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452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52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话等等。艺人多来自不得志的文人组成的书会,这些文人有的负责撰写小说野史,有的负责说唱,用来谋生,颇类似后世的写手职业,十分辛苦,而且地位低下。
樊楼以前也有说唱,但象这样将主楼的底层腾出来做出说唱的地方,还是几个月前做的改动。
舌辨一拍桌案,说道:“那天天高气爽,郑朗于大营中对韩琦语曰,稚圭,想战须风。韩琦抬头望天,万分不解,问何来风?郑朗道,且看我行法阵,于在大帐前设法灯法器,摆下一座阴阳二仪大阵。郑朗对韩琦语,君长,请君主阳阵。韩琦曰,不妥,定川寒乃君主地,吾乃客,请行知主阳阵。郑朗久思,曰也罢。二人进入法阵。各位看官,为何摆阵?”
一拍桌子,马上就要来一句,若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下面听众正听得津津有味,一起吵闹起来,有的人从腰间掏出钱来往上面砸,让舌辨继续往下讲。
欧阳修一口茶水喷了出来,说道“何来此事。”
“民间之言,何必当真就当听着好玩……”,余靖乐道。
“这个樊家……”王素也是摇头。
之所以将樊楼重新改造,正是为了宣传郑朗事迹,不但免费给舌辨前来说唱,只要说郑朗的事,说得越神奇,给的赏钱越多,于是京城几个书社为争来樊楼说唱权,争得头破血流。
富弼也在笑,笑完说道:“只怕行知不喜啊。”
刚说完,就看到郑朗从外面走了进来。
“来了”,欧阳修说道。
“且慢,看他听说唱有何反应。”富弼拦住欧阳修,不让他呼唤郑朗。
舌辨又重新开始,继续往下说道:“各位看官,且莫小视这风,这风大有妙用。且看郑公与韩公施开二仪阵,妙处便来了。这个二仪阵直达天庭,二人本是天下文奎星与天璇星下凡尘的,太白金星见二位真身直通天庭,急忙来前,询问二星有何贵干。郑公道,我且向天帝借风神一用。太白金星不敢怠慢,立传风神前来。风神见到二位星君,连忙上前施礼,小神见过二位星君。郑公道,吾且向汝借一阵风。将风神带到定川寨,一刹那间飞沙走石,黑风大作,西夏贼营中伸手不见五指。狄青见势喝道,郑相公借来大风了,我们杀敌。”
郑朗直哆嗦。
奶奶的,我还能让风神听命?
但老百姓不这样想啊,有人纷纷说道:“是啊,我听前线回来的人说,那天定川寨前是起了一道很浓的黑风,我朝大军正是借着这股大风杀敌的。看来舌辨说得有理,多半是借来的风。”
“是真是假的?”
“是真起的黑风,骗你不得好死。”
“胡说八道”,郑朗忍不住说了一句。
“你是谁啊,竟然敢侮辱郑相公。”一个客人来樊楼天天听说唱,越发对郑朗膜拜,不服气地说。
郑朗懒得辨,眼睛瞅了瞅,竟直走过来,问:“彦国兄、君晓兄、永叔兄、休业兄、安道兄,怎么你们也在听说唱。”
“我们正在听舌辨讲你与稚圭兄如何施展阳阴二仪阵,听得很有趣,要么你也坐下来听一听。”富弼开玩笑,说道。
“别拿我与稚圭打趣,上楼去。”
几人走上四楼,点了酒菜,郑朗问:“彦国兄相约我来此,有何贵干?”
“不是我相约,而是君贶相邀行知前来樊楼,为一事相商。”
“何事?”
“为朝堂除一奸籼……”
郑朗心里面说了一句,来啦!脸上没有表露,淡淡问:“何人。”
“夏辣!”王拱辰说道。
郑朗差点跌倒,王拱辰是将来的“小人党”代表,夏球同样如此,吕夷简倒下,看看这朝堂乱得!


 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

但是郑朗不能说夏竦也有优点之处。事实想一想朝堂上这些名臣,并且有许多人还是他前世少年时读书的偶像,那一个没有优点,那一个没有缺点?夏竦当真那么十逆不赦?
含糊道:“彦国兄、君贶兄、永叔兄、休业兄、安道兄,我不是言臣。”
“行知,陛下对你信任万分,又身为东府副相,当进忠言,”欧阳修说道。
郑朗瞅着欧阳修,感慨万千,前世读过他一篇醉翁亭记,特别是最后一段,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让他悠然向往。
但事实呢,这个文坛宗师,将是赵祯朝最大的搅那个棍子之一,朝堂上乌烟瘴气,他功不可没。
欧阳修的话不能当真,如果自己真的会那么做,赵祯还会对自己信任?
昨天一叙,赵祯说了几次识大体!
什么为识大体?
就是锐气进取的宋神宗恐怕也不希望朝堂四分五裂,整天吵吵闹闹。况且赵祯。
但不能说,否则这几位主一定会在此大喷自己口水,更不能替夏竦辨解,也未必能辨赢。富弼与自己关系比较良好,自己还为他说了公道话,大约对自己不会恶。可他两次契丹之行,受了屈辱,产生极大的刺激,锐意进取,谁能拉住他?王拱辰,此人更不可不防。欧阳修差了吗?余靖没有当作一回事,王素受他父亲影响,虽是君子党成员之一·算是温和分子。可好汉难敌四手,自己一张嘴巴,能说过这五个人。并且这五个人,那一个嘴巴是差的·那一个笔杆是弱的?
但郑朗自有办法,说道:“我去渭州时,考虑过粮食问题,刻意在京兆府逗留,与夏竦商议过三白渠,得到他大力鼎助。三白渠即将竣工,能灌溉三万多顷田地,一旦丰收·西北无忧矣。可是我一回庙堂·马上弹劾夏竦·天下人怎么看?就是为了公事,天下人也必说我不能容人。诸位,你们让我如何选择?”
“公私分明也,”余靖说道。
“安道兄,是,我也说过这一句,可我的性格温和,终不忍做出此种事。况且有诸位进言·我又何必锦上添花?”
“行知,夏竦曾经是帝师。”王素说。
“休业兄,陛下是否英明·你是最清楚不过的,况且授陛下书艺的臣子又有多少?”郑朗徐徐答道。心里想到,你也知道夏竦是帝师,居然如此打击皇上的老师!
又说道:“此事我不会参与,也不会阻拦。唉,也许我眼下不适合担任参知政事,顾念旧情啊,就象彦国兄被吕夷简所折,我在西北立呈数篇奏折,阐述此事,欲还彦国兄一个公道,旧情太重,会贻误国事
你们不能说我包庇坏人,俺也包庇了富弼。
但在心里面叹息,夏竦不是自己,不是范仲淹,进退无所谓。他也许确实是一个小人,贪图享乐名位,不说京城多繁华,特别象夏竦这样原先担任过宰相之职,放到地方上已经快十年时间的官员,对来京城任职是多么的向往渴望?
这些人将他的回京道路挡住,能不急吗?
郑朗的话说得似乎有些道理,也是他一惯的作风,在杭州闹出那么大的事件,最后雷声大,雨点小,轻描淡写的处理了,范雍于延州失职,郑朗也没有说什么。只说了两个人,杨偕与郭劝,这两人失误太大。杨偕不要脸,郭劝太软弱。夏竦与郑朗略有些交情,多半是不肯出这个脸弹劾夏竦了。欧阳修叹息一声,说道:“行知,若你如此,担任国家宰相,会有失职啊。”
“是啊,以后慢慢改正吧,”郑朗嘴里这样说着,心中很无语。
雅间的门打开,两个大伯抬来一个大瓷盆子,瓷盆上放着一个长达三尺长的冬瓜,刻上假山、龟、鹤、仙女、松、天帝、神仙、云彩。冬瓜掏空了,里面又放着脑子花儿、甘草花儿、朱砂圆子、木香丁香、水龙脑、史君子、缩砂花儿、官桂花儿、白术人参、橄榄花儿十盒香料,然后在上面放着金桔、橙子、木瓜等果子,大团的牡丹花。瓷盆上包着金边,冬瓜上镶着金箔,美仑美奂,富贵逼人。
这道菜不能吃的,是看菜,放在桌子上欣赏的,美其名曰,缕金香药,但又不是真正的缕金香药,比缕金香药做工更复杂,参杂着“绣花高八果垒”,“乐仙干果子叉袋儿”两道大看菜的一些做法。
郑朗问道:“大伯,你端错了吧,我们没有点这道菜。”
他知道宋朝有一些名贵的看菜,不但京城有,杭州也有,可从来没点过,这得多少钱啊?别看一看,就将自家那个小花园看掉了。
伙计小心地说:“是我家小娘子派我们做的。”
富弼说道:“不错不错,对你们家小娘子说,有什么拿手的菜,多做一些端上来。”
看来今天议事不成,不如索性多敲诈郑朗一回吧。反正这两家也没有什么区别。
“喏。”
“还有拿来你们樊楼最好的美酒佳酿。”
“喏。”
“还有歌舞伎。”
“喏。”
一会儿各种美味佳酿端了上来,又进来十几个妙-龄二八少女,个个皆是绝色天香,走进来吹拉弹唱,载歌载舞。
欣赏着美妙-的歌舞,在富弼带动下,大快朵颐,正事没有完成,但这一顿吃得几人高兴而散。郑朗要付钱,大伯说道:“郑相公,我们不敢收。”
郑朗停下,估计自己身边也不可能带这么多钱,问了一句:“这顿晚餐花费多少?”
“郑相公,不用问了。”
“我只是问一问。”
“用餐费大约近两千贯歌舞伎还有一千贯······”大伯支吾道。
郑朗半天没作声,不仅他家的小花园看掉了,估计一栋小楼也仅让这一顿饭吃掉。半晌才说道:“先记下,以后我派人送来。”
“不用郑相公那样做,是见外。”
“我从不喜白拿人家的东西,”郑朗一挥袖说道,俺也不是吃软饭的主,但这一顿花费让他肉痛的。咬牙切齿来到吕夷简府上,看一看吕夷简说什么。
见到后,吕夷简说道:“刚才与富弼他们去了樊楼?”
“是啊,还请吕公见谅。”
“我是一轮快要落下去的太阳行知你这么做老夫不怪你。”
“吕公其他人能说这句话,唯独你不能说。”别人不知道轻重利害关系,难道你吕夷简不知道吗?
“老夫当是认为你在赞扬还是在讽刺?”
“两者皆有之。”
“这些开诚布公的话,今天晚上没有敢对富弼他们说吧?”
“那有什么,再过几十年,什么话都能对他们说。”
“此数子,也未必。有的他过了一百年,都不能对他们直接说。”
郑朗无言性格其中以富弼与王素最佳,欧阳修与余靖皆不可信,王拱辰更不用提了。
“老夫请你来是问你几件事。”
“请吕公赐教。”
“国家应何去何去?”
“弊端已重必须要改。不过一令出,不知能震动天下多少百姓,改须之,但必须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最好是挟势而为····…”
“所以你看到天下百姓因为徭役困苦,借势推行免役法?”
“正是。”郑朗答道。虽然郑朗也不喜此人,可与他说话省力气。
“我喊你来是有一言相劝,未来庙堂局势不明,会产生许多争执,你虽有才干,老夫很看好你,可你的年龄太轻,平时又不喜树立朋党。”
“朋党我不喜。”
“你说的法度,不一定非得结党,但有好朋,独木难撑大厦,你不结党我不反对,你不结朋,如何替陛下分担管理这个国家?”
“……”郑朗真让他说住了。
“以后你便知道,现在你也不需要结朋,以免招人口舌。我生病时,一直在想着这个国家的未来,乱啊。富弼他们约你弹劾夏竦吧?”
“是。”
“夏竦是小人否?”
“德操上夏竦确有不及之处。”
“你还没有看透啊,夏竦优劣不提,你说一说,那个大臣十全十美的,你似乎想向十完十美发展,可是否真正十完十美。”
“不是,捡东丢西,世间有两全其美之事,但绝对没有万全成美之事,即便夫子黄帝也不行。”
“这一句,颇得老夫欣赏。就象朝廷与契丹的议盟,能征伐西夏,但能有力量征伐契丹吗?所以朝廷不得不苟和。”
郑朗没有作声,这确实是吕夷简的想法,不过在这件事上,吕夷简做得太过耻辱,法是对的,度过了。
“夏竦有夏竦的才干,一些人对他反感,是他奢侈无度,招摇过市,性格阴柔。可是比奢侈,某些人奢侈差了,养了多少家妓?”
郑朗又没有吭声,韩琦、宋祁这些士大夫浪费起来,不亚于夏竦的。不但韩宋,富弼、张方平这些清流大臣出身良好,平时生活同样十分奢侈。自己算是比较放纵的,用起钱不吝啬,但与这些人相比,还是毛毛雨。
“不过老夫终被范仲淹磨死了……”吕夷简摇头。
能说韩琦,但他不能说范仲淹,在他身上几乎找不到一个毛病,只能用朋党来打击。或者说政见迂阔,身在局中,倒底是谁的政见迂阔呢?谁也无法说清楚。
“若是没有范仲淹抗衡,老夫也许带着国家走得更远······”吕夷简叹息,到了赵祯朝时,他几个一大半精力放在与君党争斗上。可是他的德操太差,郑朗就当没听见,根本就没有相信。
“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