔。
他妻子吓了一大跳。
天边晚霞升了起来,又一天过去。
第二天早朝,赵祯下罪己诏:自冬讫chūn,旱暵未已,五种弗入,农失作业。朕惟灾变之来,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