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

第406部分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第406部分

小说: 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惨不忍睹,多处受伤。炼丹的炉子将边上的柴禾引燃,又点燃了另一个火药包。
“将配方说出。”
“郑相公,小的一共配出十几种,先从焰硝最高的试燃,焰硝近七成,硫磺与木炭末一成半,少量竹茹。”
郑朗惊得差一点仆倒。
宋朝火药配方很先进了,有多种配方,最接近标准配方是焰硝四十两,硫磺与木炭末各十四两,外加竹茹、清油、黄蜡、干漆、砒黄、黄丹、淀粉、浓烟。
中国自古以来有一个和字思想,无论哲学或者医学、政治、夫妻之道,皆讲一个阴阳调和。因此导致焰硝比倒一直没有加大。再加上火药里其他乱七八糟的成份,以及不注意密封性,使它的威力没有显现。
时恒说的配方也不标准,但十分接近黑火药的标准配方。
“先将他们关进牢房。”郑朗说道。
“郑相公,我们夫妻所犯何罪?”岳氏不服气地问。就算自己小两口子不好,大不了苔几下,让自己赔偿街坊邻居的损失,凭什么将自己二人关起来?
郑朗没有与他们多说废话,让人将他们带下去,又派人查两人的底细。
不难查,很快衙役将消息带回来。
时家成员简单,原来是一个小商人,妻子岳氏还有一个小妹,叫岳青青。借着市易的东风,妻子很会做生意,立即跃成渭州城中的豪富之一。这也是郑朗开明政策所造成的。
市易的目标就是为了敛财,但不仅为了敛败,对私人借着这股东风参与进去,郑朗并不反对。长久私有的商业肯定比国有商业有活力。所谓的市易,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不能当真。不但是时家,有许多人家借着这股东风,赚了一笔钱。
岳氏在时家十分强势,但其妹妹精灵古怪,喜欢打猎骑马,经常与姐姐吵架。情报也只有这么多,并没有其他异象。
郑朗却头痛了。
时恒关是不能关,但放也不能放,一放火药配方有可能就泄露出去。或者强行将他押到京城,进入火药作,那也不是郑朗所能做出的事。
而且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也不会仅有时恒一个人。
标准火药的出现,可能会带来一个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中国不适合,长久形成的士农工商观念,匠人地位低下,虽然宋朝好一点,有的大匠年薪能达到几千贯,会超过一些实职官不高的知州,但还是没有多少地位。于是国人不喜钻研。只要往外流传,对中国不是很有利,却能迅速使西方文明提前进入工业时代。
若是这样,他可谓罪孽深重。
“官人,你在想什么?”崔娴问道。
“我在想那个时家的事,担心火药配方会泄露。”
“他们没这胆量……—……”四儿说。
“四儿,你不能小看无昊,他连官家身边辞退的宫人都敢收买,若是听闻,为什么不能派人收买时家?”
“时家的是宋人。”
“边陲之地,有多少人有家国观念?并且我可能在渭州呆的时间不会有多久。”
“官人听到什么风声?”崔娴又守怪地刚。
西北的战事还早着呢包括府麟计若五路只有府麟路与泾原路战功最为出色这时朝廷没有理由将郑朗调回去。
“陛下不是李无昊,战争进行很久,国家困弊,不但大臣们苟且偷安,陛下也不想再打下去。”
“那也未必将官人调回。”
“娴儿,我声名在外,泾原路开了市易,有了钱帛收入开了屯田,虽不多,仅四五千顷但也有了一些粮食,这一年来我对将士宽厚礼待,受将士欢迎,又得了军心。开了特倒,掌管泾原路军政财三权,得到大义。你说,按照祖宗家法,一旦议和,大臣们会不会让我继续留在西北。”
“回京城好啊,”杏儿又开心地说。
“我正在为回京城苦恼。范仲淹此次在西北表现也算出色,还有江东圩田之功,声望无人能及。”
“你说范仲淹?”
“正是他。”
“你不是对范仲淹一直推崇。”
“是啊,我很敬佩范仲淹,”郑朗说道。政治与军事理念不同,也是受时代的拘束,不妨碍郑朗对范仲淹的欣赏与敬佩,即便庆历新政是一场闹倒,可又产生什么后果?若不是开了党争,对政务并没有什么影响,权当一个更无能的宰相上位执政。但为什么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郑朗认为它是一场灾难,不是范仲淹,是其他人,继续说:“杏儿,范仲淹德操天下无人能及,可是他手下那群小弟呢?”
“官人,那些大臣你怕什么?”环儿不服气地说。
不要说范仲淹的那群小弟,就是范仲淹本人,虽成名日久,资历深,可论政绩,丈夫弱了?
“环儿,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与范仲淹也能说是忘年交,有政见冲突,不会向对方发起人身攻击。但不是所有君子党都这么想……”
“官人,你当初不该弹劾杨偕。”
“那不同,他是误国,不是我,君子党们也有人批评他的作为。”
“官人,妾懂了,”崔娴沉思,是有些难了,此次因功召回,必然升迁,最少会担任真正的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也不是没有可能。一旦所谓的君子党与小人党开战,丈夫位居中隅,难道袖手旁观?
想了大半天,成无解之题,忽然一笑。
“娴儿,你笑什么?”
“官人,你也痴了,那也是以后,谁能料到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虽官家对你宠信,但你所做所为,也足以报答官家。官家仁厚,你要学会享受,而不是学习范仲庵……
郑朗听后也大笑。
想了想,又笑,道:“我是痴了。”
这些年来自己做了很多事,有时候明知道它会发生,自己柬手无策。渐渐地因为思想负担,失去自我,向范仲淹所作所为发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什么时候天下才能称为乐呢?似乎就没有过。汉文景依然受制于匈奴,汉武不受制匈奴,百姓负担沉重。贞观虽好,时不长久,李世民两征高丽,又给百姓带来了负担。开玄虽好,立即变成天宝昏政。
自己少年时很是散漫的,进入官场后,却有些糊涂了。心中批评范仲淹想当救世主是不对的,自己却勉强着自己做救世主。反而将自己弄得与范仲淹一样,变得很苦逼。
心中豁然开朗,说道:“娴儿,出一个朕子给我对吧。”
“好,”崔娴看了看门,门外有一丛山石,还有一撮青竹,于是说道:“节节洁竹向明月,洁有节。”
竹子好啊,一个劲的往上冒,想与明月附和高洁,但能力有限,长到最后,终会停止的。
“娴儿,什么节啊?”杏儿让几个节字弄得有些头晕,不由问道。
郑朗呵呵一乐,看了看门外,灵机一动,对道:“轻轻青柳傍渠水,轻更青。”
“官人,当需如此。”
“那就不去想吧,但眼下这个时家的怎么办?”
“官人,真不行,你将他带到身边做一个、帮手。此人会一些杂学,说不定能继承官人格物学的法门。”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可是出忽郑朗意料,时家夫妻听到郑朗亲自收留他们,不屑一顾,时恒不屑地说:“我在渭州逍遥自在,为什么要跟在你后面?”换别人听到,准得抽他的耳光。
郑朗自己无奈,不能对他说你跟着我,会有很多好处的,不但能学到你想要学的杂学,说不定还能出人头地。
可人各有志,也不能勉强,时恒问他,反将他问呆住,不知怎么回答。
老种发动了。
苏吃囊气喘吁吁骑马秘密从天都山跑回来,水都没有喝一口,从腰间解下一把刀,对种世衡说道:“种知州,刀得到了,就是它。”
十分高兴,若成功,老种与郑朗、范仲淹三人会在皇帝面前亲自力保他升官。老种说道:“好。”
带着这把刀,还有些祭器,银子,与一篇祭文来到边境上,亲自祭奠。
祭文上说天都大王被白姥进献谗言害死,老种十分想念天都大王与自己那次见面的欢悦,没有想到数月不见,居然被一个妇女害死,于是特来拜祭。这个白姥也是一个关健人物,也是苏吃暴带回来的消息。她是野利遇乞的乳母,但与野利遇乞十分不和。野利遇乞巡视边境,曾经深入宋境。这也是无奈,人家骑兵多,多进入宋境公开巡逻,宋人只能象做贼一样,派一些斥候秘密潜入西夏境内查探。但也不能算是真正的宋境,都是两国中间有交涉的地域。
一度停留数天,这个白姥趁机在李无昊面前进献谗言,说野利遇乞想要叛国,此次巡逻是与宋朝大臣秘密会面的。当时无昊也没有相信,派人安言安慰。
情报有多重要,仅此一件事,就可以略见一斑!边境之中却有多少将臣真正重视情报?郑朗、种世衡尔。就他两个人,其他的皆不能算。
单纯的是这件事,肯定不够。可己经发生了这么多事,有谁不产生怀疑!老种在边境山沟里烧祭器,火光惊动西夏斥候,骑马扑了过来。老种看到西夏斥候小队过来,连忙逃走。西夏的斥候将地上的银子、宝刀还有未来得及烧的祭文一起捡到,交给无昊。
无昊一看勃然大怒,说道:“将野利遇乞召来。”
这次,无昊终于动了杀机。


 四百零一章 大戏·成(下)

野利遇乞带来,元昊问道!”你出兵烃原频繁,可有收获?”
“陛下,我是练军,不是出兵。”野利遇乞惶恐地说。野利旺荣被扣押起来,不得回治所,让他嗅到一份不安的气氛。
练兵?李元昊心中愤怒地想到,俺们西夏人那一个不是马上的好战士,宋军骑马训练,是骑术不精,我们西夏人练什么兵。你与宋朝那个屡次放过你的小相公在搞什么?阴着脸又问:“南方宋人的小宰相送了一些礼物给你?”
“陛下,那是他有意离间。”
“我赐给你的宝刀呢?”
“被人盗走。”
“这是什么!”李元昊从柜里拿出赏赐给野利遇乞的宝刀。
“是陛下猾
“朕偷你的刀?想不想知道朕从何人手中得来?”
“是谁?”
“宋朝种世衡!”
野利遇乞更感到危险到来,说道:“陛下,臣不知,这一定是种世衡的离间计。”
“种世衡真是好本事,居然能将你的贴身宝刀盗走,那么他岂不可以将朕的项上人头也盗走?”
“陛下,陛下撤
“来人啦,将他拉下去绞死。”
野利遇乞连喊冤枉,但谁听,被几人拖下去绞杀。
看到野利遇乞的尸体,李元昊心中出现一起怀疑。命人将光信带来。
光信在地牢里关了很长时间,被带入官寺,也不知道在哪儿,只看到自己被人带到一个宽敞的大厅,挂着斑竹帘子,厅中还有几个穿着绿衣的童子伺立,以为自己被带到西夏皇宫。
帘后有人问:“王嵩,你来找野利谟宁令究竟何为?”
“我来做什么,你们西夏人不是知道了吗?”
元昊反复盘问,光信就是不说。
于是拷打还是不说,最后元昊怒极,说道:“将他拖下去斩了。”
光信被拉了下去,放声大哭喊道:“种将军,俺对不起你哪。将军你派嵩遗旺荣书,再三戒告我不得妄泄,谁知道今天不幸空死,误了将军的大事。”
都要死了,还继续这样说,不会假的,李元刚刚产生一丝后悔之心又迅速湮灭。让人再次将光信拖回来用酷刑拷打。
打得很惨最后光信“忍受不了”喊道:“别打了,我招。”
狱吏将光信从刑柱上放下,光信说:“在我里衣里还有一封信。”
狱吏将光信剥成光猪,拆他的内衣,果然找到一封信,信上写得很简单,约野利兄弟在元昊侵犯宋朝时动手,前面数路宋军纠集与西夏军队鏖战,野利兄弟暴起发难,里外配合一举将元昊击毙。
信到了元昊手中,看着信元昊直打冷战。
吓得半死,想一想,若是他亲自率军攻打泾原路,本来那个宋朝小宰相十分难缠,野利兄弟再从背后捅上一刀,不但自己会被宋朝活捉或击毙,连西夏也会被灭亡。
派人将野利旺荣抓来,将前后两封信递到他面前,说道:“你自己看。”
“冤枉啊,”野利旺荣喊道。
“杀。”李元昊低喝一声。时与势不同,此时西夏去年两战皆败,又传来契丹与宋朝议和的事,西夏更处在不利的局面里,元昊也更相信野利兄弟会谋叛西夏,投降宋朝,以图当那个西平王!
一系列眼花缭乱的配合之后,居然真的让李元昊将野利兄弟杀死。
事情远没有结束。
还有,野利皇后,与元昊两个儿子。
元昊一共有六个妻子,第一个便是那个悲催的卫慕氏,元昊的表妹,被野利氏进献谗言,绞杀母子。
第二个妻子更有意思,索氏。因为得不到元昊宠爱,于是在宫中调琴鼓瑟,唱歌跳舞,自娱自乐打发时光。元昊于牦牛城战败,几乎全军覆没,传到西夏,西夏人皆以为元昊战死。羹耀姿缎解踯艘船瞬端夏。索氏知道不妙,得,不用你动手,俺自己来,取了一根绸带,悬梁自杀。
第三妻是罗氏,早卒。
第四妻是咩迷氏,也不受元昊宠爱,生一子叫阿哩,居于夏州王亭镇。阿哩长大后意图聚众为乱,党羽鄂桑格告发,元昊沉阿哩于河,将咩迷氏赐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