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

第210部分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210部分

小说: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泣的爱情故事,活生生谈成了一条荤段子。没有办法,男1号有一根无孔不入的老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太年轻,赤手空拳的。回想当时耳光响亮,我们都被掴懵了。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就这么到了2002年。这时候,男2号来了。男2号是个文学男青年,他最大的特征,是说没用的漂亮话,比如:遇不到你我朝生暮死。比如:是你,只能是你,不是你就不是任何人。有一次,我俩人五人六地去电影院看电影,看到一半,他突然转过头,呼吸贴到我耳边,在光影闪烁中轻声说:我真想强奸你。老实说,这是我听过最甜蜜的情话,简单、直接、立竿见影。如果他一直这么简单下去,事情很可能就成了。可扯淡的是,我很快就发觉一个大问题。比如我介绍他一家馆子,他不会说“味道不错啊,下次再来”,而是说“我不得不说,这家餐馆的确很不错。”比如谈到2000年,他不会说“零零年报纸行业很糟,不景气”,而是说“于是,那个令人沮丧的二零零零年到来了”——我不得不沮丧地承认:我遇到一个只说书面语的男人。 



2002年的时候,蒋遥是个单身女博士,很凄惨。我们始终保持联系。没人知道蒋遥为什么会和我混在一起。大学时她像一头亲切友善的河马。那些河马在淤泥里泡澡,物我两忘,像一个悠长的呵欠。我喜欢河马,所以也喜欢蒋遥。可要当教授的蒋遥成了长腿的瞪羚,双眼炯炯马不停蹄,听人说话极有耐心。蒋遥见了男2号,总是不怀好意地逗他说话,她自己则神色微渺,不置一词,让我想起圣雄甘地。后来我也迷上了这个游戏。我和蒋遥经常在某个假模假式的咖啡厅里,每人霸占一张软椅,约男2号出来,听他说他那些愚蠢的书面语。他说自己是双鱼座的ab型男人,非常敏感而且不可琢磨。“此类型的男人——恕我直言——非常稀少,他们拥有罕见的贵族气质”,他来回来去地重复这句话。看上去既认真,又固执,既纯洁,又傻逼。夜晚就那么慢慢地从窗口滑过去,一点重量都没有。 



男2号最后发现我并不崇拜他,也没打算崇拜他,就有点气急败坏,但是他很克制。他非要和我分手。他说非分手不可。他说我粗鲁、世俗而且贪得无厌不知收敛。他挥舞着细长的手指,哆哆嗦嗦地假装大发雷霆,我则一言不发,看着他搜肠刮肚地找书面语。有时候我走上前去,把手塞进他裤裆里;有时候我穿好鞋子走出去,把他扔在一边。但无论那种情况,他都能很快闭嘴,忘记那些扯淡的书面语和贵族气。 



男2号是个好人,尽管他很傻b。但是你得承认,有时好人也无法避免很傻b。这并不是他们的错。分手时我们去吃了一顿散伙饭,气氛很融洽,甚至有点欢欣鼓舞。他小心翼翼点了一盘芥末三丝,并大鸣大方地安慰我说:压抑眼泪毫无必要,你完全可以解释说,是因为这该死的芥末。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就这么——还是停留在2002年。2002年底男3号终于出现了。冬日所有的阳光都聚集在他身上,每一道都是一声欢叫。多么历史的时刻。此人瑞士留学归来,会说3种外语4种方言,洁身自好,还会自嘲。妈的,真让我心痒难抑。就这样,我们互相遇到,互相微笑。一切就这么开始了。生同室,死同穴,生死之间时我们先同居。这个男人按时上班按时下班,看到美女会坦荡地打口哨;这个男人爱看球爱登山,也会懒洋洋地赖床。哦my god!这还不够我臭屁的啊。他是个干净的男人,桌子上没有一张纸片,垃圾桶里没有一片垃圾,书架上的书像是没有翻过,床单全是纯白色。他的房间像是一道毫无线索的脑筋急转弯。



他是个谨慎的男人,每一样能打开的东西都有密码:电脑、手机、防盗门、日记本、抽屉、旅行箱、银行卡、皮夹子、牛奶箱、衣柜、储藏室、鞋柜。他的生活像是一扇防盗门。他不喜欢惊喜,不喜欢停电,不喜欢网友,不喜欢照相。他每一个密码都不同。他有7条抹布。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滔滔大雨都让他惊惶失措。天哪,我终于遇到了一个特工!或者杀手!他是fbi或cia或军情六处!他是007或者008,谁他妈知道呢。这个故事一点也不香艳,这不怪我。最后我还是和他再见了,我想找个黑客什么的,专门破解别人密码那种。



123的故事我讲完了。来个华丽结尾好了:如果你经过3个男人,你就会发现,你不想经过第4个了。我现在很好。心跳节奏是1…2…3,1…2…3;跑步时步伐是1…2…3,1…2…3;做爱时频率是1…2…3,1…2…3;项目计划书也是一…二…三下面有1…2…3。当然会有4,但是它毫无意义。再来一个也不过重复一遍。没有什么不同。 


、。



VOL。258 青春就是不停地告别

(/t/xt|小/说天|堂)

作者赵西栋



 



每年六月份,一打开电脑,就能看见黑压压一片,乍一看像群乌鸦,细看才知道,原来是些毕业生穿着学士服的照片。常年潜伏于网络,不露真面容,偶尔传几张照片也是俯拍瞪眼鼓嘴然后用修图软件把自己处理得面目全非的姑娘们,也终于露面了。四年才露一次面,简直就是奥运会。



我想起前年六月份。



那时,我也即将毕业。班里租了学士服,准备一起拍照。但那时我正在外面实习,没有赶上。我当时也没觉得遗憾。甚至觉得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学士服,摆出雷同的剪刀手去合影是一件无趣透顶的事情。而且大家全穿着学士服,一身黑,毕业被搞得像葬礼。当时我想,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过了几天,看到大家在网上晒照片,唯独缺我,顿觉遗憾。 



现在也不再觉得当初的场面像葬礼了,那就是葬礼;为过去的四年时光入殓。



毕业时不留合影就会留隐患,我现在还常常为此担忧。



比如现在的我就会常想,待到多年后,大家翻出照片一看,毕业照里面没有我,大家会不会说:嘿,赵西栋这孙子当年是不是辍学啦?又或者,某些年后,我找到我的同学,对他说:同学,我得了睾丸癌,晚期,估计活不过这个月了,希望到时你能来参加我的葬礼。同学翻出毕业照一看,里面没有我,可能便会说:嘿,孙子,你骗谁呐,你不是我同学吧。 



你看,临毕业时,留张照片还是好的。照片都是回忆。回忆是生命的证据。即使那些照片真的很傻。但你可以用那些傻照片回忆起当年当天你在哪里,在做什么,你爱谁,谁爱你,你常和谁搞基……然后想起好多。说不定记忆爆炸,还能写本回忆录。所以,那些照片傻不傻已经无所谓。错过不是过错,但却会遗憾。



毕业至今,有些同学朋友还能相见,偶尔相聚,喝一喝啤酒,吹一吹牛逼,我们依旧是以前那副德行,对此我非常庆幸。但是有些人在这两年内从未见过,有的都未曾联系过,已是彼此世界里的隐身人。记得当初毕业时,我们还大言不惭地说几年一聚几年一聚。



现在看来,“几年一聚”这种事儿发生的前提只能是每过几年就有个同学去世。因为即使是婚礼,也不能聚集最全。只有葬礼,才能让所有人齐聚一堂。就像我写过的一个小说片段:一对兄妹在参加完父亲的葬礼后,彼此说道,幸亏咱爸死了呀,要不咱兄妹几个平时工作都这么忙,哪能像今天这样聚这么齐呀。这是最现实的黑色幽默。



当年,我的名字被存在一些人的电话号码簿里,他们的名字存在于我的电话里。今天,我删掉了一些人,也肯定被一些人删掉了。那些删掉我的人,感谢你们,让我的名字曾有幸存在你们的电话号码簿里好几年,也感谢你们,让我曾有幸将你们的名字存于我的电话中。 



闲来无事时,翻出电话簿,一些不熟的,记不起来是谁的,或者觉得此生再无交集的,很可能就删掉了。或者打开电脑,清理里面照片时,不熟悉的面孔可能就进了回收站。



曾经,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你存在我旧旧的电脑里,最终你还是来到了我的回收站里, 



被我删掉的朋友们,请放心,你们在我的回收站里过得很好。我是一个重情义的人。一来我很少清空回收站,二来我的回收站里除了你们的照片就是成人小电影。看,我对你们是不是很好。希望你们也能投桃报李,给我同样待遇。



被人删掉,删掉别人。删来删去总是难免的。



我知道,这都是生活常态。以后,肯定也会如此。能够存几年,被存几年,已经是彼此莫大的荣幸。能够互存一生的,能有几个。 



青春一场,总要散场。青春毕竟不是美剧,可以一季一季地没完没了。散场了就告别。我们早该习惯了。我们曾经告别孩童时的玩伴、少年时光、中学时代,然后,告别父母,奔赴他乡。



时光不可逆转,即使你是爱因斯坦。总有一天,我们也要对我们的黄金时代挥手说byebye。但有幸的是,我们曾经告别的朋友,将来依旧可以重逢。比如将来,那个被你从电话里删掉的人,你在某座城市的厕所里蹲坑时便可能会遇到……或者你拿起手机摇一摇,就摇出了你多年未见的朋友……时光是小偷,有时也会客串魔术师。



虽然有些朋友重逢的几率不大,但是我们要有彩民的恒心。待到重逢那一天,我们招手说好久不见,一切都别来无恙。



青春就是不停地告别,也是不停地重逢。昨天招手说hi,今天挥手说bye。或今天说bye,明天便招手说hi。告别,然后重逢。重逢,然后告别。如此往复,不停循环,直到撒手人寰。



青春就是不停地告别,告别就是死亡一点点。



赵西栋,「一个」工作室编辑


c o m



VOL。259 慢下来,我们要学会聆听生活

**t*xt小*说**天*堂

作者于莺



 



先说几个故事。



 



 



八年前,我从一个内科大夫改行干了急诊。一个白天,我正在抢救室忙碌,忽然120冲着推进来一个小男孩——绑着心电监护,插着气管插管,捏着皮球。我在急救的时候,120大夫说:“这小孩在上学途中倒在公共汽车上,幸亏旁边有个退休大夫,当场给他做了心肺复苏,此刻还有一丝心跳。”孩子最后没能救过来,年仅14岁。由此我知道,突如其来的猝死,不光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甚至会降临在如此年轻的生命。



 



第二件事发生在去年,也在抢救室,这地方总是悲欢离合。也是一个白天,120送来一个中年男子,心跳呼吸都没了。他是鄂尔多斯的富翁,鄂尔多斯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连清洁工都开着路虎上班。男子来北京做生意,约了客户在五星级酒店喝茶,觉得胸闷不舒服,没意识到是心脏病犯了,却把服务员叫来痛斥一顿,指着茶叶说是伪劣产品。他越说越生气,越说越激动,倒在地上当时就没了心跳。120到场时抢救无效,送到医院抢救了半天也无效。从他身上,我得到一个结论:无端地指责别人,可以造成恶劣的后果。



 



第三件事发生在今年,还在抢救室,抢救室的故事特别多。一个城里女孩爱上了农村男孩,父母坚决反对。女孩为了表明对爱情的坚贞,喝下百草枯。我在微博里提到过,百草枯没有解药,即使幸存,那也是百万分之一。她喝时不知会死,结果从进医院到死亡,前后一周受尽折磨,最后心脏功能衰竭。我不忍心去看她的眼神,那是对生的留恋。她每天盯着抢救室门口等待,但她的农村男友从她进急症室到死亡,不敢来一步。她死了,小男友来了,哭倒在病床前。有什么用?



 



我不停地跟朋友们说:“如果你想表示对爱情的忠贞,靠毁灭自己成全不了爱情。”



 



微博上很多人都问:“你一个博士毕业生,工作到现在已经十一年,怎么还是主治大夫,丢不丢人?”我告诉他不丢人。为什么?我不喜欢趴在实验室里,不喜欢埋头在小白鼠中,也不喜欢把狗的肚子刨开做什么血流动力学。我就喜欢呆在病人床边,看他24小时的尿量,甚至精确到每小时的尿量。



 



社会价值观不认同?没关系。



 



我也想过写点文章,类似临床小经验、小知识的。目前在急诊室工作才八年,还需要积累经验,以后写成一本小册子,零售价0元。哪个大夫要就免费赠送,谁愿意拿回家,随便复印没有版权。这才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